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記錄五歲半女兒打生長素經歷,孩子身高矮小,到底怎麼辦

2020-12-18 龍寶育兒

俗話說,一高遮九醜,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理想的身高,但理想很豐滿,現實有時候很骨感,孩子長得比同齡人慢,身高比同齡人矮,到底該怎麼辦?有些父母就迫不及待地想給孩子補充外源性生長激素,到底可不可取呢?哪些孩子才適合打生長激素呢?

一位媽媽給五歲半女兒補充生長激素的經歷,或許可以給大家提供更多的參考:

1、三年的觀察期

這位媽媽的女兒在五歲半的時候,淨身高為105.5釐米,身高低於三個標準差,達到了矮小症的診斷,在此之前,孩子在兩歲半的時候,身高發育就低於同齡人,媽媽經過三年的觀察,發現孩子越長越慢,已經達到了矮小症的標準。

經歷了一系列的檢查,發現孩子生長激素生長因子等都不缺,就是腦垂體偏小一些。這位媽媽決定給孩子進行外在幹預,即補充生長激素。

2、漫長的治療過程

每天注射生長激素,媽媽和孩子都需要有心理準備,尤其是媽媽,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掙扎,畢竟這不是一個很好做的決定。目前孩子的身高比正常的身高差了8-9釐米,生長激素幹預後,每年要比正常孩子多長三公分,那麼三年的時間就可以追趕上正常孩子的身高發育。媽媽的心理底線是,能夠追趕上媽媽160的身高就可以。

3、其他的配合工作

即使孩子使用生長激素,也要配合睡眠,營養和運動,只有多管齊下,孩子才能越長越高,所以父母也要安排合理的時間,經常帶孩子出去活動,戒掉孩子挑食偏食的壞毛病,一定要注意早睡,不要經常熬夜。

4、階段結果

這位媽媽也是比較幸運的,孩子的身高有了理想的變化,之前半年才長了1.5釐米,但治療後一個多月就長了1.5釐米,體重也增長了一些,但這是分療程的,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檢測生長因子等,相信孩子經過努力,身高會達到理想的高度。

生長激素,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打

看過了這個媽媽的經歷,發現生長激素真的非常重要,但其實生長激素並不是每個身材矮小的孩子都可以使用,首先,我們發現,這個媽媽耐心觀察了孩子三年的身高變化,經過各種診斷,確診了才下定了決心,另外,媽媽也提到過,此前也擔心生長激素的副作用,為此糾結了很久,可見,生長激素也有反作用。

1、孩子矮小,不一定是缺乏生長激素

其實很多家長一直陷入一個誤區,要不要給孩子補充生長激素,不是看孩子是否長得比同齡人矮小,而是看孩子是否缺乏生長激素。

也就是說,孩子矮小的原因有很多種,缺乏生長激素只是其中一種,所以孩子矮小=缺乏生長激素,這是錯誤的想法,如果孩子的身高處於生長曲線中3%的水平之下,也有可能是各種疾病導致的,比如代謝方面的疾病,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營養不良或者內分泌方面的疾病等等,所以還是應該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正規的檢查,而不是盲目地補充生長激素。

2、生長激素有副作用

很多孩子的身高、體重處於平均線以下的位置,但仍在正常範圍內,父母就不要著急,我們要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孩子的飲食情況和吸收情況如何。

第二,孩子的運動量或者睡眠情況如何。

第三,記錄一定時間內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是一直比較慢,還是在某個階段比較慢。

如果孩子身體內並不缺乏生長激素,但卻補充過量的生長激素,還會讓孩子自身生長激素的分泌受到影響,從而讓孩子的骨垢線提前閉合,最終導致身材矮小,相信這個結果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父母弄清楚孩子生長緩慢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數孩子的身高增長是在正常範圍內的,即使在正常範圍的下限,父母也不用過度焦慮。

首先,要讓孩子好好吃飯,杜絕挑食偏食的習慣,可以常規的補充維生素D等,飲食上也要多注意,食品不要單一,儘量種類豐富,每天給孩子補充一定量的牛奶,少吃一些零食和垃圾食品。

第二,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睡前少看電視和手機,養成進門兒就做作業的好習慣,此外,每天都要給孩子留出一定量的活動時間,促進骨骼的快速發育。

