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政協情深!

2020-12-23 閃電新聞

編者按

8月6日,人民政協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發文章《脫貧路上政協情深——山東政協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記事》,對山東政協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報導,現予轉發。

脫貧路上政協情深

——山東政協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記事

記者 張文敬 通訊員 高曉東

2020-08-06期 01版

盛夏時節,山東省政協圍繞「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重點提案緊鑼密鼓地開展了3次高規格的督辦調研活動。

7月28日至30日,省政協副主席吳翠雲帶隊赴沂水縣,了解基層解決農村相對貧困長效機制中的創新做法。

7月21日至23日,省政協副主席趙家軍帶隊赴菏澤市,圍繞「加強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的建議」進行督辦調研。

7月16日至17日,省政協副主席唐洲雁帶隊赴濰坊市,就「探索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的建議」開展督辦調研。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山東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拿出真招實招攻堅克難,下足功夫推動脫貧攻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山東政協系統理所當然地融於這場戰鬥之中。

實打實幫扶

「家裡住的怎麼樣?收入除了打工還有哪些?土地收益怎麼樣?」家住朱洪廟鄉王大廟村的村民夏學田仍然清楚記得省政協主席付志方「突襲」他家時和他拉家常的情景。

這是付志方在去年底深入菏澤市開展的一次扶貧調研活動。付志方非常關注扶貧工作。幾年來,他為此外出調研十餘次,足跡遍布黃河灘區、沂蒙山區,每到一處,他深入最基層,了解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扶貧項目發展情況、貧困群眾生活情況。

2019年,省政協選派王立波到臨沂市平邑縣武臺鎮承安村擔任第一書記,他來到村裡,就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畢竟脫貧任務緊,時間不等人。這已經是省政協派駐沂蒙老區的第六輪工作組,自2012年來,先後選派了27名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協調扶貧資金2億元,落地扶貧項目近百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省政協派駐泗水縣中冊鎮峨灣村黨支部書記李齊意第一時間返回村裡,立即動員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和村民志願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這是一名52歲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一名從軍31年的退伍軍人、一名普通的政協幹部。他所在的峨灣村地處窮鄉僻壤,吃水用水困難。經過積極協調,他為村裡爭取到195萬元資金,挖了一口深水井,建設了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歷史性地解決了峨灣村吃水難、澆地難的問題。他利用峨灣村地勢高、光照條件好的優勢,整合10萬元扶貧資金,利用村級活動場所屋頂建設了光伏電站。目前電站已併網發電,每年可產生1.5萬元左右收入,為每名貧困人口發放700餘元分紅。他還整合7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購買了農機具,帶領村委會成立了農機使用合作社,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以上。他組織地瓜種植戶成立地瓜產銷合作社,探索「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模式,與知名農產品電商平臺聯繫,達成合作協議,地瓜銷售價格由每斤1.1元提高到1.6元。

2020年伊始,李齊意被省委表彰為全省「攻堅克難獎」先進個人。

與此同時,省政協各專委會也發揮優勢,積極助力脫貧攻堅:經濟委開展「冬暖鄉村·情系扶貧」活動、教科文衛體委圍繞教育精準扶貧……

各級政協同樣奮戰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臨沂作為扶貧攻堅的「第一線」,跟上、跟進、跟緊,是臨沂市政協的鮮明態度。圍繞「大力實施精準扶貧脫貧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展專題協商形成建議案;圍繞「鞏固精準扶貧成果建立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深入協商論證,從產業拉動等7個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位於高新區羅西街道的西磊石村,在市政協協調幫扶下,整合資金近千萬元開展電網改造、道路硬化、文化廣場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黃河灘區脫貧遷建是一項深受灘區群眾歡迎的重大民生工程。菏澤市東明縣是黃河入魯第一縣,沿黃線長83公裡,是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的主戰場。自項目實施以來,東明縣政協圍繞這個「一號工程」,向委員發出倡議書,經過充分調研、科學論證,向縣委縣政府提交了遷建工作的調研報告。縣政協主席鍾明偉多次到遷建現場走訪座談,協調解決有關困難,各位副主席分別擔任一個村臺建設的指揮長,立足灘區實際,合理制定遷建方案,落實工作進度,奏響了推動遷建工作深入實施的「黃河大合唱」。

