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2021-02-19 中小學生普法網

我國法律加強了對青少年的保護,社會也在不斷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那麼青少年犯罪法律規定如何處罰,關於青少年犯罪如何處罰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下面,為華律網小編整理了關於青少年犯罪如何處罰的法律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

有關青少年犯罪法律規定

青少年犯罪已成為現代社會犯罪中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儘管在我國現代有關犯罪的法律法條中還沒有出現「青少年犯罪」這一稱謂,但作為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中的部分個體因其某些已構成「犯罪」的行為給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熱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將自然人犯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的4個階段:絕對無責任、相對有責任、完全負責任、從寬責任。青少年犯罪應該是:

第一, 絕對無責任年齡階段的犯罪 .指不滿14周歲的人對所有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應該承擔刑事責任。

第二,相對有責任年齡階段的犯罪。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幾種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負刑事責任。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從寬責任年齡階段的犯罪。指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實施了犯罪且依法應承擔刑事責任的人,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這一階段的人犯罪,通常又稱之為未成年人犯罪。18周歲以上的人犯罪,都稱為成年人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之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才對全部的犯罪負責,屬於完全刑事行為能力人。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只對以下八類犯罪承擔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1、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出於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或者尋求精神刺激,隨意毆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對其他未成年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公私財物,擾亂學校及其他公共場所秩序,情節嚴重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3、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法律知識有以下幾點:生命健康權是人們生存和發展

的基本權利。珍愛生命、維護健康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對社會的義務。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故意殺人:依照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故意殺人的量刑幅度為: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時刑法規定不滿十八周歲的人不能被判處死刑。因此16歲的未成年的人殺人的話,根據犯罪情節,從輕處罰的話,要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如果減輕處罰,則在3-10年有期徒刑間量刑。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未滿18歲不處死刑)。

強姦:根據《刑法》規定,強姦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姦論,從重處罰。未成年犯罪減輕處罰。

搶劫:

1、一般情形之下,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為在法定的加重情形之下,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3、已滿14歲不滿18歲犯搶劫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應依法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案件情況屬於一般情形,則在3-10年之內從輕或減輕處罰處罰;如有上述加重情形,則在10年以上從輕或減輕處罰;未成年人犯罪不適用死刑。販賣毒品:具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二條第一款和第二款規定對已滿十四歲不滿十六歲的人應追究刑事責任,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刑法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後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後果,但並不嚴重。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

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刑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殺傷不特定多人、毀壞重大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指向公共飲用、食用的水源、食品或者牲畜、禽類的飲水池、飲料等投放能夠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生命安全或者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毒物的行為。不論投毒行為的具體方式怎樣,也不論使用何種毒物,只要投毒行為已經威脅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就可以構成本罪。根據刑法典第17條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青少年應該知道的法律知識有以下下幾點:生命健康權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權利。珍愛生命、維護健康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對社會的義務。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相關焦點

