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二附院的朱家旺和張豔同赴武漢──最美夫妻 並肩抗疫

2020-12-18 網信天津

妻子幫丈夫扶正護目鏡(圖片由醫院提供)

「今天我是早班。」「嗯,今天我是中班。」

「穿脫防護服,一定要按照要求做。」「知道了,護目鏡的霧氣還是不好消除。」

「病區裡有一些年歲大的患者方言口音太重,你懂方言,上班的時候多跟他們交流一下。」「好的。我都快成了隨隊翻譯啦。」

「下班出艙,別忘了跟家裡視頻連線,女兒馨馨想你了!」「記著呢!」

這是馳援武漢的天津中醫醫療隊中一對醫護夫妻的微信聊天記錄。

這對夫妻來自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丈夫朱家旺是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妻子張豔是醫院手術室護士長。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這對最美「夫妻檔」為了同一項任務、同一個目標,毅然奔赴武漢戰「疫」前線。從一往情深、相守八年的夫妻,到一往無前、同心抗疫的戰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小愛撐大愛,留下了戰友並肩與病魔較量的暖心故事。

「馨馨,爸爸媽媽要出一趟遠門,在家乖!」

2月7日,組建天津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的指令迅速傳達到中醫二附院。「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醫護人員紛紛遞交申請,踴躍報名。

「我報名支援武漢通過了,很快就出發。」妻子張豔在電話中告訴丈夫朱家旺。「我的報名也通過啦!」電話裡,早就盼著上前線的朱家旺也跟妻子分享了報名去武漢的情況。由於不同科室間的平行報名,夫妻倆的名字不約而同地上了榜單。「夫妻攜手」的背後,是「相濡以沫,有任何事情我們都要一起面對」的恩愛情懷,是「醫者仁心,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的使命擔當。醫院領導發現夫妻二人同時報名,再三徵詢他們的意見,但夫妻倆態度堅決:「請放心,我們可以!沒有困難!」承諾斬釘截鐵,鏗鏘有力。他們把4歲的女兒託給父母照看,將牽掛與不舍藏於心底。臨行前只跟女兒說了一句:「馨馨,爸爸媽媽要出一趟遠門,在家乖!」

2月10日,朱家旺和張豔隨我市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進駐江夏方艙醫院。

作為中醫內科呼吸專業醫生,朱家旺首批進艙。他在日記本上這樣寫道:「17年前,我還是一名學生,沒能參加那場抗擊非典『戰役』;17年後,我已是一名醫生,和妻子一起在前線並肩作戰,我感到溫暖而光榮。」

共同奮戰的6個小時,成為彌足珍貴的人生體驗

雖然同處一方天地,夫妻倆也難得見面。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每名隊員在駐地都住獨立的房間,即便是夫妻也不能例外;由於醫生和護士各自分組排班不同,朱家旺和張豔同時進艙工作的機會更成了小概率事件。如果恰逢上下班時間相交,他們會早早到達方艙門外,期盼一次短暫的「相會」,而每一次收到對方平安出艙的信息,則成為他們最幸福的時刻。

張豔告訴記者:「趕上交接班,雖說是好不容易見了一面,可腦子裡就想著交代患者們的情況。夜班的隊員接班後要馬上記錄醫囑,我們下班也要去專門的通道脫防護服,時間太緊迫了,根本沒時間說更多的話。」

18日,朱家旺和張豔終於輪到一起當班。他們早早來到方艙醫院做準備,丈夫幫妻子系好口罩,妻子幫丈夫扶正護目鏡,仔細做好全套防護。進艙後,他們各自按照分工開始工作。張豔給患者量體溫、測體徵、發中藥湯劑,還要按醫囑給患者做溫灸、耳穴埋豆等;朱家旺則在病區裡忙著巡診、檢查病情、給患者下醫囑,巡診查房一圈下來就得兩個小時。偌大的病區,90多名患者,一個班次6個小時,不能進食喝水,汗水基本浸溼了防護服,夫妻倆都是身心疲憊。但這共同奮戰的6個小時,卻成為他們彌足珍貴的人生體驗。下班後,朱家旺在電話裡告訴記者:「兩人能在一個班次,其實也說不了幾句話,都是各忙各的,更多的寬慰就是彼此間的心心相印。我們現在比以往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治癒、幫助、安慰的真正含義。看著那些和我們年齡相仿的患者,我們倆就陪他們聊天,分享女兒的趣事給他們聽。」

張豔畢業於湖北中醫高等專科學校高級護理專業,三年的湖北學習經歷,讓她成為丈夫的方言「翻譯」。「一些老年患者湖北口音較重,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再加上語言不通,朱家旺有時會聽不明白患者的訴求。我就把一些簡單的常用語寫成音譯詞,發到他的手機上。手機微信就成了『快譯通』。」張豔風趣地說。

