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絕句-唐.杜甫:全對仗經典樣板詩詞

2021-02-19 中小學必背古詩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這裡學習杜甫專題)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這個時期杜甫的詩作充滿了喜悅,極富亮麗的色彩,意境明麗悠遠。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晴朗的天氣可以遠遠眺望到西山雪嶺。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戰亂後可達萬裡東吳的船隻。說明戰亂評定,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裡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裡,胸次何等開闊!

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後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寫景對仗後面兩句抒情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後面兩句對仗,那麼現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

拼音 lí  

部首 鳥 

筆畫 12

鸝,鳥名,羽毛黃色,從眼邊到頭後部有黑色斑紋,嘴淡紅色。鳴聲動聽悅耳。


01 - 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初春、春天);

02 - 詩人杜甫生於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時,歷盡艱難,他的詩記載了這一時期的歷史現實,所以被後人稱為(詩史 );

03 - 這首詩寫了哪些色彩?(黃)(翠)(白)(青)

04 - 這首詩描繪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裡船)六種景物;

相關焦點

  • 絕句與對仗
    絕句是不要求對仗的,那為什麼還要在這裡談對仗呢?那是因為我們在欣賞歷代佳作的時候,不難發現,在很多優秀的絕句中都用了對仗。
  • 【詩詞微塾】詩詞對仗的規則和種類
    詩詞對仗的規則和種類 詩詞中的對仗,也叫對偶,是詩詞藝術中最直觀的形式美。它是一種視覺藝術,同聽覺藝術(平仄、押韻)構成詩詞完整的格律美。絕句不必對仗,但也有許多著名的絕句都用了對仗的藝術手法來增加詩的藝術效果。律詩八句分四聯:首聯、頜聯、頸聯、尾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 杜甫對仗最工整的七言絕句,後人無法超越,只能仰望!
    詩聖杜甫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歌寫得出神入化,無可超越。杜甫在一首詩中寫到:「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正是對他自己寫詩的態度最恰當的概括。杜甫的詩歌,一大特點,就是對仗工整,幾乎無可挑剔。
  • 詩詞原創 老街味道觀唐絕句合集 第21-25 盛唐篇
    詩詞原創,老街味道觀唐絕句合集: 第21-25篇,以唐詩鑑賞辭典絕句篇為次序,一人一詩一唱和。本篇詩人為王維、李白、高適、崔顥、儲光曦5位。觀唐絕句21-原韻答王維 @老街味道一他鄉逢故知,殷勤問梅事。有信不及花,但詢歸計未?
  • 詩詞創作必備知識 格律詩有的對仗有的不對仗 應該哪一聯對仗?
    前言老街以前寫過一些關於對仗的文章,關於詞的對仗寫過《 以【沁園春】為例3分鐘說明白詞的對仗》,關於對仗的產生與演化寫過《詩詞創作不可不知的知識 10分鐘說說格律詩對仗的種類與前世今生》,還寫過一篇關於「寬對」的《古代律詩中有用動詞、名詞、形容詞對仗數詞的嗎?當然有》。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杜甫《絕句》
    【文稿】《絕句四首其三》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窗含⻄嶺千秋雪」,誰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只是王維的專屬,杜甫也能寫。要麼說杜甫是詩聖!這「聖」,一方面說的是道德,另外一方面說的是什麼樣的詩都寫得來。你也許會說,唉喲!那老杜這麼高興都能叫小杜了。這麼高興,這麼歡快,就不會再天天關注家國情懷、治國平天下,不會將百姓疾苦記心間了吧!就像他自己說的,「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我告訴你,他不是王維,也不是柳永,杜甫就是杜甫。
  • 一種古老的絕句,起源於陶淵明,驚豔於杜甫,滅絕於蘇軾
    在成都草堂定居以後,杜甫創作了《絕句四首》,其中的第三首,採用了這種寫法。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四句不但各說一景,互不相屬,而且還兩兩對仗,遂成為千古奇作。兩個黃鸝鳴翠柳對杜甫的這首絕句,後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雖非正格,自是絕唱」,是說絕句不該這麼寫,但是杜甫寫成了絕唱。「極盡寫物之工」,是說它前兩句顏色搭配得好。
  • 《絕句學習入門淺談》(上)
    約定成俗的情況下,絕句可對可不對,非對不可也行,但要遵循律詩的對仗原則。實際上七絕詩無需對仗,絕句不講究對仗,講嚴格的是格律-平仄。關於對仗一向有兩種說法。有人說;「絕句,原則上可以不用對仗」(王力先生《詩詞格律》)和「絕句,自由使用對仗句,可用可不用」(李野先生《詩詞格律學》)。
  • 格律詩詞講座六:對仗說之三
    於是我們發現,首聯+頷聯的式子,那麼絕句第二聯要對仗;如果是頷聯+頸聯式子,那麼兩聯都要對仗;如果是頸聯+尾聯的式子,那麼第一聯要對仗,只有最後一種句式,首聯+加尾聯的式子,沒有規定一定要對仗。現代人的絕句大多數是這種句式,因為大多是沒有想到要去用對仗句。這是種不經意地疏忽,或者是習慣性疏忽。其實絕句中用好的對仗是非常漂亮的。
