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又該換工作了」什麼樣的跳槽才真正有價值?

2020-12-12 職業規劃師Vin

作者|職業規劃師Vin原創

Q1

Vin您好,這是我工作2年的第三份工作,從IE做到了採購,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改善項目,因此換到了現在的這份工作。最開始的目的是覺得作為IE肯定需要了解SAP系統,所以現在主要的工作內容也是SAP, 但是在工作了後發現,我的工作也就只有SAP,每天千篇一律,感覺自己完全失去了提升的空間。

所以一直在考慮是否需要換工作。但是因為2年多時間換了三份工作,其實並沒有接觸什麼項目,出去找工作發現市場上需要的IE或者CI,都需要項目經驗;而不需要項目經驗的工作我又覺得工資太低,所以在考慮是不是繼續留下來,還是現在馬上換工作?

職業規劃師Vin:

在諮詢中,Vin發現有這麼一類人,在職業發展中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力達不到想要的職場狀態,他們通過一次次的跳槽來轉變,這是職場人在厭倦了自己的職業後,經常會考慮的一種職業調適手段。

他們一開始因為種種原因會認為自己現在的單位不好,於是就想迅速脫離這樣的環境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既沒有靜下來仔細剖析自己,又沒有進行充分的職業信息搜集與了解工作。

等到真的切換了職業軌道後才發現,原來新的職業或新的單位也是槽點滿滿,甚至很多方面還不如原單位,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過去的事情無法推倒重來一遍,於是在後面的日子裡,每天都追悔莫及:

工作幾年,並無建樹;橫向比較,不如別人;看著未來,並沒有讓自己興奮的可能。就又開始哭訴:是不是這份工作不適合我呢?我是否要再換呢?

1、不論是職業轉型還是重新定位,這都是一條不歸路。

事實上,很多人都會認為,如果轉型不成功,大不了回去重新開始。

但現實遠比想像的殘酷。

在職場中,HR看重的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發展的連續性,如果中間出現了「中斷」,就會給用人單位傳遞出這樣一個信號,那就是——這個人對自己缺乏職業規劃,錄用TA意味著不確定性和諸多風險。

何況很多崗位或職業本身的技能更迭較快,如果你中間斷了幾年沒有從事,等你想返回的時候,恐怕還得重新學習——也就意味著,你的競爭力和剛畢業那會兒差不多,但年齡、精力以及可塑性等都遠不如剛畢業那會兒。

因此,世上沒有後悔藥,一定要在充分地進行了自我評估及搜集到足夠的職業信息之後,再去做決定,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未來後悔的情況發生。

2、警惕職業發展中的「偽訴求」。

從我的諮詢經驗來看,我們在進行職業切換的時候,務必要警惕所謂的「偽訴求」。

什麼是「偽訴求」?

指的是你目前的工作已經滿足了你的部分訴求,但與此同時,還有些訴求沒有被滿足到——但人的本性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很多時候,我們在一個單位裡往往是體會不到已經被滿足的訴求的,而我們的眼睛卻永遠盯著不能被滿足的部分,以至於原工作或原單位的缺點被我們的頭腦在無形中進行了放大,很可能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都能引發你強烈的情緒波動,從而那部分未被滿足的訴求不斷地被強化,讓你誤以為它們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回到你的案例中來說。

你在之前的三份工作中,慢慢找到自己先做的項目,但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發現此工作技能不能滿足你未來的發展,感覺自己完全失去了提升的空間。

而等到你再想換工作,卻發現自己因為這幾年沒有運用相關技術,同時又缺乏項目積累經驗,而不需要項目經驗的工作,工資你又覺得低,想跳跳不出去,於是陷入泥潭......

因此,對於我們每個職場人而言,我的建議是,在你面臨重大決策關口,一定要儘可能列舉出你所看重的職業訴求,並儘量全面系統地進行分析,看看自己到底看重的是什麼——千萬不要忽視了當下被滿足的訴求,一味放大沒被滿足的訴求,要綜合在一起仔細比對,才能得出相對理性的決策依據和標準。

3、除了分析想要的,更要分析你有的。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跳槽?

說到底,職場是一個價值交換的地方——核心問題在於,你擁有的資源或能力是否匹配你想要的?需要做哪些準備或積累,才能獲得想要的職業?以及適合自己深耕的領域在哪裡?

