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元報跳繩課,還沒開課,孩子突然會跳了,哪些課是「智商稅」?

2020-12-17 騰訊網

文|歆小迪

劉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劉女士就給孩子報了跳繩輔導班,9節課,1288元的學費,保證教會。想不到一節課還沒上,孩子突然開竅了,現在已經跳得很熟練了,劉女士覺得培訓課沒必要上了,她想退費。

培訓機構老大不願意,想扣20%的違約金,在劉女士的堅持下,最終給劉女士全額退了錢。

其實,跳繩這種比較簡單的遊戲,不在於技巧方法,在於多練習。

我兒子學校也讓練習跳繩,兒子協調性不太好,剛開始一個都跳不過去,更別說連跳了。他爸爸找了視頻,按照標準一步步教孩子,手腕該怎麼擺動,繩子應該放在離自己多元的距離,幾秒鐘跳一下等等方法技巧。兒子聽得一頭霧水,嘴裡念叨著標準方法,腳卻總是跟不上手裡繩子的速度,練了一會兒就賭氣不學了。第二天,我帶兒子練習,一開始讓他看我跳,然後再自己模仿著跳,兒子沒一會兒就可以連跳幾個了,能跳過後,兒子非常高興,一鼓作氣,一會兒就熟練了。

我認為不止是跳繩,有些運動或知識是不需要報培訓班,完全可以自學,像網友說的一樣,有些課程可能是「智商稅」,你們身邊有類似的現象嗎?以下幾種培訓班,我認為沒有必要報:

1、識字班

幼兒識字班就是交智商稅,幾歲的小孩子認字,父母就完全可以自己在家裡引導,畢竟現在的父母沒有文盲的,所以根本沒有必要花錢報班專門學習,花時間也浪費錢。

據了解識字班也是購買一些象形文字的字卡,一個個的教孩子認。一套字卡幾十元錢,家長完全可以買來,自己教孩子。況且認字也不只是死記硬背,還需要在運用中熟練,否則孩子只認識字卡上的字,把這個字拿到別處就不認識了。

所以,教孩子認字,除了拿象形卡片教孩子,還有給孩子閱讀繪本,讓孩子理解字的意思,並熟練地運用,才能真正掌握。

2、跑步班

我同事的兒子長得瘦弱,她想讓兒子增強體質,就報了個跑步班,培訓班老師一開始不是帶著孩子們跑,而是教他們跑步的技巧,比如腿部怎麼發力、腳掌如何著地、呼吸的頻率怎麼保持等等,孩子上了幾節課回來說,他都不會跑步了,抬起腿不知道該邁哪只腳。

我兒子的跑步完全是他爸爸帶著練出來的,爺倆經常一起跑,他爸爸和他比賽,給他計時,每次有有進步了,就表揚孩子,兒子對跑步很感興趣,跑得很帶勁。

3、速讀班

市面上有一種蒙眼速讀班,宣傳人員說得很神奇,據說5分鐘能讀上萬字,還可以用耳朵認字,培訓費高達幾萬元。我自覺不靠譜,沒有給兒子報,儘管費用昂貴,還是有人給孩子報。

這典型是交智商稅,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過程,不是報個培訓班,孩子就能愛上閱讀,也不是閱讀速度快了,孩子就能讀更多書,掌握更多的知識。知識需要循序漸進,一點一滴地吸收,一口吃不成胖子。

4、情商培訓班

現在父母不僅重視孩子的智商的提高,更重視孩子情商的培養,相應的機構應運而生,他們宣稱孩子性格內向、不善於交朋友、淘氣不聽話、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他們都可以一鍵解決。

且不說這些機構的老師是什麼資質,他們的情商真的高嗎?就說一個人的情商那麼容易改變嗎?情商的高低是遺產、家庭環境、父母教育方式等綜合因素造就的,不是上幾節課就能有大的改變的。

