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組織非法拘禁他人並取財是否構成搶劫罪案例分析——以吳某某等5人搶劫案為例】

2020-09-18 陝西鐵檢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吳某某、馬某某、韓某某、李某某、劉某某及袁某某(女,另案處理)為津T公司的直銷行業人員。該組織的運作模式為在交友網站、QQ等社交工具中註冊交友信息,以談戀愛的方式騙取被害人信任,將被害人騙至指定地點見面,後通過非法剝奪人身自由、反覆洗腦等方式讓被害人購買產品(每份2800元)加入組織。
2016年10月9日23時許,被告人袁某某按體系內主任的安排以交男女朋友的名義將被害人甄某某騙至南寧市良慶區某傳銷點。吳某某電話安排馬某某、劉某某、韓某某和李某某等人在甄某某進入房間後將其控制,「張某某」(另案處理)使用暴力方式迫使甄某某說出手機密碼,並強行保管其手機、行李。袁某某知甄某某被控制人身自由的情況下仍假扮其女友以定親等理由向甄某某家人要錢,最終迫使甄某某共計繳納人民幣81500元加入組織。
二、訴訟過程
良慶區人民檢察院以吳某某、馬某某等人涉嫌搶劫罪向良慶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一審法院認為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犯搶劫罪證據不足,改變指控罪名以非法拘禁罪對五名被告人判處一年至二年六個月不等有期徒刑。良慶區人民檢察院收到一審判決後認為良慶區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與證據證明的事實不一致,適用法律方面存在定罪錯誤,混淆此罪與彼罪,導致罪刑不相適應,遂提出抗訴。經二審開庭審理,二審法院全部採納檢察機關抗訴意見,撤銷一審判決,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理,五名被告人分別被一審法院改判三年六個月至十年不等有期徒刑。
三、本案定性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以非法拘禁罪追究本案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理由如下:
1.本案暴力行為的主觀目的並非為取財,是傳銷組織內震懾新人的一種運作模式,行為人主觀上無非法佔有的目的;2.被告人非因暴力當場獲得財物,且未實際佔有被害人財物;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以搶劫罪追究本案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理由如下:
1.本案的暴力、威脅行為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取得財物和暴力威脅是具備同時性的;2.符合法益保護原則的基本要求,具體到本案,被害人被毆打、被非法剝奪人身自由長達15天,人身權益受損無疑。而造成被害人人身權益受損的原因的是被告人為了取得被害人的財產權益,本案中,被害人被迫向被告人支付了81500元,財產權益嚴重受損。因此,認定為搶劫罪而非非法拘禁罪,更能全面體現被告人侵害被害人人身及財產權益這一客觀事實。否則,被害人的財產損失無法得到救濟。
四、評析意見
從本案的審理過程來看,案件如何定性是處理本案的關鍵。收到一審判決後,良慶區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認定五名被告人搶劫罪才符合我國刑法的立法原意,決定提起抗訴,並獲得了上級院的支持。主要抗訴理由為:
第一,從已查明的犯罪事實來看,本案被告人所在的傳銷組織雖名為傳銷組織,但既不推介實物產品,也不推介其他所謂的營利、發展模式,它突破了傳統傳銷組織通過洗腦等方式來層層發展下線謀利的固有模式,而是直接通過暴力手段劫取受騙而來的人的財物,其實質是一個具有一些傳銷性質的特殊暴力組織團夥。本案中,被告人均系傳銷組織成員,將被害人騙至千裡之遙的他鄉,以購買份額或加入資格的名義合夥通過暴力、威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逼迫被害人交出手機密碼、財物且強迫被害人向家人要錢,被害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法益均遭受嚴重侵害,因此被告人的行為符合搶劫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第二,從本案具體事實來看,被害人迫於自由遭到限制且受到暴力威脅才被迫交出財物,可見,被告人的非法拘禁行為只是其搶劫他人財物的手段行為,因此其非法拘禁的犯罪行為和其暴力搶劫他人財物的行為應整體評價為搶劫罪,而不應單純評價為非法拘禁罪,否則,被害人的財產法益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和救濟。
第三,關於本案究竟是定搶劫罪還是非法拘禁罪,還有一個影響本案定性的關鍵因素,即本案被害人在被告人實施暴力行為數天之後才交出財物的行為是否符合搶劫罪的「當場性」,值得深入分析。嚴格來看,「當場」不是一個純粹的時空概念,必須結合行為人的暴力或者脅迫等手段對被害人身體、精神的強制方式、程度及取得財物之間的內在聯繫來加以認定。從本案具體事實來看,首先,由於被告人對被害人實施暴力威脅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導致被害人始終處於持續的暴力脅迫之中,符合當場使用暴力等搶劫罪的手段要件;其次,被害人在被實施暴力脅迫和限制人身自由幾天後才交出財物的行為,的確存在一定的時間跨度,但應將該系列行為視為一個整體,即暴力手段的延續性;再次,被害人基於暴力威脅和限制人身自由的處境將財物交出,證明了暴力脅迫手段與取得他人財物之間存在客觀的因果關係。因此,本案被害人基於暴力脅迫、限制人身自由數天後交出財物的行為符合搶劫罪的「當場性」。綜上,本案應認定為搶劫罪而非非法拘禁罪,應以搶劫罪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來源:12309中國檢察網

