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慮家長vs美國雞血爹媽——學區房篇

2020-08-28 國際學校界滅絕師太

中國焦慮家長vs美國雞血爹媽,誰才是推娃屆的頂峰強者?


這個問題,師太會從幾個維度來進行回答,今天先從學區房這個點聊聊。

師太在國際學校圈摸爬滾打那麼多年,碰到過無數家長和我說:啊呀,我們辦外籍,送小孩來國際學校,就是為了做佛系父母啊!你看看體制內的孩子,爹媽太苦了,從早雞到晚。

師太只想說:呵呵,你們太天真了。先不說國際學校的華人父母依然屁顛屁顛地送孩子一周上5個興趣班,美國本土家長近年來也是在雞娃路上越走越遠。今天師太就帶你們看看中美推娃屆的頂峰,大家來看看誰更強。


去年,有一本神書幾乎在一瞬間火遍了大江南北的媽媽圈。這本書叫《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英文書名:Primates of Park Avenue),在上市首日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首,連《虎媽戰歌》的作者蔡美兒也說「我愛死這本書了」!。本書作者名叫薇妮斯蒂.馬丁,畢業於耶魯,一個要有顏有錢有學歷的金髮美人。雖然國籍背景不同,但有一點,薇妮和眾多熱衷推娃的中國家長如出一轍:生娃前,她一直生活在紐約下城區,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了孩子後,夫妻倆為了讓兒砸上最好的公立學校,決定搬到寸土寸金的上東區。哎,孟母三遷的天下父母心看來是不分國籍種族的啊!但是接下來的情節,會更加讓中國家長覺得眼熟:這不是咱中國家長的翻版嗎!

沒想到在美國,居然是比國內更加慘烈的學區房搶房之戰!

好歹也是高知高收入家庭,以薇妮家的家底,把原來的house賣了在上東區買套小點的房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是,上東區的房子是你有錢就買得到的嗎?錢,可是這裡最不缺的東西。

你必須先找到一位厲害的中介,可能《安家》裡的豪宅洋房中介健哥也不一定行。她得談吐得體,舉止優雅,一身名牌,至少得有點奢侈品公司PR代表的風度才能及格。

關注師太,常有八卦~

因為中介的形象代表了買方的身價,如果你請的中介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賣方連看都不會看你一眼,這樁買賣就做不成了。

一波三折之後薇妮還是找到了一位理想的中介,可她馬上發現可看的房子實在太少了。因為在一個全是富人的地方,總有兩樣東西最稀缺:一個是地產,另一個是學校。怎麼樣,有沒有馬上想到北上深的學區房市場?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女主四處看房,終於找到一套滿意的。這套公寓的女主人,優雅端莊,衣著考究,頭髮由專業設計師打理,妝容也由專人包辦,儘管那天不過是一個平常的星期三下午。這就是上東區最典型的主婦模樣。

她對薇妮印象不錯,熱情地介紹室內設施,還打開定製的柜子和衣櫥給薇妮看。薇妮看到了一排排按顏色分類的SW、MB鞋,打理得一塵不染的BV、Chanel包。

「保險箱你要嗎?」女主人熱心地問她。

可憐的薇妮馬上意識到自己並沒有珠寶可放,但是她不想讓人家發現。同樣,在對方提到希望兩家人夏天在棕櫚灘(美國佛羅裡達州東南部,是億萬富豪度假勝地)見面時,她也只能滿口答應下來,好像真的每年必去似的。

雖然打算買下這所房子,可是和賣主一見面薇妮反而感到,不管是衣櫃裡滿滿的精美服飾,還是保險箱,以及奢華的海濱會所、滑雪勝地,這裡的一切,都屬於另一個世界。

不管怎樣,房子總算到手了吧?不,還有最後一關,買賣雙方達成一致後,必須要經過大樓住戶管委會的面試。也就是說,能不能買到房子,還要看未來鄰居的心情。

面試那天,薇妮身體不適。委員會的代表說,沒關係,我們上你家面試。結果一下來了七個人,薇妮戴著珍珠項鍊,上半身穿著正裝,下半身被子蓋著的腿上穿著睡褲參加面試。

好不容易房子搞定了,夫婦倆以為一塊石頭落了地,然而買到房只能說是一隻腳剛剛踏入上東區。

美國買上東區學區房,除了足夠的錢之外,你還需要找厲害的中介,再一輪一輪經過房東面試,住戶管委會鄰居的審查,相比之下,國內買學區房,只要你肯捨得花錢,中介一定會讓你買到你理想的學區房,的確國內買學區房相對更省心一些。

對了,今年上海民辦搖號之後,師太有個別朋友開始看學區房了,搖號的不確定性讓一些人又開始惦記好的公立校了,想入手學區房落袋為安。你怎麼看呢?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評論區留下你和學區房的故事。

