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提升面試技巧,為了最終的成功,做準備。
面試時間長短是最明顯的徵兆,它預示著你此次面試將取得成功還是獲得失敗。
一般來講,正常的面試時長應當在30分鐘左右,如果你的面試時長少於10分鐘,那你此次面試就極有可能以失敗告終,這說明面試官對你基本上沒有深入了解的興趣。
面試官未給出明確的時間答覆
面試的過程是雙向選擇的過程,你想挑選一個發展前景好、福利待遇好的公司,同樣,面試官也想挑選出足夠優秀、能力出眾的應聘者。
為了搶佔優秀的應聘者,面試官通常會在面試結束時,告知應聘者大概的回覆時間,如「兩天內給回復」或「本周五之前給回復」,讓應聘者可以心裡有數,防止應聘者因不知己方回復的時間,害怕遲遲等不到己方回復而與別家企業籤約。
有些名企、大廠,每年前來應聘的人都不少,競爭激烈。如果一周內未給回應,也是常見的情況,當打電話詢問時,對方仍只告訴你需「繼續等待」,且不告知具體的回覆時間,那你本次面試涼涼的可能性大增。
未主動約定下一輪面試時間
無論是校園招聘還是社會招聘,只有一輪面試的情況越來越少,通常是二面、三面乃至四面。
一輪面試通常由HR部門負責,對應聘者進行信息核對、簡單了解,剔除明顯不符合要求的應聘者。
二輪面試通常由部門經理負責,重點考察應聘者的專業技能以及與崗位的匹配程度。
三輪面試通常由部門總監負責,一般來講,通過這個面試就代表著你離offer的距離只有一步之遙。
在實習生面試都需要兩輪的當下,如果你一輪面試結束後,HR未主動約定下一輪面試時間,基本上,就預示著你此次面試的表現沒讓HR滿意。
如果在面試中,HR除了詢問基本信息、工作經歷、項目成就等這些在簡歷上可以明顯看到的內容之外,還進一步詢問你的居住地點與公司的距離、期望薪資等信息,那麼,恭喜你,這至少表明HR想要對你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首先,詢問意向薪資表明招聘方想近一步了解你的期望薪資與公司所能提供的薪資的差距是多少,是否與公司所能提供的薪資相符。
其次,儘管在大城市,尤其是上海、北京、深圳等這些特大型城市,每天花費一兩個小時在通勤路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如果,你的通勤時長長達三個小時及以上,那麼HR就要仔細衡量一下,你是否能長期堅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在通勤路上,考慮你是否能在公司長久呆下去。
再者,既然發布招聘信息,就表明公司目前此職位是緊缺人手的,如果招聘方對你感興趣,自然會詢問你的入職時間,儘快讓你入職,處理相關事務。
反之,亦然。
最後
面試中,雖然面試官的一些「暗示」非常重要,但我希望,面試的時候你把上面看到的那幾條,都忘掉,以免影響你在面試中的發揮。
另外,面試結束後我們需要復盤,沒有必要去不停揣測「面試官這樣問是不是就涼了」,「面試官那樣問是不是有戲?」面試是玄學,在面試問題以外的部分,還有許多我們無法知曉的信息,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面試這一部分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的呈現。剩下的就是不要停下求職的腳步,不要對某一個offer有執念,在價值觀這件事上呈現最真實的自己,這樣才能遇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戳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實習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