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重視心理疾病

2020-09-16 蘇瑾晗

抑鬱是無形的殺手。

是連綿的雨天

對於部分的抑鬱症患者來說,


要麼是忍耐連綿的雨天,

要麼是逃跑也就是死亡。

01

,這個話題前幾天上了熱搜第二。主要的內容是央視的一個對抑鬱症的報導。

其實莫名的,我會有點欣喜,就是我們早就該開始重視抑鬱症,開始給抑鬱症去除汙名化,開始接納抑鬱症。

其實抑鬱症並不是一個人矯情,做作,無病呻吟,抗壓能力差,而是一種心理疾病。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會比正常人少,也就是說抑鬱症本來就比正常人要更難感受到快樂。

可是我們總是太把抑鬱症跟神經病畫上等號,或者是認為這是什麼怪病。

其實全球有近三億人可能有抑鬱症。

就像感冒發燒,及時發現多一點家人們的關心,及時找到專業的心理醫生幹預,其實也就是一次流感,一次重感冒,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其實治癒也不是特別難的事情。

只是我們都比較缺乏對自己內心的理解。

我們習慣了活在一個集體觀念裡而忽視了自己。

我常常對朋友說:「那麼你認識真實的自己嗎?你認識你自己嗎?你能分得清什麼是集體意識,什麼是你的個人意識嗎?」

朋友說我神神叨叨的,特別矯情。

這或許就是中國人抑鬱症高發的一個原因吧。

因為我們在集體意識下都忽視了自己,我們總喜歡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喜歡笑臉迎人。

我們不擅長表達真實的自己。

所以我們在早期的抑鬱的時候只會覺得是自己心情不好。

真的到晚期了,我們也會對生活真的失望了,很難去真的去就醫。

就醫了家人如果不了解,也很難真的配合。

這就是在朋友懟我矯情的時候,我常常回他們的:「這不是矯情,我們都太不擅長照顧自己了。」

我們可能會關注我們生理的健康,卻忘記了照顧心理的那個需要心疼的小孩。


02 抑鬱症是個常見的心理疾病

怎麼判斷自己可能抑鬱了可能真的抑鬱了。

表現的狀態有時常感到疲憊,覺得生活裡的一切都沒有意義,越來越沒有精神懶得動,情緒不擅長表達,恐懼,矛盾喜怒無常,失眠亦或是嗜睡,以至於有輕生的想法。

這些症狀和心情不好很像。

如果你只是一兩天這樣子,那不過是一個月中少有的雨天。

如果是一個月常常這樣那不是雨天,那是雨季。

那可能就是抑鬱了。

如果懷疑自己是抑鬱了,那就去看心理醫生吧。

有朋友和我傾訴說生活的苦悶,我說關於情緒方面我也不是很懂,我只是喜歡研究我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去看看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師哦。

他連連拒絕,說看心理諮詢師很奇怪,感覺有病才去。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我屬於長期在約的,就當每個星期的一次與智者的長談,就當樹洞傾訴我的苦悶。每次講完我都會舒服一點。

因為我是個很容易鬧情緒,很敏感的人。我也擔心自己會抑鬱。

和我諮詢的老師也會給我一點意見,有時也會給我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我很慶幸還好我還是個學生,心理諮詢是免費的,不然以我這種拜金的性子真的很難願意在這方面花錢。

沒錯,我也是不太擅長照顧自己的人。

但是我慶幸學生有這種福利。

可是這明明是我們的便利,可是很多學生不願意去。

就像朋友說的,感覺只有有病的人才去。

這就是一種偏見吧。

認為去了就代表自己懦弱,無能,幼稚。

認為去了就好像自己有毛病。

這都是因為我們太忽視自己了。

我們你能夠體諒自己的身體,去體檢,不會說有病才去體檢。

但是我們卻不願意體諒自己的精神,去諮詢,我們卻說有病才去諮詢。

我們面對我們身體某項數值的增高或者水平過低,開始在乎關心。

可是我們卻不願意為我們的煩惱苦悶找一個情緒的出口。

這種偏見已經在我們腦海裡根深蒂固,雖然我們嘴上說著要了解抑鬱症,要關心抑鬱症病人。可是這份了解自己,關心自己的慈悲都不能給到自己身上。

我們又怎麼可能真的給到別人身上呢。

在擁抱別人的脆弱之前我們更應該擁抱自己的脆弱。

在國外,經常去做心理諮詢是被認為是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表現。

就跟定期去做體檢一樣。

所以在我們說要為抑鬱症的人正名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要先根除自己的偏見。

真的把心理疾病當成一種病,早發現,早治療,早解決。

也真的把心理疾病不當成另一種病,不是怪胎,不是神經病,不是這個人有毛病。

人吃五穀雜糧在怎麼可能不生病。

那麼人世間百態,種種壓力,生一個心理疾病是不是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03 中國人缺乏對心理疾病的認知

