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全縣:脫貧攻堅路上續寫「新長徵」故事

2020-12-17 央視網

「紅軍村」牌坊前遊客來往如梭

  央視網消息(記者 何川)二郎山下,青衣江畔,有一個10多萬現人口的小縣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紅軍長徵時曾在這裡戰鬥、駐留百餘日,留下許多長徵故事和寶貴的長徵精神。

  在脫貧攻堅的「新長徵」路上,天全縣發揚長徵精神,依託紅色旅遊資源,發展全域旅遊,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截至2020年,天全縣3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375戶11018名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貧困戶存量實現「雙歸零」。

紅軍村新貌

  在這份「答卷」裡,首先交出成績的是天全縣仁義鎮紅軍村。

  紅軍村原名程家村。1935年,紅四方面軍駐軍天全,在此設立紅軍總部、總政治部,並建紅軍總醫院、紅軍大學,歷時100餘天。

  80多年來,紅軍故事在這裡口口相傳,紅色文化傳承不息。然而,由於二郎山天險阻隔,交通不便,程家村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塊「硬骨頭」。

  革命老區人民如何脫貧致富?天全縣想到了程家村的紅色旅遊資源。2017年,程家村邁出脫貧攻堅「新長徵」路上第一步。

  紅軍村黨支部書記程見敏說:「2017年以來,天全縣開始對紅軍村進行集中保護和打造,一期工程投資600餘萬,對紅四方面軍總部、總政治部、紅軍大學、紅軍總醫院、紅軍防空洞等舊址進行了全面修繕與保護,對周邊道路、環境、景區景觀、旅遊接待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紅軍村一期工程核心組成部分是紅軍廣場,廣場周圍同步實施的還有荷塘、民居風貌塑造、4.6公裡產業環線等在內的十餘個項目。」

  為了進一步宣傳紅色文化,推動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2018年7月31日,天全縣政府第3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縣民政局關於程家村更名的請示,同意仁義鄉程家村更名為紅軍村。更名,給建設中的紅軍村送來一陣東風,也帶來了貴客。

  諸多紅軍後代到訪建設中的紅軍村時,睹物思人,感慨地表示,將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具體行動,為保護開發利用好紅色資源,弘揚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推進綠美新天全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

  2019年,天全縣趁熱打鐵啟動紅軍村二期建設工程。

  紅軍村二期工程投資4500萬元,新建環遊步道、觀景平臺、特色民宿等基礎設施,建成後的紅軍村有遺址核心區、紅色文化體驗區、農耕文化體驗區三大功能區。還將開展戰壕對戰、風餐露宿、會師路、長徵體驗路、外圍環線解放路等紅色體驗項目。同時,遊客還可以體驗打穀、插秧等農耕勞作,有力帶動仁義鎮大田村、小落村、六城村等8個貧困村鄉村旅遊。

  程見敏說:「2019年,還在建設中的紅軍村共接待遊客7萬餘人次,綜合收入達600餘萬元。遊客在紅軍村『春食羊肚菌、夏品小龍蝦、秋嘗脆甜藕、冬煲老臘肉』,帶動周邊農民人均增收3000元,有力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和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紅軍村的成功是天全縣保護、開發紅色資源的一個縮影,打造紅色文化綜合旅遊業態才是最終目的。

  天全縣委宣傳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天全縣以「紅色旅遊+」為引領,通過教育、體驗、會節、文創、媒介等方式聚集人氣商氣,加強與石棉安順場、 瀘定瀘定橋、 寶興夾金山幹部學院等同質性景區的區域整合,整體打造川西地區知名紅色旅遊目的地與幹部培訓基地。同時,堅持構建政府、企業、農戶利益共同體,引導群眾參與並實施特色民宿打造,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鄉村旅遊業,著重培育紅色體驗業態。與此同時,天全縣大力以紅色旅遊為拳頭,依託二郎山、喇叭河風景區等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遊。2019年,天全縣累計接待遊客376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億餘元,同比增長34.2%和34.76%。