相關焦點

  • 陝西一男子因涉嫌傳銷、搶劫、非法拘禁罪被提起公訴
    9月15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贛州市章貢區人民檢察院披露一起涉惡傳銷案,該傳銷組織將被害人誘騙至傳銷窩點內,通過言語恐嚇、暴力毆打等手段拘禁被害人,並劫取被害人的錢財,形成了組織人數眾多、重要成員固定、有明顯的組織領導者、多次實施搶劫、非法拘禁犯罪活動,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性的惡勢力犯罪集團
  • 傳銷組織「家長」非法拘禁多人終獲刑
    網絡交友須謹慎,以防誤入傳銷窩點,遭遇非法拘禁。近日,江西省萍鄉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上訴人楊某某二審公開宣判,以上訴人楊某某犯非法拘禁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2017年底到2018年3月期間,被害人曾某某,劉某甲、劉某乙先後被傳銷組織通過網絡騙至傳銷窩點。傳銷組織「家長」楊某某分別採用暴力威脅、勒索財物、專人看守等方式,迫使各被害人不敢逃跑。
  • 以案說法:因債務非法拘禁他人,並向家屬索要財物,算搶劫罪麼?
    ,結夥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拘禁罪,且具有毆打情節,致人輕微傷,依法從重處罰。正確區分當場索要債務的非法拘禁罪與搶劫罪的關鍵是要結合債務是否存在、債務具體額度及被告人的犯罪動機等準確認定被告人是否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在本案中,對於被告人黃永某糾集他人採用暴力、人身控制等手段強索債務的行為,檢察機關指控其構成搶劫罪,審判機關則認定其構成非法拘禁罪。
  • 當心是陷阱...... 4名男子非法傳銷 搶劫、非法拘禁他人獲刑!
    通過社交平臺聊天等方式,以談戀愛、介紹工作為由,將他人誘騙至傳銷窩點,隨後限制其人身自由,要求其購買相關產品經查,2017年6月至7月,被告人陳某某、王某某、魏某、任某參加傳銷組織,為了發展傳銷組織的下線,以介紹工作為名將3名被害人分別騙至鹹寧溫泉辦事處一出租屋,當受害人來到傳銷窩點後,便被限制人身自由,時間長達64天、45天和23天不等。
  • 最高法院觀點彙編:搶劫罪裁判規則22條
    案號:(2011)新刑未初字第29號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指導性案例 第14號2.懷疑他人在賭局中對其設計騙局,為追回賭資而非法劫持他人,逼迫他人交出財物的,構成搶劫罪,而非非法拘禁罪——梁克財等搶劫案本案要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
  • 福建沙縣:逼人加入傳銷組織致人跳樓身亡 傳銷人員非法拘禁獲刑
    以「介紹工作」為幌子,將他人騙入傳銷窩點,逼迫其交出身上財物,隨後限制其人身自由但天網恢恢,害人終害己,限制他人自由終將因為犯罪被法律限制自身自由。近日,福建沙縣人民法院審結了該起案件,被告人王某裕以非法拘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經法院審理査明,2010年4月下旬,被告人王某裕夥同李某校、王某柏、梁某松、黃某、楊某龍、徐某普、石某龍、裴某蓮(均另案處理)等人到沙縣城區開展傳銷活動。
  •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非法拘禁、搶劫…… 羅平法院公開審理一起31人涉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
    微信那頭的「可人兒」,每天都會對自己噓寒問暖,本以為遇到了「愛情」,可誰知見面就落入了「傳銷」的騙局。傳銷分子絞盡腦汁用盡套路以交友、介紹工作為名將人騙至窩點實施搶劫、非法拘禁……近日,羅平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喬某林等31名被告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非法拘禁罪及搶劫罪一案。
  • 安溪:非法獲利97萬餘元,44人傳銷組織栽了
    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搶劫罪、非法拘禁罪、詐騙罪一案。通過劫取新人財物,以非法拘禁等方式強迫新人加入傳銷組織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並通過網際網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形成了以被告人王某為首,被告人周某、黃某等人為骨幹成員的較為固定的犯罪集團。
  • 非法拘禁中強行轉走被害人支付寶帳戶錢款構成何罪
    本案被告人強行從被害人支付寶帳戶轉走1000元的行為符合上述三個特徵,構成犯罪毋庸置疑。但是,判定被告人的行為具體構成何罪,則應從犯罪構成理論出發進行分析, 筆者認為,被告人的行為具備搶劫罪的構成要件,不具備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
  • 非法拘禁罪和綁架罪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犯罪非法拘禁罪和綁架罪第二百三十八條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掃黑除惡】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非法拘禁、搶劫……羅平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
    」的騙局……傳銷分子也是絞盡腦汁、用盡套路以交友、介紹工作為名將人騙至窩點實施搶劫、非法拘禁……2020年9月1日,羅平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喬建林等31名被告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非法拘禁罪及搶劫罪一案。
