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潘佳錕)北京兩名學生歷時兩年,為失語者群體研究出一款翻譯臂環,可直接將手語轉換成語音,實現失語者與普通人「對話」。今日(5月22日),新京報記者從該團隊獲悉,目前該臂環仍在開發升級中,完成後可滿足失語者群體日常生活所需用語。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王娜娜和清華大學研究生黃爽為失語者群體研究出一款翻譯臂環。失語者戴上後,每做出一個手語動作,該臂環就能將其翻譯成語音,使失語者與普通人實現「對話」。
據了解,2015年6月,這兩名學生同其他人包括失語者成立手音團隊,共同研發翻譯臂環,目前該團隊核心成員有六七人。
今日,新京報記者從該團隊獲悉,目前臂環只是測試樣機,僅有十幾個,裡面收錄有200多個手語動作。該團隊媒體對接人杜博偉表示,「現在這個臂環還在開發迭代的過程中,具體完成時間還不確定。臂環完成升級後,可滿足失語者群體日常生活所需用語,涵蓋衣食住行。」
對於臂環升級的情況,杜博偉介紹,「以前做完一個動作需要等待2秒,等升級後等待時間會縮短,而且還可以實現整句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