處處鳥語花香的紅軍村現已經全部脫貧

  在脫貧攻堅的「新長徵」路上,天全縣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路子,續寫了當代天全人的「新長徵」故事。2020年3月26日,在天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天全縣縣委書記、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餘力表示,截至目前,天全縣3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375戶11018名貧困戶全部脫貧,實現貧困發生率真正「歸零」、貧困戶存量徹底「清零」。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鍾黎川 ‖...
    徵文啟事:見《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投稿郵箱:tpgjzw@163.com截稿時間卻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延遲了幾乎所有的進度安排。疫情得到控制後,我再次「重啟」對接協會,建議組建「黨建聯盟」,起草《合作備忘錄》,建立合作機制,七易方案,方得其成。
  • 「重走長徵路」主題活動「首發團」走進四川天全縣
    新華網 記者 韓攀攝    12月17日,「重走長徵路」主題活動「首發團」走進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並參觀了天全縣紅軍紀念館。天全縣紅軍紀念館。新華網 記者韓攀攝    天全縣紅軍紀念館佔地5畝,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重建後,紅軍紀念館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並在紀念館內修建了感恩紀念館,包括重建後的城市規劃沙盤。重建後的紅軍紀念館分兩個廳:第一展廳紅軍長徵在天全和第二展廳天全歷史展廳。
  • 天全:突出「三點」 督戰教育系統脫貧攻堅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9日電 (劉剛 解明堯 劉雪)今年以來,為貫徹各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精神,雅安市天全縣紀委監委駐縣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突出「三點」,積極督戰教育系統脫貧攻堅工作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鄒超 ‖ 因地...
    因地制宜巧用彝族畢摩文化扶貧鄒 超 2018年,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脫貧攻堅工作綜合評分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排名第一。2019年,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 紅軍長徵經過的苗鄉——臺江縣老屯鄉脫貧攻堅掃描
    紅軍長徵經過的苗鄉——臺江縣老屯鄉脫貧攻堅掃描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楊明白雲乘風去,苗鄉一片秋。兩位老頭在藍球場邊歇涼閒聊,見到來人滿臉喜悅、招手示好,幾個幼兒正在騎著童車,高興穿梭在光亮平整的水泥路上。目前,皆蒿村已實現全部脫貧。皆蒿村黨支部書記劉躍軍還告訴筆者說,當年紅軍就是沿著皆南南苗寨藍球場上方的古道北上的。並且,這條被譽為「紅軍路」的古道已經修葺,將成為一條紅色旅遊線路。一位法國旅遊投資者非常看好這條旅遊線路,屆時將吸引眾多海內外旅遊者前來觀光旅遊。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讓長徵精神成為新時代長徵路上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在此基礎上,我們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重慶旅遊協會到天全縣開展重走長徵路採風活動
    7月17日,重慶旅遊協會一行到天全縣開展重走長徵路採風活動。採風活動|楊楊 攝當天,重慶旅遊協會一行先後來到天全縣紅軍紀念館、吉祥寺、仁義鎮紅軍村等地,對天全的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等進行參觀考察。天全縣紅軍紀念館是天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基地、展示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窗口。紀念館分兩個廳,第一展廳為「紅軍長徵在天全」,分為序廳、紅軍長徵過天全、紅軍長徵在天全、紅軍精神世代繼承、結束語。第二展廳為天全歷史展廳,採用七個時期反映天全的歷史。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張豔 ‖ 陳思...
    原創 張 豔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良久,說了句:「路上要多注意安全。」陳思知道,愛人默許了。1月30日,天空飄著雪,寒風刺骨,陳思穿上了愛人給他準備的新羽絨服,奔赴千裡之外的香楠村,開始了駐村扶貧的日子。貼心為民熱乎群眾心窩子脫貧攻堅既是經濟任務,又是政治任務,陳思知道肩上擔子的份量。
  • 進出口銀行四川分行:助力甘孜脫貧攻堅再創奇蹟
    甘孜州人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創造了脫貧攻堅的奇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脫貧攻堅的奮進歷程中,中國進出口銀行四川省分行牢記政策性銀行職責使命,壓實主體責任,始終聚焦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把幫扶資源用在刀刃上,為甘孜州脫貧攻堅助力,取得明顯成效。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蒲博 ‖ 格桑...