經常有抑鬱症自殺的事件,下面有網友評論這是不尊重生命這是矯情。

說這是不尊重生命我理解也承認。

但是我並不覺得這是矯情。

只是我們不能感同身受而已。

在一次心理課上,老師和我們說,我們安慰一個人要先達到和他共情,再去轉移注意力或者是提供建議,這樣會比較有效。

而中國人往往缺乏這種共情能力。

我們很難設身處地真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當有人的想法觀點和我們不一樣時,我們也很難理解時。

我們就很喜歡把人分到少數派,然後站在一個多數派的角度去抨擊。

就像很多老一輩的人認為同性戀是違反倫理道德一樣。

我們現代人面對自己不符合我們的三觀的觀點我們也習慣去槓。

網絡上才會互噴。

其實很多事情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真的不好去評判。

當有人因抑鬱去自殺的時候,我真的心裡只有心疼而不想去苛責。

這不是因為我不尊重生命,只是我想人都是有求生的本能和死亡的恐懼的,一個人需要痛苦到什麼地步才能痛苦到放棄自己。

在現實裡,我們不對生活中的那些人多點關心,然後在他們死後,又去攻擊別人自殺。

所以給他們的選擇就只有受著。

我覺得這樣對一個抑鬱症的人太過殘忍。

這也是很多抑鬱症病人不願意和外界溝通的原因。

因為有時候溝通帶來的不是寬慰,而是不理解的苛責。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你不是他,你又怎麼能去說你真的可以理解別人的痛苦呢。

如果你的身邊真的有人找你傾訴,你覺得他的苦惱很幼稚很矯情。

那麼我真心期待你不要把傷人的話那麼快說出口。

實在不知道怎麼去勸服,其實也可以扮演一個溫馨的樹洞。


04 抑鬱症並不可怕

有次朋友和我說,山源,我真的好累啊。

他處在綿綿的雨季。

他不知道怎麼去逃脫。

我給他一個擁抱。

像擁自己心中的小人一樣擁抱他。

或許他真的很痛苦,但是他不知道怎麼表達。

我只想告訴你,沒事的我會在你身邊的。

用我的肢體語言告訴你。別怕有我在。

於是他開始放聲大哭了。

哭的像一個孩子。

我說:「哭吧,哭吧,能哭出來就是好的。」

或許我不能像心理醫生一樣給你開藥,給你什麼有用的建議。

但是至少你可以找我哭,找我宣洩。

能這麼哭一哭,心裡的雨或許就會停一停。

讓陽光照亮在大地,也讓陽光衝破烏雲照進你的心。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好比感冒和發燒,需要被我們正確對待;有了病,就去治療,誰不想做那個開開心心的在陽光下無憂無慮玩耍的孩子呢!


文|山源小梅

編輯|蘇瑾晗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獵奇小館)

