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10月22日所寫微信之集合,增補了【之三】。
【何謂政治】上午(10月22日)給西藏MPA學生講課,提到以往講政治的概念時,多半引用戴維•伊斯頓的定義——「價值的權威性分配」,而往往忽視這句話的後半部分內容——「權威性分配給整個社會而不是分配給社會內部某一集團」。
如果讓我來給政治下個定義的話,我在電子屏幕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政治是以政黨和政府為核心的主體運用公權力調配資源,公平公正分配利益,以實現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過程。
【何謂政治之二】前次在寫"中國治理邏輯叢書」總序時,談到政治體系是關於人生、人口、人民「三人」學問,後來在思考「三人」學問的落腳點在哪,感覺要回歸「人心」這一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也就是說,現代政治體系總歸是關於「人生、人口、人民、人心」「四人」學問,而最難的是人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選擇、人口上到十幾億規模後的群體選擇、人民的力量如何有機激發、人心最後的歸宿拷問四者的疊加與強化。
搞到最後,都無法看清我們的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何謂政治之三】註:此內容為正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過程中的新書《中國政治發展的邏輯(1949-2019年)》中的一段內容。
現代政治是以政黨、政府為核心的政治主體運用政治權力,調配政治資源,調節政治關係,建立政治秩序,推動政治發展,實現政治價值,建構美好生活的過程。
中國共產黨所建立的現代政治,其目標除了包括一般意義上的政治發展,更是體現包括政治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化發展、生態文明發展在內的「五位一體式」複合性多領域統籌化發展觀,不僅是體現人民有效參與的權利價值,而且是體現全體人民利益的公平正義價值,不僅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且是體現人民心聲的人心政治。
道德文章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