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榮就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人格權編司法解釋回答記者提問

2021-01-09 最高人民法院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賀小榮,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賀小榮就本次發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人格權編司法解釋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與每個家庭和個人息息相關。據了解,這次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修改制定了原有六個司法解釋,條文數量最多。請問在修改制定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過程中有哪些考慮?謝謝。

賀小榮: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穩定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繁榮的基石。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正如你所說,確與每個家庭和個人息息相關。本次修改制定中,我們的主要考慮:

一是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比如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的基礎上,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體現了對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鮮明價值導向;

二是注重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比如進一步細化了在法定情形下變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並由新的監護人代理其提起離婚訴訟的規定,依法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再比如,在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糾紛中,貫徹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尊重8周歲以上子女的真實意願,刪除原來10周歲的規定,等等;

三是注重體系協調。婚姻法回歸民法體系是此次民法典編撰的重要成果,相應地,我們也對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的具體規則設計進行了體系化整合。

人民法院報記者:

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也引發廣泛關注,請問這次繼承編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有哪些亮點?謝謝。

賀小榮:繼承制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和家庭擁有的財產日益增多,因繼承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此次修改制定繼承編司法解釋也是以人民群眾的關切為出發點,其中的亮點主要有:

一是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引導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

二是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養老形式多樣化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方式。民法典繼承編擴大了遺贈扶養協議中扶養人的主體範圍,相應地,我們也對有關條文進行了修改,以妥善處理實踐中的相關糾紛;

三是切實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比如,實踐中經常有通過公證方式設立遺囑後,遺囑人因為重病或者其他原因無法再次設立公證遺囑的情況,為保障遺囑人處分自己財產的真實意願,此次民法典繼承編刪除了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我們在修改清理中也將「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準」的條文予以廢止。

四是確保遺產順利分割。此次民法典繼承編新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為使該制度能夠有效地對接實踐,在司法解釋相關條文中增加規定了繼承人放棄繼承可以書面形式向遺產管理人表示,以保障遺產管理人制度的順利運轉。

中國日報記者:

人格權編是民法典的亮點和重點,請問在這一編的司法解釋修改制定中,有哪些特別之處?謝謝。

賀小榮:人格權獨立成編,彰顯了民法典的人民立場和人文關懷,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人格權的司法保護,根據民法典人格權編規定,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人格尊嚴、人格權保護的迫切需求,對人身損害賠償等有關人格權糾紛的司法解釋作出修改,主要修改有:

一是增加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等民事案件案由。

二是完善了人身損害的內涵和賠償範圍,即生命、身體和健康等物質性人格權遭受侵害,賠償範圍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

三是增加規定死亡自然人的近親屬有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將精神損害賠償的保護對象調整為「人身權益」或者「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

四是總結審判實踐經驗,增加規定被扶養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以更好地維護受害人權益。