一位老前輩說:做學問要像養豬,能坐得住;做官呢要像遛狗,這邊走走那邊也走走。不得不說這話既生動又合理。體現了留下和跳槽的基本原則。

留下的四要素包括:春風得意不走,沒有去處不走,能力有限不走,外部環境不佳不走。

走可走不能亂走。

春風得意不走:提拔較快,人際和諧,上升勢頭明顯,大佬很罩得住;無論外邊吸引力如何大也需多斟酌;

我以前的一位客戶,曾是當時最年輕中層幹部,領導待其甚厚,後結識上級某單位主要領導老鄉,該領導口頭承諾予以重用,挽留不聽遂去,新單位人事複雜,高學歷者眾多,加上隔行如隔山,工作歷久無功,領導想提拔而無著力點,對比老單位比他提拔晚的都又進一步,且司改後待遇提升,該同志找到我做諮詢時不禁流露後悔之意。

能力不足不走: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實力是很可怕的,比如是平臺強還是你自己強,客戶資源是為公司而來還是為你而來,都要弄清楚先。

大環境不佳不走:行業已經哀鴻一片,大公司都似乎朝不保夕,還有人拉你去一起創業,你是該愛他還是揍他。

不知己不知彼何以實現目標。

對應的自然是要離開的三個有利於:有利於拓展職業理想實現的空間,有利於工作層次上升,有利於生活水準提升。而不是僅局限於工資有所增加。

因為跳槽成本是顯著的:從業績和人際交往的角度都要重新做起,沒有足夠收益,跳槽行為就不經濟。

首先有利於職業理想的實現:追求職業領域的更好更快更強,體現自己的職業價值。靠手藝吃飯那手藝不但不能丟那還要持續進步。

而如果單純為錢跨行業跳槽不當,從業界領先跳到不靠譜後進,你的業務水平,以及在業內的口碑都可能為其所累。

再是有利於工作層次上升:為什麼不用收入上升而說層次上升。就是說跳槽之後,你在系統中的地位與從前不同了,從事的工作更重要了,而收入的提高是附加獎勵。跳槽升職才應該是常態,而跳而不升職,你在相應層次接觸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意義就沒這麼大。

還有職業的延續性:很多職業的淘汰率比較高,升到管理崗位,或成功轉型離不開你的技術積累型崗位,才能避免被淘汰。

而不是跳了幾次槽,工作崗位都差不多,月薪增加也有限,那意義也就沒那麼大了。

最後有利於生活水準上升:這不止是收入提高。要從人生中一些更重要的環節著眼。家庭事務的承擔,不疲憊的比較少,雖然心甘情願,有老有小有甜蜜的責任,人到中年,精力體力與十幾二十歲時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的話:

關於不做不顧後果的奮鬥者:心常寂靜,知足少事;

關於我們還是要努力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水少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在深度了解自我的情況下,做好信息採集對比之下的判斷,是決定跳槽的先期工作,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明珠暗投的事故產生。

祝好!

貳十年金融、地產、商業項目營銷策劃、諮詢及管理經驗,綠地集團前營銷策劃總監。 現為盈石諮詢創始人,資深職業規劃師,專注於生涯規劃一對一深度諮詢。迄今服務諮詢人數2000人以上,口碑好評度96%,服務滿意度超過行業平均值90%以上,獲國家職業生涯規劃師認證。

