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大提琴與民樂美麗邂逅

2020-12-17 煙臺大眾網

  9月4日,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大型文藝演出中,一首由大提琴、古琴、中國鼓聯袂合奏的中國古曲《高山流水》驚豔了所有觀眾。

  中西合璧寓意世界融合

  「有機會參加這樣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演出感覺非常幸運,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因為演出並非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了中央音樂學院、代表中國大提琴界。在幾個月前接到邀請時,我就推掉了暑期其他活動,演出前二十多天就來到杭州參加排演。」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校長、大提琴家娜木拉介紹,這是首次用大提琴演奏《高山流水》,大提琴與古琴、太極、中國大鼓、交響樂團、童聲合唱這麼多種藝術形式搭配在一起,非常富有創意。這首經典的古琴曲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原本是講述知音之間的相遇、相知,選用大提琴這種西方樂器與最具中國氣韻的樂器古琴合作,有中西方音樂相交融的美,同時也寓意著「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相處、希望世界融合」,正好貼合G20峰會的主旨。

  拿到曲譜時,娜木拉發現曲子本身不是很難,時長只有4分鐘,從演奏技巧來講並沒有特別困難的地方,關鍵在於大提琴如何與古琴的音色、氣息相契合,表現出悠遠、唯美的意境。她分析,這首曲子一開始是童聲合唱,然後古琴進來時有一點高山流水原曲的音樂元素,之後大提琴進來,需要穩定的、綿長的運弓,此時,大提琴的音色既要厚重又不失明亮。「因為我自己平時很喜歡古琴,收藏了一把明代的古琴,對於古琴比較熟悉。在這首曲子裡,演奏古琴運用的滑音和泛音對我都有啟發,因此,我在演奏大提琴時借鑑了古琴的演奏法,用滑音能夠很好地表現出中國音樂特有的韻味;用泛音與實音相結合從而達到虛與實的結合,表現空靈、悠遠的意境。」考慮到現場的氣氛,大提琴的演奏既不能太活潑、躁動,也不能太過沉悶,這種分寸的拿捏需要有豐富的舞臺經驗,同時也需要在現場實地演練。

  由於演出場地在西湖上,與平時在音樂廳裡演出差異很大,要取得理想的現場音效給演奏這首曲目帶來了很大挑戰。為了尋找完美的、平衡的音響效果,演奏家們經過了多次試驗。娜木拉說,因為古琴沒有音箱、音量比較小,在排練時,大提琴的音量也不能過大,不過,要演奏得深沉有氣勢、讓現場觀眾聽得清楚的話,音量又不能太小。因此,在臺上樂器都用了擴音器,音量會被放大,但是究竟放大到多少合適?只能每天在現場試驗,反覆調試。由於現場的空間很大,聲音是環繞的,每個人聽到別人的聲音時肯定有些延時。另外,現場演奏大提琴時必須面對主席臺,不能和古琴演奏者互相看,交響樂隊在身後比較遠的地方並且隔著一片水域,也不能扭頭看樂隊指揮,因此,演奏者之間只能靠傾聽和感覺。三位演奏家與樂隊指揮李心草不斷地在一起討論,不厭其煩地排練了一遍又一遍,力圖達到完美的效果。

  娜木拉透露,為了取得最好的音響效果,特地選了一把19世紀義大利大師製作的大提琴,這把琴的音色醇厚又不失清澈,她認為,只有好的古董琴才能配得上這麼美的古曲。

  發展大提琴的無限可能

  「這次成功合作給我和古琴演奏家金巍很大信心,我們都覺得大提琴和古琴還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娜木拉總結,大提琴是最具包容性的樂器,其本身的音域很寬廣,高、中、低音都有,因此,它的適應性比較強,可以和很多種樂器相配合。受到大提琴家馬友友的啟發,最近兩年,娜木拉先後嘗試了大提琴與二胡、琵琶、中阮、手風琴、豎琴、吉他、笛子、黑管等不同風格樂器的組合。在今年錄製的新專輯中,她用大提琴與多種中國民族樂器合作,精彩演繹了十幾首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代表性曲目。「雖然從小學習大提琴,但平時我很喜歡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民族音樂很有興趣,未來會不斷嘗試將大提琴運用到中國民族音樂中。」

  

