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人,拉存款為什麼這麼難?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陳濤 看懂經濟

作者 | 陳濤

監管機構人士,看懂經濟專家作家

銀行業務種類千千萬,如果問哪個業務是所有銀行人都繞不開的,「拉存款」說是第二,沒有哪個敢說是第一。

又到季末,但對銀行從業者來講,季末攬儲不再是必要操作。因為「拉存款」已經從原來的年末衝量、季末衝量、月末衝量過渡到年平均、月平均、日平均,所以「每日一攬」才是常態呢!

如果說房貸是叫醒房奴們的第一聲鬧鐘,「存款任務」當仁不讓是銀行從業者最大的「清醒劑」。

問題來了,對於銀行人來講,拉存款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麼難?

宏觀看,信用貨幣創造機制下,貸款投放導致的資產增加產生了對相應的負債和淨資本的需求,貸款保持較高增速勢必要求負債端存款保持相近增長;中觀看,由於市場地位不同,機構在獲得貸款回流的存款、央行基礎貨幣方面存在差異,宏觀的攬儲壓力在不同機構間也不盡一致;微觀看,由於貸款市場和存款市場競爭邏輯不同,存款定價剛性更強,所有機構在網點層面的「拉存款」過程中都面臨「囚徒困境」。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銀行資產負債的微小變化,落到每個銀行人頭上,都是「攬儲」兩個大字。

我們認為,銀行對「存款」或者說「負債」的渴望,是「債務式」發展方式的鏡像反映,破解銀行「攬存」難題,短期內難一蹴而就,短期看,央行可給予負債壓力較大的機構更多「直達」流動性支持,中期看,應繼續推動存款定價市場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核心作用;長期看應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降低實體經濟對信貸融資方式的依賴度。

宏觀:貸款增長帶來了存款與淨資本的配置需求

在中央銀行為核心的現代銀行體系下,信用貨幣的創造則主要由貸款產生。經濟主體經營或發展中,往往存在資金短缺,進而需要通過金融體系進行融資,通過銀行融資就是貸款,銀行向經濟主體發放貸款,經濟主體用於生產經營乃至消費,最終形成其他主體的存款流回銀行體系。銀行向經濟主體的貸款形成了自身資產的增加,進而需要匹配對應的負債以及淨資本。

信用貨幣創造過程中,為適應資產擴張而產生的負債和淨資本的需求是銀行「拉存款」的核心動力。

從宏觀來看,銀行體系發放的貸款,除了形成固定資產外,其他的都會以存款的形式回流銀行體系。但貸款形成的資金回流,在扣除了固化在資產形成中的部分後,還需要銀行吸收系統外的資金進行平衡,此外法定存款準備金也形成了銀行對資金的需求,兩相加總之下,銀行要麼從中央銀行獲得資金,要麼通過攬儲方式吸收經濟主體「多餘」資金,這一方面形成了再貸款的需求,一方面形成了對「存款」的需求。

圖:金融機構存貸款增速與資金需求

基於上述邏輯,如實體經濟信貸需求較為旺盛,從銀行角度看,會形成對存款及淨資本的配置需求。2003年以來,我國銀行系統存貸款增速基本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2010年以前,銀行貸款增速總體低於存款增速,此時銀行系統匹配負債的壓力較低,中央銀行向銀行系統的借款以及銀行淨資本的增速總體較低(除了2005年前後,國有銀行上市,導致銀行淨資本增速較高)。

二是2010年以後,銀行貸款增速開始高於存款增速,為了匹配資產擴張,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借款需求上升,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的基礎貨幣投放持續增加,伴隨銀行資產擴張,資本補充亦成為銀行的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銀行對金融系統外「多餘資金」的需求不斷加強,負債端尤其是存款增長的壓力日益加大。進而導致商業銀行系統「存款饑渴」長期存在並自我強化。