職業有困惑 就找Vin老師

相關焦點

  • 每日新聞熱詞:換工作前先考察下跳槽價值,「跳槽價值」英語怎麼說?
    小編摘要:「跳槽價值」的英文表達是jump value。
  • 塔羅測試:下半年你是否適合跳槽換工作
    那麼下半年年你是否適合跳槽換工作呢?一起用塔羅牌來看下吧。 佔卜選牌規則: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心裡只想著要佔卜的問題:下半年你是否適合跳槽換工作?然後憑第一感覺在下面的4張牌中選出1張最有感覺的牌,看結果如何吧!
  • 跳槽/換工作必看技能之一
    遇到過很多這樣的諮詢客戶,因為對一些工作的嚮往,或者聽別人說這個工作多好多好,或者薪水高或者有發展等等,在沒有詳細了解的情況下就衝動作出跳槽的決定。客戶趙新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學的機械專業,畢業在專業對口的公司也做了兩年。
  • 為什麼我總是在換工作
    其實我也挺困惑的,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無法在一個單位裡長久地做下去。    平湖    平湖:    你好。讀了信之後的第一感覺是挺佩服你的,5年7份工作,而且每次跳槽都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不是每個人在換工作這件事上都可以做到這樣果斷和有執行力的。
  • 手把手教你跳槽,趁著年輕就要多換工作!
    作為待過創業公司,去過一線網際網路企業,2年內「不幸」換了四份工作的運營從業者,雖然不打算參加今年的全民跳槽季,但我想碼點文字給準備換工作的小夥伴打打氣,抖點自己幾經波折跳槽到百度的經歷。為了解網際網路從業者在今年春季的跳槽意願,我在個人公眾號「產品菜鳥匯」的運營圓桌欄目上做了一期投票,從調查結果來看有73%的人選擇在最近觀望合適的機會。
  • 錢少事多離家遠,想辭職換個錢多的工作,跳槽到底能不能漲工資?
    文:冠群職說01 我到底該不該跳槽?同為職場人,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糾結和煩惱:領導很變態、沒事總加班、工資不夠花、升職沒希望,每天懷揣上墳的心情去上班,早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就在想:我到底該不該跳槽?關於跳不跳槽這個事,如果你問別人,肯定會得到這麼幾種回答:1、擔憂派沒事可別跳槽,我聽說現在大環境不好,不好找工作;我聽說現在很多人都失業了,你這有個工作就先幹著吧。
  • 如果你也經常換工作、跳槽,真該讀一下康德的語錄,能影響你一生
    說起現代年輕人工作,誰沒有換個工作?誰沒有跳過槽?大多數人都換個工作,跳槽,也只有少數人堅持第一份工作,做到底。那麼縱觀跳槽的人,換工作的人,主要原因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嫌棄工資太低了,這個是很多人忍受不了,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當一個人工作連溫飽都難解決,天天餓肚子,自然會考慮換工作。
  • 28歲跳槽7次,還沒找到喜歡的工作,我該怎麼辦?
    從70後到95後,跳槽越來越頻繁了。    我看過一個故事,講的是畢業5年跳槽了24次,等30歲再去找工作時,已經沒有人要了。 當然,這是個案。但是,有很多人打著「喜歡」的名義跳槽,做新工作沒多久又發現自己已經不喜歡了。反反覆覆,把職場的路越走越窄。
  • 三年換八次工作?頻繁跳槽的人,通常有4種情況
    在聊天綜藝節目《圓桌派》的一個專題為「跳槽」的某一期,嘉賓張立憲(《讀庫》主編)提到一位3年換8次工作的人。他感嘆說:「我真的感覺到現在的年輕人的就職、就業,每個人都有一本血淚史。」似乎「跳槽」只是一件在當下年輕人眼裡極其平常的事情一樣,而要是遇到一個沒怎麼跳槽的人,就好像很「稀奇」。像這種「三年換8次工作」的人,一般都會有以下4種情況,最後一種讓很多人都有共鳴。
  • 跳槽跳槽老是跳槽 3年6換工作會不會是心理有障礙?
    「兒子工作3年,換了6份工作,最短的幾份工才做了兩三個月。過年前,他辭掉了一份外貿公司的活,過完年還一直沒找到稱心的工作。」  紹興沈女士,昨天在電話裡向記者求助,她擔心兒子的心理有問題。  頻繁跳槽,是不是真和心理障礙有關係?
  • 經常換工作的人是不是很失敗,那些頻繁跳槽的人最後怎樣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員工的跳槽率越來越高,90後特別突出,平均7個月就換一份工作,現在還處於迷茫的朋友會考慮一個問題,自己現在的工作做的很崩潰,很煩躁,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那些頻繁換工作的人怎麼樣了。那些經常換工作的人,不一定都是失敗者,也不一定都是成功者,有些人越換工資越高,有些人越換工資越低,到最後甚至難以生存了,搞懂了其中的原因,你就能夠知道自己該不該換工作了。
