哲學與心理系列之九:
感謝您持續的關注!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最優秀的學生,活在公元前384年到公元前322年之間,被西方人奉為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他開創了邏輯學、物理學、美學等諸多學科的研究工作。歷史上傑出的人物大多都是混合體,涉獵的知識範圍都很廣博,不像現在這麼單一。
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他對西方世界的影響難以估量。他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徒弟,撲克牌中的梅花K,亞歷山大大帝,其所建立的帝國有500萬平方公裡,是當時面積最大的國家,亞歷山大向東打到了印度,要不是青藏高原擋著,說不定他還會打到中國來,埃及至今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亞歷山大港。
亞里斯多德不像他的老師柏拉圖那樣強調事物的抽象性概念,他認為這種觀念只能把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現實的世界在他看來就是最真實的世界。所以他所關心的是事物具體究竟是怎樣運作的,認為實踐是檢驗哲學最好的方法,這創造了後來西方以實驗科學為主來認識事物的基礎認識。
有人說他背棄了自己的老師,但亞里斯多德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這與東方文化強調的服從的觀念完全相反,因此科學的探究就是要長江後浪推前浪,還要把前浪打翻到岸邊上,不過尊師重道的概念還是要有的。
哲學概念是一種指導思想,是引發我們思考和檢驗的指南針。在驗證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保有懷疑的能力,大多數的哲學觀念都會受到時代背景和時代認知的局限以及哲學家本人的人生經歷所影響,不一定適用於現代,因此需要我們再檢驗、再反思、再運用。
對於我們暫時或者永遠無法找到答案的問題,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暫時尊重共同認可的習俗或者把它暫時擱置起來,比如宇宙在奇點之前是什麼樣?宇宙因何發生大爆炸或者從未有過大爆炸?它到底有多大?宇宙之外是什麼?對於許多無法用科學考證的問題,與其對一個概念爭論的面紅耳赤,打的頭破血流,倒不如尊重彼此的選擇。
我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都那麼難以統一,那就更不用說精神世界了,古往今來,無論多麼偉大的人,都無法做到統一所有人的思想,而且過去、現在未來也都不會出現。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完全相同的樹葉,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在他們長大之後也會有不同的性格。
亞里斯多德帶給了我們兩塊重要的積木:檢驗與反思,它們是行為與思維的結合體。檢驗是從實驗的角度去檢查和驗證理念或者事物規律的正確性,是一種通過實操之後對理念和規律的確認行為;而反思是檢驗後的檢驗,可以產生修正性的行為,同時也可以開闊思路,產生延展,並從更多的角度思考問題並創造出新的認識。
其實教育需要培養出的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應聲蟲,雖然學習的一部分是從模仿開始,猶如鸚鵡學舌,但如果缺乏了檢驗和反思,只能變成一隻記憶好並且會讀書的鸚鵡。
人類的發展是從創造工具開始的,讀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總結前人的經驗,然後發展創造出新的世界,創造才是是人類的第一發展力,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是人類的第一生產力,弗洛伊德所說的性是人類的第一驅動力一樣,不同的角度就會產生不同的認識。
那麼我們要怎樣將這兩點運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呢,從孩子教育的角度來講,十二歲之前主要是我前面講過的好奇心、探索精神、積木觀念、歸類的習慣和角色扮演能力的發展,十二歲左右就要開始培養檢驗和反思的能力。
有條件的要儘量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帶到現實中去實踐,因為現實的體驗行為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行為的記憶也比閱讀的記憶更加深刻,是我們掌握知識的一條捷徑。
十二歲左右就進入青春期,這是樹立自我認同的重要階段,也是建立反思能力的黃金期,在這期間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而富有成效的討論必不可少,在交流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耐性尤其重要,父母要儘量扮演一個引導者,引發孩子的反思能力,如果出現過激的爭辯,需要馬上停止,爭辯時不要每次都是父母獲勝,要讓孩子偶爾贏幾次,這有孩子利於自信的建立。
從工作和生活的角度來講,這是樹立嚴謹和科學態度的重要手段。古代當官的人,處理完當天的事務後,並不是馬上回家,而是來到追思堂,想想自己在今天處理事務的過程中,那些做得好?那些有問題?那些需要改進?對自己當天的行為和決策進行反思。
許多人匱乏對自己的反思,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兩性關係、親子關係、家庭關係、朋友關係等等方面,它所導致的影響是我們無法修正自己,重複著錯誤的模式而不自知,感覺自己的人生為什麼總是莫名其妙的出現問題,正如我們前面講過的,當問題的積木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無論你願意與否,那個結果都會呈現在我們的人生中。
我們千萬不要做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因為實踐出真知,任何沒有通過實踐來驗證的理論都只是理論,如果掌握理論就可以通行無礙,那麼各個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都會成為最優秀的企業家,講兩性關係的老師就一定擁有最幸福的家庭,而天天看馬雲傳、賈伯斯傳就能讓你成為馬雲和賈伯斯嗎?你會這麼認為嗎?當然不會,因為時勢不同了,社會發展了,機會變化了。
所以我們需要結合理論去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反思,這樣才能形成修正和調整。我們可以把每天、每周或者每月的某一個時段規劃為自己的反思時段,因為重複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祝願大家都能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感謝您耐心的閱讀,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