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素這個概念,我們認識已久,葷素中的素意思是:非肉類的食品。素菜是以植物類、菌類食物為原料製成的菜餚。中國的素菜源遠流長,它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祭祀和重大的典禮。魏晉、南北朝時,隨著佛教的傳入,「吃素」理論逐漸形成,對素菜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此,素菜便自成體系,獨樹一幟,風格別致,成為豐富多彩的中國菜餚和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在葡萄酒的世界,也有「葷」「素」之分,這個你了解過嗎?什麼樣的葡萄酒適合素食主義者?
一瓶葡萄酒的釀造,大多都會經歷採摘、除梗破碎、壓榨、發酵、澄清、裝瓶等步驟,釀造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會添加酵母、二氧化硫等物質。如果你想知道一款酒是否適合素食主義者,首先要看酒中是否有來自於動物的成分,而最關鍵的是看葡萄酒如何澄清的。
大多數葡萄酒通過澄清的過程來除去葡萄酒中的雜質,從而達到微調顏色、風味以及使葡萄酒清澈的目的。葡萄酒澄清劑包括明膠(Gelatin),魚膠(Isinglass,從鱘魚的魚鰾中提取的蛋白質),牛奶和酪蛋白(Mike and casein),蛋清和白蛋白(Egg-white or albumen),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lidone,PVPP),矽溶膠(Silica sol)等。
澄清劑,通常是從動物副產品製作而成,甚至曾經有過一些令人乍舌的澄清劑,比如公牛血,是不是覺得很瘋狂?當然已經多年未被使用。但蛋清、魚膠仍然是整個釀酒界普遍使用的。
作為一支葡萄酒,你是否對自己純綠色酒精類飲料深信不疑,但是當你發現自己在成為一瓶合格的酒精類飲料時,居然和魚扯上關係,這點是否讓你很奔潰呢?素食主義者,可能你會感到心碎,難道就不能喝葡萄酒了嗎?當然不是。
即使你隨便喝一款葡萄酒,每喝一瓶攝入的動物副產品的數量也是極少的,況且,葡萄酒的澄清並不只有一種方法,可能會涉及部分澄清,或者完全澄清兩種狀態,只能說並不是100%的葡萄酒可以被素食者飲用。
葡萄酒是如何澄清的?葡萄酒澄清是裝瓶,也被成為bottleing 過程中的一個步驟。釀酒師使用澄清來去除在釀酒過程中通過化學反應產生的葡萄酒中的不溶的,漂浮在葡萄酒中懸浮物質。
這些物質是不溶的,漂浮在葡萄酒中,產生一種渾濁、沉悶的外觀。在某些情況下,顆粒會改變葡萄酒的風味和香氣。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釀酒師使用澄清過程來去除這些顆粒,並確保葡萄酒清澈透明。只有當葡萄酒澄清後,釀酒師才會將它裝瓶。
你在酒類商店貨架上看到的大部分葡萄酒已經澄清,或者經歷了一些去除這些顆粒的過程。澄清過程可以自然完成,方法是陳釀葡萄酒並將其分裝,這樣顆粒很容易被去除,或者可以誘導澄清。
釀酒師可以通過幾種方式來誘導澄清:
澄清:使用化學物質與漂浮的顆粒形成結合,形成更大的團塊,易於去除。
過濾:使用過濾器——傳統上粗糙的布覆蓋的篩網——來捕捉較大的顆粒。
離心作用:高速旋轉以將顆粒從酒中擠出。
冷藏:利用降溫來防止酵母生長和二氧化碳的釋放。
每種方法都需要仔細監控,以確保葡萄酒不會暴露於不必要的氧氣或酒精和其他特性的降低。釀酒師使用的方法也取決於懸浮在酒中的顆粒類型。這些粒子包括:死酵母細胞、細菌、蛋白質、果膠、各種單寧、酚類化合物、葡萄皮籽、莖等
雖然懸浮顆粒通常不會對成品酒的香氣或風味產生負面影響,但它們確實對酒的整體外觀有很大影響。裝瓶前沒有澄清過的葡萄酒看起來混濁而暗淡,這使得它們看起來不吸引人,儘管它們的香氣和味道與澄清過的一樣。
事實上,有時釀酒師不會澄清。其中包括:
陳釀紅葡萄酒:釀酒師會將酒石酸和酚類物質留在瓶子裡,這樣葡萄酒會隨著陳釀而產生芳香化合物。
天然釀酒:一些釀酒師認為澄清會降低葡萄酒的香氣、風味、質地、顏色和陳釀潛力,因此不會澄清他們的葡萄酒。
如果一瓶葡萄酒只是經過了沉澱,它就適合所有素食主義者飲用嗎?並不一定,由於種植者可能會使用動物的副產品作肥料,如果是一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還需要深入了解它的種植。
如何購買素食葡萄酒?
只有少數生產者會通過歐盟有機認證或者清真認證來標識自己的狀態。特別是外包裝來告知消費者這是一款素食葡萄酒。我們選用了歐盟的素食認證作為參照係數(下圖)。
歐盟素食認證
實際酒標展示圖
歐盟有機認證
除了歐盟的素食認證之外,還有上圖的歐盟有機認證標識,通常使用這個標識的酒莊,要歷經5-10年的認證流程,才能獲得歐盟有機認證標準。
文: Uncle Tony
圖:歐盟有機認證、歐盟素食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