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民宿市場發展空間大 出境自助遊趨於飽和

2020-12-20 環球網

中國網12月19日訊 12月16日,中關村智慧旅遊創新協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合作推出《2019中國旅遊創業創新信心指數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未來趨勢的關鍵詞由關注「資本、技術、市場」轉向「用戶體驗、深度運營、苦練內功和服務」,由外向內的轉變標誌著旅遊雙創進入轉型期和調整期。

《報告》指出,從比例來看,2019年旅遊雙創的產品和商業模式主要會集中在民宿(64%)、親子與遊學(61%),景區服務類與人工智慧等科技應用類比例也較高(46%),次之是定製遊類(43%)、共享經濟類(36%)。

從增長趨勢來看,親子與遊學類增幅較大(10%),次之的是景區服務類(增長6%)和娛樂演藝類(增長4%),說明專家對這幾種產品和商業模式類型的成長有較好的預期。

數據顯示,其他類型的產品與商業模式則均預測為下降趨勢,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出境自助遊類(下降33%),次之的是旅遊分享和攻略類(下降15%)、第三方預訂平臺(下降10%)、醫療旅遊(下降10%)等。

2018年關注度較高的人工智慧等科技類、定製遊類、共享經濟類、旅遊相關大數據類等也出現了小幅下降。

關於2019年旅遊企業雙創驅動力方面,消費者需求升級的比例最大,與2018年相比無較大變化;資本因素與技術因素的比例分別從63%和60%,下降到39%和54%,下降幅度較大;市場競爭因素的驅動作用增長較大,政府與政策因素並無較大變化。

可以看出,消費者需求升級仍然是最主要驅動力,資本與技術次之,但對資本與技術的預期驅動作用在減弱、對市場競爭的預期驅動作用在增強,反映出了旅遊雙創正在以及將會經歷一個「轉型期」。

與2018年相比,2019年資本對旅遊雙創市場環境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且樂觀的預期減弱趨勢明顯。政策在旅遊雙創方面的支持作用有所減弱,「政策紅利」的預期在減弱,旅遊雙創企業更應在「政策紅利」可能消退前找尋突破口以應對新的變化。

此外,《報告》表明專家對2019年旅遊雙創前景的樂觀預期在下降,對雙創的信心在下降,預期的不確定性在增強。

綜上所述,2019年旅遊雙創信心指數整體呈下降趨勢,預期並不樂觀,在心理層面上的「寒冬期」可能真的出現。對資本與技術驅動作用的預期在減弱,「政策紅利」減少的預期開始出現,但消費需求依然是旅遊雙創最大的驅動力。

旅遊雙創產品與商業模式方面,景區服務類、親子與遊學類最受關注,表明文旅融合的大勢開始產生作用,科技類、平臺類的關注熱度有小幅下降。併購趨勢沒有較大變化,旅遊雙創活躍度在減弱,資本、人才、政策、成功率和前景的樂觀預期都出現下降趨勢。

儘管預期不太樂觀,可能到來的「寒冬期」也會壓制部分需求、影響信心,但應當認識到,這是一個市場周期性波動的客觀規律。它同時也會擠出「泡沫」,倒逼旅遊企業思考與轉向「苦練內功」,對旅遊雙創的企業、投資界、政府部門等利益各方都是一個良性的「教育」與「學習」過程,能活下來、活得好的旅遊企業終將成為雙創領域的贏家。

