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宮五一照常開放,大展讓你為人間大愛感動

2020-12-24 瀟湘晨報

五一假日臨近,上海中華藝術宮將照常開放。周到君了解到,五一假日裡,你可以在中華藝術宮欣賞到三個大展。其中,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已經進入到閉展的倒計時;極富上海風情的《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覽,是一個囊括了油畫、雕塑、兒童畫、攝影等多樣式藝術的大型群展;《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是自疫情防控以來,上海全新舉辦的最高規格的美術線下大展。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巡展·上海》

這場五年一度的中國美術界最高規格大展,從今年1月20日開幕後,就碰到中華藝術宮為疫情防控臨時閉館,為滿足觀眾的觀展需求,展覽特地延遲到5月5日閉展。

這個展覽是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的,包括本屆中國美術獎金、銀、銅獎在內的513件作品集中亮相。

本屆全國美展出現了許多表現當代普通人的作品,表現了當下城鎮化進程中發生的深刻變化,許多當今中國社會高速發展中的圖像如農村電商、高鐵網線等場景被截取到創作中。

許多作品都顯示了當代中國美術家立足於現實、對傳統筆墨和西方美術進行當代轉換和中國式重建的努力。

原本屬於當代藝術範疇的綜合材料繪畫和實驗藝術,也被本次全國美展納入,表現了本屆全國美展的開闊眼光和創新意識。

《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覽

這個特別策劃的展覽從「海上畫家畫上海」、「海上風華——賀友直畫上海」、「曾經的印記——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稚真稚美——兒童畫上海」五個埠切入,多樣式、多角度展現上海的城市發展脈絡和市民日常生活,全方位解讀魔都的魔性密碼。

展覽非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觀看,一起學習用藝術的眼光打量我們身處的這座城市。

《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

展覽從即日起至5月8日結束。這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上海藝術家們共同發力的重大題材美術展,也是全面復工復產後首個以抗疫為主題的大型線下實體展覽。

800餘件與抗疫相關的原創新作,能在短時間裡完成並呈現,顯示了美術工作者的強大使命感和創作力。

作品不但有美術、攝影,還有民間藝術、書法、雕塑、裝置、詩歌、影像等文藝樣式,在「召喚」這個主題下激情呈現。

參展的大作品非常多,4米以上巨幅作品就有10多件,具有很強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近40個平方米的巨幅作品《召喚》,描繪了抗疫一線人物群像,由上海老中青三代20餘位畫家共同創作。他們分為3組,夜以繼日,終於在一周內完成,這也是國內迄今最大一幅抗疫主題美術集體創作。

上海青年書法家張豐連續創作了18個小時,完成了12平方米的行書長卷《上海支援湖北醫務人員英雄榜》。

畫家汪家芳耗時三周完成了山水畫《巍巍中國情》,面積達16平方米。他說,我想用這幅畫抒寫一種人文關懷、中國精神。

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李守白父女創作了一幅剪紙和油畫相結合的四聯畫《向心力·中國力量》,作品寬4米、高1.6米,是剪紙這門「微藝術」的第一次「大手筆」。

青年畫家羅陵君創作的近4米高油畫《逆行者》,畫面中,身穿防護服的抗疫戰士頂天立地,有著雕塑般的意味。

展覽中有戰地記者「逆行」近50天拍攝的各種感人瞬間,展覽還用影像和文字圖說的方式匯集成故事集,向觀眾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張文宏醫生作為丈夫、作為父親的柔情,一個母親對哇哇大哭的4歲女兒的撫慰,都能直擊觀眾心頭最柔軟的部分。

