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職業規劃師Vin原創
Q1
Vin您好,這是我工作2年的第三份工作,從IE做到了採購,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改善項目,因此換到了現在的這份工作。最開始的目的是覺得作為IE肯定需要了解SAP系統,所以現在主要的工作內容也是SAP, 但是在工作了後發現,我的工作也就只有SAP,每天千篇一律,感覺自己完全失去了提升的空間。
所以一直在考慮是否需要換工作。但是因為2年多時間換了三份工作,其實並沒有接觸什麼項目,出去找工作發現市場上需要的IE或者CI,都需要項目經驗;而不需要項目經驗的工作我又覺得工資太低,所以在考慮是不是繼續留下來,還是現在馬上換工作?
職業規劃師Vin:
在諮詢中,Vin發現有這麼一類人,在職業發展中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力達不到想要的職場狀態,他們通過一次次的跳槽來轉變,這是職場人在厭倦了自己的職業後,經常會考慮的一種職業調適手段。
他們一開始因為種種原因會認為自己現在的單位不好,於是就想迅速脫離這樣的環境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既沒有靜下來仔細剖析自己,又沒有進行充分的職業信息搜集與了解工作。
等到真的切換了職業軌道後才發現,原來新的職業或新的單位也是槽點滿滿,甚至很多方面還不如原單位,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過去的事情無法推倒重來一遍,於是在後面的日子裡,每天都追悔莫及:
工作幾年,並無建樹;橫向比較,不如別人;看著未來,並沒有讓自己興奮的可能。就又開始哭訴:是不是這份工作不適合我呢?我是否要再換呢?
1、不論是職業轉型還是重新定位,這都是一條不歸路。
事實上,很多人都會認為,如果轉型不成功,大不了回去重新開始。
但現實遠比想像的殘酷。
在職場中,HR看重的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發展的連續性,如果中間出現了「中斷」,就會給用人單位傳遞出這樣一個信號,那就是——這個人對自己缺乏職業規劃,錄用TA意味著不確定性和諸多風險。
何況很多崗位或職業本身的技能更迭較快,如果你中間斷了幾年沒有從事,等你想返回的時候,恐怕還得重新學習——也就意味著,你的競爭力和剛畢業那會兒差不多,但年齡、精力以及可塑性等都遠不如剛畢業那會兒。
因此,世上沒有後悔藥,一定要在充分地進行了自我評估及搜集到足夠的職業信息之後,再去做決定,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未來後悔的情況發生。
2、警惕職業發展中的「偽訴求」。
從我的諮詢經驗來看,我們在進行職業切換的時候,務必要警惕所謂的「偽訴求」。
什麼是「偽訴求」?
指的是你目前的工作已經滿足了你的部分訴求,但與此同時,還有些訴求沒有被滿足到——但人的本性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很多時候,我們在一個單位裡往往是體會不到已經被滿足的訴求的,而我們的眼睛卻永遠盯著不能被滿足的部分,以至於原工作或原單位的缺點被我們的頭腦在無形中進行了放大,很可能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都能引發你強烈的情緒波動,從而那部分未被滿足的訴求不斷地被強化,讓你誤以為它們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回到你的案例中來說。
你在之前的三份工作中,慢慢找到自己先做的項目,但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發現此工作技能不能滿足你未來的發展,感覺自己完全失去了提升的空間。
而等到你再想換工作,卻發現自己因為這幾年沒有運用相關技術,同時又缺乏項目積累經驗,而不需要項目經驗的工作,工資你又覺得低,想跳跳不出去,於是陷入泥潭......
因此,對於我們每個職場人而言,我的建議是,在你面臨重大決策關口,一定要儘可能列舉出你所看重的職業訴求,並儘量全面系統地進行分析,看看自己到底看重的是什麼——千萬不要忽視了當下被滿足的訴求,一味放大沒被滿足的訴求,要綜合在一起仔細比對,才能得出相對理性的決策依據和標準。
3、除了分析想要的,更要分析你有的。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跳槽?
說到底,職場是一個價值交換的地方——核心問題在於,你擁有的資源或能力是否匹配你想要的?需要做哪些準備或積累,才能獲得想要的職業?以及適合自己深耕的領域在哪裡?
一位老前輩說:做學問要像養豬,能坐得住;做官呢要像遛狗,這邊走走那邊也走走。不得不說這話既生動又合理。體現了留下和跳槽的基本原則。
留下的四要素包括:春風得意不走,沒有去處不走,能力有限不走,外部環境不佳不走。
走可走不能亂走。
春風得意不走:提拔較快,人際和諧,上升勢頭明顯,大佬很罩得住;無論外邊吸引力如何大也需多斟酌;
我以前的一位客戶,曾是當時最年輕中層幹部,領導待其甚厚,後結識上級某單位主要領導老鄉,該領導口頭承諾予以重用,挽留不聽遂去,新單位人事複雜,高學歷者眾多,加上隔行如隔山,工作歷久無功,領導想提拔而無著力點,對比老單位比他提拔晚的都又進一步,且司改後待遇提升,該同志找到我做諮詢時不禁流露後悔之意。
能力不足不走: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實力是很可怕的,比如是平臺強還是你自己強,客戶資源是為公司而來還是為你而來,都要弄清楚先。
大環境不佳不走:行業已經哀鴻一片,大公司都似乎朝不保夕,還有人拉你去一起創業,你是該愛他還是揍他。
不知己不知彼何以實現目標。
對應的自然是要離開的三個有利於:有利於拓展職業理想實現的空間,有利於工作層次上升,有利於生活水準提升。而不是僅局限於工資有所增加。
因為跳槽成本是顯著的:從業績和人際交往的角度都要重新做起,沒有足夠收益,跳槽行為就不經濟。
首先有利於職業理想的實現:追求職業領域的更好更快更強,體現自己的職業價值。靠手藝吃飯那手藝不但不能丟那還要持續進步。
而如果單純為錢跨行業跳槽不當,從業界領先跳到不靠譜後進,你的業務水平,以及在業內的口碑都可能為其所累。
再是有利於工作層次上升:為什麼不用收入上升而說層次上升。就是說跳槽之後,你在系統中的地位與從前不同了,從事的工作更重要了,而收入的提高是附加獎勵。跳槽升職才應該是常態,而跳而不升職,你在相應層次接觸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意義就沒這麼大。
還有職業的延續性:很多職業的淘汰率比較高,升到管理崗位,或成功轉型離不開你的技術積累型崗位,才能避免被淘汰。
而不是跳了幾次槽,工作崗位都差不多,月薪增加也有限,那意義也就沒那麼大了。
最後有利於生活水準上升:這不止是收入提高。要從人生中一些更重要的環節著眼。家庭事務的承擔,不疲憊的比較少,雖然心甘情願,有老有小有甜蜜的責任,人到中年,精力體力與十幾二十歲時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的話:
關於不做不顧後果的奮鬥者:心常寂靜,知足少事;
關於我們還是要努力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水少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在深度了解自我的情況下,做好信息採集對比之下的判斷,是決定跳槽的先期工作,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明珠暗投的事故產生。
祝好!
貳十年金融、地產、商業項目營銷策劃、諮詢及管理經驗,綠地集團前營銷策劃總監。 現為盈石諮詢創始人,資深職業規劃師,專注於生涯規劃一對一深度諮詢。迄今服務諮詢人數2000人以上,口碑好評度96%,服務滿意度超過行業平均值90%以上,獲國家職業生涯規劃師認證。
職業有困惑 就找Vin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