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姓氏源於山西嗎?山西姓氏文化系列活動舉行

2020-12-25 黃河新聞網

作為山西人的你,知道百家姓和咱山西的淵源嗎?中華民族許多姓氏從山西開宗立姓,包括王、張、趙、魏、楊、郭、賈、唐、侯、韓、郝、裴、傅、尹、霍、路、冀、萬、解、蒲、溫、芮、耿、荀、晉、籍、南、祁、何、閻等。11月25日、26日,三晉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山西姓氏文化經貿博覽會在太原舉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尋根、查家譜、祭祖的人越來越多。本次活動旨在「開展姓氏文化活動,弘揚團結和諧風尚」,進一步弘揚三晉根祖文化,敦睦鄉誼,造福桑梓,加強三晉姓氏彼此在文化交流、經貿合作、旅遊探親等方面的融合互動,為促進姓氏文化傳承、社會和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本次系列活動豐富多彩,包括三晉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掛牌成立,三晉文化研究會各姓氏專委會授牌儀式,首屆山西姓氏文化家譜展覽活動,首屆山西姓氏文化書畫作品展,首屆山西姓氏文化主題論壇,首屆山西姓氏特色產品、旅遊商品經貿推介會,山西賈姓譜牒資料對接、尋親懇親交流活動,山西晉祠祭拜唐叔虞尋根遊活動等。(記者李尚鴻邱會珍)

