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宮成「後世博地區」人氣王 5大展覽紀念周年慶

2020-12-24 東方網

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館開館試運行周年,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試運營期間的情況以及為即將展開的活動 

  東方網記者周晏珵9月25日報導: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館試運行行將周年,今天,兩館相關負責人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試運營期間的情況以及為周年即將展開的活動。據介紹,中華藝術宮已經成為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一周年期間將推出五大展覽和多個教育項目。

  根據數據,自2012年10月1日開館試運行以來,中華藝術宮共接待觀眾近200萬人次,日均超過6000,是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也是上海全新的文化熱點。

  試運營期間,中華藝術宮以近現代美術為立足點,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為主線,對東西方文化以及當下與歷史文化開展了對比研究,策劃了《海上生明月》、《錦繡中華》、《巴黎奧賽博物館珍藏》等特色鮮明的展覽17場,產生了相當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加強學術規劃研究,先後編制了《中華藝術宮三年行動規劃》、《中華藝術宮館刊》(季刊)以及《中華藝術宮年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現中華藝術宮學術研究的脈絡和載體。

  同時,中華藝術宮藝術劇場成為國內藝術博物館中設立的首個專題劇場,先後加入了上海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探索了「中華藝術宮之約」專題音樂會,推出了《海上傳奇》人文社科類系列高端講座,策劃了「兒童服務日」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動。年內,共放映電影近200場,舉辦各類藝術講座(包括視聽講座)108場,開展各類公共教育活動70場,進一步擴大了公共服務的有效性和覆蓋面。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在即將迎來試運營一周年之際,中華藝術宮將推出系列活動,包括五大展覽:《上海與巴黎之間》展出作品200餘件,涉及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雕塑等樣式,基本涵蓋20世紀以來上海藝術的創作風貌。《三重奏——墨西哥當代藝術聯展》,聚焦三位墨西哥當代藝術家的50件作品,淋漓盡致地展現他們面對「人體形象」這個重要主題時各自所做出的詮釋。《2013上海美術大展》,這是目前上海規模最大、涵蓋面最廣的綜合性美術展覽,每兩年一屆,集中展示近年來上海美術創作的整體形象和最新成果。《東方之路——中國現代視覺的構建》,通過審視中國傳統文化面對西方文明強烈衝擊下,探討中國繪畫引進異質多元文化的現代化轉型發展之路,展現不同於過去時代的現代中國新藝術。《美國當代寫實油畫展》,展示了20世紀40年代起開始蓬勃發展的百件美國寫實藝術作品,是美國當代寫實藝術首次集體亮相中國。

  同時,中華藝術宮也將在十一國慶期間開展系列公共教育項目,內容包括室內專場演出、電影展映、高端講座等。

  另據介紹,2014年中華藝術宮的展覽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為基本線索,計劃推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研究展。第二板塊為上海國際美術館聯合展,重點放在推動對西方現代主義和表現主義的介紹上,並將中國表現主義風格的藝術家和作品與之進行對比研究和展示,使觀眾從一個側面了解現代中國藝術與世界藝術之間的關係,及中國藝術成就的世界意義。第三板塊為國際美術交流展覽,重點推出《魯本斯、凡﹒戴克及其他弗拉芒畫派大師——列支敦斯登王子收藏珍品展》、《蒙卡奇和他的時代——匈牙利國家美術館藏十九世紀晚期繪畫》等世界著名博物館珍藏系列。
  

