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變身「小創客」,烏鎮智慧小學什麼樣(李政葳/攝)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烏鎮,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樣本」,各類網際網路元素已融入這裡人們的衣食住行。當然,教育也不例外。烏鎮植材小學,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學校,矛盾、孔另境、木心等知名大家都曾在這裡就讀。如今,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落戶烏鎮,植材小學也因智慧教育,而有了新名字——「智慧植材」。
10月31日的上午,通過視頻連線,植材小學五年級學生正在與紐西蘭老師共同完成一堂外語課,整個教學過程輕鬆有趣、互動頻繁。這只是植材小學「網際網路+教育」實踐的一個縮影。校長彭建清說,近年來,學校通過打造綠色生態的智慧環境,通過交互式一體機、高清視頻展示臺、移動平板等網絡實施硬體設備,創建不斷啟智的智慧新課堂保障;另外,還通過電子班牌,大容量彰顯班級個性特點,設置父母叮嚀模塊,加強家庭教育的互動性。
在教學樓旁邊的學校科普基地「創客夢工廠」內,學生張旭宏和徐慧琳正在給機器人嘗試編程,她們通過指令設置,讓機器人跟隨音樂完成跳舞動作;一旁的學生胡以航正在利用紅外線傳感器原理,通過感應人手的反射波操作電腦遊戲……在這裡,3D列印、物聯網、無人機、雷射雕刻等成了常態課程,每一位小學生都成了「小創客」。
自從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落戶烏鎮以來,植材小學結合課程建設,逐步形成「網際網路+教育」特色,依託「創客夢工廠」等,讓學生的創意變成現實。「從技能到素養,從製造到創造,通過項目式課程,讓學生在課堂內外提供運用知識的機會,在線上與線下的結合中,智慧化的融合『玩』與『學』。」彭建清說。
小學生變身「小創客」,烏鎮智慧小學什麼樣(李政葳/攝)
小學生變身「小創客」,烏鎮智慧小學什麼樣(李政葳/攝)
小學生變身「小創客」,烏鎮智慧小學什麼樣(李政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