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把手語翻譯成語音!兩名90後女生發明翻譯臂環

2021-02-19 新華網

王娜娜和黃爽,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清華大學的一年級研究生,一個23歲,一個22歲。大約兩年前,她們開始用業餘時間,為失語者群體,研究一款直接將手語轉化成語音的翻譯臂環。

兩年前,讀大三的王娜娜結識了聾人朋友張權。因為不懂手語,即使當面交流,她也不得不用微信打字。明明是現實中的朋友,相處起來卻更像網友。特別當許多人一起聊天時,她更為無聲世界中的張權感到抱歉,擔心自己說話,是不是忽略、傷害了他?當時,計算機專業的王娜娜,正在實驗室裡研究基於圖像的手勢識別技術。她想,手語也是有一定規則的手勢,是不是可以用攝像頭識別,轉化成語音,打破無聲到有聲的隔閡?

王娜娜:「黃爽就跟我說,用攝像頭去做不現實,在大街上誰幫失語者拿攝像頭?」

黃爽是王娜娜的本科室友。這次交談前,王娜娜已經為翻譯手語忙了八、九個月。聽到「閨蜜」幾乎從根本上否定自己的研究,王娜娜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感到慶幸。她說,自己一直在沿著技術邏輯推進,卻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如何才能讓失語者使用。

王娜娜:「後來我看家裡的小朋友,學彈鋼琴,老師說手指該用力的時候,小朋友沒用力。我就問老師這怎麼能看出來的,老師說看肌肉的用力情況,肌肉沒有動指法肯定不對。這點提醒了我,我就上網查,有一種研究是戴著一個臂環來判斷小朋友的指法正確不正確,我立馬就想到了手語。」

不同的手指動作,會觸動不同區域的小臂肌肉,發出不一樣的肌肉電信號。受益於鋼琴臂環的啟發,王娜娜和黃爽打算也應用這項技術:將每個手語詞彙的肌肉電信號錄入系統,讓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再次遇見時,識別和轉化成語音,應該並不難。在運動手環、智能手錶普及的今天,佩戴臂環,也不會讓失語者顯得突兀。然而,想讓電腦準確識別一個手勢動作,需要反覆採集肌肉電信號上千次。

黃爽:「我們兩人就成天不停地在那兒抬手放手、抬手放手。」

一個多月時間,王娜娜和黃爽對著手語教材,完成30個手勢的錄入,每人至少重複比劃了一萬五千多次。證實方案可行後,她們將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拉入團隊。如同八萬多個漢字,只有3500字常用,8000多個手語手勢,也只有一小部分被失語者熟知。

經過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的推薦,團隊決定先錄入400個常用的手語動作。儘管目前,臂環只能逐個翻譯手語,實現失語者像普通人一樣流利對話,也存在許多技術難題,但她們相信,隨著人工智慧的成熟,這些都將迎刃而解。

一個多月前,王娜娜團隊的手語識別臂環,在聯合國和國內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共同舉辦的創新大賽上,奪得冠軍。同臺競技的,還有2074份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創新方案。與大多數盯緊收益的項目相比,這份冠軍創業計劃,顯得另類。王娜娜和黃爽說,團隊開始做這個項目,只是想解決失語者朋友遇到的難題,沒太考慮過賺錢的事。

黃爽:「我們沒想通過這個來賺到錢,就是發現了朋友這個迫切的需求,只想幫他們解決這個溝通的問題。」

王娜娜:「這個世界買房的人太多了,誰知道誰。但是你會記得那些,為社會進步做出一點點貢獻的人。」

白巖松:「科技的發展的確有時太快了,讓我們更忙碌、更奔波,但我們還是喜歡科技的進步,因為它幫助我們更健康,很多障礙可以打破,行走及交流更自由、更無障礙。歸根到底,讓生活更好,讓生命更有尊嚴。所以,讓科技更進步吧,說小了,讓失語者有方法談話並交流。」

視頻:《新聞周刊》讓手語「發聲」↓↓

扎心!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又降了!收入最高的專業是…

國務院發話:不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裡的證都不用再考!

國家明確,這些人的工資不得低於公務員!

