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天然「除溼菜」,三兩天吃一次,排出體內溼氣,熬夜的人要吃
來到雲南以後,我最深的體會就是,什麼都可以吃。真正的詮釋了,他們才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人。去一趟菜市場你會發現,這也不認識,那也不認識,除了經常吃的白菜以外,好像一些野菜、野草、野花都可以拿來賣。有一種野草,我印象很深刻,長得和銅錢一樣,他們本地叫地石榴,而真正的名字應該叫銅錘玉帶草。
銅錘玉帶草,它是天然的「除溼菜」,三兩天吃一次,排出體內溼氣,熬夜的人要吃。如今人們工作,都沒日沒夜的奮鬥,其實對身體是個不小的傷害,但生活就是這樣,你想要改變,就需要承受這一切。銅錢玉帶草,其實很多的地方都可以遇見,它分布的範圍非常廣,華東、西南、華南以及臺灣、湖北、湖南、西藏等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一般會生長在田邊、路旁以及丘陵、低山草坡或疏林中的潮溼地中。它是9月當季的野草,農村人拿來煮湯,城裡人卻不認識,才5塊錢一斤。
地石榴,不僅是一種野草,也是很好的中藥材,它有祛風除溼活血解毒的功效,對於眼紅腫痛、胸廓紅腫、無名腫脹痛都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在《分類草藥性》中記載:「地石榴,治男子遺精,女子白帶,順氣散瘀。治一切頭暈,補氣,燉肉服」。這種生長在地表的植物,一般不會攀附在其他植物上,但它的藤蔓延伸速度很快,能夠迅速把土地給佔有,然後搶佔土地上農作物的營養,因此經常讓農民們頭疼,直到人們發現它可以被食用,所以也就能接受它的這一特性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地石榴煮肉湯,希望大家喜歡。
【地石榴煮肉湯】
食材:地石榴一大把、豬肉100克、薑片;植物油、鹽、白胡椒粉、雞粉
烹飪方法:
1、新鮮的地石榴衝洗乾淨,洗的時候需要仔細一點,它屬於藤蔓植物,所以清洗的時候需要比較有耐心。
2、把洗乾淨的地石榴,放入砧板中,把它切成段,這樣一會煮的時候,不會一坨的全部在一起,它會分開。
3、鍋中注入一鍋清水,把洗乾淨切成末的豬肉放進去,然後加入薑片,放入鹽少許的白胡椒粉,大火煮沸。
4、放入準備好的地石榴進去煮,挑選地石榴的時候,注意一定要選擇比較嫩一點的,這樣煮的話容易熟,吃起來會軟一些。
5、開始進行調味,放入少許的雞粉把它攪拌均勻,一道簡單美味的營養湯,地石榴煮肉湯就做好了。
6、關火出鍋,找一個比較大的碗,倒進去就可以直接開吃了,清爽可口。當然如果你有高湯的話,用高湯煮會更好吃。
食刻tip:
地石榴,因為藤蔓比較的長,而且是攀附在地表上,所以清洗的時候比較的難洗,這就要求我們在食用的時候,更加注意。地石榴在本地的吃法,一般分為兩種,炒著吃或者是煮湯,其中煮湯是主流,喜歡吃的話,遇見的話可以試一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