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張圖 說說這次疫情對經濟衝擊到底有多大

2021-01-12 金融界

來源:格隆

1

先簡單說說疫情。

最近幾天,我沒怎麼點評疫情數據。是因為覺得疫情數據對投資已經完全沒有了參考價值。重複一下我前期的結論:疫情在確定離我們遠去。一個確定的事情,對投資是沒有意義的。

增量拐點,在2月8日就已明確出現。疑似與確診,兩大關鍵指標的絕對增數與相對增速,當日均已形成統計學裡經典意義的確認趨勢性拐點。增量,尤其疑似增量,是疫情拐點的最領先指標。它是源頭。它拐點,其他拐點就只是時間問題:

瞞報漏報並不影響拐點結論。

瞞報漏報,只是令觀察樣本數局限在了醫院收治能力範圍內。但只要數據的口徑始終一致,且數據連貫性未遭到破壞,則統計學邏輯就完全成立。之所以2月12日新增確診指標徹底失去了統計學上的參考意義,是因為湖北換帥後當日新增確診一日暴增14840例,破壞了數據口徑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總量拐點,則在2月10日出現。當日,最源頭的疑似總量連續兩日下降:

一般來說,總量拐點,滯後增量拐點。總量出現拐點,說明疫情拐點已確認成立。

該正兒八經操心經濟了。

2

現在還沒有權威總量數據揭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畢竟一季度還有一個半月才結束。

但從五個細分領先指標上,足以管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到底有多大:

1,截至2月11日,六大發電集團日均煤耗(你可粗略理解為發電量)37.2萬噸,不到去年同期的60%;

2,截至2月10日,春節後全國旅客發送量(你可粗略理解為節後返工人數)2.34億,較去年同期大幅萎縮八成;

3,支柱行業房地產。截至2月11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5.04萬平米,僅為去年同期的大概10%;

4,支柱行業汽車。2020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69.9萬臺,同比大幅下滑21.5%,創自2005年乘聯會統計以來的歷史新低,且預期2月同比下滑會進一步超過30%;

5、就業。春節後的十天,除房地產行業象徵性增長0.2%,其餘所有行業對應屆生需求同比都大幅下降。其中汽車、廣告/傳媒行業的應屆生需求跌幅超過65%;

6、實體企業。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對此次疫情的評估與看法。這個樣本數不算太大,但已完全具備統計學參考價值:

(1),受肺炎影響,帳上現金能支撐多久?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34%)回答只能撐一個月。回答能撐兩個月的,33.1%。這意味著,85%的企業帳上現金只能撐最多三個月;

(2),預計本次肺炎對全年營業收入的影響。29.58%的企業預計營收下降50%以上。回答下降20%—50%的佔比為28.47%;

(3),如何應對現金流的短缺,最多的是採用減員降薪(22.43%)。其次是貸款,21.23%。第三是直接停產歇業,佔比16.2%。第四(13.58%)、第五(10.16%)才是找股東拿錢和民間借貸。

本來還有第七張圖,顯示中國港口貨櫃貨運吞吐量。但數據實在不忍直視,故忽略。

依據我的宏觀模型,一季度GDP增速,大概率落在4.5%以下,為過去18年新低,全年則大概率在5.7%或以下。

3

上坡路的時候,刮陣逆風無所謂。下坡的時候,最怕背後被人推一把。

這就是我們經濟面臨的客觀場景。

國內,人流、物流嚴苛限制,近乎靜止。國外,對PHEIC的旅行與貿易限制,已在世界範圍內事實展開。內外同時掐脖子,會加重經濟的窒息效應。我們面對的任務,根本不是戰勝病毒那麼簡單,而是爭分奪秒戰勝,以儘快解除內外同時勒在經濟上的繩索。

產業鏈、供應鏈的中斷一直拖下去,最極端的後果,是給予西方足夠的時間,去做中國在世界產業鏈和供應鏈中樞紐作用現實替代性的壓力測試。一旦轉移替代形成,我們很多行業三十年製造業基礎就會丟掉,且再也找不回來。