相關焦點

  • 中國焦慮家長vs美國雞血爹媽——私立面試篇
    上一篇中國焦慮家長vs美國雞血爹媽大比拼中,,師太聊了一下美國頂尖學區的學區房大戰,可以說上東區貴婦在買學區房這件事上付出的心血和焦慮絕對不輸中國家長,甚至是穩贏。不服?不服的話可以留言,講講你的學區房經歷為何可以和紐約上東區媲美。上一篇結束的時候說到,薇妮買完學區房後,以為兒子的學位大戰終於告一段落,卻沒想到這只是這趟雞血旅程的開始。
  • 買了學區房,還是「入學難」?家長們直呼:太難了
    爹媽們的焦慮都是一模一樣的——以前想上好學校全靠娃自己,現在都要拼學區房了?更慘的是,如今學區房的不確定性也非常大。然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最需要的就是確定性。因為教育是不可逆的,任何一位家長都不希望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絲毫閃失。而學區房並不是買了就能上。
  • 杭州某小區為房價操碎了心,學區房還要讓我們焦慮多久?
    學區房作為家長們繞不開的話題,它不僅價格居高不下,而且針對它討論的熱度也是毫不減弱。既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也帶動了學區房房價的上漲,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啊!他們開始集資對對應的學區設置獎學金,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從而使得學區房的屬性更加穩健。
  • 「學區房把家長們都逼成特務」:買學區房,就能緩解育兒焦慮?
    01 《學區房72小時》:「學區房把家長們都逼成了特務」學區房,永遠是中國父母繞不開的一道門檻。不管你是國內的平頭百姓,還是國外打拼的華爾街精英,中國人買房子,永遠看重地角。什麼是地角?對有孩子的家庭,就是學區!
  • 家長是最大的「房奴」!天價學區房的背後,隱藏了怎樣的教育焦慮
    新政之下,「學區房」又被推上風口浪尖,無論學區房是否將成為歷史,對於優質教育的渴望只增不減。小學初中「雙優學區」 受到家長們的追捧,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這些天價數字不僅僅是房子的價值,更藏著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期待。
  • 一場期末考試竟讓學區房價值縮水300萬?高價買入學區房的家長已哭暈在廁所!
    不少人戲說,「一場期末考試竟讓學區房價值縮水300萬,高價買入閔華二學區房的家長已哭暈在廁所。」看來,教育從來沒有保險箱,想通過買學區房偷懶孩子教育的父母,最終都會被打回原型。左為2020年12月價格,右為2021年1月價格
  • 美媒:美國學區房「身價高」 華人如何看待投資學區房?
    據美國僑報網綜合報導,中國每年有35萬學生前往美國留學,其中低齡留學人數佔到總量的三分之一。由於各種原因,九成以上的中國學生是無法進入到美國頂尖的私立高中就讀。為此,越來越多的以中國家長為代表的亞裔,通過購買美國公立名校周邊的學區房,獲取孩子就讀美國公立名校的資格。跟中國有點類似的是,美國的公立中學和小學,均是採取就近入學的方式。
  • 學區房,正暴擊著一代福州家長
    家長們為何如此執著於學區房?網上一份《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70後到90後家長,在孩子幼兒園、小學階段比較焦慮。超半數家長因學區房焦慮。於是,孩子上小學,找學區房,全家搬家;上中學,再換地兒,看房子、搬家。這般折騰,家長怎能不焦慮?
  • 躋身頂尖學區,這些家長都是些什麼人啊?
    要知道,中國每年高考生有900多萬,北京考生也就5萬,再下沉到海澱,數據顯示2020年高考人數也就1萬2。而這幾年大學本科錄取率平均40%-50%,算下來至少每年有400多萬高考生可以讀大學本科。海澱這1萬多考生,也就粗粗佔了大學本科人數的千分之2.5,根本傷不到大部隊的筋骨。除非,你的焦慮來源於對清北的渴望,海澱家長才會成為你的競爭對象。
  • 西藏學區房悲劇,透露出了無數高考生家長的焦慮,還是無能為力?
    一則關於西藏學區房的消息,不脛而走,成為了熱點話題。一位河南高考生的家長,「偏聽偏信」,覺得如果能在西藏地區,買一套學區房,將孩子的戶口遷過去,將來就可以在西藏參加高考,以極低的分數,錄取到重點大學。現在,這位家長即使想退錢,也很難拿回自己當初掏的幾​十萬了。​西藏學區房悲劇,透露出了無數高考生家長的焦慮,還是無能為力?
  • 太焦慮了!二手學區房太貴 有「學區預期」的新房買哪裡?
