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夫妻武漢抗疫:肩負軍人和醫生雙重使命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解說】打虎親兄弟,抗疫夫與妻。在武警湖北總隊醫院,有這樣一群同心抗疫的夫妻,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攜手並肩,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

  【解說】胡霞是中藥調劑室裡的一名醫生,她的丈夫陳凱在西藥調劑室工作。2月3日,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原本計劃過年去廣州和家人團聚的他們,在接到醫院的疫情防控命令後,毅然退掉車票,留守武漢。

  【同期】武警湖北總隊醫院中藥調劑室醫生 胡霞:作為軍人,作為醫務人員,我們也有自己的職責使命,而且我們也很慶幸,自己能有這個,能夠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能夠為部隊的防疫工作做貢獻,能夠對廣大官兵負責,對人民群眾負責。

  【解說】胡霞說,雖然自己和丈夫工作的地方不足百米,可是由於排班時間不同,基本碰不上面。胡霞稱,今年4歲的兒子雖然懵懂,但是懂得父母的工作,他在等著父母戰勝病毒,和自己團聚。

  【同期】武警湖北總隊醫院中藥調劑室醫生 胡霞:可能他也已經習慣了吧,就是我們接到命令,就是義不容辭的要衝上去的,他也知道爸爸媽媽工作是什麼,工作任務是什麼,我們也跟他說了,我們現在是在跟大病毒做鬥爭,然後打贏了我們就可以見面了。

  【解說】內一科主治醫師俞東自疫情發生後,已經有十多天沒有回家,他的妻子是湖北省軍區武漢第五離職幹部休養所醫生,同樣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之間的聯絡,全靠一部手機。

  【同期】武警湖北總隊醫院內一科主治醫生 俞東:其實在部隊像我們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其實我們做的這點事情不算什麼,這是一名軍人應該做的。

  【解說】隔離病區護士代玉璐的丈夫是一名海軍, 和丈夫在一起9年,只有2次春節在一起團聚。代玉璐告訴記者,雖然今年丈夫難得回家過年,但是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使命召喚,唯有逆行。她表示,知道有丈夫在家裡照顧家人,自己可以更加安心的「抗疫」。

  【同期】武警湖北總隊醫院護士 代玉璐:剛好是他們可以安排了,就輪著了,就到他那個(休息),就回來了,但是因為這邊還是,需要有人上班嘛,不過他在家裡,我在這邊就安心一些。