中觀:機構市場地位決定存款壓力結構性差異

宏觀上的攬存壓力傳導至不同機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

從貸款使用後產生的資金回流看,機構規模越大,則客戶群體越多,客戶使用貸款後產生的資金回流越可能在機構內留存。如果沒有額外營銷,貸款資金回流形成的「自動存放」更易產生馬太效應,中小機構壓力最大。但中小機構內部,經營主要布局於縣域的小微型銀行由於服務對象相對固定,且其經濟活動較多位於縣域內部,在「自動存放」方面也有一定相對優勢。從這個角度看,布局於大中城市但網點數量又較少的中型銀行在吸收貸款回流方面存在不小劣勢。

從基礎貨幣投放看,人民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主要沿著「央行—大型機構—中小機構」的鏈條傳遞,大型銀行是離基礎貨幣最近的機構,在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配置上居於主要地位。上述兩個渠道,體現在資金價格上,便是存款付息率以及同業存放付息率存在較大差異。

圖:2016年以來商業銀行存款以同業存放付息率(方正證券)

從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看,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實行「三檔兩優」的存款準備金率制度,按6家大型商業銀行、中小型存款類機構(股份制銀行、跨省經營的農商行、城商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縣域農商行、農合行、農信社等)分為三檔,執行不同數量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對普惠金融、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於當地考核合格的機構給予定向降準。在此框架下,6大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最高,地方法人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最低。準備金率越低,金融機構繳存存款準備金壓力越小。

綜合上述三個方面,大型銀行由於規模大、市場地位高,在「自動存放」以及優先享受基礎貨幣投放方面有優勢;地方小型銀行則在存款準備金率方面有優勢,相對而言,股份銀行、跨地域經營的城商行和農商行吸收存款壓力最大。

微觀:基層網點深陷囚徒困境

宏觀與中觀的負債壓力最終都要傳導至每一個銀行基層網點。

對於基層銀行網點來講,客戶存放資金最關心的莫過於收益,能夠給出一個在銀行網點權限之內,且讓客戶滿意的存款利率可能是客戶經理在營銷能力之外,吸收存款最為關鍵的因素。

當前形勢下,存款利率定價與貸款利率定價面臨的狀況完全不同。貸款主要依託LPR定價,但針對不同客戶,銀行尚有議價空間和能力,同時由於貸款客戶轉換不同銀行的成本較高,銀行貸款定價呈現區間更廣,波動更強的趨勢,特別是不同區域(省級區劃)間,定價差異較大。

目前存款定價主要仍是以基準利率為錨,輔以市場自律機制的上限約束,金融機構能夠騰挪的空間有限,特別是在貸款利率不斷下行的情況下,機構存款可浮動的區間也日益縮小,同時存款客戶在不同銀行間轉移資金相當便利,機構議價能力更低,哪怕是在不同區域,存款定價的波動性也更小。

如下表所示,各省級區劃之間,貸款利率差異更大,以LPR改革前最後一個月的貸款報價看,各省貸款利率平均上浮水平為32.45%,存款波動區間高達2.5個百分點;但以88家地方銀行為樣本計算的,不同區域間存款定價平均上浮僅有17.03%,波動區間也只有0.75個百分點。

表:不同區域間存貸款定價差異情況

數據來源:存款利率數據來自馮傳奇(2019, 銀行業結構與地方性銀行存款利率),貸款利率筆者自行計算(數據為2019年7月)。

在沒有存款定價能力的背景下,基層銀行吸收存款更多依賴客戶經理本身的營銷能力,這也是導致基層網點普遍壓力較大的主要原因,客戶經理不得不將更多精力用於維繫客戶關係,營銷能力而不是市場配置成為攬儲的關鍵因素。不同銀行機構的基層網點在同一區域內相互博弈後,誰都無法降低營銷烈度,亦無法通過市場手段良性競爭,最終共同陷入「囚徒困境」難以自拔。

如何破解銀行負債難題?