相關焦點

  • 歐陽娜娜:大提琴公主和娛樂圈的美麗邂逅,有夢想會更努力
    歐陽娜娜:大提琴公主和娛樂圈的美麗邂逅,有夢想會更努力歐陽娜娜作為00後新生代娛樂圈的潛力女星,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對於歐陽娜娜來說,如今可謂是風頭正好,因為和傳統娛樂圈女明星出道的方式相比,歐陽娜娜更有話題度,以大提琴公主的身份強勢進入娛樂圈
  • 二胡+大提琴版《梁祝》、民樂重奏《野蜂飛舞》、爵士搖滾味《百鳥...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介紹,《海上生民樂》裡的作品,無論是獨奏、重奏還是合奏,都力求符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無論是傳統經典還是當代新作,都經過重新創編。「當二胡遇上大提琴,它就遇到了音樂上的『靈魂伴侶』。」
  • 走近大提琴 邂逅室內樂
    圖片說明:11月25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及其學生正在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上大提琴與室內樂欣賞課。圖片說明:11月25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正在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上大提琴與室內樂欣賞課。
  • 《海上生民樂》亮聲澳門,海派民樂牽起「滬澳情」
    「海上生民樂」,天涯共此時。11月12日晚,上海民族樂團登臺澳門美高梅劇院,亮相滬澳經濟文化發展協會、澳門上海聯合會主辦的首屆「滬澳主題周」,以一臺《海上生民樂》,為澳門觀眾帶去別樣的海派民樂體驗,牽起了「滬澳情」。
  • 你聽過小提琴與大提琴完美邂逅的《Cheap Thrills》嗎
    小提琴與大提琴構成一場完美邂逅,輔之以敲打琴身製造鼓點般的節奏,這些聲音碰撞在一起成就了一場聽覺盛宴,歡快而又略帶一絲浪漫的味道···《CheapThrills》是澳大利亞女歌手希雅演唱的歌曲,詞曲由希雅·富勒、格雷戈·科斯汀編寫,由格雷戈·科斯汀製作,歌曲獨唱版被收錄在希雅2016年1月的第七張錄音室專輯《This Is Acting
  • 通訊:「海上生民樂」亮相墨西哥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
    新華社墨西哥瓜納華託10月19日電 通訊:「海上生民樂」亮相墨西哥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  新華社記者吳昊  「這場演出融合了中國民眾對自然的愛與尊重。」57歲的胡列塔來自墨西哥歷史文化名城瓜納華託,18日晚她在家門口首次欣賞中國傳統民樂後說道。
  • 倪海葉攜手譚盾 古典大提琴「對話」湘西民樂
    (左)與譚盾  「大提琴有著很獨特的抒情效果,與人聲的結合與對話,更能顯現出音樂本身所要表達的情感。」7月23、24、25日,有「女馬友友」之稱的華人大提琴演奏家倪海葉將於上海大劇院,與華人音樂家譚盾首次同臺演奏《垚樂》、《地圖》。其中,下半場《地圖》中的大提琴獨奏由倪海葉擔當,而整個段落是用古典大協奏曲 (Concerto Grosse)與湘西民間音樂的多媒體結合起來的作品,包括「儺戲與哭唱」、「吹木葉」、「飛歌」、「舌歌」等段落。
  • 2016年杭州g20峰會是第幾屆?g20峰會是什麼?
    2016年杭州g20峰會是第幾屆?g20峰會是什麼?  g20峰會是什麼?  G20峰會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餘十二個重要經濟體組成。G20峰會旨在推動已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的持續增長。
  • 民樂的藝術創新與文化堅守
    在我國民樂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藝術創新與文化堅守始終是一對矛盾體,一方面大家呼籲民樂要進行創新,另一方面每當一種新的形式出現時,又會引發爭論。比如,「女子十二樂坊」讓民樂更加富有時代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有人質疑那種充滿了流行元素和視覺衝擊的音樂還能稱之為民樂嗎?
  • 「張音悅和她的朋友們」用民樂奏響中國聲音...
    如果這城市的煙火與喧囂已不能打動你 來聽一場二胡民樂演奏 尋求內心的寧靜! 12月25日 響徹甘迺迪藝術中心的"張音悅和她的朋友們" 與您」湘「遇鵬城, 帶您領略民樂之美! 邂逅「湘」遇,適我願兮。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