  • 誠實寫下工作經歷,卻被HR問怎麼換了那麼多工作,怎麼辦?
    作為求職者,雖然有些不是自己主觀意願換的,但被面試官問到這個問題,該怎樣回答,才能順利通過面試呢?工作更換頻繁,平均工作時間太短,HR會質疑求職者的忠誠度和能力。你換了好幾份工作,是什麼原因,因為漲薪跳槽、因為職業發展空間換的?你如何證明來我們這邊你就能穩定做下去?你離開上一份工作,那你是否熱愛你的工作,未來3年、5年你的職業發展目標是什麼?你能為我們貢獻的價值是什麼?
  • 年輕人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又該怎麼工作?
    首先,你不待夠三年,你不會真正了解工作到底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做,你對工作的概念還是蜻蜓點水一樣的認知,你也沒有見過其他的企業什麼樣,你再找工作還是找自己認知範圍內的所謂理想工作,這很容易讓你陷入循環跳槽中。其次,堅持的結果就是會有更好的機會。
  • 跳槽換工作之後,突然感覺大不如前,該怎麼辦?
    每年金三銀四是跳槽的高峰期,有一些打工者會在3月和4月選擇換工作。有時候是與上級領導關係處理不好,有時候是工資待遇沒有提升,有時候是因為離家太遠,有時候是工作加班加點太辛苦,無論你是因為哪一點選擇了換工作,都要承擔起換工作後的種種不適應。跳槽換工作之後,突然感覺大不如前,該怎麼辦?
  • 因入職未滿三年就跳槽而被批,年輕人到底該不該頻繁跳槽?
    就像昨天,一連好幾條熱搜,都在討論年輕人跳槽的問題。一份對1984名職場人進行採訪形成的調查報告中,90%的受訪者都表示,周圍#入職未滿三年跳槽的年輕人多#,於是引發了大家對於#年輕人該不該頻繁跳槽"的討論。
  • 跳槽換工作總得到更好回報的四大生肖
    每個人在工作當中都希望能夠得到不同的挑戰,也希望能夠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讓自己不斷的高升,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在工作當中有更好的發展,也能夠讓自己迎接更為廣闊的平臺,所以跳槽換工作其實也能夠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機會,並且能夠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發展,但是並不是每個人跳槽都可以有更好的回報
  • 提醒:頻繁換工作的人,是否考慮到這幾個事情?
    有網友提問說:那些頻繁換工作的人後來都怎麼樣啦?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職場員工跳槽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眾多世界知名的人力資源專家和諮詢公司都有這樣一個觀點,人一生有3到5次的跳槽經歷是正常的,在某些國家甚至是公司衡量一個職員在社會上有沒有競爭力的一個考量因素。問題在於,跳槽節奏是否科學,是否過於頻繁。
  • 如何看待應屆畢業生頻繁跳槽換工作?
    對個人來說,正確把握自己的職業方向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環節,它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鏡子和尺子」,用於看清你的職業偏向,領導你未來5一10年的職業積聚和發展,也是解決「自己心坎真正盼望做什麼事」的問題,是職業目標。那為什麼會把頻繁換工作和應屆生聯繫在一起呢?怎麼看待應屆畢業生一直頻繁換工作?
  • 為何有人一直說自己想換工作、要跳槽?
    本篇的題目,本該叫做《想換工作,要不要告訴同事?》,但遠比這個更深遠。我這麼多職場徒弟、群友,經常發現很多規律。比如,常有剛畢業0-3年的人,平時一直跟同事、師父、領導等,聊自己的私事,包括職業方面的,甚至自己要跳槽、未來職業方向、目前工作沒盼頭、自己不懂職業規劃等等抱怨,也跟這些同事聊天。
  • 有過3年跳槽7次的經歷我才明白,這樣跳槽,並不能改變什麼!
    這種跳槽的理由我笑了!我一同事小輝,今年35歲,最近他辭職了,不過我認為這種人,哪怕你再跳槽10次,都沒有用。因為跳槽,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改變,跳槽只是讓你換另一個辦公的環境而已。而我一直抱有這些想法,直到出來工作才3年,我已經總共跳槽了7次,平均下來,在一家單位都沒有待超過半年,最快的一次,幹一個多月就辭職了。而一起出來工作的同學,還在原來的地方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