特別是在當前貸款規模擴張、利率持續降低的情況下,銀行對低成本、長期限穩定負債的需求更加強烈。低成本、長期限的負債也是金融機構應對未來資產質量劣化的有效「緩衝墊」。銀行對「存款」或者說「負債」的渴望,是「債務式」發展方式的鏡像反映。企業、居民部門的槓桿形成了銀行的資產,帶來了對負債以及淨資本的匹配需求。機構市場地位差異以及存款定價的剛性傳導至基層網點,形成了「囚徒困境」。從這個角度講,破解銀行負債難題,即使有解,短期內也難一蹴而就,但以下幾個方面可能是努力的方向:

一是央行給予更多「直達」的流動性支持。在定向降準以及普遍降準釋放流動性之外,對負債壓力較大的機構給予「直達」式的流動性支持。

二是推動存款定價市場化。央行《2020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完善利率傳導機制》中提及:「…通過 LPR改革促進降低存款利率的市場機制已經發揮作用,貨幣政策向存款利率的傳導效也得到提高,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其最新發布的《有序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報告中提及,「貸款利率市場化對存款利率市場化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LPR改革以來,貸款利率明顯下行,為了與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其負債成本,高息攬儲的動力隨之下降,從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未來,人民銀行應進一步推動基於LPR定價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推動銀行為市場主體提供空間更大、選擇更多的存款產品,降低基層銀行存款營銷烈度,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三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我國以銀行為金融資產配置核心的格局決定了信貸是主要融資渠道,在此背景下,銀行攬存是其天性使然。如要降低銀行負債壓力,長遠之計、根本之計還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增加實體經濟資產配置選擇,降低對銀行業機構的依賴度,進而打破「信貸擴張—匹配負債—存款定價剛性—囚徒困境」的傳導鏈條。