相關焦點

  • 8歲男孩身材矮小,長期使用生長素,不打就不長了!
    當代年輕人的審美,不管男女都希望自己有一雙修長的大長腿,所以很父母從小就很注意孩子的身高發育。甚至有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比班裡的同學都要矮小,就萌生的打生長激素給寶寶「催高」。8歲的探探就是因為長期使用生長素,導致骨骼提前關閉,個子不長長了。生長激素的缺乏跟有些矮小症有直接關係,比如:垂體性的侏儒。但是有些矮小有可能是因為疾病、營養、睡眠、運動不足造成的,跟生長激素沒有什麼關係。家長覺得自己孩子矮小一定要去正規的大醫院檢查,聽取醫生的建議,謹慎使用生長素。
  • 7歲孩子女孩矮小,父母濫用生長素導致糖尿病,後悔已來不及!
    夢霞是深圳人,今年7歲了,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家裡條件真的很不錯。平時夢霞想要什麼,父母幾乎都會滿足她。但是夢霞的個子非常的矮小,在班裡也都是坐在第一排,做操也是站在第一排,爸爸媽媽都開始著急了,帶著夢霞到醫院檢查。
  • 一篇「斷骨增高」引發網友熱議:給孩子打「生長素」增高可取嗎?
    也有網友支持她說,自己的孩子也是比較矮,準備帶給孩子去醫院打生長激素。相信很多家長也對「生長激素」很好奇,孩子身高發育緩慢打生長激素真的可取嗎?主要的作用是促進孩子體內除了神經組織外的其他組織發育,加速身體代謝的同時,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有效地達到增長身高的目的。打「生長素」真的那麼不堪嗎?實際是怎樣的?
  • 一篇「斷骨增高」引發網友熱議:給孩子打「生長素」增高可取嗎?
    什麼是孩子身高「生長激素」? 「生長素」是人出生就有的,人體內有多種多樣的激素,而促進孩子增高的「生長激素」是專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的唯一有效物質,已經通過了國家食品藥監局批准,具有一定安全性。
  • 一歲半女寶寶身高82cm,體重8.2 kg,寶寶算太矮小嗎?該怎麼辦?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寶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無不牽動著父母的心。而很多做爸媽的都喜歡從孩子的身高、體重方面去判斷孩子是否發育正常,去判斷孩子是否太瘦小。如果寶寶身高體重正常或者稍微比別的孩子身高高點,體重比別家孩子重一點還好,但如果我們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身高偏矮,體重偏輕的話,我們做父母的就要擔憂了。正如一位網友留言的那樣:一歲半女寶寶身高82cm,體重8.2 kg,寶寶算太矮小嗎?該怎麼辦?
  • 為什麼父母身高都不錯,孩子會得「矮小症」?
    遺憾的是,張女士14歲的女兒骨骺已經閉合,身高定格在150釐米,而8歲的兒子目前身高只有120釐米,正在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對這則新聞,網友們爭議紛紛,有人說「我們小時候沒有手機,天天早睡早起,身高也就150釐米。」手機又躺著中槍了嗎?  身高150cm,到底算不算「矮小症」?
  • 孩子矮小居然要每天注射,就像打胰島素一樣
    科主任李潤潔介紹,治療並非「一針了事」,目前,臨床使用的生長激素為短效激素,孩子必須天天注射,不能間斷,就像打胰島素一樣,但等小豪骨骺線閉合後就不能再打了
  • 孩子長得矮小,矮小症危害大,孩子身高問題不可大意
    現在的飲食越來越豐富了,很多孩子吃的好睡的好身高長得發育很快,比實際年齡要高很多。但是有些孩子比同齡人矮了半頭,上學座位一直被安排在前三排,一年的身高也增長不到5釐米,這讓很多家長很苦惱,如果孩子像以上所說的,很可能是患上了矮小症,矮小症的危害很大,家長們不要覺得長大以後就好了,一定要重視。
  • 醫來啦 | 孩子不長個?海南專家:定期測量記錄孩子身高 發現矮小...
    直播回放 | 孩子不長個怎麼辦?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2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陳逸航)孩子不長個怎麼辦?怎麼判斷孩子矮小?  黃曉燕表示,孩子的生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出生時一般是50cm左右,以女孩為例,成年平均身高是160cm;15歲左右身高停滯生長。那麼出生到成年的 15年裡身高需要增長110cm;0-2歲身高將增長35cm,青春期會增長25-30cm,這兩個關鍵的時期就佔到總身高增長的一半以上了,2歲—青春期,每年身高增長5-7cm;因此如果想要孩子儘量高一些就需要把握住這兩個關鍵的生長期。
  • 山西:矮小症患者就診率極低 家長認知不足
    7月23日,山醫大一院內分泌科門診舉辦矮小症義診,現場免費為符合條件的「矮小」兒童測身高、體重和骨齡。一上午就有近60多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就診,他們從2歲到16歲不等。     一名媽媽帶著16歲的女兒前來參加義診,女兒的身高還不及1.5米,明顯矮於同齡人,但由於她的身體已經開始發育,錯過了治療的最佳年齡。
  • 孩子身高矮小?除遺傳外,還有哪些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
    媽媽面對不愛吃飯的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吃飯將來才能長大高個兒。孩子的身高往往也是身為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小潔家的女兒今年已經15歲了,但是每當小潔帶孩子出去被人都以為她的女兒只有十一、二歲,面對這樣的提問小潔自己尷尬倒也沒有什麼,但是時間長了小潔的女兒就對自己的身高特別敏感,當有人再次問起她的年齡時,孩子的回答總是很小聲。