    來源: 自媒體只有頂級學區房,可以撫平家長的焦慮。所以,多貴都沒關係。 儘管很多家長其實也知道,即使砸下重金,把孩子送進名校,最終也只會培養出一個平凡的小孩。看看今年杭州學區房有多火?學軍小學(本部)的學區房,一度家長背著現金搶房,基本找不到550萬以下的房子。5月,學軍小學學區房中大文錦苑,一套約70㎡的房源,成交價高達1291萬元,足以媲美高端住宅。
  • 學區房竟是最大「騙局」?4億中國家長小心了!
    不顧現實,硬減負,只能真增壓,孩子不會輕鬆,家長更加焦慮!最近,南京家長已瘋!據中國新聞網消息,2019年9月份開學以來,南京部分中小學,不布置筆頭作業,沒有「慣例」的各類單元測試、周測試、月測試,不允許帶作業到學校批改,要求學生不透露自己的課外培訓項目等。這些「動作」令不少家長感到焦慮,特別是面臨小升初和中考的家長,紛紛向教育部門發出質疑!
  • 讓你焦慮的不是學區房,而是迷亂的深圳房價
    不論是家長純為孩子讀書,還是投資客的從中操盤,深圳學區房真是讓有房人笑,無房人哭。 學區房的焦慮 所有家長都一樣 近來深圳淘房志小密圈多了不少家長詢問學區房的問題,有準備結婚生娃提前買房的,有孩子還在讀小學打算換好初中學位房的,還有想乘著學位熱潮的東風打算投資一手的。
  • 學區房72小時—中產階級三大焦慮:情感焦慮、財富焦慮、傳承焦慮
    《學區房72小時》是宅家看的一部電影,沒有名演員、大製作,是一個僅僅發生在三天內的學區房的故事,我卻看到了一曲中產階級的哀歌。劇情雖然狗血,卻又足夠現實,把一個中產階級的偽善、脆弱展現的淋漓盡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標準的上海中產,大學教授,有房有車有存款,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可是年紀不大就已經一頭白髮,為了方便,就叫他老白吧。
  • 武漢販賣焦慮最成功的,還是學區房!
    每年春夏相交,既有高考風雲,也有開學季暗湧,當學區焦慮流淌進樓市裡,就化作了真金白銀的購房潮。通行的學區房邏輯,是一個死循環:買到優質學區房→讀好的小學→對口好的初中→考入好的高中→考進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才能拿較高的工資→繼續買學區房。 肯定有槓精出頭:難道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就不重要了?
  • 作為一個海澱老母親,我為啥沒買學區房?
    想進六小強該如何買學區房?海澱最牛的六所公立中學,人們稱之為海澱六小強,它們是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學、十一學校和首師大附中,承包了海澱區90%以上的高分段和清北名額。回到開頭的問題,六小強有學區房嗎?六小強沒有學區房。海澱最好的小學像中關村三、一、二小的確是有學區房的,但是即使有土豪花重金買了單價十幾萬的小學學區房,他也不能確保孩子上什麼樣的中學。
  • 美國家長也為學區房瘋狂?公立高中教育閒聊帶你揭秘……
    作為中國的家長們,為孩子教育拼碎了心,一個是課外培訓班,另一個就是學區房。 美國教育聞名全球,不僅有享譽世界的頂尖大學,中小學教育也令人嚮往。那麼,美國有學區房嗎?美國家長如何選學校?
  • 學區房誤區之小學篇
    誤區七:學區房買了就要一直持有。 只要孩子上了小學,如果不是直升校,是完全可以賣了學區房的,上面說的學籍戶籍分離是可以的。 學區房只是個起點,目的是為了讓你孩子不掉隊,你夫妻學歷越高,你孩子越難追上你們的學歷,買學區房就是為了不掉隊,別你們清北孩子職高,太丟人。211985需要孩子給力配上學區房才能做到。
  • 中國父母瘋搶學區房?這部「中國版《起跑線》」真的很現實!
    這部「中國版《起跑線》」真的很現實!最近,看了一部在去年沒有什麼熱度但卻充滿了爭議的國產電影,名為《學區房72小時》。這部電影就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卻折射出許多真實存在的社會矛盾,廣大中產階級父母與高價學區房之間的矛盾。光是這一點,本片就已經比其他電影略勝一籌。首先,還是介紹一下電影的製作。
  • 「公民同招」落地,擠進好民辦校還是買學區房,家長們更焦慮了
    有人已經提前開始擔心新政下的公民同招和民辦鎖區會讓家長們的焦慮上升到新的高度對於學區房的關注實際上變得更加瘋狂了6月2日,上海長寧區復旦小學一二三年級學生返校開學。本刊記者/徐天發於2020.6.22總第952期《中國新聞周刊》林葉從沒考慮過,要讓兒子去讀家門口的對口公辦初中,用他的話說,「學校太差了,小區附近的學生都跑了,大家要麼去考民辦,要麼買學區房。」不過,學區房不在他的考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