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

2020-12-17 人民資訊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這是由上海民族樂團、上海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中華藝術宮之夜——「海上生明月」藝術體驗專場活動,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此前,120個預約門票剛啟動出票就被秒空,也足見人們對這場視聽盛宴的喜愛。

色彩與旋律共舞,譜寫海派藝術之美。蔣迪雯 攝

晚上7點30分,一曲三重奏與小樂隊《江南》拉開了上海民族樂團在0米層藝術劇場的演出序幕。舞臺上的LED屏幕上,是沈柔堅的中國畫《憶江南》,帶領觀眾在悠悠的江南曲韻中,走進畫裡的江南風光。

隨後,上海民族樂團為觀眾帶來了古箏獨奏《墨戲》、琵琶京胡與鼓《別姬》、阮族重奏《劍器》、二胡與大提琴《梁祝》、民樂重奏《蜂飛》、民樂合奏《絲綢之路》、民樂合奏《花好月圓》等曲目。

蔣迪雯 攝

伴隨著曲目的不同,舞美背景也穿插展示中華藝術宮「海上生明月」展覽的不同精品作品圖片。包括唐雲的《蝶花》、陳大羽的《紫藤蜜蜂圖》、陳佩秋的《竹蜂》、黃幻吾的《綠了芭蕉,紅了櫻桃》、程十髮的《大吉祥》、方增先的《母親》、朱屺瞻的《萬紫千紅》 、 王個簃的《花團錦簇》等國畫佳作,一一在舞臺上呈現。

這樣的結合,在詮釋海派繪畫與民族音樂之間的文化關聯的同時,也使音樂欣賞獲得了更全面的審美體驗。林女士帶著6歲的女兒從普陀區趕來,她告訴筆者:「民樂和山水畫的結合,讓小朋友對傳統文化藝術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在展廳如同置身仙境聽仙樂飄飄。蔣迪雯 攝

在41米層的「海上生明月」展覽現場,上海民族樂團的宓嵩傑和趙韻夢,帶來了兩場琴簫合奏。在他們的四周,展廳牆面上掛滿了大師們創作的傳統山水國畫,兩位年輕的民樂藝術家演奏了包括《陽關三疊》《流水》《梅花三弄》《欸乃》《姑蘇行》等在內的曲目。

距離演出舞臺不遠,掛著一幅吳湖帆的《石溪僧秋山圖》,也是古琴演奏藝術家宓嵩傑喜歡的一幅畫。「傳統山水畫是寫意的,傳統民樂也是寫意的。這些畫作能激發我們演奏時的情感,觀眾一邊聽著傳統樂曲一邊看展,感覺應該也會很好。」

蔣迪雯 攝

本次夜場活動邀請民樂演奏家與觀眾一起走進展廳,在「海上生明月」展覽現場為觀眾表演,靜止的畫面隨著音樂的奏響,美妙的旋律與傳神的畫作交相輝映,二者既融入了對方的表達,更得到了意境上的無限延展。聽完演奏的一位觀眾告訴筆者:「如同置身仙境聽仙樂的感覺。這樣的觀展體驗,有點夢幻。」

民樂團牽手美術館,詮釋中華文化之魅

在兩場展廳表演中間,本次夜場活動還特別安排了上海美術館副研究館員武秦瑞進行現場導賞,為觀眾詮釋美術作品的精妙之處。

蔣迪雯 攝

「海上生明月」展覽共分為「春江推潮後來人」「融合中西為吾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為有牆外暗香來」四個篇章,以「海上生明月」之宏大意境,向這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致敬。

成立於1952年的上海民族樂團,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大型民族樂團,曾湧現張子謙、陸春齡、孫裕德等一大批聲譽卓著、對民族音樂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藝術家。近年來,為不斷追求傳統民樂的當代價值,將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擔當融入民族音樂創作中去,樂團以「民族音樂、當代氣質、國際表達」為主旨,打造了《海上生民樂》《共同家園》《上海傳奇·外灘故事》等海派民樂原創品牌,展現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民族之聲。

蔣迪雯 攝

上海美術館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最早設立的美術館之一,也是上海地區唯一一家國家重點美術館。2012年10月入駐原世博會中國館以來,依託上海豐富的文化資源,一方面在硬體上創新機制,構建一流的藝術場館,另一方面在軟體上拓展延伸,打造藝術服務綜合體,實現了向中華藝術宮的華麗轉身。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為學術定位,以海派藝術為研究重點,開展學術研究與展覽展示,自主策劃推出了《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之源》《東方之路——20世紀中國美術的探索》《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成果展》等一批重要的學術展覽並長期陳列。

