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最近發現孩子出現了一些"奇怪"舉動,喜歡眯著眼看東西。開始他以為可能是晚上睡眠環境過亮,因為孩子每天晚上都要聽動畫片的聲音才能睡著,再加上有的時候他會忘記把手機收回去,所以經常"促睡眠"的視頻一放就是一整晚。
但最近問題變"嚴重"了,孩子走路也開始出現磕磕碰碰的狀況,這才讓小林懷疑是不是孩子在視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結果去醫院檢查了以後,才"真相大白",孩子的眼睛輕微弱視。
弱視指的是孩子在幼齡年齡時,由於眼位不正、兩眼視力存在差距等原因而導致的兩眼視力不同和視力發育不良的情況。很多時候,孩子弱視除了先天性的原因以外,還跟後天性的"壞習慣"有關。
比如,喜歡長時間的看電視,同時,有的孩子會因為兩眼之間的視力差距,而出現習慣性的多次去使視力較好的那一邊,這樣也會進一步加深弱視的嚴重程度,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健康檢查真的非常有必要。
一,懂得保護孩子眼睛
可以先去給孩子們準備一條專用的小毛巾,然後每天用這條小毛巾去清潔孩子的眼部,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之前最好要用熱水進行消毒,最後等到溫度適合的時候,再拿去擦拭孩子的眼睛。
除此之外,父母也需要教會孩子們去保護自己的眼睛,比如,給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護眼認知,當孩子覺得眼睛不舒服的時候,先不要用手去揉,最好先去尋求大人的幫助。
這時候,父母可以先讓孩子把眼睛閉上,然後讓他們用眼球把那些覺得不舒服的東西弄到眼角,然後家長們再用乾淨的溼毛巾,輕輕的把孩子眼角的異物擦掉。
1)規定孩子看電視以及手機的時間
有一些家長可能因為工作比較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陪娃,而選擇讓孩子看電視、手機來"減輕"自己帶娃的"壓力"。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只是在培養錯誤的用眼習慣。而且長時間的看電視,也會導致許多問題,比如,嚴重的視力下降。
一般來說,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不應該太長,並且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在觀看電視的過程中,也不要讓孩子坐在太角落的位置,最好是在畫面左右30度的範圍是比較合適的,還要避免觀看畫面較小、形象特別不清晰的電視。
手機也是同理,除了不要長時間的玩手機以外,孩子用手機的距離也需要父母去注意,不要在過黑的環境,以及過近的看手機,同時也要注意手機的亮度不要過高,最好能把玩手機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
2)注意學習環境以及方式,避免疲勞用眼
在孩子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父母們要注意學習環境的建立,最好保證活動空間的寬裕和光線的充足,尤其是要注意光線的方向,避免燈光直接照射眼睛,讓光線在左後方為最佳。同時,也要減少在陽光下看書的情況,這不僅會讓眼睛容易疲勞,還可能會影響到視力。
其次,父母也需把控好孩子們的學習時長,不要一學就2、3個小時起步,可以學習番茄工作法,學一會,休息一會,勞逸結合。
在學習過程中的"姿勢"也應值得重視,不要趴著看書,身體和書本之間所保持的距離不要過近,最好超過33釐米。並且看書的過程中要保持背部的挺直,在書桌的材料選用上,父母們也要考慮到孩子的"護眼"需求,儘量去選擇那些不容易反光的材質。
3)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
在飲食上,應該培養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能夠補充有效的各類維生素。在平常的時候,也要多帶他們去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這對孩子整體的身心發展以及視力都有好處。
重視各階段的視覺檢查
一般來說,剛出生到三個月左右的孩子們會進行第1次的視力檢查,第2次則是6個月到1歲左右。之後,對眼睛的觀察也不能忽略,頻率可以先控制在兩歲一次。等到孩子5歲以後,父母除了要定期進行正規的檢查以外,也要注意去觀察孩子的眼部狀況。如果發現有問題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 ,要把孩子的眼部健康擺在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