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湖南烈士公園,一名來自株洲的年輕媽媽(左)找到「尋人撲克」的製作人(右),希望他幫忙找自己丟失70多天的孩子。 記者 李丹攝
原標題:「尋人王」長沙發撲克幫人找孩子
三湘都市報12月19日訊 今天上午9點,志願者沈浩在湖南烈士公園南門廣場發放尋人撲克牌,吸引了不少路過的市民。其中一名失蹤孩子的家屬特地從醴陵趕來,希望能在長沙的這次尋人活動中找到一絲希望。
醴陵父母長沙尋人
今日清晨,謝宇傑的母親文運發娣和父親謝柳明趕到長沙尋子,他們6歲的兒子謝宇傑10月6日在醴陵市白兔潭鎮牛仙公園附近失蹤,75天過去了,至今杳無音信。
早上9點,記者見到謝先生和文女士時,兩人面容憔悴,手裡拿著厚厚一摞尋人啟事。一有市民上前詢問,兩人便紅著眼描述兒子的特徵。過去的75天,他們幾乎把醴陵縣城和周邊鄉鎮翻了個底朝天,但依然沒有兒子的任何消息,於是懷疑孩子是被人販子拐賣到了外地,只能到長沙來尋求幫助。
文運發娣告訴記者,10月6日上午,孩子失蹤前曾到鄰居易延禾家門前玩沙子。發現孩子不見,她曾問過易延禾,易延禾也幫著找過孩子,但兩個月前他突然在家中自殺,並留下遺書「希望公安快破案,證明自己的清白」,這讓夫婦倆更加手足無措。在網絡尋人過程中,他們了解到志願者沈浩的「尋人撲克」,便向其尋求幫助。
「尋人撲克」免費發放
今日上午,「中國尋人第一人」志願者沈浩在烈士公園南門前坪的圍欄上擺放撲克和橫幅。看到失蹤孩子的頭像,不少市民主動索取尋人資料。
沈浩告訴記者,他此次來長本是要幫助武漢一位年過六旬的母親尋找失蹤9年的兒子,但得知長沙、嶽陽、常德等地有很多家庭需要尋人時,便決定在湖南收集信息以製作新版的「尋人撲克」。
據悉,沈浩2001年從單位下崗後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尋人網站,受美國撲克通緝令啟發開始將失蹤者的照片和信息印在撲克牌上,免費發放。13年來,沈浩已印刷41個版本共141萬副撲克牌,幫助1143戶家庭尋找到失蹤的親人。沈浩說,很多拐賣和走失案件,受害者最終都被轉移到了農村山區,那裡信息閉塞,反倒是免費撲克牌能深入。
最恨利用尋人詐騙
沈浩13年來尋人足跡遍布全國24個省120多個城市,有隨公安刑警跨省打拐的經歷,也有被當地部門擋在門外的憤慨。
「我最可氣的,還是那些利用親屬尋人時的急切而詐騙的人。」採訪過程中,沈浩將一條簡訊拿給記者看,發信地址顯示的為河南漯河,發信人稱有某個失蹤兒童的詳細地址,並要求支付2萬元定金。
「我每天都能收到這種信息,一眼就看得出是詐騙。真正有心幫人的人不會張口就要錢。」沈浩告訴記者,他看過太多家庭尋人的艱難,才越發憎恨這些騙子。沈浩曾經為了抓到一個詐騙犯而展開了半年調查,終於鎖定嫌疑人的位置,聯繫當地警方將其抓獲。
防拐13招
1 不要讓孩子獨留家中;
2 掌握孩子行蹤,外出或上學由家長接送;
3 教育孩子不聽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提供的食品;
4 不要讓孩子單獨到僻靜的地方玩耍;
5 不要讓他人隨意觸摸孩子身體,鼓勵孩子說出遭遇;
6 讓孩子背誦家庭住址和電話,能叫出家庭成員的名字;
7 與鄰居和睦相處,遇事彼此照應;
8 教會孩子遇事打電話求助(110、119、120);
9 常備孩子的近照、血型、毛髮和指紋記錄;
10 千萬不可讓孩子離開家長視線範圍;
11 帶孩子外出時,留意四周情況避免遭人跟蹤;
12 給孩子文身或佩戴有家族信息的掛件;
13 教育孩子,如果被人控制,設法自救。
尋子互動
今年10月6日上午9點左右,6歲男童謝宇傑在醴陵市白兔潭鎮牛仙公園附近丟失。
他身高1米1,下顎2顆半截歪門牙,當時上穿橫條紋T恤,下穿灰色哈倫褲,腳穿藍色拖鞋。
見到他,可與本報新聞熱線96258或微博@志願者沈浩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