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2020-12-15 澎湃新聞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2020-08-25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28日·盛夏之夜

上海民族樂團&中華藝術宮

攜手舉辦「海上生明月」夜場體驗活動

經典館藏&中國民樂

經典館藏展覽 + 「最優美的中國民樂」

音樂與繪畫藝術雙重奏

色彩與音符碰撞新火花

藝術劇場民樂專場

演職員表

青年演奏家 王音睿(打擊樂)

青年演奏家 張佳偉(二胡)

青年演奏家 趙臻(笙)

青年演奏家 盧璐(二胡)

青年演奏家 陸莎莎(古箏)

青年演奏家 丁龍(二胡)

青年演奏家 李霖(阮)

青年演奏家 李勝男(琵琶)

青年演奏家 陳昀穎(竹笛)

青年演奏家 趙韻夢(竹笛)

青年演奏家 陳適(二胡)

青年演奏家 宓嵩傑(古琴)

青年演奏家 王豔(柳琴)

青年演奏家 沙漠(阮)

青年演奏家 楊淨(阮)

青年演奏家 吳弘燁(阮)

青年演奏家 江珊(大提琴)

青年演奏家 吳德俊(低音提琴)

演出時間:8月28日 19:30-20:30

演出地點:0米層藝術劇場

預約人數:120人

參與方式:

「中華藝術宮」官方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

小型民樂體驗+策展人導賞

小型民樂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8月28日

第一場19:10-19:25

第二場20:00-20:15

活動地點:41米層展廳

民樂專家將與你一起走進展廳,結合「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館藏展覽作品,詮釋海派繪畫與民族音樂之間的文化關聯,讓你在欣賞名畫與享受音樂的同時,獲得更全面的審美體驗。

策展人導賞

活動時間:19:30-20:00

兩場展廳現場表演期間,還將穿插一場「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策展人導賞,由中華藝術宮副研究館員武秦瑞講解展覽代表藝術家作品。

武秦瑞,1993-1997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1997-2001年就讀於西安美術學院,2001-2004年就讀於北京大學藝術學系。2004年至今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工作。曾策劃展覽「靜水深流——俞雲階藝術回顧展」、「西學·西行——吳作人藝術大展」等。

「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共展出作品200餘件,均來自歷年來藝術家或者藝術家家屬捐贈給中華藝術宮的藏品。展覽共分為四個部分:春江推潮後來人、融合中西為吾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為有牆外暗香來。

賀天健《桐廬一角》112x54釐米

中國畫 1955年 中華藝術宮藏

謝稚柳《綠荷》83x53.5釐米

中國畫 中華藝術宮藏

錢瘦鐵《設色山水》37.5x48.5釐米

中國畫 中華藝術宮藏

包括朱屺瞻、賀天健、謝稚柳、錢瘦鐵、唐雲、王個簃、陳秋草、陸儼少、陸抑非、江寒汀、吳青霞、戈湘嵐、吳湖帆、應野平、張大壯、程十髮、謝之光等一批大家的精品佳作都將與觀眾見面。

寂寂明月夜,悠悠絲竹聲。

海上生「民樂」,天涯共此時。

這一夜,讓我們相約中華藝術宮。

賞佳作,享民樂,

編織海派藝術夢。

藝術劇場民樂演出專場

請登錄「中華藝術宮」官方微信公眾號

免費預約參與

活動當天請從上南路205號進館

【注意事項】

★登陸「中華藝術宮」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服務信息】-【微信會員】-【活動預約】欄目進行預約,並請根據頁面提示先註冊成為微信會員;

★名額有限,約滿即止。每人每場僅限預約一次;