……

心連心脫貧

「依託這個蘋果示範基地,建立起『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合作社+貧困村』的運作模式,使貧困戶變成了拿苗木轉讓資金、領企業扶貧分紅金、掙打工薪金的『三金』農民。」濰坊市政協委員劉淑剛高興地介紹說。他20年如一日精心經營「矮化蘋果示範基地」扶貧項目,每年給8個村的果農分紅達19.2萬元。

劉淑剛還在諸城市建立了中科院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大龍灣獼猴桃基地、竹山農業基地,發展了竹山旅遊景區項目,持續帶動農民致富。僅竹山旅遊景區項目就提供固定崗位200多個、季節性崗位500多個,帶動了周邊20多個村莊發展,參與的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近2萬元。

在山東,和劉淑剛一樣的政協委員有很多。省政協充分發揮優勢,積極組織引領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傾情參與、傾力奉獻,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貢獻智慧和力量。

劉世濤委員是黃河灘區的一名村幹部,他積極協助解決多個遷建過程中遇到的伐樹、調地等難題;田紅堂、馬井泉委員則積極規劃灘建後的文化旅遊、水產養殖等產業的發展;劉文杰委員作為縣食用菌種植協會會長,積極帶領灘區群眾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為灘區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做了大量工作……

擁軍模範、臨沂市政協委員、水波爾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公茂霞帶領公司投身脫貧攻堅一線:通過政府登記在冊的貧困戶檔案結合實際情況找到了60戶真正需要幫扶的貧困家庭,免費提供種兔、樹苗、果苗、化肥等,帶動發展養殖種植業;提供農資並請專業人士進行技術培訓,帶動幫扶貧困戶發展果品產業。