  • 以「談戀愛」「找工作」誘騙他人加入傳銷組織 44名成員受審
    10月19日,安溪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王某等44人涉嫌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搶劫罪、非法拘禁罪、詐騙罪一案。據悉,為確保疫情期間刑事審判順利進行,此次庭審通過遠程視頻連線方式進行,合議庭、公訴人、辯護人在安溪法院科技法庭,被告人在安溪縣看守所分別參與庭審。
  • 搶劫罪刑法規範匯總和指引
    、搶劫案、參考案例第97號:劉漢福等搶劫案3.參考案例第134號:明安華搶劫案4.參考案例第190號:曾賢勇搶劫案5.參考案例第309號:楊廷祥等搶劫案6.參看案例第477號:王國全搶劫案相關規範正文為個人使用,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員或近親屬財產的,一般不以搶劫罪定罪處罰,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處理;教唆或者夥同他人採取暴力、脅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員或近親屬財產的,可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 非法拘禁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非法拘禁致死的處罰標準
    3.非法拘禁他人,並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4.非法拘禁,致人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5.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非法拘禁罪與非罪的界限1.劃清一般非法拘禁行為與非法拘禁犯罪。非法拘禁行為,只有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因此,應當根據情節輕重、危害大小、動機為私為公、拘禁時間長短等因素,綜合分析,來確定非法拘禁行為的性質。
  • 劫取財物、非法拘禁!泉州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傳銷犯罪集團案件!| 一周概覽
    關注本周封面:打擊傳銷10月19日,安溪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王某等44人涉嫌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搶劫罪、非法拘禁罪、詐騙罪一案據公訴機關指控,2017年10月以來,被告人王某以某生物發展有限公司的名義陸續招募被告人周某、黃某、吳某加入其自行成立的組織,並以「談戀愛」、「找工作」等名義為由誘騙、招集組織成員。通過劫取新人財物,以非法拘禁等方式強迫新人加入傳銷組織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並通過網際網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非法獲利共計971508.55元。
  • 網戀甘願加入傳銷窩 非法拘禁他人被追逃
    28歲的湖北石首男子趙某原本有一份穩定工作,但在網上與女子王某網戀後,心甘情願鑽進傳銷窩點,拱手上交5萬元後,還加入傳銷團夥,甚至發展到非法拘禁,結果由受害人轉變為嫌疑人。10月9日,長沙鐵路公安處嶽陽東站派出所在高鐵站將趙某抓獲。
  • 以潑撒辣椒麵及勒頸等手段劫取他人財物因被害人呼救而未得逞的是否構成搶劫罪未遂——謝X福搶劫案
    】何仁 蒲軍 劉抒【被 告 人】謝X福【辯 護 人】成安 曾莉(四川致高律師事務所) 【爭議焦點】 行為人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為目的,使用潑撒辣椒麵、勒頸、擊打頭部等暴力手段在道路上強行劫取他人財物,之後因被害人呼救反抗而未能得逞,在此情況下,能否認定行為人構成搶劫罪未遂;同時,能否因行為人具有悔罪表現且為初犯而對其適用緩刑。
  • 本案是否構成非法拘禁罪
    來源:人民法院報  朱 萍  案情  2019年9月21日上午9時,被告人孟祥錄(在外地打工)給被害人馬瑞珍(二人系夫妻關係)打電話,馬瑞珍稱其在家中,但孟祥錄聽到電話裡有喇叭聲音,即產生懷疑(因其家離馬路較遠),隨即發起微信視頻,馬瑞珍不接,孟祥錄懷疑馬瑞珍與他人存在不正當關係
  • 非法拘禁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非法拘禁罪要多長時間才能成立
    5、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是否使用了暴力,可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意志是否存在損害被害人身體的故意及當時案發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本條第三款是對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犯罪及其處罰的規定。這裡所說的「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是指為了脅迫他人履行合法的債務,而將他人非法扣留,剝奪其人身自由的行為。
  • 2019山東事業單位備考:如何區分非法拘禁罪與綁架罪
    A.非法拘禁罪B.綁架罪C.搶劫罪D.詐騙罪【答案】B。解析:選項A錯誤。非法拘禁罪沒有勒索錢財的目的,即便是為了索取債務而拘禁的,索取的也是自己的錢,而不是本屬於被害人的錢。本題中甲以勒索財物為目的持刀將乙逼入山中,不構成非法拘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