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古老的絕句,起源於陶淵明,驚豔於杜甫,滅絕於蘇軾

2020-12-24 小V經典詩詞

有一種古老的絕句,一句一絕,句句不相聯屬,沒有起承轉合的關係,完全靠內在精神統籌全篇,非常難以把握。它最早出自陶淵明的詩集,但據說原詩是顧愷之所寫,陶淵明摘其精華,遂成絕句。杜甫對其繼承發揚,寫出了一首絕唱,著實驚豔了世人一把。隨後,蘇軾又嘗試著寫了一首,沒成功,歸入平庸了。蘇軾以後,這種絕句就滅絕了。

夏雲多奇峰

陶淵明時代,詩的體裁還少,他詩集裡這首《四時》,可以說具有裡程碑意義: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寒松。

這首詩的四句,分別寫春夏秋冬一景,春水汪洋滿溢,夏雲變幻奇麗,秋月明耀萬裡,冬嶺寒松傲立。這四個景物之間沒有聯繫,但是它們都表現得精神飽滿,氣概不凡。這種精神象徵便是內在的聯繫。盛唐時代,五絕以李白、王維為代表,七絕以李白、王昌齡為代表,絕句發展到巔峰,基本都是起承轉合的布局,並沒有像《四時》這麼寫的。

東嶺秀寒松

杜甫被稱為眾體兼備的詩人,唯有絕句是他的弱項,為了開拓創新,他進行了很多嘗試,其中就包括《四時》這種寫法。在成都草堂定居以後,杜甫創作了《絕句四首》,其中的第三首,採用了這種寫法。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四句不但各說一景,互不相屬,而且還兩兩對仗,遂成為千古奇作。這首詩通過描寫成都草堂的環境,表達自己喜悅、舒適的心情。翠柳依依,黃鸝婉轉,白鷺展翅,晴空萬裡,可以說賞心悅目。開窗遠望,遠處的崇山峻岭上積雪皚皚,千年不化;門前的浣花溪裡,停泊著萬裡之外的商船。後兩句,可以說意境開闊,精氣神很充足。

兩個黃鸝鳴翠柳

對杜甫的這首絕句,後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雖非正格,自是絕唱」,是說絕句不該這麼寫,但是杜甫寫成了絕唱。「極盡寫物之工」,是說它前兩句顏色搭配得好。「七言律壯語,而為絕句」,是說它後兩句氣象開闊。可以說,這種古老的絕句,被杜甫寫出了驚豔的感覺,一下就達到了巔峰。此後,蘇軾仿又寫了一首,「蓋用杜老詩意也」,但沒成功。

窗含西嶺千秋雪

蘇軾是大文豪,詩詞文章,書法繪畫,無所不精。他喜歡挑戰各種體裁,比如集句、迴環詩、拗口詩,等等,怎麼高難度怎麼玩。在七言絕句《溪陰堂》中,他模仿了杜甫。

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

蘇軾這首詩和杜甫的完全一樣,四句四個景,互不相關,兩兩對仗。但是功力和意境遠遠比不上杜甫,很平庸,就沒引起任何重視。這種寫法,也隨著蘇軾這首詩的失敗,滅絕了。蘇軾這首詩如果能成功,又會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人羨慕他,還會有人繼續嘗試。蘇軾寫失敗,自然給別人以藉口:蘇軾都寫不好,我還出什麼醜,還是老老實實寫議論體吧。

綠槐高處一蟬吟

這種古老的絕句,在陶淵明的詩集裡亮相,在杜甫筆下,驚豔了我們,隨後又在蘇軾筆下歸於平庸,並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根本原因,還是這種布局不好寫,既沒有起承轉合的絕句寫起來自然,更沒有議論體絕句寫起來酣暢。精深如杜甫,只寫出一首絕唱;才大如蘇軾,都寫成了平庸;其他的詩人,自然就不寫了。