……

山東有各級政協委員4萬多名,一個個委員故事就像一個個音符,演繹了一首鏗鏘有力的「脫貧攻堅曲」。

投稿信箱:sdzxgzh@126.com

監  制:王世鵬

本期編輯:上官小麥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圓夢啟航 山海情深助力成長——青島市市南區政協繼續開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8日訊11月26日下午,青島市市南區政協情系貴州平壩兒童「空中課堂」活動在市南區融媒體中心舉行,通過「網際網路+」網上直播的方式與對口幫扶的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大院小學的師生開展網上互動交流。
  • 宜都: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
    12月16日,《三峽日報》頭版刊發文章《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解讀宜都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精神密碼」》,報導宜都著力引導貧困村扶志扶智扶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 脫貧攻堅路上的「三朵花」
    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路上種下實踐之花。剛去報導第一天就得知自己所掛的是鎮裡的貧困村,路程最遠,有「九曲十八彎」之稱。作為本鎮人,知曉方言,又有部隊經驗,以為扶貧工作很簡單,然而剛下村,工作便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
  • 大安區政協主席羅旭東帶隊督查調研新店鎮脫貧攻堅工作
    四川新聞網自貢5月21日訊(陳媛媛  王益)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掌握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5月19日,大安區政協主席羅旭東帶隊督查調研新店鎮脫貧攻堅工作。羅旭東充分肯定了新店的脫貧成果,同時要求大家要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任務落到實處,充分調動群眾脫貧的積極性,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脫貧路上最美笑臉丨鼎城劉光平:坎坷路上不言棄 脫貧路上果飄香
    一畝葡萄,收入達2萬多元,加上之前的4畝特棗、4畝橘子、2畝蜜柚和季節蔬菜,劉光平當年的毛收入達5萬元,2017年,劉光平順利脫貧。人生不言棄2018年,劉光平家的小平房垮的垮,爛的爛,經過危房改造後,小平房煥然一新,劉光平將屋子打掃得乾淨利索,屋前種上一排綠植。
  •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2020-04-3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省政協建言助力鞏固脫貧成果 由消除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
    11月24日,黑龍江省政協將經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調研報告》報送省委、省政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19年底,黑龍江省20個國貧縣、8個省貧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1.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提前一年解決了整體貧困問題。今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沒有新的返貧和致貧發生,到年底可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 【脫貧攻堅在路上】扶貧路上「比翼飛」
    【脫貧攻堅在路上】扶貧路上「比翼飛」 2019-07-19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兩會上的她|全國政協委員張敏:打造「農民學校」,助力民族地區脫貧
    張敏,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職業高級中學教師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如何助力民族地區脫貧,全國政協委員張敏帶來了她的建議:打造「農民學校」,培養「新型農民」,在提升農民培訓實效上下功夫。
  • 「政協委員風採」新野縣十屆政協委員彭興才:根植鄉村寫大愛
    多年來,政協工作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兩面旗幟,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圍繞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認真履行職能,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政協智慧和政協力量。
  • 江西扶貧一線見聞: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圖)
    中新網江西餘干12月23日電 題:江西扶貧一線見聞 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  作者 王昊陽 王成前  隆冬時節,對於江西餘干縣的芡實種植戶來說,是小豐收的日子。被稱為「水中人參」的芡實已收穫完畢,養殖在池塘裡的大量魚類,當前正好起捕出售。
  • 澄城縣馮原鎮:韓城礦業公司助力馬村脫貧攻堅路上的三個「第一時間」
    脫貧攻堅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則更難能可貴。八年前,陝煤集團韓城礦業公司肩扛責任和使命,成為澄城縣馮原鎮馬村省級「兩聯一包」幫扶企業。在漫漫八年助力脫貧攻堅路上,韓城礦業堅守包聯幫扶信念和初心,懷揣真情,雪中送炭,一個又一個「第一時間」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 床單雖小,幹群情深
    為響應黨中央號召,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細化脫貧攻堅任務,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洪官屯鎮黨委政府集中了採購一批床單,用於改善全鎮所有貧困戶的基本生活條件,提升困難群眾的生活品質。
  • 妥金龍:脫貧路上的「孺子牛」
    脫貧路上的「孺子牛」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妥金龍時值深秋,走進康樂縣白王鄉扶貧站白王鄉位於康樂縣北部,距縣城25公裡,全鄉轄10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共3276戶15797人,2013年全鄉有貧困人口1111戶5058人,貧困發生率為32%,截止2020年底,全鄉貧困人口實現整體脫貧
  • 望江縣涼泉鄉:脫貧攻堅路上種下「三朵花」
    脫貧攻堅已經進入「計天」甚至「讀秒」的決戰時刻,滴滴答答的倒計時,涼泉鄉幹群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了「三朵花」。  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了一朵實踐的花。
  • 四川天全縣:脫貧攻堅路上續寫「新長徵」故事
    在脫貧攻堅的「新長徵」路上,天全縣發揚長徵精神,依託紅色旅遊資源,發展全域旅遊,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截至2020年,天全縣3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375戶11018名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貧困戶存量實現「雙歸零」。
  • 脫貧攻堅路上的磅礴體育力量
    脫貧攻堅路上的磅礴體育力量 發布時間:2020-12-1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林劍 字體: 大
  • 信州區政協機關開展「同吃連心飯、共敘幫扶情」活動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徐晶報導:為切實了解貧困群眾所想所需所盼,密切黨群幹群關係,8月19日上午,信州區政協主席程茹帶領班子成員及全體機關幫扶幹部,自掏腰包、自帶食材到貧困戶家洗菜做飯,同吃「連心飯」、共敘幫扶情。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廣西龍州: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廣西龍州: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0:59 A-A+ 崇左市委常委、龍州縣委書記秦昆在脫貧摘帽攻堅工作座談會上,談及龍州縣的脫貧工作時這樣說到。「截至2018年6月,全縣實現所有脫貧戶實現吃穿不愁、農戶與貧困戶住房得到有效保障、沒有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學生、貧困戶因病致(返)貧問題基本解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31.79%降至1.91%,龍州縣的脫貧工作獲得了群眾認可」。  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 「衣舊情深」織愛貴州 海銀公益邀您為愛接力
    一份愛心傳遞一份希望一份捐贈傳遞一份幸福衣舊情深 織愛貴州讓你閒置的舊衣發揮熾熱的溫暖近日,上海海銀公益基金會響應政府號召,聯合貴州省慈善總會、貴州省水滴公益之家發起「愛在路上·織愛貴州環保公益活動」,向海銀集團員工、客戶及社會人士募集衣物,支援貴州偏遠貧困地區。清明節假期即將來臨,我們號召大家利用換季小假期整理家裡的舊衣物。在4月中下旬,我們舉辦「衣舊情深」舊衣環保回收活動,大家將自己的舊衣物紛紛帶來,慈善捐衣,為物資匱乏的家庭獻一份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