來源: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

編輯:谷朋

相關焦點

  • 兩名90後研究生發明翻譯臂環 能將手語轉化成語音
    (原標題:兩名90後研究生發明翻譯臂環 能將手語轉化成語音)
  • 牛!2名90後女生發明翻譯臂環 可將手語轉化成語音
    (原標題:點讚 | 牛!把手語翻譯成語音!兩名90後女生發明翻譯臂環) 王娜娜:「我有一個聾人朋友講說,他投簡歷,然後別人給他打電話,他接不了,也說不了。」黃爽:「我們身邊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造成語言功能障礙,我們叫他們「失語者」。
  • 點讚 | 牛!把手語翻譯成語音!兩名90後女生發明翻譯臂環
    大約兩年前,她們開始用業餘時間,為失語者群體,研究一款直接將手語轉化成語音的翻譯臂環。兩年前,讀大三的王娜娜結識了聾人朋友張權。因為不懂手語,即使當面交流,她也不得不用微信打字。明明是現實中的朋友,相處起來卻更像網友。特別當許多人一起聊天時,她更為無聲世界中的張權感到抱歉,擔心自己說話,是不是忽略、傷害了他?
  • 兩名研究生研製出翻譯臂環 成為失語者與普通人溝通的橋梁
    兩名研究生研製出翻譯臂環 成為失語者與普通人溝通的橋梁時間:2017-05-23 10:21   來源:網易新聞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名90後研究生發明翻譯臂環 能將手語轉化成語音來源:網易新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王娜娜,清華大學研究生黃爽,歷時兩年,為失語者群體研究出一款直接將手語轉化成語音的翻譯臂環
  • 90後創業團隊設計手語翻譯臂環助力聽障人士溝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雯婷):近日,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90後創業團隊為聽障人士設計的手語翻譯臂環,獲得了「極•致未來」全球責任創新挑戰賽的冠軍。這一賽事共計收到2075份方案,其中有超過八成的作品出自中國各大高校的大學生之手。
  • 北京兩學生研發翻譯臂環 有望使失語者與普通人「對話」
    新京報快訊(記者潘佳錕)北京兩名學生歷時兩年,為失語者群體研究出一款翻譯臂環,可直接將手語轉換成語音,實現失語者與普通人「對話」。今日(5月22日),新京報記者從該團隊獲悉,目前該臂環仍在開發升級中,完成後可滿足失語者群體日常生活所需用語。
  • 90後女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通過臂環捕捉肌電信號
    ­  演示者用手指向前方,又做出點讚的手勢,「你好」的文字快速地反應在App「手音」的界面上。捕捉手部運動的肌電信號的是演示者手臂上的黑色臂環,看上去像跑步時用的護腕。­  「手音」是一款針對失語者的小眾產品,預計今年5月下旬上線。
  • 【全國助殘日】讓手語「發聲」:90後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全國助殘日】讓手語「發聲」:90後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05月21日 19:24 A-A+   兩年前,讀大三的王娜娜結識了聾人朋友張權。因為不懂手語,即使當面交流,她也不得不用微信打字。
  • 美大學生發明「手語翻譯智能手套」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5日報導,美國兩名學生發明了一款名為「SignAloud」的智能手套,該手套可將美國手語翻譯為英語口語。據報導,兩名大學生為自己的發明贏得了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4900元),雖然這項發現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聾人以及有聽力障礙的群體,但很有可能運用於中風康復治療及虛擬實境技術中。
  • 聾人可「發出聲音看到聲音」 這款智能手語翻譯器很情懷
    在國內,也有類似神奇的人,研發出的智能穿戴設備幫助聾啞人實現了「看見聲音、聽見聲音「的夢想,而且她們還是90後。  4月25日, 「極致未來」責任創新挑戰賽於北京舉行,現場邀請了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別主任文靄潔、谷歌首席科學家Yoav Shoham等在內的11位評委嘉賓,經過激烈的競技比拼,最終來自清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看見聲音,聽見手語」團隊摘奪桂冠。
  • 能把手語翻譯成文字的工具誕生!失語人群已經可以帶著它去點咖啡了