相關焦點

  • 抑鬱症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抑鬱症帶給我們的威脅越來越大,現如今,抑鬱症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最近,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其中將抑鬱症納入了學生健康體檢內容,並且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那麼如何進行抑鬱症自查,如何消除抑鬱情緒呢,遇到抑鬱症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據央視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什麼原因導致抑鬱症?
    抑鬱症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從一代巨星張國榮跳樓之後,抑鬱症這個詞彙便開始被世人所知曉,在後來因為抑鬱症諸多明星選擇離開了這個世界,使得人們對於抑鬱症知曉的是越來越多,也發現了抑鬱症就在身邊。
  • 心理: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從篩查、預防到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確定了試點地區到2022年的工作目標,包括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對抑鬱症識別率提升50%等。方案明確了六項重點任務。
  • 抑鬱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高中家長一定要重視
    據研究,抑鬱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如9月12日,央視網在微博上發布如下內容。 2、心理因素: 性格內向,生活壓力過大無法排解,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者,如高考、長期沉迷於遊戲中,長期的負性思維,長期不愉快的情感體驗,都是抑鬱症易感的原因。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多點關愛,結果大不同
    央視新聞報導,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專家介紹,當你有以下8個跡象的時候,就要儘快就醫尋求幫助: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多一絲了解,少一點傷害
    抑鬱症,成了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
  • 僅次於癌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近年來抑鬱症這個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眼球,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國家衛健委:高中及高校體檢需篩查抑鬱症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願每一個人都能健健康康
    提到抑鬱症,似乎離每個人都很遙遠,又似乎離每個人都很近。遙遠到它似乎若有若無,即使近在眼前你也似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不,確切地說是不認為它的存在。最後對它的印象只是淡化為、淡化為「抑鬱症」這三個字,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抑鬱症又似乎離我們很近,近到你會時不時的聽到,或突然聽到有人因為這個而失去了鮮活的生命。
  • 「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娛樂圈因「抑鬱自殺」的明星有誰?
    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抑鬱症吧!「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娛樂圈因抑鬱自殺的明星有誰?隨著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世界上很多的領域都提升了不止一個臺階,但是疾病仍然是人類不能攻克的難題,尤其是癌症依然是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到了今天人們依然是談癌色變,雖說醫學發達的今天很多的病症知道了病因,但是到了中晚期的癌症患者依然得不到治療,死亡率依然非常的高。
  • 抑鬱症成為第二大殺手 我國加大抑鬱症防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有關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鼓勵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體檢中心、高等院校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抑鬱症篩查。
  • 抑鬱症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
    身邊朋友遇到一點煩心事兒不開心了都會拿抑鬱症來開玩笑說我這是不是得了抑鬱症的其實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要區分開來的抑鬱情緒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不愉快煩悶壓抑的內心體驗是人們正常的與生俱來的那剛才我們講抑鬱症它是一種疾病啊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這種疾病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17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在15到19歲的青少年人群當中
  • 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
    近日,#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上了熱搜,數據顯示:抑鬱症患者連年遞增,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但人們一直不把抑鬱症當回事,不把抑鬱症患者當病人。情緒感冒」可能是抑鬱症!國家衛健委發布方案加強防治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
  • 抑鬱症正成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納入體檢篩查是否會導致社會歧視?
    文/《財經》記者 凌馨 信娜編輯/ 王小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對此,王振指出,PHQ-9隻有九個題目,且有很多線上小程序權幫助實現,初篩在青少年學生和城市中青年中不是問題,但對老年群體來說,可能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人力。患上抑鬱症的人群類型比較廣泛,如產後憂鬱症、兒童抑鬱症,還有老年抑鬱症。
  • 人類第二大殺手-你知道多少?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
  • 人類第二大「殺手」——精神世界崩塌
    抑鬱症已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抑鬱症——精神上的疾病,卻能夠輕易地致人於死地。其實在很早之前,我就了解過很多關於抑鬱症的相關文章。因為以前有一段時間,我自己過的也很壓抑,整天都會有鬱郁不得志的想法,覺得人間不值得。那時候就很想試圖去證明自己已經抑鬱,就是不想再浪費一點時間在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不過很慶幸的是,我身邊有很多值得的人讓我捨不得這個世界,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都是她們的功勞。為什麼會淪陷呢?
  • 「警惕」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抑鬱症,更像是一場「重感冒」。而且,它離我們每個人並不遙遠……作為高發病率的常見疾病,抑鬱症正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其中,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是我國抑鬱症的重點防治人群。因此,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
  • 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趕緊用「艾」武裝起來吧
    似乎每到秋季,情緒抑鬱的人越來越多,就像古話說「秋分秋雨愁煞人」,大家都在訴說著自己的苦悶和憂愁,連曾經某治癒系的音樂平臺,都被人調侃成了網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而且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抑鬱人群已經達到9000萬,平均每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犯抑鬱症。
  • 抑鬱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近年來,不少公眾人物因抑鬱症折磨而自殺的事件頻頻曝出,抑鬱症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疾病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的人認為,抑鬱症就是矯情、嬌氣、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很多情況下抑鬱症患者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實內心,更無法儘早獲得積極有效的治療。
  • 抑鬱症成為第二大殺手,不是矯情、想太多,而是真的生病了
    全球預計有3.5億人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各種心理障礙不僅影響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嚴重的還可能引發患者自殘、自殺或者殺人等危險行為。在很多人眼裡,對抑鬱症有太多的錯誤觀念。他們認為抑鬱症就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這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那麼,抑鬱症的症狀有哪些?抑鬱症什麼程度需要去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