    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脫貧攻堅路上的「三朵花」
    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路上種下實踐之花。剛去報導第一天就得知自己所掛的是鎮裡的貧困村,路程最遠,有「九曲十八彎」之稱。作為本鎮人,知曉方言,又有部隊經驗,以為扶貧工作很簡單,然而剛下村,工作便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
  • 省扶貧開發協會攜手愛心企業向天全縣捐贈100臺淨水器
    6月4日,省扶貧開發協會攜手愛心企業四川佳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向天全縣捐贈100臺淨水器,總價值53.8萬元,有效地解決了部分學校和貧困群眾的健康飲水問題,保證群眾喝上乾淨、清潔、安全的放心水。省扶貧開發協會會長傅志康、縣委書記餘力、縣委副書記袁兵出席捐贈儀式。
  • 脫貧攻堅路上的磅礴體育力量
    脫貧攻堅路上的磅礴體育力量 發布時間:2020-12-1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林劍 字體: 大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平 ‖ 病癒重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病癒重回第一線 整裝再戰大涼山陳 平「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做幾件有意義的事情,才算不負青春、不負人生!」這是廣元市利州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派駐美姑縣樂約鄉樂約村幫扶隊員李加洪的座右銘。李加洪回憶道,「後來經過仔細了解,才知道甲狀腺癌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我樂觀對待、積極治療,一定能夠戰勝病魔,一定能夠重回脫貧攻堅戰場。」2019年12月,經過半年治療,李加洪的身體基本恢復到健康狀態,他立即向組織申請重回大涼山,繼續奮戰脫貧攻堅第一線。「我當了一回傷兵,但我絕不當逃兵!」
  • 關於公布「決勝脫貧攻堅 歌頌美好生活」贛州市第十七屆青少年曲藝...
    各縣(市、區)文廣新旅局(社會事務管理局),市文化館:根據《關於舉辦「決勝脫貧攻堅 歌頌美好生活」贛州市第十七屆青少年曲藝(故事)藝術大賽的通知》有關要求,在各縣(市、區)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決勝脫貧攻堅 歌頌美好生活」贛州市第十七屆青少年曲藝(故事)藝術大賽已圓滿結束。
  • ...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錢俊樺 ‖ 眼鏡書記的「老兵日誌」
    封書記的老兵日誌「脫貧攻堅日誌是工作日誌,更是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誼。」 ……像這樣的日誌故事還有很多。通過封濤的工作日誌,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產業發展和致富方面的記錄。他在與老百姓接觸中,逐漸明晰了綿埡村脫貧的兩個突圍方向:種植花椒和進城務工。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鍾學惠 ‖ 三...
    原創 鍾學惠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榮縣水務局藉助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役的東風,為保障榮縣生產生活用水安全,提升用水質量,助力榮縣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展現了水務行政和業務主管部門的責任當擔。帶著對水務工作者的敬意,我把這次採寫的對象選定為來牟鎮一洞橋村、留佳鎮玉皇村和保華鎮青杆坪村。
  • 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堅定「四個自信」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邁向全面小康的重要關口,記錄好呈現好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講好我國脫貧攻堅故事,唱響「偉大祖國全面小康」的動人旋律,對於我們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 重走長徵路|走進雅安天全縣 二郎山的紅色記憶
    中國網12月18日訊 12月17日,由國家旅遊局主辦的重走長徵路記者團一行按當年紅軍長徵線路翻越二郎山走進雅安天全縣。  在紀念館雕塑前,天全縣黨史專家高紀志老先生向記者們介紹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在紅軍歷經艱險飛奪瀘定橋之後,緊接著便受到了國民黨的追擊。急速奪取天全,打開北上通道,就成了當時十分緊迫的任務。
  • 凝聚體系力量 國家開放大學推進教育脫貧攻堅
    中國網訊 4月25日,國家開放大學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楊志堅,副校長鞠傳進,四川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胡衛鋒以及來自「三區三州」地區和對口支援「三區三州」地區、國家開放大學「長徵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覆蓋地區等27家相關分部領導、學習中心負責人共計80餘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