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秀才住旅店遇到強盜,秀才做了個揖,強盜說:你以後能當宰相

2021-03-02 佩珍說世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佩珍說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五代十國是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出現了很多政權。這些政權大部分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在歷史上,像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不在少數,無論是什麼樣的亂世,最終都被統一。五代十國也不例外,它被宋太祖趙匡胤統一。

在歷史上,宋朝建立之後,開始是崇文抑武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匡胤出現了「杯酒釋兵權」的典故,由此宋朝成為了文人最吃香的朝代。不可否認的是,宋朝時期,文人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朝出現了「文化盛世」。

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出現了一位秀才,這位秀才並不平凡,他是宋朝的宰相。可問題是他屬於文人,要知道,在歷史上,文人幾乎都是文鄒鄒的,根本不可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可是五代十國時期,就出現了一位文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事。

這位秀才就是張齊賢。張齊賢出生的時候,已經是到了五代十國的後期。張齊賢三歲的時候,天下已經處於大亂時期,在這時候,張齊賢一家遷家到洛陽。少年時期的張齊賢生活困苦,原因就是這時候張齊賢的父親已經不在了。

少年的貧困並沒有讓張齊賢放棄人生夢想,張齊賢后來是用功學習,志向遠大。學業有成的張齊賢在後來遇到了趙匡胤,也就是因為遇到了趙匡胤,張齊賢的命運發生了改變。趙匡胤到了西都的時候,張齊賢以平民的身份見到了趙匡胤。

見到趙匡胤之後,張齊賢獻計獻策。張齊賢提出了「曰下並、汾,曰富民,曰封建,曰敦孝,曰舉賢,曰太學,曰籍田,曰選良吏,曰慎刑,曰懲奸。」十件事,這其中有四件事讓趙匡胤非常滿意。可是張齊賢認為十條建議應該全部採納。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齊賢讓趙匡胤下不來臺。於是將他趕了出去,之後趙匡胤對趙光義說「我幸西都,唯得一張齊賢爾。我不欲爵之以官,異進可使帗汝為相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來到西都,只得到一個張齊賢罷了。

不打算讓他有任何官職,但是張齊賢今後可以讓他輔佐你任宰相。不可否認的是,張齊賢到了宋朝建立之後,真的成為了宰相。這僅僅是張齊賢人生中的一個插曲。在少年時期,他遇到了一件更加奇特的事。張齊賢還是平民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這件事對於張齊賢來說,無疑是充滿了驚險的。原因就是張齊賢是一個文人,但是他當時遇到了強盜。平民時期的張齊賢非常窮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住旅店都沒有錢。有一次,張齊賢前往旅店中,這一群強盜十多個人在其中。

面對這樣的情況,一般的文人墨客早就害怕了。可是張齊賢向這些人作揖,說到:「賤子貧困,欲就諸大夫求—醉飽,可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是一個窮人,能不能和各位一起吃個酒足飯飽,可以麼?於是強盜回答了:「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顧吾輩粗疏,恐為秀才笑耳。」

你肯委屈自己,有什麼不可以?我們都是粗人,還怕你笑話呢。就這樣,張齊賢與這些強盜喝酒吃肉。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親密感無疑是加強了。強盜看到了張齊賢吃飯的樣子,當時就看傻了,於是強盜說出了:「真宰相器也。不然,何能不拘小節如此也!他日宰制天下,當念吾曹皆不得已而為盜耳,願早自結納。」

