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三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力製藥」)於2018年中旬終止新三板掛牌後,很快在年底交招股書,擬赴主板上市。根據招股書,三力製藥擬發行不超過4074萬股,募資2.37億元,分別投向GMP改造二期擴建項目、藥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三力製藥產品結構集中,超過九成營業收入來自於開喉劍系列產品,此外,公司2018年上半年應收帳款激增,報告期內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遠超研發費用佔比。
開喉劍系列產品營收佔比高達九成
作為一家藥企,三力製藥產品結構集中。公司主要產品為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開喉劍噴霧劑和強力天麻杜仲膠囊等,其中核心產品開喉劍系列產品貢獻的營業收入比例連續三年超過90%,且佔比逐年增加。
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三力製藥的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和開喉劍噴霧劑的銷售收入合計分別為32858.32萬元、48842.64萬元、61152.78萬元和28661.76萬元,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依次高達91.55%、94.91%、95.80%和95.66%。
高度集中的產品結構,一方面說明公司主營業務十分突出,但同時也使公司面臨一定的產品單一引發的潛在風險。數據顯示,三力製藥包括核心產品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開喉劍噴霧劑、強力天麻杜仲膠囊在內的8個品種已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開喉劍噴霧劑、強力天麻杜仲膠囊、藿香正氣膠囊4個品種被列入部分省份的地方基本藥物目錄。隨著公立醫院藥品採購機制的完善和醫保控費制度的實施,以及競爭加劇等因素,如果主要產品中標價格下降,將給三力製藥業績帶來直接影響。
2018年上半年應收帳款激增
從業績表現來看,三力製藥營收增長較快。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三力製藥分別實現營收為3.59億元、5.15億元、6.38億元和3億元,淨利潤依次為5261.01萬元、7487.97萬元、8762.82萬元和5716.45萬元。
公司應收帳款也逐年攀升,其中到了2018年上半年同比激增七成。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三力製藥的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7855.28萬元、12277.69萬元、18138.18萬元和21230.88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1.88%、23.86%、28.42%和70.86%。對於應收帳款的攀升,三力製藥解釋為是公司銷售規模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三力製藥營業收入增長較快的同時,淨利潤大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且差額較大,其中2018年上半年銷售淨利率提升幅度較大。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三力製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298萬元、3509.93萬元、5746.56萬元和1372.56萬元;同期銷售淨利率依次為14.65%、14.55%、13.73%、19.08%。
市場推廣費佔銷售費用超90%
進一步看三力製藥的期間費用,可以發現公司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較大,而研發費用佔比極低。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三力製藥銷售費用依次為15696.19萬元、23844.20萬元、30261.49萬元和13535.33萬元,分別佔同期營收的43%、46%、47%、45%。
銷售費用中,市場推廣費佔比均超90%。同期市場推廣費依次為14267.63萬元、21889.95萬元、27241.19萬元、12353.47萬元,分別佔銷售費用90%、91.80%、90.02%、91.27%。與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均超四成相比,三力製藥研發費用佔比均不到1%。同期研發費用依次為34.44萬元、281.09萬元、270萬元和13.63萬元,佔營收比例僅為0.09%、0.55%、0.42%和0.04%。
對於市場推廣費比率較高,三力製藥表示主要由於公司專業化學術推廣的銷售模式所致。從形式上看,三力製藥客戶為配送商,向學術推廣服務商支付的是產品推銷推廣費。
三力製藥如何掌控經銷商學術推廣活動,經銷商在學術推廣產品中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情形?對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開喉劍噴霧劑的依賴性較強,公司如何保證持續盈利能力?大眾證券報記者致函三力製藥,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