原標題:《銀行人,拉存款為什麼這麼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做一個會拉存款的銀行人
    來源:顧問雲雖然拉存款最緊急的時刻往往是年末最關鍵的那麼幾天,但一家銀行想要真正取得發展,絕對不能僅僅依靠那麼幾天,負責這家銀行的發展只是時點上的數字好看而已,那作為一名銀行人,應當怎樣拉存款呢?01.
  • 銀行為什麼要拉存款?拉存款這麼難,錢都到哪去了?
    如果大家有注意的話,肯定發現了有一個現象特別明顯,即如果您的朋友圈有在銀行工作的朋友,肯定經常看見他們在朋友圈裡發「拉存款」的內容。並且,希財君有幾個在銀行工作的朋友都抱怨道,現在拉存款是越來越難了。那麼,銀行為什麼要拉存款呢?拉存款越來越難,那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 銀行是怎麼拉存款的?聽聽銀行員工怎麼說!
    為此,我們向銀行人問了一些有關拉存款的「寶貴經驗」,以便在銀行存款難問題越來越突出的當下,免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才能拉到一點存款」之苦。存款業績指標有多高?完不成會怎樣?銀行人的拉存款秘籍那麼,有沒有什麼拉存款的好方法?一個銀行業的小夥伴非常實誠地回答說:第一,堅持;第二,不要臉;第三,堅持不要臉!
  • 銀行存款為什麼會送禮品,怎麼做這種賠本的生意?拉存款難嗎?
    相信大家去銀行存款的時候都會遇到銀行存款送禮品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儲戶在銀行存款都可以得到利息,如果再讓儲戶得到些禮品,那麼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賺了,覺得銀行為什麼要做虧本的事情呢?大家要永遠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這個大道理,不管銀行存款送什麼禮品最終都等於自己出錢買的,銀行怎麼可能做虧本的買賣?為什麼銀行存款送禮物給儲戶?
  • 你見過哪些在銀行工作的朋友為拉存款發的奇葩朋友圈?
    話說,每到月末年末,銀行的拉存款問題,總是萬千職工的頭疼之事,因為這涉及薪酬、績效甚至升職加薪,銀行人對存款的怨念到了什麼地步呢?我舉幾個典型的案例跟大家分享分享,你們就知道銀行人有多麼的不容易了!2、在銀行,因為拉存款還盛行出了N多的詩歌集,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拉存款。春眠不覺曉,醒來拉存款。舉頭望明月,低頭拉存款。生當作人傑,死亦拉存款。夜夜思君不見君,君在拉存款。衣帶漸寬終不悔,為拉存款人憔悴。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拉存款。垂死病中驚坐起,今天還沒拉存款。人生自古誰無死,來生繼續拉存款。
  • 不負存款不負卿!請收下這份銀行員工朋友圈拉存款指南
    我不要蔡根花寶貝了,我只要存款! 沒拉到存款,我活著還有什麼臉面! 又逢三月底, 難為銀行人。 一萬復一萬, 越多情越真。
  • 年終決算十二時辰,致敬銀行人!決算晚餐,相互傷害啊!
    12月31日是一個傳統的「節日」 這一天不可以放假回家 這一天不能正常下班走 這一天必須要顆粒歸倉 銀行人,這一年真的辛苦了 今天 對銀行人來說
  • 銀行員工拉100萬存款,可以獎勵多少錢?為什麼那麼多人在拉存款
    銀行員工任務銀行員工,特別是一線的營銷人員,其實生活並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光鮮亮麗,很多人身上往往都背負上難以訴說的任務數,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一人在銀行,全家跟著忙」的說辭來源。作為一名基層營銷人員,常見的任務包括:日均存款、日均貸款、時點存款餘額、有效戶、電子銀行、信用卡、貴金屬產品、新增客戶數量等等,作為一名一線成員,拉存款是一項固定的必須任務,一般而言,每個人都有一個基本的任務數,比如日均存款要求為3000萬元,如果你的100萬元,在這個範圍內,那麼並不可能獎勵什麼,因為這是你的基本任務;如果超過3000萬元的範疇,那麼也不一定會獎勵
  • 銀行員工拉存款有提成嗎?
    看上圖,拉存款職工的本職工作,也是員工基礎考核項之一。拉存款,分兩種,一種對公,這都是金額比較大的,績效才有那麼一點點,得5000萬朝上,你才算將將合格。看圖你就了解了,現在銀行的存款業務大部分不怎麼賺錢,很大一份在爭搶客戶的過程中「返利」給客戶了。
  • 銀行員工的「存款」任務有多少?「拼命」拉存款卻要「擔風險」?
    對於銀行員工的工作大家都了解,每天負責大家的存款取款工作,但是對於銀行的員工來說也不是這麼輕鬆的,了解過這方面的大家都知道,銀行員工都是有業績任務的,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輕鬆,完不成業績可是要扣錢的。當然了,如果你超額完成業績的話也是有獎勵的。
  • 身邊的銀行人都在想著離職,銀行還是好工作嗎?
