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進「雙一流」,港府發補貼,怪不得香港學生都往內地跑

2020-09-11 方舟天下

上半年,因為疫情,很多打算辦理香港身份的人群,覺得可以再觀望觀望。

但真實數據表明,疫情期間,遞交申請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往年,遞交資料到出檔案號的時間大約一周,今年兩個工作日就可以出檔案號了。

今天想來講講,為什麼說,拿到香港身份更有利於孩子升學呢?

低分就可以上名校

這就要從長遠規劃來看了,擁有香港身份的孩子可以參加華僑生聯考,以低分考回內地名校,港籍的孩子升學海外更有優勢,港籍孩子還可以參加香港高考(簡稱DSE),通過DSE成績更有利於申請名校。

升學香港大學

在今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名榜上,香港共有6所港校進入這次排名,是頂尖院校了。而香港大學更和國際接軌,接觸的東西更廣闊。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年度香港排名

而港籍學生參加DSE考試,申請香港的大學時可以通過「大學聯招法」入學,要比非本地生更容易獲錄取。

香港八大最低錄取標準是33222,也就是說,總分達到12分即有機會被錄取。

據香港統計局數據,每年全港有約12000-15000個升學指標,升學率保持在1:6-1:7左右(比內地統招渠道升學率高出5-6倍)。

升學海外名校

直至2019年,海外有280間遍布17個國家的海外院校認可DSE成績。

其中,不乏英、美、澳的世界名校。

圖片來源於香港考評局官網

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德國等國家已經承認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與當地中學畢業資歷對等,獲得DSE考試成績,即等同於獲得當地高中畢業文憑,可憑DSE成績直接申請當地大學。

英國的大學更是直接承認DSE分數兌換。

另外香港學生還可以通過對港「免試招生計劃」,用DSE的成績報讀內地112所高等院校,這些高校多半是「985」、「211」工程大學,依據學生DSE成績擇優錄取。對於DSE的收分要求普遍較低,和高考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升學內地名校

如果是持有回鄉證的港籍同學,可直接以DSE成績報讀內地大學。

港生以DSE報讀內地大學的計劃名為「內地免試招生計劃」,意思是香港考生可以用DSE成績(香港高考)報讀內地122所高等院校,而且大多數是985/211高校。

不僅如此,內地高校招收DSE港籍考生的收生門檻也比較低。一般最低錄取要求是「3、3、2、2」,而這相當於學習成績中等的水平。

2020年參加該計劃招收港澳籍學生的學校增加至122所,且大部分為「985」、「211」等重點大學。清華北大、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名校更是名列其中。

孩子擁有港籍身份,在升學路上掌握了更大的選擇權!孩子也可以跳出內地激烈的高考競爭,輕鬆入讀內地「雙一流」學校,簡直美滋滋~

所以這也是港籍孩子一項升學優勢:即使成績沒那麼理想,也有不錯的學校可供選擇。

而且更誘人的是:內地還出臺了很多針對港澳臺同胞回內地升學的優惠的政策,例如:港生回港後就業、各類獎助學金、校長推薦計劃等。

港府發補貼

香港教育局9月3日提醒:

有意申請2020/21學年「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並於2020/21學年首年入讀指定內地院校的學生,須於9月21日或之前將填妥的申請書及相關文件以郵寄方式遞交予教育局。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資助計劃預期可惠及絕大多數到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及有不同經濟需要的香港學生,協助學生應付在內地院校學習的相關開支。在香港接受及完成高中教育的香港學生,包括修讀本地或非本地課程的學生、非華語學生,並符合其他資格,均可申請資助。

該資助計劃將惠及在186所指定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申請名額不設上限!

上面提到2020/21學年參與「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122所院校,也包含在計劃中。

「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分為「經入息審查資助」和「免入息審查資助」兩種,前者全額資助為港幣16,800元,半額資助為港幣8,400元;後者資助金額為港幣5,600元。

有關資助計劃的詳情及申請表格,可登錄香港教育局網頁查看:

www.edb.gov.hk/musss

總的來說,目前的政策,對於港籍孩子升學有許多利好。如果你的孩子是港籍身份,千萬不要白白錯過這樣的好處!

