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拼多多遭遇了空前的輿論壓力。
一位23歲女員工的意外離世,讓這家人們熟知的網際網路新貴企業的社會形象大打折扣。
而應對社會輿論的愚蠢和笨拙,也恰切地體現出拼多多企業文化的貧瘠。
黃崢只用5年時間就幾乎登上中國首富位置,也創造出來一家市值2200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巨頭。
得之桑榆,失之東隅。
拼多多雖然創造了世上最快的賺錢速度,卻也忽略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企業文化內涵建設。
不只拼多多,還有「餓了麼」也飽受爭議。
每一單都抽取利潤,騎手出事後一推三二五,高高掛起與己無關。
每天3元保險費用,都能剋扣三分之二,聞之讓人怨忿。
一家企業,如果只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註定是不可能長久的。
現在的網際網路企業,迅速崛起同時,還需要培養寬闊胸懷和道德情操,承擔起對員工、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只有這樣,才能夠厚積長遠發展的底蘊。
1月9日中午,拼多多一位員工從長沙家中27樓跳樓當場離世。
緊接著,拼多多主動表示對該員工不幸離世表示深切哀悼,正等待對事發原因的最終調查結果。
同時,全力配合做好離世善後工作,並在內網OA系統開通心理及特殊緊急事項諮詢通道,安排專人開展心理諮詢服務。
吃一塹長一智,拼多多以上積極表現值得肯定。
出了問題,對企業進行批評,不是一棍子打死,目的是糾正錯誤偏差,回到正確軌道上來。
尤其是這些新興企業,賺錢之外還有許多功課要補。
對待員工,不只加班和薪水,更重要的是提供歸宿、安撫靈魂。
當然,我們整個社會也需要從制度和文化方面進行反思,是什麼原因讓企業唯利是圖,是什麼原因讓勞動者成為弱者。
只有如此,才能推動實現新的進步。
無論國家,還是企業、個人,都需要保持冷靜頭腦。
社會發展不只有物質財富,我們的追求不能功利單一。
放緩腳步,關注靈魂,保護福祉,讓勞動者得其利、享其樂,這樣的奮鬥才有意義。
管子曰:與天下共利者,天下持之。
同樣,與員工共利者,天下持之。
希望拼多多及其他企業,能夠真正意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至少把自己的員工保護好、照顧好,積澱長遠發展的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