強盜說出了張齊賢日後肯定能夠成為宰相,要不然,怎麼能這樣不拘小節呢!想要管理天下,就需要這樣的人才。假如不是生活所迫,我們也不會當宰相,但願以後能交到這樣的朋友。張齊賢的命運真的和強盜說的一樣,張齊賢為相21年,讓北宋初期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他是古代的大胃王,竟找強盜要吃的,強盜說日後必為宰相果然如此
    他是古代的大胃王,竟找強盜要吃的,強盜說日後必為宰相果然如此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隨著交通的便利,很多人乘車走出前百公裡,為的就是吃上一口熱愛的美食,甚至很多人因為吃東西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網紅,說到著名的吃貨
  • 客商旅店露財,強盜山嶺奪命:明朝"劫富殺人案"始末
    然而四路險峻處,突然出現了一夥強盜,他們時常躲在叢林樹木中,搶劫來往客商,如遇到抵抗的,通常還會殺人。這樣一來,來往客商都不敢從這裡通過了,而附近的居民也非常害怕這些強盜找上門來。為此,大夥聯合上報官府,希望官兵清剿強盜,還百姓一個安心。然而敵人在暗,官兵在明。每次官兵四處搜捕,這些強盜就分散躲避,耍得這些官兵團團轉。
  • 儒家思想怎樣對付強盜邏輯
    儒家思想如何對付強盜邏輯?看到這個問題,我最先想到了一個小故事。孫紅雷看見路邊放著鐵鍁就毫不猶豫地拿走,並理直氣壯地說:放在路邊上的就是無主的。黃渤調侃孫紅雷真是個土匪!以上只是《極限挑戰》中的一個小插曲,為了綜藝效果或許有表演的成分,當然,最後孫紅雷歸還了鐵鍁,並對物主解釋了這只是一個玩笑。搞笑之餘,不禁讓人感慨孫的思維有「強盜邏輯」的影子,而黃渤的調侃更是直戳本質——強盜邏輯的本質就是土匪行為。
  • 倒黴的李秀才
    此時正在集市上買文房四寶的教書先生李秀才身上發生了一件讓他尷尬的事情——一位長得像瓷娃娃一般、十分可愛、十來歲左右、穿著一身小道袍的小女孩,瞪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晴,總是亦步亦趨地直勾勾地歪著腦袋看著自已……「你們說是不是李先生年輕的時候欠了什麼感情債之類的?……王大嬸,你說的好像有點道理……可能就是這麼回事!」這個時候,街上傳出來一陣指指點點的嗡嗡聲,李秀才聽到這些話簡直欲哭無淚。
  • 姑娘一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對出下聯,最終抱得美人歸
    朱元璋也是個對聯達人,他甚至號召大家在家門口都貼上對聯。 清朝時,對聯流傳得更加廣了,也更加雅俗共賞。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清朝的對聯小故事。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姓王的秀才,這個王秀才家境一般,但很有才學,聞名鄉裡。
  • 秀才想回家,丈母娘不允許:我說個上聯對出你就走!秀才開始長住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秀才和丈母娘對對子的事情。據說,清朝有一個秀才從京城回家,中途突然下起了大雨,道路上都是淤泥,難以前行。秀才只好投奔一戶附近的人家,屋裡住著一位老婦人和她貌美如花的女兒。少女秀才生一表人才,談吐溫文爾雅,對他暗許芳心。村婦也想幫女人尋個好人嫁了,有意留秀才多住幾日。
  • 秀才趕考,受老翁囑託寄送信物,沒想到老翁早已去世多年
    古時候有個秀才姓朱名立園北上去參加鄉試。晚上他經過羊留北邊,看見道路泥濘就繞道走,可是繞來繞去走進了一處樹林迷失了方向,四周一片漆黑,又找不到旅店。遠遠看見林子外面有一處人家,就想去那裡投宿。老翁說:「唉,只有我和老太婆在家。」老翁問朱秀才去哪兒,朱立園告訴他,自己要北上參加鄉試。老翁說:「正好,我這裡有一封信和一點兒東西,正要寄往京城,卻苦於荒野村店,道路不通,今天遇到您,真是太幸運了,你能幫我把這些東西帶到京城嗎?」
  • 有聲繪本故事之《三個強盜》
    小布導讀事很有趣,大家也許覺得強盜肯定是壞人。可是這裡的強盜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壞事。直到有一次,他們搶劫時,遇到一個孤兒,他們沒搶到錢,就把孩子抱到藏財寶的山洞,這個孤兒問這些閃閃發亮的東西都是做什麼用的呢?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 逗樂媽:三個強盜
    第二個強盜說:「我也想到啦,我也想到啦!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他們有爸爸媽媽。可是,他們總是犯錯誤,總是做一些不對的事情。爸爸媽媽生氣啦,說:『你是一個壞孩子,我們不喜歡你了!』他們就哭啦:『嗚嗚嗚——,嗚嗚嗚——!我變成壞孩子了,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了。怎麼辦哪?怎麼辦哪?』」第二個強盜就說:「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小朋友們,到三個強盜這裡來吧!三個強盜,喜歡你們!