  【解說】據悉,在武警湖北總隊醫院,夫妻二人都奮戰在疫情防控戰線的共有14對,夫妻二人均在武漢市各個工作崗位上防控疫情的有36對。

  鄒浩 聶善化 張君湖北武漢報導

責任編輯:【劉羨】

相關焦點

  • 空軍軍醫大學:讓抗疫精神為畢業學員指引航向
    7月30日晚,空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業學員大隊開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專場抗疫報告活動,邀請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處仲月霞主任講述奔赴武漢的抗疫故事。學員四、五大隊領導和全體學員參加報告活動。畢業在即,弘揚了抗疫精神,增強了即將奔赴戰位的畢業學員們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 這24高校肩負著強軍和富國的雙重偉大使命!
    據悉,國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目的在於重點開展高校國防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建設及軍工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等工作;發揮共建高校專業優勢,承擔軍工科研任務;鼓勵和支持共建高校與軍工企事業單位,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積極推進共建高校開展「雙一流」特別是一流學科建設。
  • 一對軍人「醫者」好夫妻 兩個抗疫行動急先鋒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超 潘逸飛 記者 江躍中)丈夫是衛生員,妻子是軍醫,新婚回家度蜜月的一對新人,竟成了家鄉抗疫一線的急先鋒。春節期間,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一支隊軍醫石齊和衛生員丈夫張錢波參與家鄉抗疫情的舉動,成為官兵爭相傳頌的佳話。
  • 武漢軍醫江曉靜:看到醫院恢復日常的就診秩序 我的內心無比激動和...
    此次報告會邀請了深度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人員,其中有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代表等。通過他們生動的講述,一起重溫驚心動魄的抗疫鬥爭,感受眾志成城的人民力量。 江曉靜,是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主任,是一名軍人,是一位醫生,更是一位武漢市民。
  • 肩負社會責任,踐行企業使命
    肩負社會責任,踐行企業使命   中化新網3月2日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金山第二工業區企業持續密切關注疫情的最新進展,在統籌推進安全生產和防控任務的同時,仍不忘竭力籌措款物支援疫情防控。   2月14日,上海匯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援防疫一線,捐贈5萬噸熱熔膠,用於生產抗菌防護服面料,而同日,花王(上海)化工有限公司的股東花王(中國)積極籌備了1000箱樂而雅晚安褲及70箱樂而雅安睡褲(合計51360片),通過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上海市兒童基金會,送達赴武漢支援及在上海抗疫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手中。
  • 「硬核」夫妻!重醫附一院副教授劉煜亮家庭獲評全國抗疫最美家庭
    舍小家為大家,夫妻共赴抗疫最前線劉煜亮和徐瑜是一對醫療專家伉儷。他們曾是重慶陸軍軍醫大學的博士同學,畢業後分別進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夫妻倆現在都是副教授級專家。疫情發生後,同為呼吸病專家的劉煜亮和妻子徐瑜,不約而同地向醫院主動請戰奔赴武漢前線救援。今年除夕之夜,徐瑜首先乘軍機隨陸軍軍醫大學第一批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先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支援,後又轉戰火神山醫院,擔任ICU醫療組副組長;劉煜亮作為重慶赴孝感支援隊東南醫院醫療分隊隊長、重醫附一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隨後進駐湖北孝感。
  • 武漢戰報!軍人的答卷,請人民審閱!
    策劃 | 邵敏、羅有為、王鍾衛 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今日推出武漢戰報:《武漢戰報!軍人的答卷,請人民審閱!》向武漢集結! 人民子弟兵迅速奔赴一線 何為軍人?TA們都是答卷人! 27張答卷,請人民審閱!
  • 抗疫之戰,勇往直前——武漢協和醫院骨科規培醫生的責任與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協和醫院骨科所有醫護人員不懼危難、勇敢逆行,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精誠大愛和醫者仁心。因疫情需要,骨科大量醫護人員支援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抗疫前線。儘管全國各地大量醫護工作者來漢支援,但是作為武漢東道主的武漢協和醫院,傾其所有,盡其所能,把所有人力物力放到了抗疫一線。
  • 天津中醫二附院的朱家旺和張豔同赴武漢──最美夫妻 並肩抗疫
    從一往情深、相守八年的夫妻,到一往無前、同心抗疫的戰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小愛撐大愛,留下了戰友並肩與病魔較量的暖心故事。「馨馨,爸爸媽媽要出一趟遠門,在家乖!」2月7日,組建天津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的指令迅速傳達到中醫二附院。「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 踐行初心使命 戰「疫」敢打硬仗 ——全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
    踐行初心使命的現實要求是什麼?關鍵時刻軍人的血性膽氣是什麼?我軍始終是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黨中央有號令、人民群眾有需要,軍隊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除夕當天,經中央軍委批准,陸軍、海軍、空軍軍醫大學450名醫務人員迅速集結,星夜奔赴武漢前線。
  • 記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處總護士長陳靜