  • 青少年犯罪是否真的不用處罰?法律對此都有哪些規定?
    青少年的年齡界限定在13周歲至25周歲。它既包括一部分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法學界關於青少年犯罪是界定於此年齡段);也包括一部分19—25周歲的已成年人(統計青少年犯罪率即界定於13—25周歲)。我國法律加強了對青少年的保護,社會也在不斷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那麼青少年犯罪法律規定如何處罰,關於青少年犯罪如何處罰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法妞網友諮詢:青少年犯罪也必須負的刑事責任是哪些?
  • 大家|無法處罰的14歲以下青少年犯罪
    大多數施暴者因為是未成年人,僅是被批評教育,或者受治安管理處罰。 免除14歲以下青少年刑責的理由是,14歲以下的青少年,心智並沒有成熟到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犯罪行為,這不僅使刑法的報應功能變得無的放矢,更使得震懾同類犯罪的邏輯鏈斷掉。
  • 古代對未成年人犯罪 實行刑事處罰的規定
    王宏治  來源:人民法院報 前不久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其實,中國古代法律也有類似規定。 中國從西周開始就出現了對未成年人犯罪實行特殊的刑事處罰的規定。
  • 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急劇增加的原因
    第六章法律責任第六十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總之,從當前的刑事案件中,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需要關心和解決的社會問題,青少年犯罪現象應引起我們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青少年犯罪——家庭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家庭對於兒童有極其重要的關係,少年社會化是否順利,取決於家庭對少年如何影響而定。
  • 法律規定:下列人員犯罪 可以免除死刑
    在一些情況下,雖然按照法律的規定會被判死刑,但也有可以免除的情況。那究竟能被免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一、能被免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從法律角度講,以下情況可以免除死刑:1、依據法律規定,不足以判處死刑的;2、具有法定減輕、從輕情節,被從輕、減輕處理的。
  • 患者偷渡入境,法律如何處罰?
    患者偷渡入境,法律如何處罰?雲南2例境外輸入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麼偷渡入境的,法律會如何處罰,會不會構成犯罪呢?不管是中國公民、還是外國的公民,需要出入我國國境的,都應當提出申請,並辦理了相關的手續。否則屬於違法,甚至構成犯罪!在我國刑法322條規定了偷越國(邊)境罪,是指違反國(邊)境管理法規,偷越國(邊)境,情節嚴重的行為。
  • 新東方雅思寫作語料庫: 青少年犯罪的處罰措施
    研究顯示:大多數刑滿釋放人員會再次犯罪,原因何在,如何解決?   2. Some people think that sending criminals to prison is not the best method of dealing with them.
  • 【法史故事】古代對未成年人犯罪 實行刑事處罰的規定
    前不久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其實,中國古代法律也有類似規定。  中國從西周開始就出現了對未成年人犯罪實行特殊的刑事處罰的規定。《禮記·曲禮》:「七年曰悼,八十、九十曰耄,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
  • 防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升高!建立健全的青少年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必依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家庭的脊梁。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有違法犯罪行為,那麼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滋長呢?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幫助青少年,為他們營造一個適合成長的生活環境呢?而青少年觸犯了法律,我國司法對此有沒有相關的特別規定呢?
  •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定性是什麼,會如何定罪處罰?
    教唆犯,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那麼,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定性是什麼,會如何定罪處罰?
  • 青少年犯罪現狀研究
    根據《美國青少年犯教養法》的規定,「青少年」是指犯罪時未滿二十二周歲的人,「少年犯」是指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在德國,根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少年法院法》的規定,少年是指行為時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青年是指行為時已滿十八周歲不滿二十一周歲的人。在日本,青少年犯罪被稱為「少年非行」。舊的《少年法》規定「少年」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人,而新的《少年法》將未滿二十歲的人都被稱為「少年」。
  • 兩人共同犯罪怎麼處理,如何規定的?
    共同犯罪是需要對於主犯和從犯進進行劃分的的,對於共同犯罪而言,雖然其不屬於一個獨立的犯罪罪名,但針對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從犯等,還是有相關的處罰方面的規定。那麼兩人共同犯罪怎麼處理,如何規定的?網友諮詢:兩人共同犯罪怎麼處理,如何規定的?
  • 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作出法律規範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  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作出法律規範  如何對待低齡犯罪,即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犯罪?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時,這一問題引起多名與會人員的關注,至少11名委員建議應當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作出法律規範,有人認為應當引入強制教育制度,有人建言應修改刑事責任年齡,還有人認為,可以追究家長的法律責任。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與對策
    2、青少年守法觀念和法律信仰的培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對有輕微違法的行為的人進行行政處理的行政性行為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是對構成犯罪的人進行刑事處罰的刑事法律規範。
  • 青少年犯罪的年齡應該降低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表示:將個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進一步完善姦淫幼女、猥褻兒童等犯罪的規定。看到這個消息真令人興奮,之前,青少年犯罪案件較多,但由於未成年受保護而得不到相應的懲罰,因為受害者不公,未成年女孩經常受到侵犯,但對肇事者處罰相對較輕,難以起到法律威懾作用,不利於未成年的保護。犯罪不分年齡,法律應該平等對待,不允許有些人把「未成年」當作尚方寶劍來危害社會,新的期待帳單出來了!
  • 青少年犯罪的判刑年齡是多少,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哪些內容
    根據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曆的年、月、日計算。
  • 單位犯罪的處罰問題研究
    本文以社會法學的研究視角,試圖明確如何對單位犯罪進行認定和處罰,提出規範現有罰金刑,增設資格刑、恥辱刑等新刑種,以完善單位犯罪的刑罰體系,以求對單位犯罪制度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對司法實踐中把握單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有所幫助。
  • 犯罪未遂處罰情況是怎樣的
    一、犯罪未遂的處罰  根據刑法規定,對於一切犯罪行為都要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等追究刑事責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具體量刑標準由人民法院審理確定 .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 淺議新形勢下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對策
    如何採取措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關係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對其對症下藥,對於維護社會治安,促進社會發展,搞好綜合治理,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認真研究和解決。要根據這些娛樂場所的特點,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工具,採取多種形式,通俗易懂地向青少年宣傳憲法、刑法、婚姻法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使之明白什麼是違法犯罪,教育青少年一旦發生違法事件如何依法與之鬥爭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從而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抵禦違法犯罪和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2、建立有利於青少年健康生活、成長的娛樂場所。
  • 法律如何處罰?
    法律如何處罰?婚外性行為,傷害家庭和夫妻感情。那麼婚外性行為,算不算違法呢?其實在我國婚姻法規定了,婚外性行為可以要求損害賠償的兩種情形:(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接下來給大家講一講,會承擔法律責任的婚外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