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花1288讓娃學跳繩,沒開課卻無師自通,成長驚喜不能心急

2020-11-03 關山老師育兒

哪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家的孩子落後於人,希望孩子是最聰明的最優秀的,父母自己的經歷告訴他們社會很殘酷,孩子要努力才能活得更輕鬆,這是父母之心我們都明白也都理解。但是,這份愛太過心急了。

英語班、數學班、畫畫班、舞蹈班、小提琴班......這些補習班成了現在孩子們休息時候的日常。近日,竟然連跳繩也需要上補習班了,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劉女士有一個兒子,孩子剛上小學,孩子跳繩可以說是十分差勁了,但是學校的合格標準是一分鐘140個,這對於劉女士的兒來說,可謂是難上加難。劉女士為了提高兒子的跳繩水平,陪著孩子鍛鍊了一年多了,可是孩子還是沒有一點進步,這讓劉女士又無奈又著急。

於是,劉女士給孩子在一個跆拳道館報了一個跳繩班,1288元上9節課。結果,劉女士的兒子在上過一次體驗課後,就像是開竅了一樣,跳繩水平大幅提升,知道該怎麼跳了。孩子既然會跳了,劉女士就不想上這個課,想要退錢。經過一番協調商議,最終錢還是退還給了劉女士。

從劉女士的兒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學習一定的東西,就是需要時間和技巧的,還是開竅的點沒到,父母再著急也沒有用,要尊重孩子的成長過程。

曾經看到過一首英文詩,它是這樣寫的:「你沒有領先,你沒有落後,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你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規律,時間到了,努力到了,孩子自會成長。作為父母,難免會將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對比,誰都不想自己家的孩子輸,但是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樣的,家庭跟家庭也是不一樣的,尊重自己的孩子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尊重孩子的成長?

1. 尊重孩子的學習進程,別心急

作為父母,我們比孩子多吃了幾十年的飯,經驗,知識,能力都比孩子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覺得這有什麼難得,為什麼會學不會,可是我們忘記了自己當初也是這麼一點一點學習過來的,所以,不要覺得孩子學不會沒事笨,不要拿自己現在的狀態去評價孩子的能力。

尊重孩子的學習進程,不要催孩子,孩子需要一個慢慢體會的過程,也需要時間去鍛鍊和摸索,所以,別著急,等一等孩子,也許孩子的進步會超乎你的想像。

2. 尊重孩子的意願

父母總是會打著「為你好」的口號,將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強加給孩子,也不管孩子樂不樂意,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將孩子生活和時間,填滿了不是自己的想要的。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孩子也需要自己的時間,也想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雖然明白父母是真的為自己好,但是也希望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意願,凡事跟孩子商量著來,孩子真的不喜歡的,不想做的,可以不用勉為其難。只有這樣,孩子的成長才能更加快樂。

3. 不跟別人的孩子對比

不對比可能對於父母來說是一件比較難控制和難做到的事情,這是人的本性,無論做什麼都會忍不住的跟別人比較,但是,作為父母,還是要儘量控制一下。跟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是對自己孩子的不自信,也是對孩子傷害比較大的一個行為。所以,父母儘量不要將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對比,尤其是不能在孩子面前。

別人家的孩子再好都是別人家,自己家的孩子再不好也是自己的,你羨慕別人的兒子學習好,可能人家也羨慕你的兒子懂事貼心,以己之短去比別人之長,實在是非常不明智的。作為父母,也要學會看到自己家孩子身上的優點,不要總是盯著成績傷了孩子的心。