「中華藝術宮之夜」是上海美術館響應市委、市政府關於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工作要求,全新打造的都市夜遊與藝術教育推廣相結合的品牌項目。此次夜場活動是本市文藝單位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為市民遊客呈現的藝術視聽盛宴,是上海民族樂團與上海美術館攜手弘揚中華文化、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積極嘗試。作為公益性項目,「中華藝術宮之夜」全部活動均免費開放,受到了廣大市民遊客的熱烈歡迎,部分需要預約的項目推出半小時內便全部「秒光」。

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鄧軍說:「一方面是響應夜間經濟發展,一方面也想嘗試打破原有的展覽模式,讓中華藝術宮的藝術展陳能夠更具綜合性。此次和上海民族樂團的合作,我們希望能給市民帶來詩情畫意、仙樂飄飄的藝術體驗。」她透露,未來,「中華藝術宮之夜」還將推出一系列和江南文化、紅色文化相關的藝術體驗活動。

責編:張陽

相關焦點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
    原標題: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是一種什麼感受?(附視頻)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這是由上海民族樂團、上海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中華藝術宮之夜——「海上生明月」藝術體驗專場活動,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
  •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攜手舉辦「海上生明月」夜場體驗活動經典館藏&中國民樂經典館藏展覽 + 「最優美的中國民樂」音樂與繪畫藝術雙重奏色彩與音符碰撞新火花藝術劇場民樂專場演職員表青年演奏家 王音睿
  • 中華藝術宮數字博物館今起上線 360度全場景"網遊"
    東方網9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10月1日,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館試運行將迎來一周年。今天,中華藝術宮為公眾奉上了一道藝術大餐,動一動拇指,就能全程參觀中華藝術宮。今日凌晨零點起,中華藝術宮數字博物館http://china.artmuseumonline.org正式上線,接受公眾測試。
  • 《仙樂飄飄》上演著名音樂劇 為觀眾帶來視聽盛宴
    2017年12月20日至2018年1月7日,世界知名音樂劇《仙樂飄飄》將在澳門vns8劇場上演,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據悉,備受讚譽的《仙樂飄飄》音樂劇由倫敦城西著名的倫敦帕拉丁劇院(London Palladium)製作,不僅曾在該劇院創下上演954場演出的佳績,吸引超過二百萬觀眾入場觀賞,還誕生了無數令人難以忘懷的歌曲,包括《My Favourite
  • 在中華藝術宮,尋找專屬於上海的鄉愁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牆角,是他即將亮相「海上畫家畫上海」展覽的作品《1949.5.27上海》,畫的是南京路步行街上上海解放的喜慶場景。恍然間,他仿佛坐在了南京路長椅上,看著朵雲軒門口的兩棵熟悉的梧桐樹。四五十年前,他就是在這兩棵樹下,望著朵雲軒裡心儀的名家畫作和文房四寶,立下了當畫家的志願。
  • 看,上海中職教師把中華藝術宮變成了「大教室」
    圖說:12校學生攜手完成彩箱繪製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從2010年世博會時的中國館,到如今的中華藝術宮,你可能無數次走過這幢紅色的建築。由上海市教委職教處指導、上海市中職藝術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走進藝術宮」項目昨天在中華藝術宮舉行,0米大廳、動畫長廊、親子教室、展覽臺階、藝術展廳……充足的館藏資源成了最生動的「教科書」。聽課的除了本市各中職學校學生代表,還有來自上海職業教育對口支援的「四大職教聯盟」(新疆喀什、青海果洛、貴州遵義、雲南滇西等)的300多名學生。
  • 中華藝術宮成「後世博地區」人氣王 5大展覽紀念周年慶
    據介紹,中華藝術宮已經成為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一周年期間將推出五大展覽和多個教育項目。  根據數據,自2012年10月1日開館試運行以來,中華藝術宮共接待觀眾近200萬人次,日均超過6000,是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也是上海全新的文化熱點。
  • 中華藝術宮將推《2020—上海—你好》系列展迎新春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
  • 今晚中華藝術宮首開夜場 「中國紅」熠熠生輝
    今晚6點至9點,中華藝術宮首個夜場開啟。除了「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觀眾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之外,中華藝術宮的景觀燈也同時亮起,曾經的世博中國館的「中國紅」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 中華藝術宮推國慶系列展,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呈現時代風採
    9月18日,「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展覽」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展覽以現實主義題材集中反映上海近些年來在各領域的巨大變化,城市的精神、上海的故事以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的形式被定格在一張張藝術作品之中。
  • 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