五是完善了無償幫工人從事幫工活動致人損害時被幫工人的賠償責任,增加規定了被幫工人的追償權。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編輯:張瑾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人格權編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在制定過程中,有過一些爭論,最終立法機關決策認為應當設置獨立的人格權編,我國《民法典》就成為獨具特色的七編制。在世界範圍內,《民法典》常見體例是五編制。七編制有兩個方面的改變:第一是將五編制中的債權編拆分成合同編和侵權責任編,使得我們的合同編實際上負擔了債法總則的功能,還包含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就是所謂的「準合同」。第二就是增加人格權編。這樣的體例設置,對各編之間的具體規則是有影響的。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的重大變化
    最高人民法院對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發布了7個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
  • 《民法典》開始實施!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你關注了嗎?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因與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個體息息相關,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但是,林林總總的關於婚姻、家庭等案件何其繁多複雜,直接從《民法典》法條中去看盡這些人間百態,難免有些強人所難。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的出臺,對《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原文法條進行明確闡釋便顯得尤為必要。
  • 走進《民法典》人格權編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部法典,《民法典》的頒布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其中,《民法典》創造性地把人格權獨立成編,充分彰顯了《民法典》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僅如此,《民法典》人格權編還將過去分散規定在《民法總則》《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等法律法規中有關人格權的條文進行了細化和系統整合。今天,讓我們走進《民法典》人格權編,一窺《民法典》如何為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提供更加細微的人文關懷和更加深層的法律保護。
  • 【維權驛站】《民法典》裡你要的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全部梳理好了→
    ……上述規定出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民法典首批司法解釋,其中包括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該解釋共91條,包括一般規定、結婚、夫妻關係、父母子女關係、離婚、附則等六個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介紹,本次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修改制定中,主要考慮:一是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 白城鐵路運輸法院《民法典》普法系列——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的重點解讀(四)
    在個人的財富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人與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越發複雜、當事人爭奪遺產控制權以及遺產債權人訴求利益保護等繼承糾紛案件日益增發的情勢下,通過遺產管理人來接管、保全、清算、分配遺產,有助於保持遺產的安全和完整、遺產分配的公平公正,有利於平等保護繼承關係中遺產權利人的利益。
  • 論《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的體系、內容及其完善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應當增加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則,展示現代婚姻法的價值理念,吸納行之有效的司法解釋並借鑑比較法上的成熟立法,以實現婚姻家庭法編立法的體系化與科學性。然而,該草案僅僅納入寥寥數條司法解釋和《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由此不僅會產生為何是這幾條規範被納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的疑問,而且可能帶來法律適用上的爭議:在民法典通過之後,未被納入的司法解釋是否繼續有效?若繼續有效,則欲通過編纂民法典使現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體系化的目標勢必難以達到;反之,若未被納入的司法解釋失效,審判實踐中又可能出現無法可依的不利局面。
  • 婚姻家庭、繼承編主要制度與司法適用|民法典培訓
    為深入學習民法典有關婚姻家庭編的新規定,著力提高幹警司法裁判能力和水平,紮實做好民法典實施準備工作,根據上海長寧法院《關於認真學習貫徹的培訓方案》安排,9月28日下午上海長寧法院邀請上海高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餘冬愛作「傳經送寶」系列講座之民法典培訓第二場講座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10大亮點
    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編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隨著現在個人的婚姻觀念、家庭關係變化,婚姻家庭方面的民事領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綜合之前的婚姻法和三個司法解釋以及一個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司法解釋,此次的民法典中涉及的婚姻家庭內容則是更加詳實和可操作性。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權利保護新規則
    我國編撰《民法典》的重大意義之一,在於「健全和充實民事權利種類,形成更加完備的民事權利體系,完善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形成規範有效的權利保護機制」。婚姻家庭編作為《民法典》的有機組成部分,亦具有確認、保護和救濟自然人婚姻家庭權利的私法屬性。
  • 從民法典人格權編看我國人格權保障的憲法實施
    其中,與合同編、物權編等對現行民事法律規範進行系統整合、修改完善不同,民法典在總結我國現有人格權法律規範的實踐經驗基礎上,單獨設立了人格權編。自2018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之後,人格權編草案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多次審議,不斷修改完善。
  • 民法典學習心得|人格權編
    作為法院人,為了從自己做起,吃透用好這部新的社會生活根本法,上海閔行法院特別推出「我在閔法學民法典」特輯,邀請一線法官、法官助理結合自身辦案實踐,分享在學習《民法典》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供法律職業共同體內外學習和交流。刊載內容僅為作者個人的學習觀點,不代表本單位立場,特此說明。
  • ...包括: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 劉貴祥主 持 人: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 李廣宇發布內容: 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情況、民法典第一批司法解釋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賀榮]:另外五件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按照清晰、簡明、針對性強的原則,在廢止原有眾多司法解釋的基礎上,根據民法典的新精神,新修改制定為5件相應司法解釋。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人格權編七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人格權編亮點
  • 【民法典來了④】《民法典》人格權編七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人格權編亮點
  • 「我們倆」家務勞動有價值,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還明確了這些
    這與民法典總則編規定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和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密切相關。從立法技術上看,長期以來婚姻法、收養法都是單行法規。婚姻家庭法回歸民法典,作為民法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收養法回歸婚姻家庭法,從整個宏觀體系和內部微觀體系看,達到了完整統一。
  • 炬說|《民法典》之0060人格權編04
    《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的實行給非法學人士工作學習增添了不少壓力和動力以及焦慮。作為法律職業從業者,我們有必要一起學習民法典,並將學習中的感悟、新知識、新問題一一呈現給普通讀者。
  • 《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全文逐條新舊對比及重點解讀 | 學習民法...
    《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全文逐條新舊對比及重點解讀 | 學習民法典之84 2021-01-03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婚姻家庭編的創新和發展
    □ 夏吟蘭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一、婚姻家庭編在民法典中宏觀體系的確立與微觀體系的整合(一)婚姻家庭編在宏觀上被體系化地納入民法典之中婚姻家庭編與總則編以及民法典分則其他各編之間均具有邏輯關係,形成了完整統一的外部體系。一方面,總則編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
  • 《<民法典>婚姻家庭繼承編修改及審判實踐中的疑難問題》講座摘記
    前言:2020年9月4日,「簡法大講堂」第三期培訓會暨《民法典》婚姻家庭司法實務研討會在簡陽召開。最高人民法院吳曉芳法官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修改部分及審判實踐中的疑難問題》為題進行講授,成資兩地法院、成都市檢察官協會、成都市婦女兒童聯合會、成都市律師協會百餘名代表受邀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