相關焦點

  • 「詩聖」杜甫首創的一種絕句,後代詩家紛紛效仿
    拋開此詩名句不說,這首絕句讀來只有議論和道理,卻無絲毫意境之美。實際上,這類絕句確實是為議論而創的,名為「論詩絕句」,也就是用絕句的方式來議論詩歌。這種論詩絕句早在唐代便已有之,其首創者便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詩聖」杜甫。
  • 杜甫詩歌之《杜甫·絕句》賞析
    (6)「絕句」是詩的名稱,並不直接表示詩的內容。這種形式便於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了內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詩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種清新輕鬆的情調氛圍。
  • 杜甫《戲為六絕句》是古代最早的論詩絕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詩人。出生於河南鞏縣。兩次應進士舉試落第,曾漫遊各地,後寓居長安近十年。安史之亂爆發並陷長安,逃奔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因疏救房綰貶華州司功參軍。後棄官攜家入川,在成都尹嚴武幕下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晚年離開成都經渝州、夔州等地出川,漂泊於荊、湘一帶,最後貧病交困逝於耒陽舟中。
  • 杜甫《絕句》賞析與新唱
    這首詩其實是沒有題目的,「絕句」兩個字是詩歌的體裁。絕句一共四句,每句五個字就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就叫七言絕句,所以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沒有題目的一個可能原因,就是這首詩好像也沒有什麼需要特別強調的東西。四句詩寫了四個場景,像四幅畫一樣,那麼咱們就一幅一幅來看這些畫。首先我們要明確,這首詩作於成都郊區的草堂。
  • 杜甫「以詩為畫」的2首絕句,生動靈秀,躍然紙上,全是千古名句
    其實,不僅王維的詩如此,詩聖杜甫的很多詩,也是如此,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便指出了這一特點,說杜甫的很多詩,是「以詩為畫」。我想,能夠滿足這一評價的杜詩很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便是他的《絕句二首》,簡單的語言下,充滿了詩情畫意。這兩首詩,作於廣德二年的暮春,當時杜甫漂泊西南,人在四川成都的草堂。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杜甫《絕句》
    此時的杜甫心情也就暫得愉悅。當生機盎然的春天來到的時候,草堂周圍的一切也都變得美不勝收。在此情此景中,杜甫又會怎樣表達他的喜悅之情呢?》講解 專家 | 李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杜甫的名篇《絕句》。
  • 杜甫最美5首絕句,讀完拍案叫絕,字字有真情,有境界,讓人佩服
    這首絕句杜甫寫於草堂時期。這首詩寫得沉鬱悲涼,其特點在於情緒鋪排和轉折,還有杜甫心懷家國的情操。「江邊踏青」,本是春日優遊之樂,而「罷」急速完結春日喜樂之情。這首絕句,全篇對仗,寫景細膩真切,每個字都詩意飽滿,每一句均精煉如金,其觀察之細緻,雕琢之精工,殊為可嘆。然這也失去了絕句應有的飄逸流暢之美,古人稱杜甫「不善寫絕」,亦是為此。
  • 蘇軾《杜甫榿木詩》
    蘇軾《杜甫榿木詩》一版蘇軾《杜甫榿木詩卷帖》又稱《書杜工部榿木詩卷帖》。行書墨跡,澄心堂紙本,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
  • 豪勳爵島竹節蟲起源於古老海島
    你可能並不會提出這個關於古老的問題,然而研究人員根據一份報告終於有了自己的答案:這種不能飛的昆蟲顯然比它們的家——澳大利亞附近的豪勳爵島——還要古老。這一發現證明,這種昆蟲最初起源於一座古老的海島,而後者如今已經淹沒在太平洋中了。 身長達13公分的豪勳爵島竹節蟲看起來就像一隻蝗蟲和一隻螳螂的「混血兒」。
  • 《戲為六絕句》:杜甫對初唐四傑的一錘定音