  • 為什麼名句往往對仗,淺談近體詩的對仗
    絕句、律詩、排律的對仗各有規則。 絕句一般不要求對仗,是否用對仗,憑作者自便。前人絕句多數不用對仗,例如: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杜甫《漫興》)絕句也有首尾兩聯全對仗的。例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韻藻管窺】絕句的對仗 第38輯
    絕句在格律中沒有對仗的要求,但實際創作中卻有很多是對仗的,特別是五絕,對仗的不少。有一二句對的,有三四句對,有四句全對的,其中又以三四句對的習見。四句全對的類似於律詩中的中兩聯。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 【詩詞微塾】絕句的結構
    詩詞微塾 絕句的結構 格律詩中的絕句是中華古典文學藝術中的瑰寶原因是,絕句用最少的字表現最突出的主題、最感人的畫面;語言明了,讓人一看就懂;題材平常,帶普遍性的;意味綿長,一唱三嘆,餘音嫋嫋。 絕句之所以如此,除了作者善於用物象表意,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外,就是善於組織語言,是駕馭語言的高手,精通凝聚語言的鏈條。這個鏈條就是絕句語法藝術。一首藝術高超的絕句,都離不開科學的語法結構。語法和語言總是如形隨影,形影不離。
  • 格律詩詞講座六:對仗說之一
    一、律詩每兩句為一聯,依次叫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這當然是一般而言的,在唐宋詩裡也有頷聯不對仗的,但這是特例,不等於通則。甚至還有頸聯不對仗的,更是鳳毛麟角,不能作為我們現在學寫詩的藉口。我們大多是詩詞愛好者,還沒到大師級別,特例我們還是不學為好,老老實實按規矩辦。二、對仗的兩句在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詞性要相同、詞結構相同。
  • 詩詞知識:律詩的對仗
    (首聯對仗,首句入韻。) 恨別杜甫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首聯對仗,首句不入韻。)首聯的對仗本來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聯半對半不對自然是可以的。陳子昂的"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李白的"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就是這種情況。如果首句入韻,半對半不對的情況就更多一些。頷聯的對仗本來就不像頸聯那樣嚴格,所以半對半不對也是比較常見的。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就是這種情況。
  • 杜甫詩名句45句,句句對仗工整,膾炙人口,掌握30句是詩詞高手
    杜甫,唐朝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有「詩聖」之稱,與「詩仙」李白並稱「大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多涉及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一生顛沛流離,經歷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他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
  • 詩文典講詩詞——《絕句二首》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01原詩絕句二首·其一杜甫心想,我也像你們一樣有安身的地方啦。不過,杜甫雖然在四川過的比較安穩,但其實他還是很想念自己的家鄉的,在杜甫的這篇絕句之後,他又寫了一篇,在那首詩裡杜甫就感嘆道,「今春看有過,何日是歸年。」感興趣的話,快去看看吧。
  • "平仄"知識介紹、絕句與律詩的區別
    但這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zè)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有些詩人不願受格律的約束。在律絕盛行以後,古絕句仍然被沿用發展下來。古絕句五言特多,而七言特少。這裡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律絕跟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絕句[唐]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杜甫的《登高》,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真是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
    杜甫精通各種詩體,在絕句、律詩與古體詩上皆有非凡的成就。為「五七古」與「五七律」詩歌的創作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登高》這首詩寫於杜甫晚年,由於「鍊字」與「對仗」水平高超,由於寓情於景、疊詞的運用和不著痕跡的誇張,兼具強烈的個人情感而被後人推崇至極。清代詩人楊倫稱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明代詩評家胡應麟,認為該詩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 中國詩詞大會:這首春光小詩,點評嘉賓說點出了杜甫晚年的大幸福
    所以,即使是考李白、杜甫等大咖的詩,也要避開名篇。這一期就是這個思路。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一個題目,涉及到杜甫的一首寫春光的小詩,點評嘉賓說點出了杜甫的大幸福。這首詩就是《絕句二首其一》,我們先欣賞一下:絕句二首其一唐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