在《猶太人的致富金律》這本書裡,看到一段話:「中國式教育方法和猶太式教育方法,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中國人想教會孩子的是,英語、舞蹈、數學等各種技巧,而猶太人就想教會孩子愛上學習。」

我們太過重視孩子的技巧掌握,而忽略了孩子的內驅力,甚至破壞孩子的內驅力。其實,這挺可怕的。可是,很多父母察覺不到。

孩子的一生那麼長,我們不可能一直監督他們的成長,最後還是放手,讓他們自己飛。

放手後,孩子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遠,這時候主動學習能力的效果就顯現出來了。

我並不反對孩子接受專業訓練。有些體育運動,非常大眾,進入門檻也很低,但如果只是隨便玩一玩,自己練練就可以。如果想學學到精通或者想成為特長,甚至是專業運動員,那就必須專業訓練,有專業人士的指導,靠自己摸索很難提升,效率也低。

但家長不要太焦慮,盲目跟風,要根據孩子自身條件和興趣有針對性地給孩子選擇培訓班,這樣可以讓錢花在刀刃上。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培訓班是交「智商稅」,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家長要有大格局:花 1288 元報班學跳繩
    最近看到一則媒體報導引發熱議:某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某女士給孩子報了跳繩課,交了1288元學費,上9節課。想不到一節課還沒上,孩子突然開竅了,現在已經跳得很熟練。劉女士覺得培訓課沒必要上了,她想退費。
  • 給孩子的運動處方:讓孩子開竅的跳繩技巧
    近日,一則#花1288元報班學跳繩# 還沒上課孩子突然開竅了的新聞上了熱搜,也引發了家長給孩子報班學跳繩是不是交智商稅的爭議。事情起因如下:杭州的劉女士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劉女士陪著兒子練習了一年多,兒子現在一分鐘只能跳38下,實在是和140下差的太多,劉女士沒辦法,只能報一個班,交了1288元學費,上9節課。
  • 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 學生花1288元報班學跳繩
    劉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劉女士給孩子在杭州貝+跆拳道館報了跳繩課,交了1288元學費,上9節課。想不到一節課還沒上,孩子突然開竅了,現在已經跳得很熟練。劉女士覺得培訓課沒必要上了,她想退費。對此,你覺得花錢報跳繩培訓班有必要嗎?
  • 媽媽花1288讓娃學跳繩,沒開課卻無師自通,成長驚喜不能心急
    近日,竟然連跳繩也需要上補習班了,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劉女士有一個兒子,孩子剛上小學,孩子跳繩可以說是十分差勁了,但是學校的合格標準是一分鐘140個,這對於劉女士的兒來說,可謂是難上加難。劉女士為了提高兒子的跳繩水平,陪著孩子鍛鍊了一年多了,可是孩子還是沒有一點進步,這讓劉女士又無奈又著急。於是,劉女士給孩子在一個跆拳道館報了一個跳繩班,1288元上9節課。
  • 別笑,我給孩子報了個跳繩培訓班
    01報了個跳繩培訓班一位女士,花1288給孩子報了跳繩培訓班,沒想到還沒開課,孩子便自己學會了。這1000多不白花了嗎?這位女士找到培訓機構要求退款。這並不是個例,在現實生活中,「跳繩培訓班」也很搶手,很多媽媽見面的問候語都變成了「你們報跳繩班了嗎?拼個課吧!」
  • 300元一節私教課!跳繩變味了?