    為了和他更好的交流,她們想通過自己所掌握的技術解決這個問題——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她們展示了一個叫「手音」的手語翻譯器。她們採集了200個手勢,近20萬的數據,通過手機把採集到的手語轉化成文字。你看,這位朋友已經能用手語在咖啡館點咖啡了:不過,這已經不是開發者第一次採集手語手勢研發翻譯器了。
  • 北航清華女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捕捉手部運動的肌電信號的是演示者手臂上的黑色臂環,看上去像跑步時用的護腕。  「手音」是一款針對失語者的小眾產品,預計今年5月下旬上線。普通人可能難以想像這款產品的意義所在——手語是失語者彼此溝通的橋梁,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比所有外語都難的語言,「手音」將做潤物細無聲的溝通橋梁。
  • 上海唯一全職手語翻譯 80後女生做聾人聯結世界的橋梁
    原標題:80後女生放棄高薪與聾啞人朋友作伴,全上海只有她一位全職手語翻譯  唐文妍的父母至今無法理解,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女兒,為什麼要放棄可能的高薪工作,一門心思去當手語翻譯,每月拿著微薄的工資。唐文妍說,這是因為她放不下和聾啞人朋友的羈絆,「他們需要我。」
  • 80後女生放棄高薪與聾啞人朋友作伴,全上海只有她一位全職手語翻譯
    唐文妍說,其實她那時手語打得不好,雙方經常互相看不懂,但這不妨礙她感受到聾啞人朋友發自內心的喜悅。「他們孤獨太久了,非常非常渴望朋友。」  這份沉甸甸的心意令唐文妍動容,2010年研究生畢業後,唐文妍不顧家人反對,做起了全職手語翻譯。
  • 上海僅2名醫務人員報考手語翻譯
    明天,全國首個手語翻譯員資格考試的第一次考前培訓將在東方國際手語學校開課。一個月之後,這批學員將根據各自的能力參加全國首個手語翻譯人員資格考試。  華山醫院骨科護士邢曉燕告訴記者,同樣表示願意參加這個考試的還有西郊骨科醫院現任的手語翻譯醫生劉碩。他們兩個可能是這一次考試中僅有的兩名上海醫務工作者。
  • 視頻在線手語翻譯 手語遠程翻譯率先在湖南實現
    大美無障愛:發現美 傳遞愛中國聾人網訊 近日,據湖南方面消息,聾人可以在線視頻與手語翻譯交流尋求翻譯協助,手語翻譯不必再遠途跋涉,通過網際網路與手語翻譯服務中心建立視頻通話連結,實現了可遠程翻譯,在線翻譯成為聾人朋友的「隨身譯」。
  • 關於司法翻譯中手語翻譯實務的探析
    [關鍵詞] 手語翻譯 專業 中立    一、手語翻譯的概述  司法翻譯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性高的司法輔助活動,包括司法活動中的少數民族語言翻譯、外國語言翻譯,以及對聾啞人手語的翻譯(簡稱手語翻譯)等。其中手語翻譯指在司法活動中以手語和口語為交流方式,在聾啞嫌疑人、被告人或被害人或證人與司法工作人員之間建立起的信息互通、互動。
  • 聾啞人的福音:手語翻譯環能翻譯並發音
    作為萬眾矚目的 2013 紅點設計概念大獎的獲獎作品之一,手語翻譯環(Sign Language Ring)能夠識別手勢動作並將其翻譯為語音,通過揚聲器發出。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的六名設計師表示,他們的靈感來自於佛教徒的念珠,手語翻譯環由一個手鐲和一套穿戴在特定手指上的可拆卸指環組成,它還能將語音翻譯為文字:語音被麥克風記錄後即被轉錄成文字並顯示在手鐲屏幕上。
  • 手語老師受聘法律援助翻譯
    9月25日,伊春市法律援助中心與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師籤訂服務協議,聘請該校左先星、李源兩名教師擔任常年手語翻譯,協助法律援助承辦人完成聾啞人士的法律援助服務。  近年來,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的聾啞人法律援助案件不斷增加,考慮到聾啞人士的需求以及為適應辦案需要,改進便民服務,更好地為聾啞人士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
  • 手語翻譯員國家職業標準
    本職業共設四個等級,分別為:五級手語翻譯員(國家職業資格五級)、四級手語翻譯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三級手語翻譯員(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二級手語翻譯員(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四級手語翻譯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1)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2)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專業(相關專業)畢業證書。(3)取得五級手語翻譯員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