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由三氧醫學的極端反對者轉變為一名積極的倡導者,這個過程經歷了整整6 年。
我於1995 年應劉進教授邀請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從事心臟外科術後疼痛規律研究和治療,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該院,開展硬膜外和星狀神經節阻滯等麻醉學方法治療頑固性心絞痛的臨床和實驗室研究。直到2001 年初離開北京到美國學習,這段時間裡並沒有涉及三氧醫學。2005 年回國工作後發現用所謂「臭氧」治療疼痛已經風靡全國,此前我無論在中國、美國還是英國學習和工作期間都未涉及三氧,加上我聘請的我國臨床疼痛醫學的創始人嚴相默教授的反對,我一直對「臭氧」持敵意態度。
認識的改變出於一次偶然,2010 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我在一賓館大堂與同行等待世界疼痛醫師協會主席的時候,倪家驤教授談起他用三氧不僅降低了血脂,而且脂肪肝也消失了,這個案例有生物標記物和影像學證據,於是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我對三氧醫學立刻進行了調查,並迅速進入實踐和研究階段。
本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多年來遵循的「把自己和親人願意接受的方法用於患者」的原則,除外半月神經節外,其他多數應用包括三氧自體血療法、肌肉筋膜注射、膝關節和肩關節注射、背根神經節注射和直腸三氧灌注等都是在給我自己先使用後才給患者使用的。
此後,我們的疼痛醫學中心將三氧作為疼痛治療的主要手段,三氧不僅取代了疼痛臨床廣為應用的激素,疼痛治療的遠期療效也得以大幅度提高,並誕生了三叉神經節、背根神經節和腹腔注射等一系列原創性應用成果。其中三氧注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 J Pain Res 後,吸引了美國杜克大學著名疼痛與神經科醫生、神經生物學家Wolfgang Liedtke 博士和德國臨床免疫學會會長Harald Renz 教授到訪,並給予高度評價。近年來我們在三氧抗PM2.5、保護生殖功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幹預睡眠剝奪導致的認知功能方面不斷取得進展。
最近,我們對我國三氧醫學歷史重新進行了調研——
在20 世紀末(1999 年)我國腫瘤科醫生將三氧用於癌症的治療;仿製出第一臺國產醫用三氧儀;
21 世紀初介入科醫生開展椎間盤注射治療疼痛;
2003 年出版了第一部中文版三氧醫學專著;
2017 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合法的官方學術組織「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疼痛分會三氧醫學專委會」;
2017 年第一次將三氧醫學定義為利用氣體、液態和固態等不同形態的人工醫用三氧,通過全身或局部等不同途徑用於人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的應用學科。
隨著三氧醫學在我國的發揚光大,為三氧正名也顯得越發迫切,「臭氧」是指自然生成或人工高壓放電法處理空氣後生成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甚至有致癌作用的氮氧化物的工業用三氧混合氣體,而我們討論的三氧則是指用醫用三氧發生器在安全惰性環境下,對醫用純氧進行處理後得到的不含有毒物質的三氧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濃度範圍內對機體沒有危害性,沒有致癌作用。如果我們繼續沿用「臭氧」,不僅有失文雅,而且也會引起疑問和誤會。醫務人員在醫療、教學和科研活動中使用科學正確的「三氧」稱謂已是迫在眉睫。在此我們呼籲,三氧醫學從業人員能自覺科學和規範地使用「三氧」這個醫學名詞,將有利於三氧醫學進一步推廣。
諾貝爾說,傳播知識就是傳播幸福。為了推廣和規範三氧的臨床應用,培養三氧醫學人才,我們協同三氧醫學同行,於2016 年啟動「三氧醫學中國行」全國巡講並取得極大成功,巡講不僅在湘雅醫院和齊魯醫院等具有悠久歷史的醫院舉辦,也走進各省市級有影響的醫學中心,迄今已經進行了88 項講座,培訓三氧醫學醫務人員近3 萬人,為我國三氧醫學的健康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我們組織編寫的這部《三氧醫學》(安建雄, 李彤, 方七五主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20.8)專著旨在為廣大從事三氧醫學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臨床參考。希望本書能為我國三氧醫學的發展,為方便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為造福廣大患者發揮重要作用。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 副院長
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 執行院長
國際三氧醫學學會 首任會長
2020 年1 月
三氧最早通過椎間盤和關節局部應用來治療肌肉骨骼系統疼痛。基於其強氧化能力和結構的極不穩定性,目前被廣泛應用於心血管系統、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皮下組織和周圍血管疾病。儘管如此,迄今尚沒有一部能夠作為替代療法的三氧治療各種疾病的權威著作。這本《三氧醫學》致力於探求和描述以往數十載三氧醫學領域所取得的最重要成就,包括三氧歷史、基礎知識、應用途徑及多個學科的臨床應用。人們對三氧治療本質和機制的認識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我本人用三氧療法治療椎間盤源性疼痛也有十餘年的歷史。我有理由相信,該書將成為有志於從事三氧治療的來自各個學科醫務人員的標準參考書,而且有助於鼓勵和幫助他們在這個富有前景的潛在領域取得輝煌成績。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參與編寫該書的主編和編者不僅在三氧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在該領域內都頗具造詣,沒有他們的無私努力,《三氧醫學》一書不可能按期完成。藉此機會,對所有完成著作及提供幫助的人致以誠摯謝意!