相關焦點

  • 2019民宿行業年終盤點:市場精彩紛呈 發展大有可為
    在2020年開年之際,我們一起回顧一下2019民宿市場發展中的重大事件,從中,會對民宿的未來有更多的思考。(張家界五號山谷)鄉村民宿大放異彩對於鄉村民宿來說,2019年是大放異彩的一年。這是一個基於會員制發展起來的民宿預訂平臺,這種盈利模式踏準當下會員制經濟的風口,無疑是民宿行業發展模式的創新嘗試。創新是任何一個行業長久發展的不竭動力,民宿行業亦是如此。雖然民宿平臺的佣金模式經過8年時間檢驗,具有無可比擬的穩固優勢,但是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同樣適用於民宿行業。訂單流量趨於穩定,收益也水漲船高。
  • 在線教育行業報告:一二線城市需求趨於飽和,下沉市場空間廣闊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為2513元,比去年增長12.9%。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將不斷增加,為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 國內一線城市投資趨於飽和 酒店業轉戰二線市場
    酒店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記者獲悉,國內酒店經營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恢復仍需加以時日,而一線城市酒店投資普遍被認為趨於飽和,高端酒店的發展已初露疲態。未來的投資欲回歸理性,或許需將方向轉向二三線城市。
  • 市場趨於飽和 亞馬遜(AMZN.US)業績增速或將大幅收窄?
    相比之下,2019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然而,這個增速能維持多久?業務重心在美國幾年前,亞馬遜管理層談到國際市場的銷售最終會超過在美國的銷售。事實上,情況正好相反。2009年,亞馬遜的國際業務收入佔其總收入的48%,其餘52%來自北美。
  • 自助遊帶火AI翻譯機市場
    AI翻譯機站上新「風口」  隨著人工智慧浪潮興起,AI翻譯機成為繼AI音箱之後又一個富有前景的硬體市場。瞄準人們旅途中的翻譯需求,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推出翻譯機。翻譯機市場今年以來不斷升溫,但獨立於手機而存在的翻譯機,能否成為出境遊市場的持久剛需?
  • 2020年中國民宿行業消費者畫像洞察市場發展現狀分析民宿集中男性...
    在線民宿房東數和房源數量逐年增長得益於我國旅遊業迅速發展,民宿市場也發展迅猛。據中國旅遊與民宿發展協會數據,2016-2019年我國在線民宿房東數量和房源數量均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其中2019年我國在線民宿房東數量為40萬人,房源數量為134萬個,為民宿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發展基礎。結合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整個民宿行業的發展處於停滯狀態;但隨著我國疫情的逐漸平緩,旅遊服務業開始逐漸復甦。綜合來看,2020年我國民宿行業發展的前景仍有待繼續觀察。
  • 鄭州影院盤點:奧斯卡佔據半壁江山 電影市場趨於飽和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不斷迎來新高度。全國影院市場的總票房、影院數量、銀幕數量、觀影人次、覆蓋場次等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據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年總票房為320.31億元,去年同期為271.85億元,同比增長 17.82%;總人次為9.01億,去年同期為7.81億,同比增長15.34%。
  • 民宿的詩和遠方:淺析民宿發展現狀與趨勢
    2012年以後,隨著國內經濟和旅遊業的迅速發展,人們選擇的出遊方式變的多種多樣,不再只是單一的跟團出遊,越來越多的大眾旅遊,自助遊的方式出現,大眾對於客棧民宿等個體化主題酒店需求增加,民宿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推動民宿快速發展,市場需求是其中推手之一,其二便是政策推手。
  • 2019年中國共享住宿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多重利好將推動...
    2019年國內各大民宿預訂平臺也紛紛步入了7年之期,努力的沉澱帶來民宿市場的翻天巨變。共享住宿的出現,使得閒置房源高效利用,增加就業機會,無形中推動中國信用社會的發展步伐,讓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度和好感度飆升。1、國內旅遊消費快速增長從2014年至今,全國旅遊收入保持著兩位數的穩定增長,用戶旅遊意識覺醒,平均每年每人出遊次數也在逐年上升。
  • 民宿發展良莠不齊,在線平臺大部分虧損
    利用這些民宿發展初期的機遇,一些民宿代運營託管平臺包裝出「漂亮」的財務模型,但隨著市場發展逐漸趨於成熟,這種看似完美的財務模型也「不攻自破」。據了解,民宿託管平臺路客去年年初快速完成了兩輪億級融資;去年6月,連鎖品牌有家民宿也宣布,獲得來自攜程、途家、58產業基金戰略投資。去年7月,愛彼迎宣布向民宿託管平臺城宿投資500萬美元。
