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的家屬四處張貼協尋海報,但至今仍無音訊。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張姓男子在臺東失蹤,張父求助臺東縣府尋人,謙稱兒子為「小犬」,縣府人員誤以為張父在找愛犬,交動物防疫所協尋,所方詢問張父小犬品種和毛色,才知此犬非彼犬。
縣府人員得知搞烏龍,鬧了笑話,連忙撤尋犬貼文並向張父致歉。張父很有雅量不以為意,表示知道縣府人員無惡意,反向對方致歉,只希望縣府等單位能幫忙早日找回愛子。
失蹤的張姓男子24歲,在海巡單位服役。八月十日租車從臺北開往臺東散心時失聯,最後出現地是太麻裡曙光園區。張的車子停放園區沒開走,引起民眾注意報警,警方根據車內證件和手機通知家屬。
張家在兒子失蹤後,在臺東四處張貼尋人啟事海報,至今沒有下文,心急如焚的張父這個月初在縣長黃健庭的臉書留言,希望縣府協助找人。
張父留言中用「小犬」謙稱失蹤的兒子,縣長臉書管理人員疑望文生義,誤以為張父的愛犬失蹤,要縣府協助尋找這隻年幼「小犬」,把留言轉給動物防疫所和縣警局,兩單位竟也都以為張父在尋犬。
「唉!當下真的很不好意思。」臺東動物防疫所所長吳子和說,接獲縣長室轉貼留言,誤以為張父的愛犬失蹤,才在臉書留言詢問犬種及毛色,後來看到張父回復「是尋人,非尋狗」,趕緊刪除留言並向張父道歉。
警察局長王欽源也誤以為張父在找狗,看到張父解釋「非找狗,是尋人」,也向張父道歉,並將尋人啟事發布於警局臉書,要求轄區警察協尋。
高中語文老師說,稱兒子「小犬」是種謙稱。早期隨官職或是身分不同,自稱或稱呼對方有所不同;稱兒子小犬,女兒小女,公務人員應了解才對。
對於縣府人員把張父請求協尋「小犬」當成找狗的烏龍,民眾感到好笑,也有人覺得公務人員不知道「小犬」的意思太離譜。(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