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
從得知懷孕消息的那一刻,孕媽就開啟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孕期生涯」,唯恐不一小心導致胎兒意外流產或早產。其實孕晚期,孕媽身體有項指標如果突破了臨界值,就非常容易早產。
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宮頸管越短,早產風險越高
宮頸是女性生殖系統最重要的組織器官之一,呈圓錐體,上端與子宮相連,下端通向YD,它也是胎兒娩出的必經通道。一般情況下,未曾生育過的女性宮頸管長度為2.5~4釐米,懷孕後,宮頸管會隨著孕周增長而逐漸縮短——懷孕前期,孕媽宮頸管長度往往保持在4釐米左右,孕中期大約會縮短至3.8釐米左右。
臨床上,將宮頸管以2.6釐米為「臨界值」,如果產檢單結果低於這個值,將會出現早產危機,且宮頸管越短,發生早產的概率越高。國外曾對2900名孕婦做過一項跟蹤調查,發現那些宮頸管在孕24周時,子宮頸只有1.3釐米的孕婦,比那些宮頸長4釐米的孕婦,早產機會高出14倍。因此,國外婦產科醫生建議,妊娠期間(滿23周以後)利用超聲波檢查宮頸管長度,可以幫助醫生預知哪些孕婦有早產徵兆,但這並非必檢項目,孕婦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選擇。
二、兩類女性要當心
1、宮頸管先天發育不全的女性。這是子宮畸形的一種表現形式之一,與胎兒時期在母腹內沒得到充足的營養、受到輻射及化學汙染等有關。
幸孕姐建議: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接受宮頸環扎術來幫助固定宮頸位置,如果身體不允許,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某些藥物,最大程度上降低早產問題的發生。
2、後天宮頸撕裂的女性。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曾經歷過順產的女性身上。
幸孕姐建議:需要減少運動量,以靜養為主,但這並不是說完全不運動,如果伴隨著小腹墜痛,要及時去醫院進行B超檢查,查看胎兒狀況,必要時需要在住院保胎。(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