  • 秀才趕考路經竹林,遇狐仙魅惑身逢險境,秀才以此方法絕處逢生!
    張秀才聞聽那姑娘開口,只好停住腳步,轉身對那姑娘作個揖說道:「姑娘,見諒,所謂男女有別,天可明鑑,當下只有你我二人,在下不敢多言,恐失了姑娘的名聲。故而不相言語而走。」「公子多慮了,正所謂,清者自清。公子星夜趕路,委實累了,小女子備下酒菜,與君食用,相交文學。不知公子是否肯賞個臉。」
  • 窮酸的秀才?古代秀才究竟是怎樣一個尷尬的存在
    秀才表示不服啊,不說是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吧,說是人中龍鳳那也是名副其實的。其實在古代,秀才著實已經跟普通老百姓拉開了距離,如果拿現在的學歷對比,秀才至少也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水平吧。科舉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翻譯一下就是縣市級考試、省級考試、國家考試、皇上面試。
  • 名師·正能量讀書會 | 三個強盜
    第一個強盜有一支喇叭槍。第二個強盜有一個撒胡椒粉的噴壺。第三個強盜有一把巨大的紅斧頭。每個人見了他們都好害怕。勇敢的男人跑了,女人暈倒了,狗也逃了。這三個強盜每一次去攔劫馬車,都是先把胡椒粉噴到馬的眼睛裡,再用斧頭把馬車的輪子砍碎,然後用喇叭槍把乘客趕下車,搶走他們的財物。這三個強盜藏身在一個很高的山洞裡。他們把搶來的東西都運到那兒去。
  • 西方的強盜養成計劃
    你去上學,父母會叮囑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這樣,以後才能過上好的生活。老師會告訴你,好好學習,長大了建設我們的國家,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進入學校那一刻,不管是牆上,操場上,黑板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標語,到處都是。
  • 秀才頭腦和秀才眼睛
    可魯迅在上個世紀的前半葉就不相信,他這樣說: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於是有「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小百姓信以為真,也就漸漸的成了諺語,流行開來。其實是「秀才雖出門,不知天下事」的。秀才只有秀才頭腦和秀才眼睛,對於天下事,那裡看得分明,想得清楚。
  • 廬秀才和安公主的故事
    廬秀才一聽,不由得怒道:「你放心,朗朗乾坤,天不藏奸!我明天一早就來秀樓,我倒要看看,他們真的能把你怎麼樣!」 當吉時已到,他看到安馨站在繡樓上,朝他使了一個眼色,他飛步奔向左方,就見繡球直向自己衝來,他雙手緊緊的抱住了繡球。這時候,站在繡樓前的張德佑和裡正的臉都青了,下人們想要搶廬秀才手的繡球,廬秀才不由得亮出了自己的舉人身份,這下,張德佑和他的下人不敢把廬秀才了安馨怎麼樣了,只能夠悻悻的離開。 廬秀才將安馨帶到旅店,拿出一錠銀子塞到安馨的手上說,你回家去吧。
  •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所以科舉制度的形成,是古代所能採取的最公平的選拔人才形式,上到貴族,下到農民,凡是讀書的人,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科舉制度較為明顯的時期就是唐宋時期,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一直到光緒三十一年,科舉制度才正式結束。
  • 《部落與彎刀》紅石城城主殺強盜任務怎麼做 紅石城城主殺強盜任務...
    導 讀 《部落與彎刀》中的紅石城城主會發布一個殺強盜的任務,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個殺強盜任務應該怎麼完成
  • 篾匠考秀才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從前,有個姓張的財主,雖然家住鄉村,卻有山林百裡,良田千頃,家財萬貫。張財主大的兩個兒子已近三十多歲了,早已成家立業。因從小讀書不行,沒有一點功名。張財主四十多歲時,又生了一個么兒,張財主給么兒取名:張德才。是希望么兒長大後德才兼備。張德才從小聰明伶俐,父親非常高興,請了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來教他。
  • 新聊齋:秀才雙妻
    新聊齋:秀才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英宗年間,江州有一個窮秀才,叫胡伢。可胡秀才為人很想得開,有事沒事就愛到處遊覽名勝風景,自得其樂。這一日晴空萬裡和風習習,胡秀才又來到一處高山遊玩。遊至正午太陽如烈火,胡伢便在一個洞口前歇息起來,這時周圍的蟲子鳥兒仿佛消失一般,不再鳴叫,整個山間壓抑得異常寂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