從武漢封城開始,我們的經濟就如同一個在水下憋氣的人。時間每多拖一天,對很多企業都可能是最後一天,對我們的經濟則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

說生死時速,有點誇張,但或許就是那麼回事。

所以我說,是時候正兒八經操心經濟了。

解決辦法並不複雜。兩步走。

第一步,除湖北以外,立即全面復工——不能因噎廢食,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大跟頭。誰阻撓復工,誰下課。

第二步,解決真正的需求問題。社科院劉煜輝有個觀點:復工是形式,需求是邏輯。深以為然。解決需求的辦法,有且只有兩個:

1、停止收錢。無論對個人,還是對中小企業,以2020年年度計,能停止收的,無論稅、費,無論增值稅、所得稅,能免的統統免,能停的統統停。這個時候小打小敲,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

2、開始撒錢。是凱恩斯發力的時候了。開著飛機無差別撒錢當然是愚蠢的,必須把錢送到每一個民生需求的個人手上。香港、澳門的做法完全值得效仿:給每一個居民發放限期本地消費的電子消費券;

亂世重典。

輸了經濟,我們會輸了所有。

4

現在,可以說說股市的事了。

投資人多數時候,其實是過於高看股市的地位了。

其實,股市到底賺不賺得到錢,短期損失有多大,都是小帳。

A股一年融資額2500億的大數,與16.81萬億的信貸額與99萬億的GDP總額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所以鄧公才會說「股市搞不好,大不了關掉」。建議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央行,都少盯股市那一畝三分地。視野太窄。救經濟是當下唯一要操心的事。經濟沒了,哪還有股市什麼事?經濟救過來了,股市能不火?

你做個高尚的人,你操心經濟,你盯著救經濟的思路與方向,你反而會賺到錢。

股市有三種錢可以賺:一種是上市公司價值增長的錢。這種錢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專業能力。所以多數人不願意賺。第二種是賺另一個投資人的錢。這是一種博弈,或者叫博傻,比拼的是資金優勢,信息優勢和心理優勢。由於多數人會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所以多數人會願意嘗試賺這種錢。當然,多數人賺不到。因為多數人都會高估自己的聰明。第三種,就是賺大水漫灌的錢,也就是央行的錢。這種錢是一種普惠制的,無需專業,也無需博弈,是最容易賺到的錢。