    這個爭論,最後在杜甫的一系列作為文學評價的絕句中直接給出了定論:戲為六絕句 杜甫其二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其三縱使盧王操翰墨,劣於漢魏近風騷。絕句其二:四傑當時的文章,被人們取笑輕薄,現在取笑的人都灰飛煙滅了,四傑的詩詞卻萬古流傳。絕句其三:四傑的詩,像《詩經》《楚辭》,不如漢魏古風,但是他們就像那千裡馬縱橫馳騁,不像你們這些玩意兒一跑長途就廢。這個評價就相當高,後世對四傑的評價也就基本以杜甫為定論。
  • 李白一首詩短短四句,包含五個地名,唯有杜甫這首絕句更勝一籌
    唐詩絕句,僅有四句詩,多則二十八字,少則二十字。篇幅短小卻要承受很大的信息量,自然會對語言的精鍊度要求極高。詩論家曾有言:詩中絕句、詞中小令,一句一字不得閒著,末句最當留意,須有不盡之意。可見,絕句雖短,卻要小心翼翼不能浪費一字一句,歷來詩人作絕句也是務求精煉。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誦讀:吳俊全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誦讀:吳俊全 2020-09-3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賞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名作賞學mingzuoshangxue葵杜甫《絕句二首》其二說二、寫作時間和背景根據杜甫同時寫作的《絕句二首》其一來看,燕子飛來這一物候表明這首絕句寫的應該是春分時節。杜甫自從躲避兵災,逃離成都,經歷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當時正有家難回。
  •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絕句
    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日本學生也會誦讀一二。「漢詩」可以說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杜甫的《絕句》,一起來欣賞吧。
  • 【唐】杜甫《絕句》
    【文稿】《絕句四首其三》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說白了,這句詩看上去寫的是景,其實呢是他所要想說的情,所以「兩個⻩鸝鳴翠柳」這是杜甫寫的,他想寫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他現在寫了兩隻⻩色的小⻦在翠柳枝上鳴叫,這就是說它的色調是暖的,是鮮明的,是歡快的,他的心情是不錯的。杜甫為什麼心情不錯?那是因為他在成都草堂裡頭住得舒心。之前我們讀杜甫的詩都很沉重,叫自己老杜、叫妻子老妻瘦妻。
  • 25.絕句-唐.杜甫:全對仗經典樣板詩詞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這裡學習杜甫專題)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這個時期杜甫的詩作充滿了喜悅,極富亮麗的色彩,意境明麗悠遠。
  • 十首最經典的五言絕句
    《江雪》歷來為人們所稱誦,《江雪》不是一首簡單的詩,而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一個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詩人自我的內心袒露,一種人格的閃光。範曦文把《江雪》列為唐詩一流之作,給予高度的評價:「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江雪》一首之外,極少佳者。」 柳宗元是傑出的,能寫出《江雪》詩的柳宗元更是名留千古…… (唐人絕句名篇)
  • 六種體裁六首詩,讓你明白詩聖杜甫的恐怖實力!
    《倚天屠龍記》第十七章,六大門派合謀圍攻明教宗壇光明頂,峨嵋派在途中遭遇明教青衣蝠王韋一笑,韋一笑利用自己輕功的優勢殺死了峨嵋派的靜虛,並躲過了滅絕師太的追擊。滅絕師太嘆道:韋一笑輕功天下無雙,遠勝於我。
  • 絕句與對仗
    絕句是不要求對仗的,那為什麼還要在這裡談對仗呢?那是因為我們在欣賞歷代佳作的時候,不難發現,在很多優秀的絕句中都用了對仗。
  • 詩評 杜甫絕句賞析
    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不少人說,杜甫是大家公認的對成詩技法精益求精的典範,而這首絕句則完全無文法可言,就是四個景物的描寫,字面鮮活,為詩則平淡無味。還有人說,從這首絕句中完全看不到起承轉合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