能同時與爸媽通話,成了女兒最大的念想

暫別家鄉和親人,無畏逆行駐守方艙。來到武漢後,兩人很少有時間一起跟孩子視頻通話。最早的一次是在方艙接收患者之前,女兒馨馨親手畫下了爸爸媽媽,視頻連線跟他們分享。看著遠方的女兒,看著女兒手裡的畫像,張豔的眼淚奪眶而出。就是這一次,視頻電話還未打完,朱家旺夫婦就接到了緊急任務,到方艙醫院進行演練,匆匆留下一句:「馨馨,聽姥姥和姥爺的話,爸媽你們也多保重。」他們便離線消失在屏幕另一端。

正式進入方艙醫院後,朱家旺和張豔就更忙了,跟家人的聯繫也無規律可循。父母建了個家庭微信群,本想著一家人能有個時間進行視頻連線,可至今微信群裡也很少有機會趕上夫妻倆同時在線。女兒馨馨也只能把對爸爸媽媽的思念留言在微信群裡,每天能夠與爸媽同時通話成了女兒最大的念想。

不問歸期,不負初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對「最美夫妻檔」用生命守護生命,用仁心詮釋大愛,用並肩戰鬥展現英雄本色,戰「疫」一線留下「最美逆行」的伉儷身影。

