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學習期間,專家建議這樣保護好聽力

2020-12-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華聲在線3月3日訊(通訊員 姚溢釗 彭湘粵 記者 鄧桂明)「我在家學習,謝謝醫生阿姨和護士姐姐的幫助,你們辛苦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今日上午10時,湖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黃敏通過手機視頻對7歲的小患兒妍妍進行「遠程會診」。

&nbsp&nbsp&nbsp&nbsp2013年出生在湖南祁東縣的妍妍是一名極重度感音神經耳聾患兒,作為「天使分貝」救助計劃的受益者,2歲半時,妍妍在湖南省兒童醫院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經過積極的康復訓練,她已經能夠正常交流,如今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黃敏通過手機對妍妍追蹤了解人工耳蝸的使用及學習生活情況,並指導妍妍和家長繼續做好相關語言訓練。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良好的聽力是人類相互交流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聽力障礙卻一直襲擾著人類。據中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全國聽力語言殘疾達2780萬人,其中0-6歲聽障兒童約13.7萬,每年新生聽力殘疾兒童2.3萬。湖南省兒童醫院每年要接診13000名左右有耳疾的患者,佔耳鼻喉科疾病的10%左右。今日是第二十一個全國「愛耳日」,主題為「保持聽力,終生受益」。目前正處於阻擊新冠肺炎戰疫的關鍵時期,孩子們居家隔離及學習期間,該如何保護好聽力,又有哪些聽力損傷的危險信號值得家長關注呢?

&nbsp&nbsp&nbsp&nbsp黃敏介紹,在兒童及青少年期主要是要注意預防感染、避免外傷、避免噪聲汙染、警惕藥物毒性等幾個方面。有的孩子喜歡將一些東西如豆類、小珠子等塞入耳道內,家長不可隨意用工具掏取,應及時就醫。值得注意的是,扇耳光等體罰,也可能導致鼓膜穿孔,造成聽力障礙。有些孩子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應控制音量和時間。音量不宜超過40-60分貝,60分鐘左右休息一刻鐘。

&nbsp&nbsp&nbsp&nbsp黃敏提醒,在日常生活中,細心的家長可以從以下信號發現孩子聽力問題:

&nbsp&nbsp&nbsp&nbsp1.與孩子交談時,孩子經常會問「什麼」或者表現出沒有聽清的狀態。

&nbsp&nbsp&nbsp&nbsp2.孩子與人交談時,習慣眼睛緊盯著對方的嘴。

&nbsp&nbsp&nbsp&nbsp3.孩子無反應或反應遲鈍。

&nbsp&nbsp&nbsp&nbsp4.發音不準確,講話不清楚,而以為孩子是撒嬌故意這麼說的。

&nbsp&nbsp&nbsp&nbsp5.喜歡將電視的聲音開得很大。

&nbsp&nbsp&nbsp&nbsp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上述現象,一定要及早就醫。據了解,由湖南省兒童醫院發起的「天使分貝」救助0至6歲感音神經性耳聾貧困兒童計劃,已開展5期,共注資375萬元資助102名孩子。目前,「天使分貝」救助計劃仍在進行,家中有聽力障礙的患兒可來院檢查,符合救助條件的手術患兒在享受醫療保險6.75萬元報銷的基礎上,每人可再享受1萬元費用減免。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家長孩子居家學習生活的20條建議來了!
    近期,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全國廣大學生和家長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生活提出了指導意見。遂寧東辰心理中心將此整理成文,錄製成音頻,幫助您和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生活。
  • 疫情防控期間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10條建議來了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如何緩解和調節情緒如何與孩子們共度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如何藉助疫情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社會生活課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
  • 疫情期間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兒童居家安全不容忽視
    據媒體報導,近日多地發生兒童高空墜落事件,讓人痛心不已,給孩子在家期間的安全敲響了警鐘,請您務必加強孩子在家期間的監管……」3月10日,市民王女士收到了孩子學校發來的安全溫馨提示簡訊。疫情期間,應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據了解,寒假及線上開學期間,我市各學校均向家長發出了居家安全提醒,相關人士還從吃、住、用火、用電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 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10條建議來了
    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給全國廣大中小學生提出了建議↓↓↓給全國中小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今年春節假期,同學們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精心策劃的旅行計劃被迫調整,期盼良久的親朋好友聚會遺憾取消,連平日裡最基本的戶外活動都變成了奢望
  • 疫情期間居家學習,中小學生應該怎麼做?教育部給出十條建議
    為此,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全體中小學在疫情期間居家生活學習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在疫情期間遵照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則,主動隔離,保持個人和居家的清潔衛生。要保持作息規律,保證睡眠時間,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 教育部給出10條建議,幫助家長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
    那麼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利用這段時間指導孩子更好的居家學習生活呢?對此2月16日,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就給出了10條建議,希望能給家長們提供一些幫助。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疫情防控期間,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會有一定的焦慮和恐慌。不過請大家相信舉國上下齊心合力抗擊疫情的決心和能力。
  • 浙江省教育廳:疫情期間,給小學生居家學習的10條建議!
    為應對新冠疫情,響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全省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居家學習活動。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在了解各地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小學階段的實際情況,特向學校、教師和家長提出小學生居家學習的十條建議,供各地參考。問題1:如何認識小學階段的居家學習?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為孩子營造高質量居家學習氛圍?
    ,居家學習是一種應急方式和無奈之舉。如果把居家學習變成一個努力探索、明確定位、有意創設、培養訓練的過程,著手積累經驗和教訓,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居家學習習慣,會給孩子的終身成長帶來很大幫助。當然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家長的正確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
  • ​戰疫專家訪談| 疫情期間如何照顧好孩子的居家生活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馮玉珠 張墨盈 馬文月)今天的戰疫專家訪談,邀請到了濟寧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長劉智勇,請他繼續跟我們講講,疫情期間應該如何照顧好孩子的居家生活。第一,家長要積極的進行自我調節,不向孩子傳遞一些負面情緒。
  • 新加坡實行居家學習政策期間,家長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但教育部仍會在必要時,繼續推行居家學習。王乙康表示,在阻斷措施推行期間,教學時間減少,進度緩慢,加上學生第三學期假期被延長,導致學習時間進一步被壓縮,因此教育部將繼續對教學計劃做出一些調整。新加坡教育部的大致考量是減緩教學進度,減少學生壓力,讓師生都能適應疫情下的特殊學習狀態。具體舉措包括假期提前、縮短教學內容、減少考試內容。
  • 中小學生如何提高網課學習質量 教育專家這樣建議
    萬禮修表示,現在,許多問題正在逐步解決,線上教學是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一種臨時性安排,為學生停課期間的居家學習提供了便利,它也是一種創新教育實踐、是未來學習的一種新形態,在育人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   解決好線上學習與線下家庭生活的全面銜接   萬禮修認為,要達到線上學習、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面效果,必須解決好線上學習與線下家庭生活的全面銜接。   他建議,通過營造家庭環境,為學生學習創造一個無幹擾的專屬空間,保持學習環境的安靜整潔、通風透氣和適宜的光線、溫度。
  • 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安全防護建議
    尊敬的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受疫情影響,春節以來,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主要是在居家環境下開展。
  • 孩子居家學習,親子衝突如何解決
    收拾好書桌,在學習期間把與學習無關的用品收起來,設置與學校類似的環境,幫助孩子在一個模擬的環境中專心學習。二是恰當設置目標。每天學習前,讓孩子設置一些具體的、可達成的、有衡量標準且與學習任務一致的目標,可以幫助孩子量化學習成果。三是勞逸結合,適當獎勵。在休息時要讓孩子充分休息,做他想做的事情,注意勞逸結合,滿足他們獨立的需求。
  • 愛耳日|電腦輻射會影響孩子聽力?專家解答兒童聽力疑問
    在門診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孩子三四歲了還不會講話,只會無意識地發出一些類似「麼麼」這樣的聲音,由父母帶來兒童保健門診檢查語言發育的問題。而值得引起家長重視的是,在這些孩子中70%-80%,經過檢查發現存在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有的甚至是全聾。
  • 北京友誼醫院專家:疫情期間避免過度熬夜 不要掏耳屎
    因為在疫情期間,到醫院看病不是很方便,所以要及時甄別相關問題,保護聽力及耳朵。 龔樹生說,首先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疫情期間,很多人可能改變了平時已經習慣的生活作息,比如晚上睡覺越來越晚了,熬夜的越來越多了,很多人發現自己的耳朵開始響了,就是所謂的耳鳴。
  • 居家學習、上網課,該怎樣保護好眼睛?這幾點要記牢→
    居家學習、上網課,該怎樣保護好眼睛?保護視力還需注意些什麼?往下看這幾點要記牢↓↓↓01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居家學習時應將書桌椅的高度調節好讀書寫字堅持「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
  • 居家期間有負性情緒怎麼辦?心理專家六步「良方」來了
    新疆精神衛生中心(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專家建議面對疫情產生的應激反應要正確接納六步調節自我心理、改善生活狀態如:從前沒時間管理孩子學習、陪老人深入溝通,就可以計劃陪孩子讀幾本書、為老人按摩幾次,逐步去完成這些小目標,從而實現對生活的自我掌控,保持心理狀態平衡。
  • 疫情期間,我們用微信給孩子發每日學習建議,來避免親子矛盾
    因疫情居家這半年,是自十年前小李上小學後,絕無僅有的一家三口形影不離的時光。家長群原來是共商孩子教育大業的平臺,居家學習後,成了抱團取暖、集體訴苦的地方了。想想也是,原來只晚上管幾個小時,都會雞飛狗跳,何況這沒白沒黑的管幾個月呢。那居家學習期間,家長和孩子能否和諧共處呢?
  • 「教育」@中小學生,收好這10條疫情防控期間學習生活建議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提出了10條建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個人清潔衛生;開展室內鍛鍊活動,保持良好身體狀態;聽從學校和老師安排,適應居家學習環境......詳↓給全國中小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
  • 專家建議居家隔離
    日前,記者採訪陝西省中醫醫院兒科專家,為大家科普對抗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的小妙招。 專家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性流行。全國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每年10月份開始我國各地由北向南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