相關焦點

  • 低分進「雙一流」,港府發補貼,怪不得香港學生都往內地跑
    康橋書院國際部招生處最近收到關於DSE課程的諮詢,72%的家庭都是來自香港,包括香港原住家庭和「雙非」家庭。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在深圳就讀的香港籍學生已經超過19000人,為什麼,香港學生開始熱衷轉學深圳?
  •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於內地雙一流高校開設副學士項目
    三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最近,圈妹聽說香港教育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北京交通大學
  • 田學軍:香港學生報考內地高校熱情高漲
    長期以來,港澳教育界人士積極參與國家教育工作,在多個全國性教育學會協會、學術科研機構和評審委員會中都有港澳專家任職。越來越多的國家級平臺、項目、全國教育性評優評選活動面向港澳同胞開放,包括香港學校在2018年首次參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榮獲一等獎。
  • 香港高校本科招生工作已結束,港中大招生官:歡迎內地學生
    香港高校曾以其接近華語文化圈、學費相對低廉、與國際接軌、接受高考成績等優勢,吸引了大批內地高考高分段學生就讀。但近年來,綜合各方因素,港校的競爭力有所下降。2020年對香港來說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暴發和社會紛爭的雙重影響下,香港高校是否還「香」?港校的招生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今的港校能賦予學生的獨特資源在什麼?
  • 香港高校本科招生工作已結束,港中大招生官:歡迎內地學生
    王淑英表示,拿香港中文大學來說,今年在北京招生的分數平均分為652分,但港校特有的優勢不體現在分數上。她希望內地學生可以做文化傳遞的使者,希望港中大更好地為大灣區、為國家培養人才。港中大不設面試,每個省、市、自治區的招辦按照1:1.2的比例,把學生檔案投過來給我們。因此我們一般拿不到具體的報考人數。港中大每年的招生名額相對穩定,基本是300人上下。今年,我們通過高考,在中國內地的31個省、市、自治區計劃招收300名學生,最後招收了305名。港中大不設加分、自主招生等,我們拿到的學生分數都是裸分。今年港中大在北京的分數平均分是652分。
  • 港考生指內地高校面試題難且怪 嘆"名校不易進"
    中新網5月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63所內地高校免聯招試收港生計劃,5日啟動面試程序。千餘名考生於5、6兩日在香港、深圳、廣州參與面試。走出考場的不少考生反映,試題「難且怪」,有報讀北大小語種的考生被問到「江湖」一詞的翻譯而一籌莫展。清華大學更是增設數學筆試,令考生感嘆「內地名校不易進」。  今年是舊制中七、新制中六同時畢業升讀大學的雙班年。
  • 香港理工大學內地學生的出路如何?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幾年,香港理工大學的信息越來越受到關注,很多家長都開始考慮要將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大學,從每年的新聞報導中,我們也能發現越來越多的內地高考狀元也會選擇港校,香港高校的分數線更是直逼北大清華,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了解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教育在線現將去香港上大學一些基本問題進行匯總,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觀察:「港漂」受關注 內地學生搶了香港什麼?
    今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據香港大學公布的2013年內地招生數據顯示,今年申請港大的人數創新高達到1.2萬人。在錄取的303人中,有16位是全國各省市的高考狀元,這意味著香港本地學生要迎接內地生帶來的更大競爭。  到香港讀書,很多內地的家長和學生都衝著香港有些大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的名次,而且花費比留洋便宜。
  • 香港學生在內地:「這裡的生活讓我感到很幸福」
    3年前,她通過內地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簡稱「聯招考試」)進入華僑大學。  剛剛過去的暑假,羅代眾由學校推薦參加了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  內地就學:多種途徑向香港學生敞開大門  「在香港本地,能考上心儀大學競爭非常激烈,想讀中醫就更不容易了。中央政府考慮到香港高中生的升學壓力,開闢了多種入學渠道,我和很多高中同學因此有幸來到內地求學,大家至今都心懷感激。」來自香港的廣州中醫藥大學2017級碩士研究生劉盛豪說。  今年是劉盛豪在內地就讀的第七個年頭。
  • 香港大學獎學金不太好拿 政府不許內地學生打工
    「香港的生活太過自由,有些內地學生因而無法自律讀書,結果導致留級。」  在香港讀書,四年大學要開支數十萬元港幣。今年,幾乎所有香港高校都設有針對內地學生的獎學金,但真正能拿到獎學金的學生並不多。以情況較好的中文大學和科技大學來說,也只有1/3左右的內地學生能夠獲得全額資助。至於其他的學生,校方會按成績和表現發放一定獎學金,補貼部分學費或生活費,數額約為數萬港幣。
  • 香港明星為什麼老了都很窮?怪不得港臺明星都來內地發展了