  • 醫來啦 | 孩子不長個?海南專家:定期測量記錄孩子身高 發現矮小及時就醫
    直播回放 | 孩子不長個怎麼辦?聽聽專家怎麼說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2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陳逸航)孩子不長個怎麼辦?怎麼判斷孩子矮小?黃曉燕表示,孩子的生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出生時一般是50cm左右,以女孩為例,成年平均身高是160cm;15歲左右身高停滯生長。那麼出生到成年的 15年裡身高需要增長110cm;0-2歲身高將增長35cm,青春期會增長25-30cm,這兩個關鍵的時期就佔到總身高增長的一半以上了,2歲—青春期,每年身高增長5-7cm;因此如果想要孩子儘量高一些就需要把握住這兩個關鍵的生長期。
  • 寶寶一周半身高體重標準是多少 小孩身高偏矮怎麼辦?
    新浪作為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關心,尤其是孩子年齡越小總會擔心它的營養跟不上,會影響孩子的身高體重。那麼,一周半的寶寶身高體重標準,小孩身高偏矮怎麼辦?接下來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一周半的寶寶身高體重標準1、通常來說一歲半的男寶寶身高標準大概是在77.2到89.3釐米之間,標準體重是在9.1到14.2千克。
  • 5歲寶寶打「生長激素」,引發網友104條評論,真的不可取嗎?
    提問:你為身高而自卑過嗎?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身高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希望能達到自己想要的那個身高,但卻有一部分人身材矮小,和同齡人站在一起,難免心理會產生自卑,還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高太高了,造成生活諸多不便,可以說身高對於生活都是有著一定影響的,尤其是交友方面了。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身高一直很重視,就怕孩子長不高,影響到了將來的生活,因此,為了孩子的身高,也沒少花費心思!
  • 孩子身高矮小怎麼辦?5大因素影響孩子身高
    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有個讓人羨慕的身高,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現在孩子的身高都在不斷增加,但有些孩子的身高還是不太理想。那麼,孩子身高矮小怎麼辦?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孩子身高矮小怎麼辦?當發現寶寶在小的時候身高比較矮小,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原因造成。當然有可能是由於寶寶身體缺乏營養造成,想要改變,一定要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適當補充蛋奶製品或者是帶著寶寶檢查身體,看寶寶身高矮小到底是由於哪種原因。如果缺乏微量元素的話,等到身體營養全面了,寶寶身高自然就會正常。
  • 每年700萬孩子患矮小症,14歲女孩身高還只有1.48米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張伊人近日,一條「矮小症男孩靠運動長高16CM」的報導登上了熱搜:泡泡5歲時被確診為矮小症,在醫生建議下,爸爸開始對他進行每天一個半小時的魔鬼訓練:匍匐前進、折返跑、立定跳遠……如今,6歲半的泡泡不僅成功長高16釐米,他的運動天賦還被劉翔點讚「可以進國家隊」。
  • 兩歲半的寶寶身高95釐米、體重28斤,正常嗎?
    導讀:兩歲半的寶寶身高95釐米、體重28斤,正常嗎?兩歲半的寶寶身高體重多少算標準?寶寶的身高體重一直都是寶爸寶媽關心的問題,一是通過寶寶的身高體重來判斷寶寶是否發育健康,二是想知道寶寶長大以後能不能長成大長腿、大高個,畢竟人們都喜歡自己的女兒高挑漂亮,喜歡自己的兒子高大帥氣。那麼兩歲半的寶寶身高95釐米,體重28斤,正常嗎?
  • 花10萬長了9釐米,「生長激素」這麼好,為什麼很少有人去打?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孩子的身高問題是所有父母都關心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孩子身高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父母遺傳,然而大家總想爭取一些,遺傳之外的手段。長得高的人無法體會身材矮小的人的心理,尤其是有過此類經歷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面對和自己一樣尷尬自卑的境遇。
  • 5歲孩子打「生長激素」,引發了網友104條熱評,真的那麼不堪嗎?
    網友們紛紛評論關於「長高」的見解,有的網友支持運動增高、有的網友支持飲食、睡眠等,令網友爭議最大的還是這位網友的發言:「娃兒快5歲了,班上最矮的孩子,準備打生長激素了」!也有網友支持她說,自己的孩子也是比較矮,準備帶給孩子去醫院打生長激素。相信很多家長也對「生長激素」很好奇,孩子身高發育緩慢打生長激素真的可取嗎?有那些家長說的那麼不堪嗎?會像「斷骨增高」一樣給孩子留下嚴重的副作用嗎?
  • 孩子矮小不一定是"晚長" 也可能是疾病|矮小症|內分泌|新生兒|身高...
    怎樣判斷孩子身高是否異常呢?孩子矮小是否屬於晚長型?父母身高矮,孩子會遺傳嗎?偏矮的孩子需要進行幹預助長嗎?生長激素治療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