    原標題: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是一種什麼感受?(附視頻)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 隨後,上海民族樂團為觀眾帶來了古箏獨奏《墨戲》、琵琶京胡與鼓《別姬》、阮族重奏《劍器》、二胡與大提琴《梁祝》、民樂重奏《蜂飛》、民樂合奏《絲綢之路》、民樂合奏《花好月圓》等曲目。
  • 今日書單推薦:《大提琴之樹》1995年「阪神大地震」真實事件
    除了專業書籍和人物傳記, 有關大提琴的優秀讀物可謂鳳毛麟角.所以今天, 要向大家推薦一位被譽為「日本繪本天后」的作家--伊勢英子, 和她的兩部有關大提琴的治癒系繪本.13歲那一年,學習彈奏大提琴,後來雖因選擇美術系就讀而停擺過一段時間,但35歲那一年,在歷經人生的一些悲歡離合後,伊勢英子又再度回身擁抱大提琴。從此,伊勢英子的生活重心為音樂和繪畫所環繞,而她也一再透過創作、寫作,完成了一扇又一扇與世界對話的窗口。提到繪本, 我們總會有「幼稚」和「親子遊戲」的刻板印象.
  • 民樂的藝術創新與文化堅守-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我國民樂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藝術創新與文化堅守始終是一對矛盾體,一方面大家呼籲民樂要進行創新,另一方面每當一種新的形式出現時,又會引發爭論。比如,「女子十二樂坊」讓民樂更加富有時代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有人質疑那種充滿了流行元素和視覺衝擊的音樂還能稱之為民樂嗎?
  • 《閃光少女》:民樂與西洋樂的恩怨糾葛都在這了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場民樂與西洋樂的大混戰,起因是一個學大提琴的人拍下路邊拉二胡的大爺嘲諷西洋樂。女主陳驚前往支援的路上,在鋼琴房裡偶遇鋼琴王子王文,一見鍾情,怦怦的少女心就這麼交了出去。彭昱暢飾演的油渣也是一個民樂愛好者。
  • 美國APU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音樂會在桐鄉舉行
    Marek Szpakiewicz(大提琴)、Alexander Russell(小提琴)三位教授演奏的勃拉姆斯B大調鋼琴三重奏第一樂章,由鋼琴帶出主題,歡快的音色下隱藏著淡淡的憂傷,大提琴和小提琴先後進入並逐漸展開,這首勃拉姆斯著名的三重奏在他們的演繹下,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仿佛有了生命,小提琴聲嘶力竭,如泣如訴;大提琴雖然略微穩重,但也在痛苦地掙扎;鋼琴聽起來穩如磐石,但也禁不住弦樂的影響,開始走向另一種瘋狂
  • 露露講大提琴:大提琴運弓的3個基本點,發出美麗純淨聲音
    我是善解人意,兢兢業業又能言善辯的小編露露,一個大提琴狂熱者,會經常性的和大家探討關於大提琴的一切,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大提琴運弓的3個基本點,發出美麗純淨聲音。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中,每時每刻都有不同的聲音伴隨著我們。有悅耳的聲音和惱人的噪音。
  • 馬友友的傾城之戀:我們是大提琴上的弦和弓
    而他的愛情也如他的大提琴曲一樣,如天籟,充滿夢幻般的色彩……「一吻之賭」痛失初戀馬友友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是音樂教育家,母親是歌唱家。4歲時,父親把他領到了大提琴面前,把巴赫的樂譜交給他。馬友友對音樂的痴迷讓人吃驚:兩年時間,他練琴的地板上居然被壓出了一片坑凹。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 海報曝光醫生邂逅大提琴手,比《親愛的》更甜
    加上強大的主演陣容,肖戰飾演的男主角顧魏是一位醫生,而楊紫飾演的女主角林之校是大提琴拉手,這個主角的設定聽起來就很吸引人啊!除了楊紫,肖戰也是今年夏天特別火的演員,一部《陳情令》讓不少人感嘆肖戰就是一個神奇寶藏啊!
  • 二胡、大提琴、琵琶……來感受這場民樂快閃
    民樂快閃 10月15日上午10時,市文化藝術中心一樓大廳響起了動人的旋律,平頂山民族樂團的成員在這裡用快閃的方式演奏《我和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