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鋼 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第一小學校長
長久以來,有關創客教育的論述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各地區科技普及程度不均衡,各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觀點也不一致。這種現象,正說明每所學校都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實踐,在探索。如何在鄉村小學開展創客教育?結合我校創客教育的實踐情況和創客成果,我認為應從以下四方面開展工作。
一、排除思想包袱,正視差距,勇於嘗試
鄉村小學普遍存在的現狀是硬體條件差、師資力量弱、制度執行難。但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大變革時代,我們不能等待,只有正視差距、勇於嘗試,才能迎頭趕上新的浪潮。我經常開導我校教師:「我們為什麼落後,就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等待。」「不實踐,就不會發現問題,更學不會解決問題。」「複雜的我們做不了,那就從簡單的做起。」「我們無法彌補城鄉之間的差距,但我們也不能停止不前,越落越遠。」。抱著這份信念,我們開展了創客教育。沒有教室,我們把倉庫改造成創客空間;沒有數控工具,先用傳統工具,購買小型電動工具;沒有充足資金,自己改裝桌椅,自己布置創客空間,自己製作簡易操作平臺。創客本身就是創造的過程,我們不能總要求學生創新,教師更應該學會創造。
二、結合現有條件,進行課程研發
在鄉村小學開展創客教育,首先要明確能開設什麼課程。智慧機器人、3D列印、無人機等課程普及推廣難度大,因為我們即沒有充足的設備供學生使用,也沒有更多掌握技術的老師進行教學。結合我校現有的創客條件,再經過創客團隊的反覆研討,我校最終把創客教育定位為學生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定位為綜合性實踐教育。開發綜合實踐類的製造創意花盆,簡易澆花機等課程;科技普及類的科技製作,原理體驗,科學小發明等課程;信息技術類的編程軟體教學,動畫製作,建模設計等課程。
我們雖然是鄉村小學,但時刻不忘教育的引領作用,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著想。在開展綜合實踐和科技製作的同時,利用現有的條件,少量購買3D印表機、小型雷射切割機、編程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設備。旨在培訓教師,突破技術,開發課程,積累經驗。利用現有資源培養特長生,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了解和掌握初級的創客技術。
三、切合實際,分層落實,循序漸進
創客教育的開展,需要理念的引領,沒有引領的實踐是盲目的。同樣,再先進的理念,不去實踐也只是空談。理念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產生更先進的理念,指導我們更好的實踐。開展創客教育要切合實際,切勿著急,循序漸進,從無到有,從易到難。實踐時要分層進行,同時推進,及時修正。
第一層次,在綜合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創客教育。如:為綠植花卉設計製作創意花盆,簡易澆花機,改善土壤等。這類創客,實踐資源豐富,設備要求簡單,普及推廣容易。
第二層次,利用科普知識,進行科技創作。用最簡單的方式,體驗科學原理,運用科學知識開展科技製作。學生的作品雖小,但應用的科學原理卻不小,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卻不小。只要學生努力把自己的創意變成現實,哪怕是失敗,都值得我們稱讚。
第三層次,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入編程教學,製作動畫,設計模型。利用雷射切割機加工木質零件,3D印表機製作精密部件,為科技製作和綜合實踐提供材料。實現作品自己設計,零件自己製造的目標,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四、學科整合,實踐創新
有人說創客教育就是STEAM教育。即: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我認為對於小學階段的創客教育就是信息技術、科學、音樂、美術、數學、綜合實踐等學科互相整合的教育,這樣的表述讓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更容易理解。創客教育的內容是零散的,不具體的;創客教育的知識基礎是跨學科的,多領域的。落實創客教育必須走學科整合之路,將各學科知識、理論、方法等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有效連結,共同提高。如:編程製作一段動畫,需要設計人物形象,創作背景音樂,編寫劇本臺詞,編程合成製作等,這都不是一門課程能夠解決的,必須整合學科,共同完成。
評價小學生的創新,不應該按照成人的標準衡量,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如:在科技製作中,有名學生把電機的正負極接反了,製作的小車倒著跑,他利用這一現象,交換正負極,實現小車的前進和倒退。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原理。可是這名小學生而言,製作前,他並不知道這種現象,在實踐中由於失誤發現了這種現象,並且利用這一現象,實現小車的前進和倒退。我認為,這就是小學生在實踐中產生的創新。
創客教育猶如一粒種子,播撒在鄉村小學的這片貧瘠土地上,可能她的育芽期會很長,但至少會有萌動。我們願精心培育這粒種子,給予她更多的營養,相信終有一天,我們的學生能走出鄉村,到更肥沃廣袤的土壤,這粒種子就一定能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