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這裡學習杜甫專題)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這個時期杜甫的詩作充滿了喜悅,極富亮麗的色彩,意境明麗悠遠。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晴朗的天氣可以遠遠眺望到西山雪嶺。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戰亂後可達萬裡東吳的船隻。說明戰亂評定,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裡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裡,胸次何等開闊!
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後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寫景對仗後面兩句抒情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後面兩句對仗,那麼現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
拼音 lí
部首 鳥
筆畫 12
鸝,鳥名,羽毛黃色,從眼邊到頭後部有黑色斑紋,嘴淡紅色。鳴聲動聽悅耳。
01 - 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初春、春天);
02 - 詩人杜甫生於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時,歷盡艱難,他的詩記載了這一時期的歷史現實,所以被後人稱為(詩史 );
03 - 這首詩寫了哪些色彩?(黃)(翠)(白)(青)
04 - 這首詩描繪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裡船)六種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