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葉離開枝頭是腐爛的開始,行醫不守醫規是罪惡的開端。自50年代以來,為了保證患者護理質量,全國醫院一直推行三查七對的工作制度。但悲劇還是發生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9月8日,宜興一5歲腦炎患兒在輸液時,護士錯將醫囑"甘露醇"拿成了「甲硝唑」,並輸入孩子體內。隨後,孩子病情迅速惡化,轉院途中心跳停止,最終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後,宜興市衛健委立即立案調查,昨日公開了調查結果。
從調查結果來看,醫院承認過錯,犯錯的護士已受到懲處,有關人員還會受到除醫院外的相關部門處理,醫患關係也已得到調解。但是,網絡上依舊人聲鼎沸。
↓
針對"腦炎患兒被輸錯藥後死亡"一事的通報,網友情緒多呈現負面情緒。其中,恐懼情緒和憤怒情緒,佔比最多,且比重不相上下。試作分析,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一、"張冠李戴」,愧對職責
當病人以生命相託,醫務人員應以最紮實的醫療技術和細緻入微的工作態度,全力以赴救助。
然而,宜興市人民醫院的護士並沒做到,竟連劑量 75 ml 的「20% 甘露醇注射液」與100 ml 的「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都能弄錯,二者相差25ml,且名字未有相似之處。
二、誤解通報,不滿辭職一說
網友認為,這樣的低級錯誤,不可饒恕!僅是辭退,難解眾怒!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可是醫院、衛健委畢竟不是法院,沒有判刑的權利。因而,通報中並未言明刑責。但通報透露了,相關部門會對有關人員依法作出處理。在法制社會,正義不會缺席,有以上想法的網友大可放心。
三、致死病因,疑點重重
雖然衛健委通報了調查結果,但網友認為此事還存在以下疑點,需相關部門澄清:
1.11日,一疑似孩子父母的網友@zcy媽媽 在微博發文中稱,孩子輸錯液後,在宜興市人民醫院做了CT,未發現異常,轉院去蘇大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時,卻被告之,孩子丘腦有明顯的水腫。前後不一的診斷結果,令人生疑:水腫是否與用錯的「甲硝唑」存在因果聯繫,若是用對的「甘露醇」會不會起到救命的作用呢?
2.患兒初次確診為「病毒性腦炎」入住宜興市人民醫院,而今蘇州兒童醫院確診為「急性壞死性腦病」,是病情惡化還是什麼原因?
3.涉事醫院方13日表示,據專家進行的事故鑑定,院方只承擔「輕微事故」,與患者家屬未達成一致性意見。如今,醫院辭退護士,與患者家屬達成一致意見。是否坐實了護士輸藥致死的事實呢?網友猜測,一夜之間,達成一致意見,未公開透明,這中間是否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真正的醫務人員,是能管得住自己,看得好疾病,幫得了病人。諸如用錯藥的低級錯誤,實乃行業大忌。這些錯誤的背後,也暗示了醫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希望醫護管理者能加固安全管理體系,扼殺低級錯誤,還醫患祥和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