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慮家長vs美國雞血爹媽,誰才是推娃屆的頂峰強者?
這個問題,師太會從幾個維度來進行回答,今天先從學區房這個點聊聊。
師太在國際學校圈摸爬滾打那麼多年,碰到過無數家長和我說:啊呀,我們辦外籍,送小孩來國際學校,就是為了做佛系父母啊!你看看體制內的孩子,爹媽太苦了,從早雞到晚。
師太只想說:呵呵,你們太天真了。先不說國際學校的華人父母依然屁顛屁顛地送孩子一周上5個興趣班,美國本土家長近年來也是在雞娃路上越走越遠。今天師太就帶你們看看中美推娃屆的頂峰,大家來看看誰更強。
去年,有一本神書幾乎在一瞬間火遍了大江南北的媽媽圈。這本書叫《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英文書名:Primates of Park Avenue),在上市首日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首,連《虎媽戰歌》的作者蔡美兒也說「我愛死這本書了」!。本書作者名叫薇妮斯蒂.馬丁,畢業於耶魯,一個要有顏有錢有學歷的金髮美人。雖然國籍背景不同,但有一點,薇妮和眾多熱衷推娃的中國家長如出一轍:生娃前,她一直生活在紐約下城區,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了孩子後,夫妻倆為了讓兒砸上最好的公立學校,決定搬到寸土寸金的上東區。哎,孟母三遷的天下父母心看來是不分國籍種族的啊!但是接下來的情節,會更加讓中國家長覺得眼熟:這不是咱中國家長的翻版嗎!
沒想到在美國,居然是比國內更加慘烈的學區房搶房之戰!
好歹也是高知高收入家庭,以薇妮家的家底,把原來的house賣了在上東區買套小點的房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是,上東區的房子是你有錢就買得到的嗎?錢,可是這裡最不缺的東西。
你必須先找到一位厲害的中介,可能《安家》裡的豪宅洋房中介健哥也不一定行。她得談吐得體,舉止優雅,一身名牌,至少得有點奢侈品公司PR代表的風度才能及格。
關注師太,常有八卦~
因為中介的形象代表了買方的身價,如果你請的中介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賣方連看都不會看你一眼,這樁買賣就做不成了。
一波三折之後薇妮還是找到了一位理想的中介,可她馬上發現可看的房子實在太少了。因為在一個全是富人的地方,總有兩樣東西最稀缺:一個是地產,另一個是學校。怎麼樣,有沒有馬上想到北上深的學區房市場?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女主四處看房,終於找到一套滿意的。這套公寓的女主人,優雅端莊,衣著考究,頭髮由專業設計師打理,妝容也由專人包辦,儘管那天不過是一個平常的星期三下午。這就是上東區最典型的主婦模樣。
她對薇妮印象不錯,熱情地介紹室內設施,還打開定製的柜子和衣櫥給薇妮看。薇妮看到了一排排按顏色分類的SW、MB鞋,打理得一塵不染的BV、Chanel包。
「保險箱你要嗎?」女主人熱心地問她。
可憐的薇妮馬上意識到自己並沒有珠寶可放,但是她不想讓人家發現。同樣,在對方提到希望兩家人夏天在棕櫚灘(美國佛羅裡達州東南部,是億萬富豪度假勝地)見面時,她也只能滿口答應下來,好像真的每年必去似的。
雖然打算買下這所房子,可是和賣主一見面薇妮反而感到,不管是衣櫃裡滿滿的精美服飾,還是保險箱,以及奢華的海濱會所、滑雪勝地,這裡的一切,都屬於另一個世界。
不管怎樣,房子總算到手了吧?不,還有最後一關,買賣雙方達成一致後,必須要經過大樓住戶管委會的面試。也就是說,能不能買到房子,還要看未來鄰居的心情。
面試那天,薇妮身體不適。委員會的代表說,沒關係,我們上你家面試。結果一下來了七個人,薇妮戴著珍珠項鍊,上半身穿著正裝,下半身被子蓋著的腿上穿著睡褲參加面試。
好不容易房子搞定了,夫婦倆以為一塊石頭落了地,然而買到房只能說是一隻腳剛剛踏入上東區。
美國買上東區學區房,除了足夠的錢之外,你還需要找厲害的中介,再一輪一輪經過房東面試,住戶管委會鄰居的審查,相比之下,國內買學區房,只要你肯捨得花錢,中介一定會讓你買到你理想的學區房,的確國內買學區房相對更省心一些。
對了,今年上海民辦搖號之後,師太有個別朋友開始看學區房了,搖號的不確定性讓一些人又開始惦記好的公立校了,想入手學區房落袋為安。你怎麼看呢?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評論區留下你和學區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