相關焦點

  • 陝西省總工會慰問援武漢醫護人員大會在交大二附院舉行
    ,堅定製度自信 學習貫徹全國抗疫表彰大會和全國勞模表彰大會精神暨省總工會慰問援鄂醫護人員活動」在交大二附院大禮堂隆重舉行。  活動在音詩畫《我和你》中拉開序幕,這首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創作、交大二附院援鄂醫療隊代表傾情出演的配樂詩,將人們的記憶帶回到援助武漢的抗疫一線。
  • 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援湖北醫療隊平安返陝
    西安交大一附院供圖 攝 中新網西安3月31日電 (記者 阿琳娜)經過50多天的「抗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援湖北醫療隊的共265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31日搭乘兩架包機返回陝西。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湖北醫療隊平安回家。
  • 「硬核」夫妻!重醫附一院副教授劉煜亮家庭獲評全國抗疫最美家庭
    弘揚社會新風尚全國婦聯舉辦「最美我的家 抗疫『家』力量」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雲發布活動揭曉660戶「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重慶赴孝感支援隊東南醫院醫療分隊隊長、重醫附一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重慶市首批「戰疫英雄,最美的你」人物宣傳典型。
  • 【抗疫風採】西安交大二附院鞏守平:關鍵時刻站出來 危險時刻衝上去
    9月9日,在北京參加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第二天,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鞏守平就匆匆趕回了西安。他顧不上連續的奔波勞累,首先想到的就是跟大家分享參加表彰大會的感想和體會。「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抗疫精神的鑄就,離不開全體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榮譽是屬於大家的。
  • 才下抗疫火線 又上脫貧戰場──記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
    張碩是 4月13日到達臨洮縣人民醫院呼吸科的,此前他剛剛從武漢抗疫一線凱旋,隔離期滿不到10天,就再次背起行囊,踏上脫貧攻堅健康扶貧的新戰場。短短兩個月,張碩和同去的另一名醫生已經跑遍縣裡18個鄉鎮,當他們把推行「三伏貼」的想法上報天津中醫二附院後,得到醫院黨委的大力支持,很快100多副「三伏貼」就製作完成運到臨洮。
  • 「軍醫」夫妻武漢抗疫:肩負軍人和醫生雙重使命
    在武警湖北總隊醫院,有這樣一群同心抗疫的夫妻,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攜手並肩,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  【解說】胡霞是中藥調劑室裡的一名醫生,她的丈夫陳凱在西藥調劑室工作。2月3日,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原本計劃過年去廣州和家人團聚的他們,在接到醫院的疫情防控命令後,毅然退掉車票,留守武漢。
  • 疫情下,天津100張真實圖片曝光
    @天津廣播一對來自天津中醫二附院的援鄂醫護夫妻妻子正在幫丈夫扶正護目鏡@北方網在「紅區」幫隊友整理防護設備的醫生@天津海河醫院海河醫院隔離病房,與患者溝通的醫生1月27日在天津指導「抗疫」的張伯禮院士(圖左一)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急召,隨後支援武漢
  • 西安交大二附院援助湖北省抗疫國家醫療隊130人元宵節出發
    央廣網西安2月8日消息(記者雷愷)今天(2月8日)是在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鞏守平帶領西安交大二附院援助湖北省抗疫國家醫療隊130人奔赴武漢抗疫一線。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為醫療隊授旗、壯行。
  • 身兼治病救人、教書育人的雙重身份── 醫者亦師者(圖)
    今年2月13日,他跟隨天津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趕赴武漢支援,並擔任這支由160人組成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臨時黨總支副書記、副領隊。3月21日,王毅和隊員們凱旋。但在武漢的38天,卻永遠地刻在了他們每個人的心裡。回到天津,經過14天的休整後,隊員們重返工作崗位。而王毅卻多了另一個身份──思政課老師。
  • 家力量 | 醫護伉儷並肩行,夫妻同心戰疫情​!
    家力量 | 醫護伉儷並肩行,夫妻同心戰疫情​!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走進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陳國璽 陳欣家庭感受這對醫護伉儷並肩戰疫的真情不過這一次,他是和妻子陳欣並肩作戰。
  • 硬核「交二方案」 彰顯交大力量 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抗疫成果展示與交流會成功舉辦
    ;西安交大一附院影像科郭佑民教授以《「抗疫」工作匯報與基於AI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診斷》為題,介紹了他帶領的團隊研發的新冠肺炎影像快速輔助診斷系統的內容、特點和應用,特別是免費開放給全國醫務工作者使用,極大助力了科技抗疫;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鞏守平教授以《「疫」不容辭與見「疫」勇為》為題,講述了他帶領援鄂醫療隊勇敢奔赴疫區、全力救治患者、給與人文關懷、圓滿完成任務的抗疫經歷。
  • 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援湖北醫療隊返回西安
    2月4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帶隊前往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該院除在西安本院承擔艱巨的抗疫重任外,先後派出5批158名隊員馳援武漢,在武漢第九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奮勇抗疫。近兩個月來,醫療隊隊員與時間賽跑,挽救了眾多患者生命。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14集電視劇《最美逆行者》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創作,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題材的電視劇,由多個單元故事組成,以抗疫期間真實故事和原型為素材進行改編創作,旨在表現「抗疫」期間感人的人物和故事,以現實主義創作基調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全劇將視角和鏡頭精確對準人民,突出展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平凡英雄,講述發生在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 西安交大一附院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主題展覽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陝西...
    央廣網西安9月29日消息 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陝西省圖書館共同舉辦的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主題展覽暨先進事跡報告會9月29日在陝西省圖書館舉行。陝西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周雲嶽,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成進,西安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等參加活動。
  • 西安交大二附院青年醫師:青春答卷獻禮醫師節
    尋常的是作為一名醫生他無論什麼時候都慎終如始,堅守初心,以解除患者病痛為使命;不尋常的是他收穫了「三秦最美醫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其實,對於交大二附院的眾多青年醫師來說,醫師節,更多的是黨和國家對青年醫師奮鬥精神的激勵。「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節日?」他們用青春和汗水作出回答。
  • 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製度自信——陝西省總工會慰問援鄂醫護人員大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疫表彰大會和全國勞模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宣傳戰疫先進典型,講好一線抗疫故事,12月10日下午,由陝西省總工會主辦,陝西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和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製度自信——學習貫徹全國抗疫表彰大會和全國勞模表彰大會精神暨省總工會慰問援鄂醫護人員活動」在交大二附院大禮堂舉行。
  • 上饒2戶家庭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候選名單,你認識嗎?
    第二天在領導和同事的關心下看了醫生,原因是用嗓過度咽喉紅腫。陳小琴二話沒說,吃了開的藥就繼續投入工作,不停地戰鬥著。陳小琴的丈夫吳許生在交警大隊從事交警工作,抗疫期間也帶隊堅守在防疫一線,並肩負大隊的宣傳工作,推送交警防疫新聞,為大隊宣傳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 致敬戰疫「一家人」|大連抗疫最美家庭事跡展播(九)
    >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上在基層一線的防疫陣地中夫妻檔、父子兵、姐妹花,以至祖孫三代……攜手同行,並肩戰疫不同的職業和崗位同樣的使命與擔當這一刻,他們是家人也是戰友成為抗疫戰場上美麗組合她逆行出徵武漢最前線,他堅守大連抗疫一線,不同的戰場,同樣的堅守,他們是抗疫路上的最美「夫妻檔」。工作以來,叢慶偉一直要求自己不僅要通過所學知識救治病人的疾病,還要做一名有溫度的醫生,幫助患者戰勝病魔更要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叢慶偉所在科室在朱英主任的帶領下,全力以赴投入到了戰「疫」工作中。
  • 《最美逆行者》:「戰疫夫妻」四次「別來無恙」,暖在心間
    風淡雲輕,細水長流遇見小九九點擊關注,帶你追劇聽歌追綜藝9月17日,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開播引起了諸多討論和關注,不僅登上了國內熱搜,還登上了新加坡推特趨勢第四位第一個單元《逆行》以第一波奔赴武漢的逆行者為主線,雖然節奏較快,但也為整部劇定下了整體基調。而第二個單元《別來,無恙》相較於第一個單元,在情感表達方面也更為細膩,以一對「戰疫夫妻」為故事主線,他們攜手抗疫,溫暖彼此,也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