    香港明星為什麼老了都很窮?怪不得港臺明星都來內地發展了近年來,我們時常可以看見老牌的香港藝人老年之後的落魄生活,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明星火紅的時候賺了那麼多錢,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呢?這裡面都幾點因素,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個原因就是香港的物價水平。香港早在上世界就是非常發達的經濟體,從香港的高房價就可以感受得出,香港的消費水平絕對是不低的。而高度發達的香港經過幾十年,收入水平對比房價並沒有很顯著的提升,所以香港的高消費是導致香港明星年老之後窮困的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就是明星的實際收入水平。
  • 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很充實!」 願意赴內地升學港生人數持續增長
    今年讀大三的黃諾晴告訴記者,在內地讀書期間曾到過北京、上海、西安、敦煌、青海、桂林等地考察學習,了解國情。  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入讀中山大學的黃諾晴認為,內地高校專業種類多,是吸引香港學生的原因之一,例如考古學就是香港高校沒有的。  免試招生計劃於2012年開始推行,內地高校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內地高考)成績擇優錄取學生。
  • 內地學生來香港後的住宿香港理工大學怎樣安排
    內地學生來香港後的住宿安排是怎樣的?   一般情況下,所有修讀全日制政府資助本科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可於首三年入住本校統籌的住宿設施,宿位的申請與分配,視乎同學的入宿年期,和參與課外及宿舍活動的情況。宿位通常在開學前一個星期開放讓學生遷入。有關詳情將在錄取通知書上闡明。
  • 香港高校陸續公布內地招生政策 推新專業吸引內地生源
    香港高校陸續公布內地招生政策 推新專業吸引內地生源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任敏)昨天,香港城市大學公布今年內地招生計劃,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也陸續透露今年內地招生政策,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港校通過擴招、新專業、新課程、新合作等方式,吸引內地考生報考
  • 清華北大等127所內地大學來港免試招生!為什麼除了內地身份都可以免試讀清華北大?
    為了引進更多優秀的港澳人才進入內地發展,國家教育部和香港教育局就繼續聯合舉內地高等教育展,2021年共有127所內地高校來港面試招生。(香港政府新聞網,註:免試指的是不需要參加內地高考)本次教育展有全國22個省市高校參加,其中以離香港最近的廣東省和擁有全國最多大學的北京市參與數量最多,分別有20所。
  • 香港教育官員:"334新學制"便利內地學生赴港深造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 趙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3日在此間表示,香港實施「334新學制」——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學,使得香港學制與內地接軌,省卻了內地高中畢業生赴港後為期一年的預備課程,極大便利了內地學生赴港深造。而設定內地高考成績與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分數比照制度,將是未來香港學制進一步與內地接軌的努力方向。
  • 港寶來內地讀DSE會影響考大學嗎?
    香港疫情尚未結束,此前社會事件的影響也還沒有完全平息,不少香港學生的家長前來諮詢:如果把港籍學生送回內地讀書怎麼選學校?孩子在內地讀DSE,會影響以後升學嗎?還能參加香港高考嗎?可以申請內地雙一流名校嗎?
  • 內地學生去香港留學,一定要準備好這些證件!
    成功申請香港留學之後,赴港讀書除了需要到學校報導,還有辦理香港身份證,開立銀行卡帳戶、電話卡等,每一個證件都需要大家提前準備好材料,及時申請。以下這5件事,一定要赴港之後儘快辦好:1、辦理香港身份證非常重要!
  • 港寶福利!教育部五大措施助力港寶內地升學!
    ·加大力度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完善香港青年學生在內地實習就業服務保障·推動港澳籍中小學生在內地就學·優化海外學歷認證工作·支持香港高校在內地開展合作辦學2.港生內地升學九年創新高3.持內地學位回港可報考公務員4.港科大把AI定為延伸主修學科教育部透露,2020年通過各種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超過萬人。
  • 內地在港大學生: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來香港讀書 (2)
    訪談實錄:  主持人:三位同學來自內地,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這種困難你們是怎麼克服的?  趙晨希:我覺得香港和內地還是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的。比如我們現在都是住宿舍,我們會覺得一些宿舍的文化也不是那麼好融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現在住的宿舍,剛來的時候,有一些香港同學會忙到很晚,不睡覺,這和內地定點熄燈是不一樣的,所以剛來的時候會很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