展覽多角度、全景式地再現了疫情爆發以來發生無數感人畫面和難忘瞬間,展示了人間的真情和大愛。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起亮相中華藝術宮。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提名獎作品10件、入展作品168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首次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
  • 中華藝術宮/上海科技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場館明起恢復開放!
    中華藝術宮、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明起恢復開放(或恢復部分服務)! 開放後將採取嚴格的限流措施,遊客進入前需出示身份證和綠色「隨申碼」,來看各館公告。▽●中華藝術宮 ●中華藝術宮將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 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品總計244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圖說: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明星走紅地毯」待遇~小布探訪上海科技館、中華藝術宮開放首日
    非常時期,上海科技館將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30%,分別為瞬時承載量40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9000人。截至今天下午3點,上海科技館累計接待觀眾88人。參觀注意事項1、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
  • 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
    7月18日,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本次夜場活動推出了中華藝術宮開放「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大家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影響也有南北之分,北方剪紙以陝北剪紙為代表。因此觀眾可以從這些剪紙民間藝術作品中,更好了解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對於夜場問題,據中華藝術宮介紹,7月起將不定期開放夜場,為觀眾提供更多親近藝術的機會,特別是為白天沒有時間看展的上班族和學生們提供便利,滿足市民多種觀展需求。
  • 在中華藝術宮,尋找專屬於上海的鄉愁
    為迎接2020年新春的到來,致敬上海,中華藝術宮將從1月18日至3月31日推出五個聯合開幕的展覽《2020—上海—你好》,包括「海上風華——賀友直畫上海」 「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 「曾經的印記——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稚真稚美——兒童畫上海」。5個展覽如同5個切片,從不同視角和側面勾勒著當下的城市發展脈絡和市民日常生活。如果要問上海人的鄉愁在哪裡?
  • 中華藝術宮五周年|以美術傳承文化 築就城市藝術魅力
    據張娜介紹,開館5年來,中華藝術宮觀眾群從以往美術類專業特長的學生、從業者,逐步擴大到普通市民、藝術愛好者、遊客等。藝術門類也從單一的美術,擴大到文學、音樂、詩歌、手工藝、非遺傳承等。  「目前,中華藝術宮二十多個展廳同時開放,節假日日均客流量可達3萬,對藝術普及活動的需求越來越大。客流的增長和展覽內容的多樣化,也迫使公共教育不斷升級。」張娜說。
  • 十二藝節丨中華藝術宮三大展今天開幕,怎麼看?攻略在這裡
    今天上午,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同時在中華藝術宮正式對公眾開放。三大展覽分別位於藝術宮的0米層、5米層和B2層,幾乎覆蓋了中華藝術宮所有的臨展空間。
  • 今晚中華藝術宮首開夜場 「中國紅」熠熠生輝
    今晚6點至9點,中華藝術宮首個夜場開啟。除了「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觀眾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之外,中華藝術宮的景觀燈也同時亮起,曾經的世博中國館的「中國紅」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 中華藝術宮堪比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中華藝術宮規模堪比紐約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 浦江渡船將連接中華藝術宮和當代藝術博物館 一定程度改變國際和亞洲藝術格局■ 上海雙年展、蓬皮杜藝術展將率先亮相當代藝術博物館圖解中華藝術宮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暫定名)填補了上海藝術博物館體系的空白,使上海的藝術博物館系列形成完整的格局——上海博物館展示古代藝術,中華藝術宮展示近現代藝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暫定名)則展示當代藝術。
  • 日均6000人次 一歲中華藝術宮成後世博區最火場館
    東方網9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日,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試運營期間的情況以及為周年即將展開的活動。   數據顯示,自2012年10月1日開館試運行以來,中華藝術宮共接待觀眾近200萬人次,日均超過6000人次,是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
  • 中華藝術宮將推《2020—上海—你好》系列展迎新春
    1月18日至3月31日,中華藝術宮將推出五個聯合開幕的展覽《2020—上海—你好》,包括「海上風華——賀友直畫上海」「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曾經的印記——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稚真稚美——兒童畫上海」。5個展覽如同5個切片,從不同視角和側面勾畫城市發展脈絡和市民日常生活。如果要問上海人的鄉愁在哪裡?答案,也許就在這些藝術作品中。
  •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館藏展覽作品,詮釋海派繪畫與民族音樂之間的文化關聯,讓你在欣賞名畫與享受音樂的同時,獲得更全面的審美體驗。
  • 中華藝術宮成「後世博地區」人氣王 5大展覽紀念周年慶
    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館開館試運行周年,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試運營期間的情況以及為即將展開的活動   東方網記者周晏珵9月25日報導: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館試運行行將周年  試運營期間,中華藝術宮以近現代美術為立足點,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為主線,對東西方文化以及當下與歷史文化開展了對比研究,策劃了《海上生明月》、《錦繡中華》、《巴黎奧賽博物館珍藏》等特色鮮明的展覽17場,產生了相當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 「四史」學習教育‖最近的中華藝術宮,你去看過嗎?
    「四史」學習教育‖最近的中華藝術宮,你去看過嗎?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近日,區委老幹部局組織全體機關幹部走進中華藝術宮,參觀「風從東方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藝術展」,共同回首波瀾壯闊的浦東30年,深入了解浦東開發開放的發展歷史
  • 世博會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
    世博會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 在今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宗明表示,上海兩個重大文化項目——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於今年10月1日開館試展。中華藝術宮選址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建築面積16.6855萬平米。展示面積相比世博會中國館增加0.9萬平米,達6.4萬平米,擁有27個展廳。宗明介紹說,中華藝術宮是具有收藏保管、學術研究、陳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對外交流為基本職能的藝術博物館。
  • 中華藝術宮推國慶系列展,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呈現時代風採
    9月18日,「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展覽」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展覽以現實主義題材集中反映上海近些年來在各領域的巨大變化,城市的精神、上海的故事以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的形式被定格在一張張藝術作品之中。
  • 中華藝術宮首批特聘6位手語藝術導賞,讓聾啞人「聽懂」、欣賞藝術...
    「這幅圖片反映的是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場面……」今天下午,由中華藝術宮首批特聘的6位手語翻譯蒞臨中華藝術宮,為市聾人協會30多位文藝愛好者講解,由市文化和旅遊局、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等聯合承辦的《「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
  • 「風從東方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藝術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10月30日上午,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首個大型藝術展「風從東方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藝術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從即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展期為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