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視頻即可收看老師視頻講解
◆ ◆ ◆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舉例等活動,初步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義和實際大小。
2.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學難點:
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義和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操場平面圖,談話:從圖上可以看出,操場大約有6個籃球場那麼大,你能仿照這種說法說一句話嗎?
2.談話:剛才我們實際是用體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單位估計了一下操場有多大,籃球場有多大,下面,請你們利用桌上的材料(書本、文具盒、練習本、正方形紙等)估計或測量你的課桌面有多大。
分小組活動,交流操作結果。
二、交流共享
1.拿出兩個正方形(邊長分別是1釐米、1分米),測量它們的邊長。
問:通過測量,你有什麼發現?
根據學生回答,講述:邊長是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平方釐米用符號cm表示。
摸一摸,1平方釐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釐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釐米?
畫一畫(徒手):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一張普通的郵票的面積大約是多大?橡皮上面的面積有多大?
2.讓學生拿出邊長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講述: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號dm表示。
比一比:用手比劃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
3.談話:請大膽猜測教室裡黑板的面積有多大?
你覺得用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做單位去測量怎樣?那麼較大的面積單位應該是什麼呢?怎樣規定它的大小呢?
根據學生回答,揭示: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紙,初步感知大小。
問: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計:在1平方米的範圍裡能站多少個同學?驗證,實地站一站。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讓學生先獨立估一估,再在圖形中擺滿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後進行全班反饋。對於估得較準確的學生,可以問問他是怎麼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頁「想想做做」第2題。
提問:哪個圖形表示1釐米,哪個圖形表示1平方釐米?
學生在教材上填寫,完成後指名說說兩者有什麼不同。
3.完成教材第63頁「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用舊報紙拼出一個1平方米的正方形。並用拼成的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門窗的面積。
學生進行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四、反思總結
這節課學了什麼內容?你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
免責聲明:圖文音視頻素材來源網絡,本公眾號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編寫不易,去右下角給小編老師點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