    7月18日,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本次夜場活動推出了中華藝術宮開放「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大家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針對展覽的五大版塊,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籤約畫師周琦從專業鑑賞的角度帶領觀眾,走進鮑賢倫的書法藝術,感受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對時代的謳歌和對未來的美好祈願。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影響也有南北之分,北方剪紙以陝北剪紙為代表。因此觀眾可以從這些剪紙民間藝術作品中,更好了解中華優秀傳統藝術。
  • 中華藝術宮五周年|以美術傳承文化 築就城市藝術魅力
    中華藝術宮全景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9月29日報導:「會場那邊出了點情況,去看一下?」「嘉賓到了嗎?我去接。」記者見到中華藝術宮教育部張娜時,她正在處理著講座前的各項事情。王女士說,「藝術宮每期的體驗課程都不一樣,剪紙、水墨、版畫、編織,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觀察女兒最喜歡哪一門,以後好專門培養。」
  • 世博會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
    世博會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 在今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宗明表示,上海兩個重大文化項目——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於今年10月1日開館試展。中華藝術宮選址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建築面積16.6855萬平米。展示面積相比世博會中國館增加0.9萬平米,達6.4萬平米,擁有27個展廳。宗明介紹說,中華藝術宮是具有收藏保管、學術研究、陳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對外交流為基本職能的藝術博物館。
  • 到中華藝術宮大開眼界!
    即日起,走進中華藝術宮,你便能大開眼界,一起先睹為快吧↓↓↓筆墨共築「大塊文章」6月20日下午,「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出260件以隸書為主的作品出生上海的浙江書協主席鮑賢倫用大體量的書法作品,與書寫下的歷代鴻篇巨製相協調,與中華藝術宮高大宏偉的展示空間相匹配,用筆墨文章共築「大塊文章」的雄渾意象。 此次展覽由「漢地廣大」「筆寄文心」「隸變探微」「丹崖墨痕」「陶寫餘歡」五大部分組成。
  • 中華藝術宮堪比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中華藝術宮規模堪比紐約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 浦江渡船將連接中華藝術宮和當代藝術博物館 一定程度改變國際和亞洲藝術格局■ 上海雙年展、蓬皮杜藝術展將率先亮相當代藝術博物館圖解中華藝術宮從近現代藝術的經典、回味到當代藝術的先鋒、淋漓,只是一條江的距離。中華藝術宮將由現在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改建而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暫定名)將由世博會城市未來館改建而成。「夾江相望的美術館創意是世博主題精神的延續和落實,同時也是上海城市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重大舉措,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帶來國際和亞洲藝術格局的變化。」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昨日如是說。
  • 閉館中的中華藝術宮|立足上海 豐富線上推介內容
    對此,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立足上海,以中華藝術宮為樣本,一窺疫情之下,上海美術館的工作現狀及發展機遇。中華藝術宮外景據中華藝術宮館長沈捷介紹,這次疫情加快了館內豐富「線上推介內容」的步伐,「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在疫情過後將成為常態。
  • 「明星走紅地毯」待遇~小布探訪上海科技館、中華藝術宮開放首日
    今天上午,在濛濛細雨中,上海科技館和中華藝術宮恢復對外開放。現場客流怎麼樣?參觀者都有什麼想法?例如,演示靜電現象的體驗項目「怒髮衝冠」,調整為由場館講解員演示,觀眾可在外圍觀察長發嗖嗖嗖豎起來的過程。部分展區將由導覽帶領遊客體驗,講解器在每次使用後也會進行消毒。「人與健康」展區的「食物的旅行」,是上海科技館的熱門展項,常常剛開館就預約爆滿。
  • 中華藝術宮五一照常開放,大展讓你為人間大愛感動
    五一假日臨近,上海中華藝術宮將照常開放。周到君了解到,五一假日裡,你可以在中華藝術宮欣賞到三個大展。《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巡展·上海》這場五年一度的中國美術界最高規格大展,從今年1月20日開幕後,就碰到中華藝術宮為疫情防控臨時閉館,為滿足觀眾的觀展需求,展覽特地延遲到5月5日閉展。
  • 中華藝術宮打造紅色文化主題 攜手遵義開拓藝術公共教育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7月2日報導:「對黨建日最好的紀念,就是讓廣大走進藝術宮的群眾能享受到優質的文化服務。」昨天,中華藝術宮與遵義市骨幹班主任高級研修班教師就「紅色文化」的傳承教育、傳播推廣進行一次別開生面的體驗交流活動,共同探討如何在新時代條件下,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精神引領作用,如何創新思路開拓思想教育藝術教育工作方法。
  • 夜裡打卡中華藝術宮,旁邊就是眾明星參與雙11晚會的地方
    這裡經常會舉行一些藝術展會,最近舉行的有《光影歲月——簡慶福攝影藝術展》《我的藝術屬於人民——館藏吳冠中作品展》等這裡地址優越,地鐵:乘坐8號線至中華藝術宮站下即到這次選擇的晚上去拍,夜晚的中華藝術宮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特別璀璨。最近天氣有點冷了,不過穿厚一些,這裡還是十分值得來的,暖色調的紅色看著讓人就感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