現在你面臨的,其實就是這種機會。

可以想到的事情是,央行寬鬆,財政擴張,突擊基建,放開地產這傳統的幾板斧會很快登臺亮相——說白了就是兩個字:放水。

你的任務,是盡你所能,抓緊順水飄蕩,而不是呆在原地傻笑。

這種大水漫灌,從來都不是均勻分布到每個人的頭上的。恰恰相反,這塊土地上幾乎每次大放水,都是基尼係數的一次狂歡。

創業板指數創出2017年以來的新高,無疑非常好地利用和踐行了這種越惴惴不安,越呼酒買醉的投機與放縱:他們把整個市場以交易額為權重的交易市盈率,推高到了110倍。

他們是對的。因為現在放水,錢根本進不了實體。

但,始終記住巴西狂歡節上的那句警示:狂歡吧,記得坐在離出口近一點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疫情下中國經濟怎「過關」?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這麼說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截至1月30日24時,共確診病例9692例。疫情當前,電影撤檔、旅遊受限、線下商業受到影響,春節假期服務型消費衝擊明顯。這次疫情會對我國經濟產生哪些影響,成為疫情之外輿論討論的焦點。
  • 疫情對經濟影響有多大?
    新華社發(韓新亮 攝)短期衝擊不可避免在疫情影響下,一季度中國經濟將遭遇不小創傷,尤其是餐飲、住宿、旅遊、娛樂等行業。「從1月23日開始,酒店的入住率直線下滑,現在的業務量同比往年春節減少95%以上,相當於跌到了地板上。」
  • 專家:臺灣經濟還不錯是因為ECFA還在,一旦終止衝擊有多大?
    臺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經濟表現還不錯,必須說的是,現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還在進行,一旦終止或中斷,臺灣與大陸貿易量佔了四成,對經濟衝擊有多大?他說,執政當局會成立因應小組找出對策,但是貨品加了關稅,怎麼跟周邊國家或地區競爭?
  • 面對疫情衝擊,為何揭陽普寧電商經濟能夠逆勢上揚?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下降6.8%。中小企業因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引發的矛盾糾紛不斷增多,給社會治理帶來風險和壓力。然而在揭陽普寧,當地的電商經濟不僅沒有下滑,反而逆勢增長。
  • 大學四年變化有多大?六張宿舍圖讓不少學生臉紅,網友:一言難盡
    大學四年變化有多大?六張宿舍圖讓不少學生臉紅,網友:一言難盡。要說起大學,除了學識之外,我們能想到更多的還有校園生活。有人說,大學是學子的後花園,其中書籍琳琅滿目。要說起大學變化有多大?其中六張校園宿舍生活圖,著實讓不少學生臉紅心跳。雖然範圍不是很廣,但是卻能以小見大。甚至讓不少網友看到後,感嘆道一言難盡。一、大學變化之今天穿哪件?要說大學四年變化有多大?那還得從衣著打扮說起。
  •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對於工業和建築業來說,一季度稍有影響,主要體現在2月份,3月份可恢復正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楊立強表示,「封城」、限制人員流動、企業停產停工等舉措會使我國經濟在短期內受到衝擊,但這些舉措有利於防控疫情。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將在疫情過後集中反彈,帶動經濟回升,預計下半年我國經濟將逐漸回暖。
  • 伍戈:此次疫情對世界的衝擊不亞於上輪國際金融危機
    核心觀點:  1.海外疫情大爆發,國際市場恐慌不已。經歷兩個月左右的艱苦抗疫,我國疫情已得到控制。但1-2月超常規下行的宏觀數據表明,我國經濟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未來國際疫情將如何演繹?全球經濟會受到多大衝擊?我國怎樣才能走出疫情?  2.由於社會體制等方面差異,各國在疫情初期有著不同對策。不過隨著疫情升級,更多國家由「佛系」轉向嚴厲。
  • 全國人大代表王天宇:新冠疫情的宏觀經濟衝擊與政策展望
    一、新冠疫情對國內外宏觀經濟的衝擊按照世衛組織和醫學權威專家的評估,「全球感染高峰尚未到來」,新冠疫情控制最少也要持續半年,且極有可能延續到年底。疫情防控不僅直接影響居民家庭消費的需求端,也直接衝擊了企業生產運營的供給端。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和人員來往中斷。
  • 歐美疫情對中國製造業衝擊有多大?工信部這樣回應
    發布會上,就歐美疫情對於中國製造業的影響,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做了回應。辛國斌介紹,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超出想像,客觀上講,現在產業全球化趨勢非常明顯,歐洲及美國等國家疫情的蔓延會對中國製造業發展帶來一定的衝擊和影響。這要看疫情持續的時間長短,要看各國攜手應對疫情的效果如何。
  • 彭文生:十字路口,關於疫情衝擊的幾個關鍵判斷
    短期來看,美國經濟陷入1-2個季度的負增長難以避免,而且下行的幅度可能還比較大。但疫情過去後,經濟活動將會恢復,一些消費支出和企業投資將得到彌補。 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不同於一般的經濟周期或是金融周期下行壓力。應對疫情的兩個關鍵詞應該是民生導向、階段性。政策應對不應該加大宏觀經濟的中長期不平衡。
  • 產婦分娩「開十指」到底有多大?看完這張圖,過來人仍心有餘悸