    我國有幾千家銀行業機構,主要有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信用社)、村鎮銀行、財務公司等構成,按家數排名的話,農商行&信用社最多,因為各縣市的農商行都是一級法人機構,全國有這麼多縣市,信用社也就非常多了。
  • 銀行人都會經歷的81件事兒!
    銀行業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神秘特殊的行業,很多人都不了解銀行人每天都在做些什麼,只知道他們上班很忙,收入挺多,人模人樣。然而,只有銀行人自己才知道,沒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又怎麼配叫銀行人?如果你全部都感同身受的話,那恭喜你,你就是那個真真正正的、不容質疑的、貨真價實的、假一賠十的......哦不,如假包換的銀行人。
  • 女行長為拉存款甘願當小三 盤點銀行拉存款招數
    1/13  女行長為拉存款甘願煤老闆給當小三,榨乾金主獲利5000多萬  一個年輕的地市級農村商業銀行支行女行長,為了某種目的竟然甘願被一個沒文化的大老粗煤老闆當小三煤老闆妻子的舉報信內容文圖並茂,在中央三令五申號召反腐的今天,令人為社會道德感到悲哀——  濟源一銀行女行長被一煤老闆包養5年獲利5000多萬  ●為拉存款傍上煤老闆甘願給沒文化的煤老闆當小三  ●與某領導關係不一般短短時間內連升三級  ●為發財利用銀行及煤老闆的錢放高利貸斂財數千萬  ●這一切都得益於其在反貪局任副局長哥哥的幫助
  • 現在銀行拉存款究竟有多難?
    銀行三季報剛出來不久,有一篇「餓死同行也拉不來存款?某銀行存款9個月銳減3200億」的文章刷屏朋友圈,雖然題目有些驚悚,但也確實反映出銀行拉存款難。年關降至,為了拉存款,銀行的員工們又將上演「一人在銀行,全家跟著忙」的繁忙景象。
  • |年終決算的銀行人
    想像一下這麼一個場景,某個基層網點因為個別帳目出現了幾毛錢零頭的長短款導致無法平帳,於是推遲了支行平帳時間——分行平帳時間——總行平帳時間,這點想必四大行總行的同行們最有體會。 第四,需要手工調整。有時候,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你懂的),需要把已經做好的或者系統自動生成的帳目手工調整一下,而這種調整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平時不好做也不便做,因此往往集中到年末來處理。
  • 銀行瘋狂拉存款,如果拉來5000萬存款能拿多少獎金?看後大吃一驚!
    新增5000萬存款基本上算是一個客戶經理半年到一年的存款任務了。可以這麼說,客戶經理能讓它在銀行待幾天,基本上這個客戶經理就可以幾天不上班(該打卡打卡)。它能給一個客戶經理帶來的效益不光是獎金那麼簡單。拉開五千萬的資金能拿到多少獎金並沒有明確的說法,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銀行都不一樣。
  • 怎樣拉存款最有效
    得營銷者得天下,得存款者得天下,不管是從商業銀行經營大局出發,還是從銀行從業人員其自身發展角度來說,存款的對於銀行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為銀行人員應當怎樣拉存款呢? 所以,從長遠來看,存款並不是靠拉來的,而是要靠吸引過來的,我們想要拉到存款最重要的就是得到客戶的認可,也就是與客戶「交好」。 人都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有自我需求,有的需求可以通過自我滿足,有的不可以,那些「不可以」,或者需要通過比較麻煩的手段才能做到的需求我們可以稱之每個人的「資源短板」,而這個就是我們客戶營銷的切入點。
  • 2020年,存款就到農商銀行!
    2020年,存款就到農商銀行 ·新的一年,2020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再過幾天,就到新年了! 也是各銀行「開門紅」拼存款的時候到了。 一到這時候,銀行人都在拉存款、拼任務。
  • 銀行員工拉到100萬存款,提成有多少?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相信每到季末、年末,有銀行好友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會看到各類拉存款的信息,比如什麼:「噓寒問暖,不如來筆巨款」、「此時此刻,我心裡只有一件事,就是拉存款」、「少壯不努力,老大拉存款」等等金句頻出,很多人對此都感到好奇,為什麼銀行員工都這麼拼命的拉存款,是不是可以獲得很可觀的提成呢?
  • 去銀行上班就一定要拉存款嗎?
    一直以來,銀行在外的形象就是高薪酬,是很多畢業生羨慕的擇業選擇,但是銀行又一直盛傳存在各類任務(特別是存款任務),使人望而卻步,那麼在銀行工作就必須都要拉存款嗎?答案是:不一定,要看具體的情況。拉存款如果作為一線的營銷人員,比如客戶經理、大堂經理以及理財經理這些,那麼無論在哪個銀行,拉存款都是必須的任務,唯一的差別就是任務數的多寡。如果你並非一線的營銷人員,比如櫃員,比如銀行管理部門,那麼要看該支行(或者該分行)一線人員的完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