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海閔行區統考後對學校進行了排名。閔行華二在閔行區各學校中排名第9,引發附近小區巨大拋盤。
雖排名消息未經證實,但降價是真實的。
眼看紫竹半島小區12月份12.8萬每平米的房子直接跌到了9.9萬。
不少人戲說,「一場期末考試竟讓學區房價值縮水300萬,高價買入閔華二學區房的家長已哭暈在廁所。」
看來,教育從來沒有保險箱,想通過買學區房偷懶孩子教育的父母,最終都會被打回原型。
最有效的調控政策
竟是期末考試排名
原本以為入手學區房就迎來歲月靜好,最近的一輪輪調控,讓一些人平靜不下來了。
1月22日,上海8部門出臺了房產新政,堵了「假離婚」的漏洞,又提高了增值稅年限門檻。萬萬沒想到,最重的一錘來自一場期末考試。
據說,閔行區統考後對學校進行了排名。閔行華二這次統考成績排名閔行第9,引發附近小區巨大拋盤。
雖排名消息未經證實,但降價是真實的。
眼看紫竹半島12月份12.8萬的房子直接跌到了9.9萬。很多人自然就聯想到期末考試讓學區房價值縮水300萬,高價買入閔華二學區房的家長已哭暈。
左為2020年12月價格,右為2021年1月價格
難怪公布區統考排名被戲稱為「上海房產調控第3擊」,讓一批「偽學區房」原形畢露。
我開始也跟很多人一樣想不通:照前文分析,公辦學校應該是搖號的受益方。過去公辦校的生源都是就近入學的地段生,現在還能吸納一些民辦回流的優秀生源,為何成績不升反降?
知情家長揭開謎底,原來閔華二之所以口碑出色,是憑藉過去的市招班。這些學生從全市招生,優秀程度比起民辦有過之無不及。
公民同招、全民搖號後,公辦學校也失去了點招權。而從民辦流入稀疏的優秀生源恐怕難以彌補點招生的流失。
換言之,過去是少部分極優秀者拉高了平均成績。如今潮水退去,是地段生之間的硬碰硬了。
「有一說一,閔行華二的老師還是很負責任的,教學水平也不錯。只不過本來以為學區房是學校好,最後還是生源好。」家長一語中的。
現在,還沒來得及上車的家長叫嚷著讓全市熱門公辦校都要去參加「區統考」,擠掉點房價水分。
而已經上車的家長掩耳盜鈴:「前灘華二千萬不能參加統考,這樣前灘的房價還能再漲9年。」
網友無奈調侃:前灘華二17萬,張江集團15萬,紫竹華二12萬……決定這些上海最熱門的學區房房價的不是政策,不是限價,而是這些學校的學生們。
孩子們真的很不容易,讀書得非常刻苦,萬一期末考試考砸了,小區的房價就會掉下來,爹媽的首付都要跌沒了。
望子成龍,不如自己成龍
還記得今年夏天,高考成績出爐的時候,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說了句大實話: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
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這些條件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
無論是西二旗還是張江,「雞娃雞出學區房」的背後,都不是孩子自己在奮鬥。
早高峰的西二旗地鐵站,上班族化身「熱鍋裡翻騰的餃子」,日復一日地堅持。
一年365天,張江專門接送末班車只有5天不在跑,11點後辦公樓仍舊燈火通明。
教育上總是存在種種不公,短時間內我們無法改變,抱怨也無濟於事。
我們只有充分利用當下所擁有的條件,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改變現狀,才能為未來我們的孩子創造更貼近公平的環境。
回到現實來看,此刻可以享受優越條件的孩子,其實不也正是得益於他們祖輩父輩們的努力嗎?
跳出焦慮怪圈的唯一途徑,只能是自我提升和自我學習,而不是給孩子施加壓力。
期望通過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來減緩自己的焦慮,這樣根本是治標不治本的。
想想看:如果我們不去賺錢,不去學習,不去提升自我,光靠生完孩子、好好愛他、好好教育,孩子就能成才嗎?
「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優秀老師的輔導」
以一線名師資源助力教育平等
為全國幾十萬的中小學生提供優質在線學習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