李相哲醫學博士,理學博士,FIPP
韓國首爾大學醫院麻醉與疼痛醫學系
2020 年1 月
本文摘編自《三氧醫學》(安建雄, 李彤, 方七五主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20.8)一書「前言」「序」,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ISBN 978-7-03-065644-5
責任編輯:李 玫
三氧醫學已經成為醫學領域的研究和應用熱點,本書系統介紹了醫用三氧的作用機制、基礎研究、發展前景及醫用三氧在神經系統、口腔、外周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骨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專科的臨床應用。本書依託基礎研究,緊密結合臨床,有利於三氧醫學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更加系統、科學、規範。
本書可供從事醫用三氧臨床應用的醫務人員及醫用三氧基礎研究人員閱讀。
「
目 錄
」
第1章 概述
第2章 三氧的藥理學知識
第一節 三氧的毒性作用
第二節 三氧的藥理特性
第三節 三氧治療的作用機制
第3章 三氧自體血療法
第一節 自體血療法的安全性與不良反應
第二節 作用機制
第三節 濃度、劑量與療程
第四節 注意事項
第五節 併發症的處理
第4章 三氧化水療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三氧化水製備
第三節 三氧化水的應用
第5章 三氧化油的臨床應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三氧化油的抗菌特點
第三節 三氧化油的製備與適應證
第四節 三氧化油的安全性
第五節 臨床應用
第6章 其他三氧療法
第一節 直腸三氧灌注療法
第二節 三氧局部注射
第三節 三氧套袋療法
第四節 其他治療途徑
第五節 併發症
第7章 三氧治療肺部疾病
第一節 低通氣
第二節 支氣管哮喘
第三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8章 三氧治療腎臟疾病
第一節 腎損傷的病理生理
第二節 三氧治療
第9章 三氧治療眼科疾病
第一節 視網膜色素變性
第二節 青光眼
第三節 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
第四節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第10章 三氧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第一節 腦梗死
第二節 阿爾茨海默病
第三節 多發性硬化
第四節 偏頭痛
第11章 三氧治療感染性疾病
第一節 細菌性感染
第二節 病毒性感染
第三節 真菌感染
第12章 三氧治療膝關節疾病
第13章 三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一節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基礎
第二節 三氧治療機制
第三節 三氧治療
第14章 三氧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節 慢性炎症性腸病
第二節 類風溼關節炎
第三節 神經性皮炎
第15章 三氧治療外周血管疾病
第一節 外周靜脈系統疾病
第二節 外周動脈系疾病
第16章 三氧治療三叉神經痛
第一節 臨床表現與診斷
第二節 常規治療
第三節 三氧治療
第17章 三氧治療癌症
第18章 三氧治療口腔疾病
第一節 三氧在口腔保健及消毒中的應用
第二節 牙周病變
第三節 牙髓疾病
第19章 三氧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第一節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
第二節 三氧的理化性質及生理作用
第三節 三氧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附錄1 三氧自體血療法專家共識
附錄2 直腸三氧灌注療法專家共識
(本文編輯:劉四旦)
親愛的讀者,由於微信公眾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準時收到「科學出版社」的推送。為了不與「科學出版社」失散, 您可將「科學出版社」點亮為星標帳號,並常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哦~
【來源:科學出版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