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轉載自公眾號「育兒解憂書房」,作者 : 花婆婆
幼兒園是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第一站「,為了確保孩子在「第一站」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辦園者需要自己的辦學主張。辦學主張是什麼?辦學主張是一個學校領導者在辦一所學校時最主要的見解或行動。我們的辦學主張是——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幸福成長。具體地說,就是堅持面向每一個生命,用愛創造適切每個孩子每個教師成長的家園,把幼兒園建設成一所師幼幸福自由成長的令人嚮往的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幼兒園。之所以提出「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幸福成長。」基於的是對教育的理解。通俗一點,其實就是我們要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我們這樣認為——首先,我們的教育是為了培養一批內心充盈積極行動的普通又幸福的未來公民。其次,教育的本質是關係。教育一定是各方關係的合力,所以我們要打造良好的師幼關係、家園關係,多方合力共同陪伴引領與支持孩子的成長。第三,教育是一項「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偉大事業。所以,教育人也就教師自己首先是不斷追求做更好的自己,這樣才能去更好影響孩子影響家長影響社會。之所以提出「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幸福成長。」基於的是對時代需求的認識。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有多少工種將消失?又有多少新生事物等著孩子想像創造?而想像創造力是未來孩子踏上社會最需要的核心能力。所以,為了孩子們未來能更好適應人工智慧需求,我們需要讓每個孩子按自己獨特的方式優質生長,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讓每一個孩子都充滿想像創造力。而要讓孩子學會想像與創造,首先得從教師開始,讓每一個教師都會想像創造,讓教師與孩子共同發展。之所以提出「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幸福成長。」基於的是幼兒園的園所文化和辦學優勢。我們幼兒園有著開放務實的園所文化、悅納溫暖的師幼關係、尊重協同的團隊合作精神,濃鬱甜美的閱讀書香氛圍,幼兒園早就是成為孩子們喜歡的樂園。樂園離不開老師們的創造,所以,我們需要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在幾十年的辦園歷史與愛的文化薰陶下,老師們一直堅持把「擦亮每一個日子,呵護每一個孩子作為自己教育的全部」,積澱了較好的人文素養。園所的辦園理念與環境的影響導致了老師對自己專業成長方面的孜孜追求。他們有著較好的兒童立場,心中跳動著教育的初心;他們善於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敢於拆掉思維裡的牆,樂於跟隨教育的趨勢,積極改變自己的教育言行。多年來,老師們一直孜孜不倦地進行著高位專業成長,教師團隊專業能力一直處於不斷的螺旋型上升中。
多年來,老師們致力於繪本繪本課程的特色研究,由於優秀的繪本是一群最有兒童立場的文學家與畫家所作,所以浸潤在繪本閱讀中的老師們建立了先進的兒童觀,與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同時也愛上了閱讀,擴大了教育視野,促進了自我成長。所以,唯有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幼兒園才能越辦越好,幼兒園裡的每一個生命才能更加自由幸福成長。2000年有機會接受了義大利的瑞吉歐教育思想,做了二十餘年的瑞吉歐教育中國化實踐和指導教師項目活動實踐,深有體會——課程在教師手中,課程就是教師,只有有著先進教育理念、深深愛著兒童、有著教育熱情、大膽變革、積極實踐的好老師才能促進孩子自由幸福成長。因為只有教師成長了,孩子才能成長!只有教師幸福了,孩子才能幸福。所以,只有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才能讓每一個生命,每一位教師與孩子,自由幸福成長。首先,制訂園所三年發展規劃:《突破式成長,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在園所規劃中,我們首先釐清了:「我是誰?」「我目前在哪裡?」「我有什麼優勢有什麼劣勢?」通過釐清這些關係,我們更好明確了「我要去哪裡?」一所幼兒園的課程是教育的糧食,是孩子精神發育的營養。課程質量決定孩子生長質量。所以課程是一所學校的命脈,課程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我們需要堅守兒童立場,構建適切課程體系,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彰顯園所課程品質,促進師幼幸福成長。