★工作人員將與您核對預約信息,無誤後即可參與活動。

原標題:《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
    原標題: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是一種什麼感受?(附視頻)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這是由上海民族樂團、上海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中華藝術宮之夜——「海上生明月」藝術體驗專場活動,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
  • 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
    7月18日,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本次夜場活動推出了中華藝術宮開放「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大家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中,開設了「鮑賢倫書法藝術專賞」活動和「專題視聽講座」。針對展覽的五大版塊,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籤約畫師周琦從專業鑑賞的角度帶領觀眾,走進鮑賢倫的書法藝術,感受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對時代的謳歌和對未來的美好祈願。
  • 中華藝術宮五周年|以美術傳承文化 築就城市藝術魅力
    中華藝術宮全景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9月29日報導:「會場那邊出了點情況,去看一下?」「嘉賓到了嗎?我去接。」記者見到中華藝術宮教育部張娜時,她正在處理著講座前的各項事情。身為中華藝術宮的鐵桿粉絲,退休老人弘明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次五周年的藝術盛會。  作為一名藝術愛好者,每周末去藝術宮聽講座,是弘明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周兩場,場場必到。他說,「這些公益講座經常會請到很多名家名師,水準很高,機會難得。來學習學習充充電,增長點知識。」
  • 中華藝術宮成「後世博地區」人氣王 5大展覽紀念周年慶
    據介紹,中華藝術宮已經成為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一周年期間將推出五大展覽和多個教育項目。  根據數據,自2012年10月1日開館試運行以來,中華藝術宮共接待觀眾近200萬人次,日均超過6000,是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也是上海全新的文化熱點。
  • 今晚中華藝術宮首開夜場 「中國紅」熠熠生輝
    今晚6點至9點,中華藝術宮首個夜場開啟。除了「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觀眾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之外,中華藝術宮的景觀燈也同時亮起,曾經的世博中國館的「中國紅」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 ...回紋」你知道嗎?看,上海中職教師把中華藝術宮變成了「大教室」
    圖說:12校學生攜手完成彩箱繪製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從2010年世博會時的中國館,到如今的中華藝術宮,你可能無數次走過這幢紅色的建築。由上海市教委職教處指導、上海市中職藝術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走進藝術宮」項目昨天在中華藝術宮舉行,0米大廳、動畫長廊、親子教室、展覽臺階、藝術展廳……充足的館藏資源成了最生動的「教科書」。聽課的除了本市各中職學校學生代表,還有來自上海職業教育對口支援的「四大職教聯盟」(新疆喀什、青海果洛、貴州遵義、雲南滇西等)的300多名學生。
  • 閉館中的中華藝術宮|立足上海 豐富線上推介內容
    事實果真如此嗎?疫情對公立美術館有何影響?閉館期間,美術館內部都在做哪些工作?對此,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立足上海,以中華藝術宮為樣本,一窺疫情之下,上海美術館的工作現狀及發展機遇。中華藝術宮外景據中華藝術宮館長沈捷介紹,這次疫情加快了館內豐富「線上推介內容」的步伐,「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在疫情過後將成為常態。他說道:「中華藝術宮是在1月24日開始閉館的。一個多月以來,中華藝術宮針對疫情不斷地調整線上內容。
  • 到中華藝術宮大開眼界!
    即日起,走進中華藝術宮,你便能大開眼界,一起先睹為快吧↓↓↓筆墨共築「大塊文章」6月20日下午,「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出260件以隸書為主的作品出生上海的浙江書協主席鮑賢倫用大體量的書法作品,與書寫下的歷代鴻篇巨製相協調,與中華藝術宮高大宏偉的展示空間相匹配,用筆墨文章共築「大塊文章」的雄渾意象。 此次展覽由「漢地廣大」「筆寄文心」「隸變探微」「丹崖墨痕」「陶寫餘歡」五大部分組成。
  • 中華藝術宮堪比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中華藝術宮規模堪比紐約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 浦江渡船將連接中華藝術宮和當代藝術博物館 一定程度改變國際和亞洲藝術格局■ 上海雙年展、蓬皮杜藝術展將率先亮相當代藝術博物館圖解中華藝術宮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暫定名)填補了上海藝術博物館體系的空白,使上海的藝術博物館系列形成完整的格局——上海博物館展示古代藝術,中華藝術宮展示近現代藝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暫定名)則展示當代藝術。
  • 十二藝節丨中華藝術宮三大展今天開幕,怎麼看?攻略在這裡
    今天上午,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同時在中華藝術宮正式對公眾開放。三大展覽分別位於藝術宮的0米層、5米層和B2層,幾乎覆蓋了中華藝術宮所有的臨展空間。
  • 在中華藝術宮,尋找專屬於上海的鄉愁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牆角,是他即將亮相「海上畫家畫上海」展覽的作品《1949.5.27上海》,畫的是南京路步行街上上海解放的喜慶場景。恍然間,他仿佛坐在了南京路長椅上,看著朵雲軒門口的兩棵熟悉的梧桐樹。四五十年前,他就是在這兩棵樹下,望著朵雲軒裡心儀的名家畫作和文房四寶,立下了當畫家的志願。
  • 「四史」學習教育‖最近的中華藝術宮,你去看過嗎?
    「四史」學習教育‖最近的中華藝術宮,你去看過嗎?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近日,區委老幹部局組織全體機關幹部走進中華藝術宮,參觀「風從東方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藝術展」,共同回首波瀾壯闊的浦東30年,深入了解浦東開發開放的發展歷史
  • 中華藝術宮中,有虹口人的「筆跡」等你欣賞
    現在,中華藝術宮5米層的高大展廳裡也能看到川北橙啦!一場名為「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從4月8日起在中華藝術宮內展出,展出的作品中有一組來自川北區域化黨建共建單位——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的街道巾幗志願者呂亞蕾老師的畫作,在防控疫情以來,她用畫作歌頌社區志願者。
  • 中華藝術宮數字博物館今起上線 360度全場景"網遊"
    東方網9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10月1日,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館試運行將迎來一周年。今天,中華藝術宮為公眾奉上了一道藝術大餐,動一動拇指,就能全程參觀中華藝術宮。今日凌晨零點起,中華藝術宮數字博物館http://china.artmuseumonline.org正式上線,接受公眾測試。
  • 中華藝術宮將推《2020—上海—你好》系列展迎新春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
  • 中華藝術宮五一照常開放,大展讓你為人間大愛感動
    五一假日臨近,上海中華藝術宮將照常開放。周到君了解到,五一假日裡,你可以在中華藝術宮欣賞到三個大展。《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巡展·上海》這場五年一度的中國美術界最高規格大展,從今年1月20日開幕後,就碰到中華藝術宮為疫情防控臨時閉館,為滿足觀眾的觀展需求,展覽特地延遲到5月5日閉展。
  • 中華藝術宮推國慶系列展,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呈現時代風採
    9月18日,「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展覽」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展覽以現實主義題材集中反映上海近些年來在各領域的巨大變化,城市的精神、上海的故事以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的形式被定格在一張張藝術作品之中。
  • 日均6000人次 一歲中華藝術宮成後世博區最火場館
    東方網9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日,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試運營期間的情況以及為周年即將展開的活動。   數據顯示,自2012年10月1日開館試運行以來,中華藝術宮共接待觀眾近200萬人次,日均超過6000人次,是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
  • 職校老師帶你「雲端」走進中華藝術宮,感受「召喚」
    大型實體展覽「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亮相中華藝術宮後,這些再現自疫情暴發以來的藝術作品,打動了職教老師和參展藝術家們。不到兩周時間,來自上海市逸夫職業技術學校、上海商業會計學校、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上海市浦東外事服務學校等11所學校的18位老師和10位原創藝術家主動承擔了「藝術場館微課程」的錄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