    1的私教課,每一堂課的價錢大概是200到300元。今年10月,劉女士花費1288元給孩子買了9節跳繩課。沒想到,一節課還沒上,孩子突然開竅了,現在已經跳得很熟練。談起為什麼花錢學跳繩,劉女士也有些無奈:孩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要達到140下,自己教不會。
  • 被跳繩難住的孩子,只是在等待一個開竅的時機,結果往往驚豔眾人
    ,在報了跳繩班後突然就開竅了,一節課也沒上,學費咋辦?迫於無奈,劉女士覺得可能是自己不會教,於是在一家跆拳道館給兒子報了跳繩班,學費1288元,上9節課。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給孩子報了班以後,還沒開始上課,孩子突然就開竅了。從之前的1分鐘跳38個,到現在一分鐘能跳125個,動作各方面都非常協調了。
  • 福州「少兒健身課」火了 收費動輒上千
    來報名的孩子,大部分都集中在小學階段,最小的2歲半,最大的16歲。在收費方面,以晉安區的一家機構為例,課程基本是六名學生、兩名教練的小團課,一節60分鐘的課,收費在90元至120元左右不等。機構相關工作人員說,他們從18年開始從事少兒體適能的訓練工作,明顯感覺這幾年,尤其是疫情之後,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少兒體適能訓練。
  • 學跳繩還得報班?廣州新中考政策催熱校外體育特訓班
    記者走訪發現,廣州多家對接校內體育考試內容的培訓機構愈發火爆,40節體能課費用可能上萬元。在中高考加大體育分值比重的焦慮下,家長花幾千元給孩子報體能課、跳繩課是不是交「智商稅」?體育教培市場將有何變數?家長如何選擇靠譜校外體育機構?
  • 學個跳繩也要報班?(內附跳繩方法與技巧)
    但在一些家長看來,這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正如不少家長表示,孩子不會跳、不想跳,還得大人陪著,而測試的時候,班裡很多孩子都是滿分,如果自家孩子僅僅及格或良好,會很沒面子,焦慮心態、攀比心態可見一斑。此外,也有部分學校和老師的要求過於嚴苛,片面追求「滿分率」。
  • 父母花好幾萬給娃上情商課,卻沒有效果,網友:為智商交的智商稅
    >說話直來直往,有時候說的話都沒經過大思腦考,這王女士不由得為兒子的情商捉急。這天,王女士約了閨蜜劉女士一起喝下午茶,劉女士告訴王女士,她給女兒報了情商課,很期待女兒上情商課後的效果。聽了劉女士這麼一說,王女士決定也帶著兒子去報情商課,她跟劉女士要了聯繫方式,兒子放學後,就帶了兒子去了培訓機構。
  • 西安跳繩補習班火了 家教一對一培訓一小時200元左右
    近兩年來這樣的培訓班越來越多,不少家長為孩子報了跳繩培訓班西安市民:「也很詫異,我說現在什麼都要報輔導班?」西安市民:「開始他們說的時候,我說跳繩還要上培訓班?」那可不,如今在西安的跳繩培訓班也不少,繩道跳繩培訓班就是其中一家,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在這裡接受跳繩培訓。
  • 西安跳繩培訓班火了 家教一對一培訓一小時200元左右
    近兩年來這樣的培訓班越來越多,不少家長為孩子報了跳繩培訓班。西安市民:「也很詫異,我說現在什麼都要報輔導班?」西安市民:「開始他們說的時候,我說跳繩還要上培訓班?」小學生家長:「後來我發現跳繩挺好的,能鍛鍊體能還有專注力,我剛開始陪他跳能跳110,後來160,190 我發現還是有用。」跳繩有了培訓班,也自然就有了私教。當然,肯定有人非常好奇,這跳繩培訓咋收費啊。學生家長:「價格我覺得還能接受,集體培訓一節課50多塊錢吧, 我就報了十節課。」
  • 誰來為早教的「智商稅」買單?