相關焦點

  • 日均6000人次 一歲中華藝術宮成後世博區最火場館
    東方網9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日,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試運營期間的情況以及為周年即將展開的活動。   數據顯示,自2012年10月1日開館試運行以來,中華藝術宮共接待觀眾近200萬人次,日均超過6000人次,是後世博地區人氣最旺的展覽場館。
  •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策展人導賞活動時間:19:30-20:00兩場展廳現場表演期間,還將穿插一場「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策展人導賞,由中華藝術宮副研究館員武秦瑞講解展覽代表藝術家作品。
  • 中華藝術宮堪比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中華藝術宮將由現在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改建而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暫定名)將由世博會城市未來館改建而成。「夾江相望的美術館創意是世博主題精神的延續和落實,同時也是上海城市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重大舉措,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帶來國際和亞洲藝術格局的變化。」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昨日如是說。
  • 今晚中華藝術宮首開夜場 「中國紅」熠熠生輝
    今晚6點至9點,中華藝術宮首個夜場開啟。除了「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觀眾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之外,中華藝術宮的景觀燈也同時亮起,曾經的世博中國館的「中國紅」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 中華藝術宮五周年|以美術傳承文化 築就城市藝術魅力
    據張娜介紹,開館5年來,中華藝術宮觀眾群從以往美術類專業特長的學生、從業者,逐步擴大到普通市民、藝術愛好者、遊客等。藝術門類也從單一的美術,擴大到文學、音樂、詩歌、手工藝、非遺傳承等。  「目前,中華藝術宮二十多個展廳同時開放,節假日日均客流量可達3萬,對藝術普及活動的需求越來越大。客流的增長和展覽內容的多樣化,也迫使公共教育不斷升級。」張娜說。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 閉館中的中華藝術宮|立足上海 豐富線上推介內容
    他說道:「中華藝術宮是在1月24日開始閉館的。一個多月以來,中華藝術宮針對疫情不斷地調整線上內容。值得一提的是,館內特別策劃醫務藏品專題推文,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不久也將聯合上海各大協會策劃舉辦防疫展覽,用多種藝術形式銘記全民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 當年花了20億建的「世博館」,現在卻變成這樣,設計師:早就算到
    在新世紀伊始,我們國家的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並且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而本世紀,我國主要承辦了兩次世界級的特大型活動,第一次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一次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而這兩次盛大活動的舉辦,都給全世界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到中華藝術宮大開眼界!
    即日起,走進中華藝術宮,你便能大開眼界,一起先睹為快吧↓↓↓筆墨共築「大塊文章」6月20日下午,「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出260件以隸書為主的作品出生上海的浙江書協主席鮑賢倫用大體量的書法作品,與書寫下的歷代鴻篇巨製相協調,與中華藝術宮高大宏偉的展示空間相匹配,用筆墨文章共築「大塊文章」的雄渾意象。 此次展覽由「漢地廣大」「筆寄文心」「隸變探微」「丹崖墨痕」「陶寫餘歡」五大部分組成。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起亮相中華藝術宮。主辦方邀請了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專家參與評審,並設立監審委員會,邀請媒體參與監督,評審中將作者姓名覆蓋,進行匿名評審,所有評委、監委籤署承諾書,嚴守評審紀律,確保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時,書法、篆刻、刻字三個類別分別由相應領域的專家分類評審,更加突顯評審中的專業引領。
  • 在中華藝術宮,尋找專屬於上海的鄉愁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牆角,是他即將亮相「海上畫家畫上海」展覽的作品《1949.5.27上海》,畫的是南京路步行街上上海解放的喜慶場景。恍然間,他仿佛坐在了南京路長椅上,看著朵雲軒門口的兩棵熟悉的梧桐樹。四五十年前,他就是在這兩棵樹下,望著朵雲軒裡心儀的名家畫作和文房四寶,立下了當畫家的志願。
  • 中華藝術宮五一照常開放,大展讓你為人間大愛感動
    五一假日臨近,上海中華藝術宮將照常開放。周到君了解到,五一假日裡,你可以在中華藝術宮欣賞到三個大展。其中,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已經進入到閉展的倒計時;極富上海風情的《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覽,是一個囊括了油畫、雕塑、兒童畫、攝影等多樣式藝術的大型群展;《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是自疫情防控以來,上海全新舉辦的最高規格的美術線下大展。
  • 看,上海中職教師把中華藝術宮變成了「大教室」
    但是你可能從來沒有留意過0米大廳內部的黑灰色地磚竟然有著神奇的紋路——7塊大小不一的地磚圍合成中國傳統「回紋」,也組成了一個1.5*1.5米的方塊,方塊和方塊連接,意味著春夏秋冬四季流轉,綿延不絕,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嚮往……昨天,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的金詠梅老師的這番現場講解,讓在場的學生聽得入了迷。而這,只是11個精彩課堂中的一個。
  • 十年回望 上海世博系列展館合集
    上海世博展覽館是一座設施先進、布局合理、節能環保、交通便捷、功能齊全的高規格、現代化、國際性會展場地。總建築面積約12.9萬平米--地上8萬平米,地下4.9萬平米,建築高度約27.7米。造型圍繞「裡弄」「老虎窗」的構思,運用「摺紙」手法,形成二維平面到三維空間的立體建構,世博會後轉為標準展覽場館,各個展廳可依據布展需要靈活分割和組合,可舉辦各類專業展會。
  • 中華藝術宮中,有虹口人的「筆跡」等你欣賞
    現在,中華藝術宮5米層的高大展廳裡也能看到川北橙啦!一場名為「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從4月8日起在中華藝術宮內展出,展出的作品中有一組來自川北區域化黨建共建單位——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的街道巾幗志願者呂亞蕾老師的畫作,在防控疫情以來,她用畫作歌頌社區志願者。
  • 十二藝節丨中華藝術宮三大展今天開幕,怎麼看?攻略在這裡
    今天上午,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同時在中華藝術宮正式對公眾開放。三大展覽分別位於藝術宮的0米層、5米層和B2層,幾乎覆蓋了中華藝術宮所有的臨展空間。
  • 中華藝術宮將推《2020—上海—你好》系列展迎新春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
  • 上海世博展覽館地址在哪 怎麼坐車
    傲踞2010年上海世博會頂級核心區域,位於世博軸西側,緊鄰中華藝術宮、世博中心以及梅塞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她連接南浦大橋、盧浦大橋、打浦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等過江要道,坐擁周邊數十條公交線路,軌道交通7、8號線(耀華路站)、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3號口)可直達展館。
  • 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
    7月18日,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本次夜場活動推出了中華藝術宮開放「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大家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針對展覽的五大版塊,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籤約畫師周琦從專業鑑賞的角度帶領觀眾,走進鮑賢倫的書法藝術,感受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對時代的謳歌和對未來的美好祈願。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影響也有南北之分,北方剪紙以陝北剪紙為代表。因此觀眾可以從這些剪紙民間藝術作品中,更好了解中華優秀傳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