  • 繼會計後,這兩大專業也趨於飽和,就業率持續下滑,學生慎重考慮
    有些專業的就業率已經在不斷的下滑了,像大家所了解的一樣,有些專業在社會上已經趨於飽和的狀態了,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自己的就業問題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在未來的就業路上可能就會遇到一些困難。社會山對於會計專業的需求量已經沒有那麼大了,很多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已經紛紛開始專業了。
  • 旅遊民宿該如何發展?這個報告說的很詳細
    發展規模近年來,各種民宿創業項目湧現,國內民宿市場在不斷增長。根據移動大數據監測平臺 Trustdata 發布《2019 年中國在線民宿預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2016 年到 2019 年,民宿行業房源數量、線上交易額保持高速增長。
  • 旅遊新熱點 民宿發展趨勢消費主力年輕化
    旨在凝聚各方力量,進一步推動民宿酒店行業蓬勃健康發展,增強民宿酒店行業市場認知,也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並喜愛民宿酒店。   即便行業競爭不斷加劇,整體盈利空間仍相當可觀,美團民宿對近3000名現有活躍房東進行了調研,50%的受訪房東在2019年獲得盈利,其中有3成房東的盈利率在25%以上。  從民宿用戶的性別角度來看2019年我國民宿行業的用戶多集中在男性,其佔比達到56.7%;而從房客年齡分布區間來看,多集中在20-29歲的年輕人群體,佔比達到50.1%。
  • 歐洲聚氨酯(PUs)原料供應將趨於飽和
    生意社01月15日訊   1月9日倫敦報導預計2020年前幾個月,歐洲聚氨酯(PUs)原料的供應將趨於飽和,需求將放緩,只有微弱的信號表明市場將擺脫2019年重創石化行業的外部壓力。
  • 市場接近飽和繁榮之下暗藏泡沫 民宿眾籌靠不靠譜?
    火熱的背後,是整個市場接近飽和,繁榮之下暗藏泡沫比星級酒店有個性,又比快捷酒店服務好,關鍵還能體驗到當地風情,這幾年來民宿持續火爆。建一家民宿並不便宜,而且民宿項目當前從銀行獲得融資的可能性較小,於是民宿眾籌這幾年也備受親睞。2017年11月,由薛蠻子個人推出的民宿品牌「蠻子民宿·京都」眾籌項目,在眾籌平臺一經上線,短短1秒搶光,8分鐘即實現超募。業內人士指出,民宿眾籌是時下眾籌熱潮中衍生出的「眾籌+」概念之一,背後有著「眾籌+旅遊業」快速發展的行業必然因素。
  • 上海虹橋浦東兩機場趨於飽和 官方回應何時啟動青浦通航機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虹橋浦東兩機場趨於飽和,官方回應何時啟動青浦通航機場「解放日報」微信公號11月24日消息,在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客運量已趨於飽和,若能規劃建設一座適用於公務機的大型通航機場,可以緩解「兩場」的客流壓力,也能打破目前長三角通航飛機無法飛上海的困局。
  • 民宿起源與發展——國內臺灣民宿發展
    臺灣民宿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發展和社會多方良性互動,已形成和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特色融合在一起的格局,本身成為鄉村旅遊文化的一部分。臺灣民宿發展現狀臺灣整體人民素質較高,在幾十年的民宿發展過程中,體系已趨於成熟,民宿業在臺灣旅遊已成為一大特色。
  • 虹橋浦東兩大機場趨於飽和!上海何時啟動青浦通航機場?承辦部門的...
    在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客運量已趨於飽和,若能規劃建設一座適用於公務機的大型通航機場青浦是否適合發展通航產業?市經信委作了具體分析。從現有地域區位來看,上海城市規模龐大,人口稠密,又有虹橋、浦東兩大機場,適合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空域較少,現僅有臨港、金山兩處,也受制於空域高度限制、可起降機型少等問題,難以適應更大發展。
  • Airbnb成共享住宿第二股,回顧國內民宿市場發展大事記
    從國內第一家共享住宿平臺誕生至今已有9年之餘,國內民宿市場的發展也實現了0的突破,國內民宿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2012年開始,國內第一批民宿玩家——途家、木鳥民宿平臺相繼成立,其發展歷程也在民宿的歷史長河裡留下濃重墨彩的幾筆。筆者梳理民宿市場發展歷程,標記發展過程中的大事記,試圖勾畫出民宿市場發展脈絡,加深大眾對於民宿行業的了解和認知。
  • 2018-2019年出境「新跟團遊」大數據報告
    中國出境遊正在擺脫大巴車大團隊、鬧哄哄各類人同團、千篇一律行程、行色匆匆走馬觀花、住得遠吃得差的典型形象。「中國遊客」已經不再是中國和外國人印象中的老樣子。隨著旅遊市場的發展、遊客需求的提升以及旅遊市場的進一步規範,一系列創新的跟團產品形態和服務方式誕生和流行,低品質的跟團遊產品被逐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