孩子的成長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父母陪伴著孩子學習,進步,成長,也是一個充滿驕傲和成就感的事情,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時區,各位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著急,靜待花開。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花了兩萬,娃終於學會了跳繩和拍球」
    最近,「跳繩補習班火爆」的消息又一次戳中了我們焦慮神經的末梢。看了看相關新聞,大意是杭州一位媽媽,孩子剛上一年級,學校要求跳繩一分鐘達140下,於是便花了1288元給孩子報了跳繩課,一共9節,結果,孩子上完體驗課就開掛了,成功掌握了跳繩技術,媽媽不幹了,要求機構退費。這一爭執將「跳繩班」這個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課外培訓班推到了輿論的風口上。
  • 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 學生花1288元報班學跳繩
    劉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劉女士給孩子在杭州貝+跆拳道館報了跳繩課,交了1288元學費,上9節課。想不到一節課還沒上,孩子突然開竅了,現在已經跳得很熟練。劉女士覺得培訓課沒必要上了,她想退費。對此,你覺得花錢報跳繩培訓班有必要嗎?
  • 別笑,我給孩子報了個跳繩培訓班
    01報了個跳繩培訓班一位女士,花1288給孩子報了跳繩培訓班,沒想到還沒開課,孩子便自己學會了。這1000多不白花了嗎?這位女士找到培訓機構要求退款。這並不是個例,在現實生活中,「跳繩培訓班」也很搶手,很多媽媽見面的問候語都變成了「你們報跳繩班了嗎?拼個課吧!」
  • 1288元報跳繩課,還沒開課,孩子突然會跳了,哪些課是「智商稅」?
    文|歆小迪劉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劉女士就給孩子報了跳繩輔導班,9節課,1288元的學費,保證教會。想不到一節課還沒上,孩子突然開竅了,現在已經跳得很熟練了,劉女士覺得培訓課沒必要上了,她想退費。培訓機構老大不願意,想扣20%的違約金,在劉女士的堅持下,最終給劉女士全額退了錢。
  • 家長要有大格局:花 1288 元報班學跳繩
    最近看到一則媒體報導引發熱議:某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某女士給孩子報了跳繩課,交了1288元學費,上9節課。想不到一節課還沒上,孩子突然開竅了,現在已經跳得很熟練。劉女士覺得培訓課沒必要上了,她想退費。
  • 千萬別輕易教孩子跳繩,否則……
    文/元媽都說跳繩是當代父母的一大酷刑,這話一點兒也不假。自從不能愉快帶娃在外撒歡兒以後,跳繩就成為我們家的首選,本來我也挺淡定,不著急。可只帶娃跳了一次,就激起了我大大的鬥志。終於,我也鑽進了各種媽媽群,細心討教各種學練跳繩的方法,才知道,在跳繩的坑裡,幾乎所有父母都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有為了給娃演示不小心蹲了尾椎骨,到現在沒法坐凳子的;還有想帶娃一起跳被踩了十幾腳後徹底罷工的;甚至還有全面投降,準備報班的。
  • 被跳繩難住的孩子,只是在等待一個開竅的時機,結果往往驚豔眾人
    文 | 文茵媽媽輕點右上角,歡迎關注 ,育兒那些事,我們一起聊。如今,「跳繩」這種運動越發變得「奢侈」起來。特別對於某些手腳協調能力稍稍滯後的孩子而言,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達標任務,家長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不,下面這位家長為了讓孩子學會跳繩,一狠心,就給孩子報了一個跳繩班。
  • 娃的「大運動」多久開始合適,不是孩子學得慢,可能是你太心急
    一歲左右的娃差不多都會走了,還有的都能小跑了,可是單單就有那樣一個15個月大的男孩兒,還是需要讓奶奶牽著才能顫顫悠悠地走幾步,面對別人「你家孩子怎麼還不會走」的發問,奶奶心裡不啻於被雷擊。孩子哪怕一點點的成長對家長們而言都是驚喜,但如果這個驚喜來的慢了一些,大人們可能就會無比的心急,比如孩子什麼時候會爬了,什麼時候會走了。
  • 給孩子的運動處方:讓孩子開竅的跳繩技巧
    近日,一則#花1288元報班學跳繩# 還沒上課孩子突然開竅了的新聞上了熱搜,也引發了家長給孩子報班學跳繩是不是交智商稅的爭議。事情起因如下:杭州的劉女士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劉女士陪著兒子練習了一年多,兒子現在一分鐘只能跳38下,實在是和140下差的太多,劉女士沒辦法,只能報一個班,交了1288元學費,上9節課。
  • 英語基礎差,沒法帶娃啟蒙?陪娃2個月,我和孩子的進步讓娃爸感到不...
    鄭老師寄語  今天這篇文章是高端英語學員Phil媽媽的學習反饋。雖然剛正式開課還不到2個月時間,但Phil媽媽和孩子都進步飛快。Phil媽媽已經能較為自如的生活中給孩子隨時滲透英文,Phil也愛和媽媽說英文、一起聊天,親子關係也更加融洽。
