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俄羅斯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俄羅斯未來能否毀約再要回來?
1867年,正當清朝經歷兩次鴉片戰爭而衰弱,西部出現阿古柏作亂時,遠在美洲的新生國家美國卻完成了一樁世界有史以來最划算的買賣,美國花了700萬美元從沙俄手中買下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足有170萬平方公裡。平均每畝土地只有兩美分。
沙俄為何要賣?
俄羅斯帝國自從崛起後,就是一個對領土很貪婪的國家,俄羅斯不斷東徵西討,領土實現了地跨亞歐大陸,但俄羅斯從19世紀到20世紀,就沒有停止過對土地的渴求,為何捨得賣這麼大一塊土地,而且還是「白菜價」賣出?
首先,1853年,爆發了克裡米亞戰爭,這次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向俄國宣戰,這場持續3年,直到1856年才結束,戰爭結果以俄羅斯戰敗而結束。
俄國戰敗後,國內革命浪潮掀起,而且俄羅斯國內出現不穩定情況。作為戰敗國,總要受人欺負,此時阿拉斯加作為俄國土地,俄國害怕英國藉助俄國戰敗和國內不穩之機搶佔,於是俄國決定把這片土地賣給美國。
其次,阿拉斯加在當時來說,是一片不毛之地,而且奇寒無比,除了極少數因紐特人居住,不適合人生存發展。而阿拉斯加距離俄國太遠,已經到北美地區,俄國如果經營阿拉斯加,不僅要度過海峽,甚至還要忍受寒冷。因此俄國認為這片土地並無任何價值(後來美國在此發現大量石油天然氣儲藏)。
基於這兩點,俄國才打算以便宜價賣出,也算交美國一個人情,不能讓仇敵英國佔領。
1867年10月18日,俄美兩國籤訂的買賣合約正式生效,從此這一時間也是阿拉斯加紀念日,此地成為美國第49個州。很長一段時間,阿拉斯加並未開墾,美國也沒重視,直到二十世紀美國在此發現儲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其他資源,美國才發現,原來阿拉斯加是塊寶地。
無法要回的原因
俄國賣出後,一直到沙皇下臺,並沒有後悔之意。但蘇聯建立後才意識到,阿拉斯加對蘇聯戰略有多麼重要。如果阿拉斯加還屬於蘇聯,當年赫魯雪夫沒必要捨近求遠,跑到古巴部署核武器,只要在阿拉斯加部署即可。
但沙俄滅亡了,蘇聯解體了,現在俄羅斯為何不再試圖把阿拉斯加要回來?
首先,有正式合約。
當年美國買阿拉斯加,是雙方自願的情況下買賣,而且是俄羅斯想賣,而美國剛開始猶豫過,後來有議員建議買,因此達成這項買賣協議,白紙黑字都在那放著。
此後蘇聯成立後,也未曾向美國索要阿拉斯加,主要因為蘇聯是俄國繼承國,他已經把俄國在歐洲侵佔大部隊領土繼承下來。如果蘇聯不承認俄國與美國的買賣協議,那麼蘇聯繼承俄國領土也沒有合法性。
俄羅斯也是蘇聯繼承國,因此,俄羅斯也繼承延續蘇聯做法,並未尋求向美國索要阿拉斯加。畢竟,這份買賣協議,都在兩國的檔案館裡存放著。
其次,美國實力強大。
美國自從購買阿拉斯加開始,美國一直在不斷崛起,最終在二戰時成為一個強大國家。而且美國遠離兩次世界大戰的中心,美國並未受到任何損失。
到美蘇爭霸時,蘇聯知道美國的強大之處,因此面對阿拉斯加被賣的歷史問題,也只能面對,如果撕毀買賣協議強行要回,就要發生戰爭。
現在俄羅斯的實力與當年的蘇聯更沒法比了,顯然要毀約索要,已經不可能實現。
第三次,歷史問題制約。
歷史上和約或者協議,按照國際通行慣例,都具有一定合法性。無論蘇聯還是俄羅斯如果單方面撕毀,國際信用受損,而且也面臨自身歷史上侵佔土地的合法性。因此,無論對俄國當初變賣阿拉斯加看悔意有多大,蘇聯和俄羅斯在毀約一事上很難實行。
未來能否有可能?
雖然阿拉斯加有惡劣的天氣,但現在阿拉斯加已經成為美國重要能源基地。即使俄羅斯要,美國也不會給的。這樣的聚寶盆,怎麼會輕易給人呢?
另一方面,在阿拉斯加問題上,俄羅斯有人就曾對這塊土地提出後悔之意。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繼承大部分遺產,但俄羅斯已經不像蘇聯那般強大了。不過俄羅斯不承認沙俄這份協議,也有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之一,就是俄羅斯必須變得比美國強大,把美國踩到腳下。但現在看,要實現這個目標很久遠。
但現在東歐一些國家在二戰歷史問題上,不斷刺激俄羅斯,否認蘇聯在二戰中的功績,甚至認為蘇聯與德國一樣都是二戰發起國,波蘭有政要甚至要求俄羅斯進行賠償。俄羅斯隨即進行了否認和反擊。
現在西方國家拿歷史問題打壓俄羅斯,雖然讓俄羅斯生氣,但也會出現不必要麻煩。因為俄羅斯不可能在歷史問題上妥協,二戰歷史已經寫入《雅爾達協定》。但既然西方拿歷史問題說事,俄羅斯也完全可以拿歷史問題來說話。
現在俄羅斯可以否定沙皇俄國與美國籤訂的買賣協定,也可以不承認這個歷史。這件事肯定成功不了,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將會在歷史問題糾纏不清,最後誰也佔不到便宜,但俄羅斯可以把不承認協議的做法,向俄羅斯民族灌輸,掀起強烈的民族主義,一百年不成,可以再繼續傳遞,終有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