所以課程改革,首先需要幫助教師樹立以注重生命關懷、堅守兒童立場、尊重發展規律、追求幸福成長的課程價值觀,孕育萬事萬物皆為「我」用、皆為「我」師、教育無邊界的大課程思想,建立以兒童為中心、協作性的、低結構的、動態生成的課程體系。課程來源——問題驅動,以兒童感興趣的問題或話題為課程來源;課程內容——真實場景,以兒童真實生活發生的事情為課程內容;課程途徑——整體融合,以兒童整體感受和表達世界的方式為課程途徑。第一步:樹立大課程觀,樹立「窗外即知識」、「世界即教材」、「他人即老師」的大課程觀。第二步:堅持三種立場,堅持「兒童」、「教師」、「課程」三種立場,做無邊界的教育。第三步:私人訂製課程,我們為每個教師,教師為每個孩子「私人定製」適合其發展的教育地圖,助推其成長,怒放其生命。讓課程為每一位孩子提供適切的服務。課程就是師幼之間一趟親密的旅程,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有驚喜、有感動。孩子的眼睛裡流露出星光,教師的眼睛裡流露出驚嘆,我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課程。我們一方面建立共同的價值認識,同頻的情感反應,一致的心理傾向。我們用「無法在人間做大事,只能用大愛來做小事」來勉勵教師,努力讓幼兒園成為教師實現自身價值的場所,心目中的生命樂園。另一方面,園所發展成效更需要制度,才能更好保障園所突破式成長,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所以,我們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使園所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加公平公正,更加貼近園所發展的需求,來激發每一個教職員工的內驅力,幫助教職員工形成了良好的自律行為。幼兒園是教育單位,孩子成長是第一位,但教育要通過教師才能起作用。所以在園所管理中,教師才是第一位。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文化引領,團隊為王,打造一批與人工智慧時代接軌的未來教師。」堅持以人為本,努力走進每位教師心田,用欣賞與包容點燃每盞心燈,鼓勵每位教職員工向上向善;大力發揮每位教職員工積極性,加快驅動教師自我成長力,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教師團隊。頭雁領航群雁齊飛:首先頭雁領航,榜樣示範。一方面做好人文關懷、構建和諧;另一方面陪伴雁陣齊飛,促進群雁成長。瞄準教師最近發展區:與教師共同商討職業願景,瞄準教師的最近發展區,設定工作挑戰,幫助搭建腳手架,引導教師進一步激發成長內驅力,主動尋求專業化發展,加速自身專業成長。無為而治群策群力:做好識人用人的工作,充分信任和依靠教師,不進行過多的幹預,充分發揮大家的創造力,讓教師主動承擔各項工作,做到自我實現,逐漸走向崇高,從而成就團隊輝煌發展。第一步:發現——打開自我:利用朗讀者項目等活動讓每個教師發聲,展形,亮出自己的個性與精彩。第二步:激勵——點燃激情:發現與欣賞每一位教師的獨特性與創造力,激勵燃燒工作激情,打造積極向上的工作團隊。第三步:協作——共同成長:積極向上的團隊互相協作,你追我趕,取長補短,共同成長,群雁齊飛。老師們通過專業化閱讀、專業化學習共同體、專業化寫作,不僅愛兒童、懂兒童,更是做兒童的心靈溝通者,做兒童的文化導師與精神導師,做兒童生命的引路人。老師們都善學習,會研究,努力做開放型的未來好教師。如今,每一位老師都在「有思想的實踐者、有發現的研究者、有創生能力的變革者」這條康莊大路上大踏步前進。幼兒園的實質是什麼?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幼兒園絕對不是知識的注射器,而是一群孩子與一群教師共同生活和生命成長的地方,是一個共生系統。教師和孩子互為老師,互為學生。所以這就是我們提出的「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幸福成長」的原因所在,我們要讓幼兒園成為孩子和老師人人喜歡的有歸屬感的自由幸福家園。如何更好「構建生命發展共同體,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幸福成長」?個人覺得,還需在幾個方面做進一步的努力與變革——未來,希望區域條件改善,園所班級人數減少,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從而增加師幼在園接觸密切度,這樣我們老師才能更加從容地發現每一個孩子,欣賞每一個孩子,支持每一個孩子。在十幾年瑞吉歐教育實踐中,家長一直是我最有力的共謀者與合作夥伴。現在更需要將家長及熱愛教育人士吸引進來,做我們的教育共謀者,能分享適宜的教育資源,一起為課程出謀劃策,攜手合作做好教育,促進兒童發展。而不是局限於幼兒園教育的參與者、配合者,或者是材料的收集者、家庭手工作業的炮製者..李希貴十一學校中家長共謀教育是我們的典範與方向。我們的課程變革需要孩子回歸真實生活,與真實生活接觸,去觀察與體驗真實世界。然而,這方面戒律似乎不少,導致孩子們越來越少地走出幼兒園。所以我們需要社會系統的更多支持,支持孩子能走進真實的大自然、真實的大社會,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筆尖停留在文檔裡,要真正將大自然大社會資源為孩子們所用,為教育服務,使師幼在真實的生活裡能真實體驗真實對話,從而促進師幼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