  • 考前被調座位,媽媽知道後瘋狂報班:為什麼父母如此焦慮?
    反正都要學,乾脆一次報完……」能想像,張姐給孩子報完班的如釋重負;也能看見,孩子知道後的悵然若失。家長全心全意替孩子著想,但對孩子來說,也許是甜蜜的負擔。想起此前看到的一組數據:全世界在教育上花費最多的國家,中國不僅榜上有名;而且,80%的中國家長,基本上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家長們忘乎所以的焦慮,是當下普遍的一種社會現象。
  • 最痛苦的不是拼音,不是數學,是跳繩!
    這位家長也將孩子的跳繩歷程做了一番總結:跳繩是我們的一個坎,從大班到現在。教到無能為力,還是一個狀態。拼音一教就會,跳繩猴年馬月能出頭! 小學低段 將跳繩納入家庭作業 王老師說:「跳繩是小學一年級必須要學會的一項技能,不光寧波,我想杭州也是如此吧。」孩子上大班時,都學過跳繩,多練練就沒問題,有的家長現在後悔,當時心軟,現在不得不逼。
  • 一期培訓班收費三四千,學跳繩有必要報班嗎?
    課後一起學跳繩。」開學沒多久,一年級新生的家長群裡出現了這樣的微信。號召一發出,家長們紛紛在群裡積極報名。不一會兒,10人的跳繩班就滿員了。「沒趕上這波的別急,咱們再『團』一個新的班。」一年級開學,學校的體育課開始了跳繩練習。按照一些學校的要求,一年級男生一分鐘跳繩109個算優秀,女生則需完成跳繩117個。想要達到60分,一分鐘至少要跳繩17個。
  • 還沒翻過英語的山、淌過奧數的河,卻又遇到跳繩這個小惡魔?(附詳細練習教程)
    其中討論最多的要數跳繩。我娃才讀幼兒園,但是已有家長在群裡發海報,號召小夥伴一起拼班報跳繩課。除了10人大班,還有6人小班,甚至還有上門的一對一課程。老娘還沒翻過英語這座山,還沒淌過奧數這條河,馬上就要遇到跳繩這個小惡魔啦?的確,「一分鐘跳繩」現在是小學生們必備的體育技能、升學的必考內容,甚至還決定了能否評優、評「三好」。
  • 全職媽媽帶娃月花2000惹怒老公,被指給娃擦臉不用抹布,網友笑了
    文/小庚庚爸爸全職媽媽是所有媽媽裡最憋屈的存在。因為全職在家帶娃,總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埋怨,同時老公總是認為,全職在家的媽媽除了帶孩子,哪裡累呢?,因媽媽帶娃一個月花了2000元。沒生育之前,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掙一些小錢,攢不下但也夠花。當她懷孕的時候,老公勸她離職,說以後養她。懷孕的媽媽聽了老公的「鬼話」。第一年老公的工資全部上交,第二年老公的工資上交一半,第三年老公的工資在自己手中了。這對於全職媽媽來說,簡直是最委屈的時刻,說好的你「養」我們母子呢。但時間久了,老公不願意了,於是他開始找茬,開始埋怨不去上班的媽媽。
  • 拳擊跳繩,熟能生巧!
    那也就開始練跳繩,雖然十幾年沒跳,但多少有點肌肉記憶很快就能進入節奏。只不過都是最簡單的雙腳跳,以前很熟的幾個花式都不會了。 不會花式沒關係,問題是一直沒找到跳繩跟拳擊之間有什麼關聯,感覺跟跑步沒什麼大區別。一時懶惰就放棄跳繩了,想著跑步也是一樣的效果!困擾自己的問題就在不經意中找到答案,我在練步法的時候,突然想到應該用什麼樣的節奏速度來移動呢?
  • 一期培訓班收費三四千,學跳繩也有必要報個班?
    課後一起學跳繩。」開學沒多久,一年級新生的家長群裡出現了這樣的微信。號召一發出,家長們紛紛在群裡積極報名。不一會兒,10人的跳繩班就滿員了。「沒趕上這波的別急,咱們再『團』一個新的班。」一年級開學,學校的體育課開始了跳繩練習。按照一些學校的要求,一年級男生一分鐘跳繩109個算優秀,女生則需完成跳繩117個。想要達到60分,一分鐘至少要跳繩17個。
  • 順產媽媽不能跳繩?這件尷尬事,說多了都是淚!
    最近聽樂樂媽聊起了一件尷尬事:娃們的學校要組織跳繩比賽,自己陪娃一塊練習,結果沒跳幾下就感覺漏尿了,超尷尬!其實這早就不足為怪了,之前她酷愛跑步,幾公裡下來,衣服溼透了,內褲也溼透了!這絕對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大多數順產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網友:有一陣咳嗽的厲害尿褲子了,給老公說尿褲子的時候孩子聽見了,他們不懂事的笑了,他們不懂得媽媽慢慢變老了!
  • 跳繩培訓火了 老師:與其寄託興趣班 不如督促娃鍛鍊
    ,一進門便看到幾位身著黑色運動服的教練正在做開課前的準備。跳繩訓練課結束之後,小馨調皮地趴在地上玩耍,身旁是陪同訓練的爺爺,爺爺看著孫女額頭上的汗珠,順手遞上早上買的豆漿包子。爺爺說早上孫女賴床,所以沒來得及吃早飯,但跳繩訓練課還是準時來上了。小馨爺爺講到,「這個訓練班是她媽媽給她報的,主要還是想讓小孩兒多學學東西,有多一些的技能。」
  • 每天跳繩1000個 跳了一年 沒長高卻長胖了
    來源:錢江晚報每天跳繩1000個,爸爸獎勵10元兒子跳了一年,沒長高卻長胖了「想讓兒子長高,採用這種方法激勵他運動上下學路上最喜歡買薯片、雪碧「你是不知道啊,他跳繩從我們這『賺』到多少錢了。」說起重金獎勵跳繩的事情,王先生連連搖頭,「除了有幾天生病之外,每天都起碼跳繩1000個,多的時候跳3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