    不過也有的人不清楚「開十指」是什麼概念,到底有多大?這裡我們來聊一聊,用一張圖,輔助解釋下寶媽是多麼不容易。「開十指」是什麼?究竟有多大?「開十指」其實指的就是,女性在分娩的時候開宮口,官方名字叫「子宮頸口擴張」。正常狀態下,女性的宮口大概是1釐米,而隨著分娩進行,宮口需要慢慢擴大,才能讓胎兒正常通過,這個大概需要10釐米左右,也是就說的開宮口。
  • ...二次停工停產帶來的社會衝擊和經濟衝擊的成本可能遠高於第一次
    以下為實錄全文,略有刪節:中央政治局在近日首次提出了「六保」的新提法,在目前這種形勢下,「六保」意味著什麼?保護居民就業與穩就業是什麼樣的關係?特別是如果要使城鎮調查失業率或者居民就業狀況能夠保持在去年的水平上,需要一些什麼樣的努力?
  • 農村養殖戶這邊受疫情衝擊有多大?5塊錢一隻雞!
    提要:疫情衝擊農業,農村養殖戶受損嚴重,雞苗遭活埋今日科學興農看到一則關於廣西、湖南等地特種養殖戶,由於疫情的衝擊導致大面積虧損的新聞報導。科學興農想說的是,如今虧損的可不只是特種養殖,而是整個養殖業,在科學興農老家河南這邊的衝擊也是相當的大,多大呢?養殖場這邊大拋售,許多雞苗活埋,或者餓死,而比較大的雞子一隻大概5塊錢(大概三斤的樣子),而有網友爆料他們那邊一隻3斤的鴨子更是賤賣到2元,而一隻中白鴿7塊錢。
  • 疫情對總供給和總需求產生了衝擊 哪個政策選項最為緊迫、有效且...
    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不是典型意義的總供給衝擊或總需求衝擊,而是非經濟因素即公共衛生危機衝擊。這一衝擊通過影響總需求和總供給,造成各經濟體陷入不同程度的衰退。由新冠病毒傳染力強這一特點所決定,活動限制成為防控防治的主要手段。在疫情暴發階段,這一舉措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3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疫情嚴重的地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區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特別是要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
  • 疫情影響經濟?深受衝擊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以繼續發展?
    :此次疫情到底會發展到怎樣的階段?它將如何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我們的經濟活力何時得以修復?企業當前都面臨著哪些困難?受衝擊最大的中小企業能否扛過去?他們又該如何自救? 短期來看,我們的線下服務業遭受重創已成必然,中小企業更是首當其衝;其次疫情影響將很快從第三產業延伸到第二產業:那些依靠龐大的流動的產業工人帶來巨大競爭優勢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 孫立平:六張圖詮釋美國的社會結構與對壘的陣營以及對人類文明前景的可能預示(重發)
    這六張圖,也許可以從不同的側面比較形象地勾畫出美國社會結構乃至整個美國社會,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以及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呈現的陣營對壘與分歧究竟是從何而來。甚至,在這六張圖中,我們也可以窺見未來人類文明演變的某些跡象。讓我們先從這六張圖說起。我們知道,社會是分層的,並由此形成社會分層的結構。
  • 對我國經濟和產業鏈而言 歐美疫情和日韓疫情分別會造成哪些衝擊?
    在此前的報告《復工季受衝擊可能性最大的三條產業鏈》中,我們詳細分析了國內受衝擊最大的三大產業鏈是化工、計算機電子、有色冶煉和紡織業等行業。【日韓爆發期】2月底,在海外疫情爆發初期,市場開始關注日韓疫情可能對國內產業鏈帶來的衝擊。
  • 女性分娩時「開十指」到底有多大?看到這張圖,過來人都心有餘悸
    導讀:女性分娩時「開十指」到底有多大?看到這張圖,過來人都心有餘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性分娩時「開十指」到底有多大?看到這張圖,過來人都心有餘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IN視頻|關注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的挑戰與應對
    ,不僅嚴重威脅到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且產生嚴重的經濟社會影響,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各行各業重要的任務。在此戰「疫」關鍵時刻,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於4月29日召開了線上研討會,共同探討「中國經濟如何應對疫情衝擊」「如何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等問題。與會專家普遍認為,雖然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發展存在諸多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但是中國有能力應對好此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