相關焦點

  • 文化山西:人口最多十大姓氏一半起源山西
    而這十三億七千萬人中,僅僅人口排名前十的姓氏,就佔據了44.1%,合計有6.55億人左右。不信你自己看:中國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1、李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2、王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 說起山西大槐樹,當初有多少姓氏流放出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說起山西大槐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裡曾經發生過多次官方移民事件。如今很多姓氏都是當初從山西大槐樹出發,移民到各個省份的。那麼其中有沒有你的姓氏呢?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到永樂年間,50年內移民次數超過8次,遷徙的省份高達18個,足足有500個縣之多,距今已過去600多年,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姓氏之多超過800多個,大多數人都是以洪洞大槐樹處為根。
  • 山西的十大姓氏來源,你身邊肯定有姓這些的(上)
    山西人口:50.67萬9.高姓高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源流眾多,多以漁陽、遼東、廣陵、河南、遼東為郡望。高氏主流發源於今河南省境內,但在春秋以後,卻以齊魯之地分布居多。山西人口:59.64萬8.陳姓
  • 山西第一大姓氏是…
    想知道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嗎?想知道自己的姓氏在全國有多少人嗎?2020年1月20日,公安部新聞中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推出2019年全國姓名報告。據介紹,報告採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國戶籍人口(不含港澳臺地區)的姓氏和姓名用字等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 你知道嗎?十二生肖十二種動物,全是姓氏(下)
    馬姓馬姓是十二生肖姓氏中,人數最多的姓氏,約1200萬人,有多種源頭說法。1、源自嬴姓,出自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後趙奢的封地馬服,屬於以居邑名為氏。2、源於官位,如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馬質,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3、改自漢朝大司徒馬矢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改姓為氏。4、源於回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姓。
  •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我們都知道有一本書叫做百家姓,但絕對不是僅僅只有幾百個姓氏,少說也得有幾千個開外,有一些姓氏是有來歷的,也就意味著他們可能出自於一些王貴家族,還有一些是皇室用的姓。
  • 【姓氏】中國姓氏地圖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今揚姓居民主要聚居於江西上饒,山西長治、臨汾等地。在當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區中,一般均佔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在北方省區中僅佔百分之零點五左右,人口最集中的當屬四川、廣東、湖南三省,約佔全國漢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何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二。
  • 山西洪洞大槐樹100個古代遷民姓氏中,有沒有你的家族記憶?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是一首流傳在華北地區、淮河流域很多地方的民間歌謠,一般唱完這首歌謠,還要脫襪默默地審視一下小腳趾。位於山西省洪洞縣的大槐樹是一個有名的尋根之地,自在1991年4月洪洞縣政府舉辦了首次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起,每年都有大型尋根祭祖活動,規模之大,涉及18個省份,500個縣市的812個姓氏。 為什麼大槐樹這個地方會成為一個尋根祭祖的地方呢?
  • 姓氏文化:茹姓
    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茹」字作為姓氏字時,通常讀音作rú(ㄖㄨˊ),但亦可根據後接名字之讀音分別讀作rǔ(ㄖㄨˇ)、或rù(ㄖㄨˋ),不拘泥一式。「茹」字本身為平韻,若後接名字為仄韻且無濁輔音和陰平捲舌音,其保持rú(ㄖㄨˊ)音不變,否則就可以根據後接抿子的平仄調整「茹」字讀音,均為正確讀音。這在姓氏學上,屬于姓氏字規範讀音中比較獨特的「倒排韻」現象。
  • 姓氏文化探源——吳姓
    姓氏文化探源——吳姓姓氏釋義吳氏族的族徽的形成與此有關,早期吳氏活動過的地方被稱為「吳」,在此建立的國家稱為吳國,最終成為了姓氏。吳姓夏朝時,吳回的氏族遷到山西平陸的吳山。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商朝末期,有個叫吳伯的人,就是吳回氏族的後裔。算下來,這支吳姓的歷史有4000多年。4、源於姚姓第四個起源,出自姚姓。
  •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潮」有過幾次,但若論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移民人數最多、時間最長的,恐怕就屬山西洪洞縣老槐樹的這次移民「事件」。如今的洪洞大槐樹,也被人們尊為「圖騰」,當做是「老家」,被稱為「根」文化,成為億萬華夏子孫心目中神聖的故鄉。有據可查的正史記載著,從明朝的洪武元年到永樂15年,歷史上大規模的移民共達18次,長達50年之久,人數達數十萬之眾,聲勢之大,範 圍之廣,曠古絕今。
  • 中國姓氏趣集 稻黍稷麥,菽麻粱菱,這些五穀雜糧,竟然都是姓氏
    稻姓,源於祖名,秦共公,名稻,亦稱秦伯稻,後人以稻為姓。另有,周朝稻人之官,掌稼夏地者,後人以稻為姓。稻姓主要分布在浙江臨安、湖南、江蘇濱海、山西平遙。新加坡也有稻姓分布。稷姓,源於職位,帝嚳之子棄,善種穀物,為農官,稱后稷,後人以稷為姓。另有,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稷的後人,以稷為姓。稷姓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和臨猗、北京、廣西巴馬。
  • 中華第一姓氏,趙氏祖源地在今山西臨汾,有天下第一趙姓祠堂之稱
    不過你要是有空有錢了還是要去看看的。今天我就來講講中華姓氏的第一姓氏,趙姓的祖源地,希望你去看看的時候對你有所幫助。山西種糧食不容易百度說是趙城縣我好好地找了找,現在的趙成不是縣級單位是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的一個鎮。大家如果去遊玩的話,一定要百度地圖搜索趙城鎮否者你是收不到的。
  • 姓氏文化:劉姓
    劉向的諸子都很有出息,尤以劉歆最為成功,為人處世皆有章法,潛心於典籍整理,在其父《別錄》的基礎上編成《七略》,在我國的文化史上影響卓著。連結:姓氏來源來源之一    部分劉姓最早的祖先之封地:堯曾封其第九子監明於劉地(也稱留地,今河北保定唐縣)。
  • 英語姓氏文化
    第三,在英語姓氏文化中,作為專有名詞的姓氏可以轉化為自然科學方面的術語。將姓氏名詞轉化為形容詞以後,再組成詞組的例子有:Caesarean birth剖宮產,源於愷撒大帝Caesar,西方人相信他是第一個非自然出生的人;Hippocratic oath希波克拉底誓言,源於古希臘醫學之父Hippocrates;macadamia nut馬卡丹堅果,也稱堅果或夏果,源於澳大利亞化學家John Macadam。
  • 追根溯源,中華姓氏知多少,你知道自己姓氏從何而來麼?
    還記得興致勃勃的找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現在後多少同姓之人,遇到一個同姓的還會有一種親近感等等,這都是我們對自己文化的極度認同。中華姓氏文化是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類社會發展進化的產物,也是我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一、中華姓氏知多少?
  • ...提升姓氏文化影響力——中華姓氏文化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行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體系。中華民族是最早使用姓氏、最早確立姓氏制度的民族,中華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發祥最早、蘊含量最大、使用率最高、凝聚力最強、生命力最旺盛的核心價值體系。11月16日,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軒轅書院、中華姓氏文化大典編纂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華姓氏文化發展高峰論壇在河南廣播電視臺9號演播廳召開。
  • 中國獨有的姓氏圖騰,漲知識了!
    「弘揚根文化,共圓中國夢」,閱讀本文前,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百家姓氏」 再點擊「關注」即可每天收到免費的姓氏文化的文章了。讓我們攜手一起,弘揚光輝燦爛的中華姓氏文化,傳承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圖騰逐漸演化為一種原始的意識形態,它深入到原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人類文化創造極其深遠,它是原始文化的基礎,構成現代人文化的原型。姓原先是當作一個族(部落)的族號,所有同部族的人共同享有一個姓。圖騰是群體的標誌,旨在區分群體,用來做氏族的徽號或標誌。那麼這些姓氏圖騰都長啥樣呢?
  • 昔陽文化丨眭,唯一源於昔陽的姓氏(一)
    眭,唯一源於昔陽的姓氏《關於肥子國的傳說與考證》中就寫著:「據傳說肥國時白狄人,國王姓『圭』,晉荀滅肥時,族人怕被受牽連,在原圭字旁加了個目字便成了眭字。現在東冶頭村姓眭的人,就是肥人的後裔。」《昔陽縣誌》記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昔陽縣共有姓氏337個,其中唯一一個源於昔陽的姓氏是「眭」姓。
  • 泉州師範學院閩南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6月14日上午,泉州師範學院閩南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首屆中華閩南姓氏文化論壇在泉州師範學院圖書館舉行。  儀式上,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院長蔡幹豪介紹,為深入研究閩南姓氏文化,傳承保護家族文化遺產,建成全球閩南族裔的尋根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泉州師範學院和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決定成立閩南姓氏文化研究中心,並聯合眾多海內外姓氏研究組織共同倡議發起籌建「閩南族譜館」,廣泛開展公益宣傳活動,共同傳承與弘揚閩南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