    59.9元,算是體驗課,多次詢問,後期課程價格,早教中心,只是回答,與這個價格相差不大,當時一想一節課還不到20元,效果到底怎麼樣!抱著去看看態度,沒想的是到了周末,人山人海,密密麻麻聚集了不少孩子和家長,早教中心的營銷手段是真的厲害,悄無聲息的就招攬來了這麼多交「智商稅」的家長,他們不敢張揚,也不能張揚,目的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但是又不能讓太多的人知道,這顯然是矛盾的,一個班裡15個小朋友,一節課60分鐘,我想問下在坐的各位能在小板凳上老老實實坐60分鐘的小朋友能有多少,很明顯班裡的還不到十分鐘就亂成了一鍋粥,但是在課程結束之後
  • 關於報課,當媽後的我們是不是要交更多的智商稅?
    總結了一下,幾乎所有的都會問到,線上的線下的報課的問題。我呢,說實話,對於親子教育報課這種事情呢,持保守態度。確實很多的機構,線上也好,線下也罷,都在一個勁兒的灌輸某些學科必學的概念,甚至有的機構銷售販賣教育焦慮,似乎不學什麼學科(比如英語、比如編程、比如大語文閱讀等等)就會落後於人,孩子就要OUT了。這顯然是不對的。
  • 一期培訓班收費三四千,學跳繩也有必要報個班?
    這兩年,「跳繩班」一躍成為不少家長趨之若鶩的新晉熱門培訓班。過去,孩子玩著就能學會的跳繩,如今還得報班才能學會嗎?於是,家長們的見面語就變成了「你家孩子學跳繩了嗎」。孩子會跳繩的家長沾沾自喜,而孩子沒學過跳繩的家長焦慮萬分,「報班」成了「落後」家長們解決這一難題的途徑之一。記者看到,下午放學後,在紫竹院公園的小廣場上,穿著校服的孩子在教練的帶領下,不停揮動手裡的跳繩,努力做出跳躍的姿勢。站在一旁的年輕家長則表情凝重,極為關注孩子的表現。
  • 什麼跳繩課?竟然要200元一節!
    跳繩是個不錯的健身運動。可是在杭州一所學校,老師要求孩子每天跳繩,家長視頻打卡,一分鐘跳185個才算「優秀」!而對跳繩的重視竟催生跳繩培訓班,並且價格不菲。連跳繩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了?不僅如此,部分家長為了給孩子備戰體育中考,不惜花重金找私教「突擊練習」。這種種現象的背後,透射出教育焦慮。
  • 去校外培訓班學跳繩 體育老師:沒必要!大多數學生幾節體育課就能掌握
    近日,北京多家體育培訓機構推出跳繩項目受到歡迎,其中一對一上門培訓,5節課收費2000元,引發大家熱議。其實,跳繩培訓班並非新鮮事,在南京也有不少,近幾年越發熱門。某運動館跳繩教練說:「小學孩子比較多一點,上大班的孩子也會去接觸。現在需求非常大,因為小學會測試。我們是八個小朋友滿班,有的比較滿,約不上了。」隨後記者在某生活服務軟體上搜索兒童跳繩培訓,跳出五十多家商戶,價格普遍在每節課一兩百元,銷售量也從幾節到上百節課不等。
  • 「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讓他快樂成長」「那是因為你還沒有。」
    畢竟那是會經常掛在你脖子上,軟軟地對你說:「媽媽,我愛你」的親生孩子,你怎麼忍心看著她不知所措。你們可以說,這是收割了我的智商稅。識字這件事,不是早晚都能會的嗎?的確,當代媽媽們一路過關斬將,本科、研究生的讀過來都不在話下。可自從有了孩子後,智商似乎就急劇下降了。關於這個話題,我也想改天單獨拿出來說說。
  • 「花了兩萬,娃終於學會了跳繩和拍球」
    最近,「跳繩補習班火爆」的消息又一次戳中了我們焦慮神經的末梢。看了看相關新聞,大意是杭州一位媽媽,孩子剛上一年級,學校要求跳繩一分鐘達140下,於是便花了1288元給孩子報了跳繩課,一共9節,結果,孩子上完體驗課就開掛了,成功掌握了跳繩技術,媽媽不幹了,要求機構退費。這一爭執將「跳繩班」這個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課外培訓班推到了輿論的風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