    使命召喚從不遲到,任務面前從不缺席——記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處總護士長陳靜【奮鬥強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除夕夜,我們踏上抗疫戰場;畢業季,你們即將建功海疆……」7月17日下午,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舉行的「抗疫英雄故事會」上,護士長陳靜一登場就獲得全場掌聲,她通過分享自己在武漢抗疫的難忘經歷,為現場聆聽的全體畢業學員上了一堂生動的畢業教育課。
  • 陸軍軍醫大學和重慶市醫療隊支援武漢戰「疫」紀事
    「軍人,就該在戰『疫』時打衝鋒」從除夕到4月中旬,陸軍軍醫大學共3批醫療隊(組)、近400名隊員奮戰在武漢。80餘天的時間裡,他們在金銀潭醫院、火神山醫院、泰康同濟醫院進行醫療救治,挽救一個個生命。除夕夜,陸軍軍醫大學第一批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
  • 【中國夢·踐行者】「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黃文杰:衝鋒,只因一腔...
    黃文杰大洋網訊 日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了13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南部戰區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黃文杰名列其中。今年年初,年近花甲的他又主動請戰,參加醫療隊支援武漢抗疫,把病房當戰場,堅持頂在一線、守在「紅區」。主動請纓:「我就是衝著病毒來的」黃文杰今年58歲,面容和藹,頭髮花白,鏡框後面一雙眼睛睿智明亮,一看就有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範兒」。然而,真正熟悉他的人卻說:「黃文杰的血管裡永遠奔湧著『戰士』的血液。」
  • 印刻在24條朋友圈裡的88天武漢抗疫故事
    講座邀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蘇洲,分享他在武漢前線熱血抗疫88天的故事。在講座中,蘇洲從他的朋友圈開始,一頁頁翻開他在武漢報導抗疫的熱血「痕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場精彩的講座吧!點擊視頻可直接觀看講座全部內容除夕「請戰」 逆行武漢「回北京的路上好餓,一會去天安門拍攝,誰家年夜飯做得多?讓我去蹭蹭很快樂。」
  • 一個「可以託付生命的人」——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毛青
    新華社重慶8月3日電 題:一個「可以託付生命的人」——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毛青  李清華、羅曉、左勝男  醫者仁心,兵者勇武,黨員無畏。  在抗擊非典、禽流感、伊波拉、新冠肺炎最前線,有一個被患者、同事和戰友稱為「可以託付生命的人」,他就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
  • 西安交大一附院黨委:肩負使命,用行動踐行錚錚誓言
    「四個硬核」築牢抗疫工作基石  今年2月4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緊急帶隊馳援武漢,他說:「想早點到一線,救治更多人。」  「頭髮剪了還可以再長,保護好自己,才能救別人。」  在救治中,一名疑似新冠肺炎產婦早產,醫院多部門多學科緊急聯動,助產婦順利生產;當一名確診患者病情急轉直下,危在旦夕之時,心外科ECMO小組全力與死神較量:40餘次院內專家會診、一次全省大會診、兩次遠程連線張文宏教授和李蘭娟院士,成立由6名醫生24名護士組成的床旁治療小組,先後6次把患者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思想硬核、作風硬核、技術硬核、管理硬核,西安交大一附院扛起醫療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 南部戰區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黃文杰——「人民軍醫,就應該一...
    今年2月初,火神山醫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劇烈咳嗽,身旁的醫生熟練地抽出一張紙巾,遞到患者手中。看到患者擔憂的表情,醫生安慰他說:「放心吧,我就是衝著病毒來的!」一句簡單的話語,讓患者眉頭舒展。作為馳援武漢的軍隊醫務人員,他進駐火神山醫院後,就一直在隔離病房裡爭分奪秒地救治患者。英雄,總是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醫院醫療隊赴西沙巡診,黃文杰主動申請帶隊上島;單位參加演習,他總是積極參與。黃文杰常對戰友說:「人民軍醫,就應該一輩子為人民。只要有需要,就要往前衝。」
  • 南部戰區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黃文杰—— 「人民軍醫,就應該一...
    今年2月初,火神山醫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劇烈咳嗽,身旁的醫生熟練地抽出一張紙巾,遞到患者手中。看到患者擔憂的表情,醫生安慰他說:「放心吧,我就是衝著病毒來的!」一句簡單的話語,讓患者眉頭舒展。作為馳援武漢的軍隊醫務人員,他進駐火神山醫院後,就一直在隔離病房裡爭分奪秒地救治患者。  英雄,總是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醫院醫療隊赴西沙巡診,黃文杰主動申請帶隊上島;單位參加演習,他總是積極參與。黃文杰常對戰友說:「人民軍醫,就應該一輩子為人民。只要有需要,就要往前衝。」
  • 原創大型「抗疫」題材無場次粵劇《使命》首演
    通過講述以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明、醫生梁文濤、護士長許文珺、孫悅為代表的一眾醫務人員,在醫療物資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面對疫情臨危不懼,組成了「黨員突擊隊」,挺身而出,以極大的犧牲精神,履行了作為一個中國共產黨員、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 空軍軍醫大學學子:以青春之名向抗疫英模致敬
    正是因為廣大醫務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盡其所能、拼盡全力,才讓我們取得了抗疫階段性勝利,這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寒假在家的我也毫不猶豫提交了志願申請書,為抗疫鬥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就要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展現共產黨員擔當,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