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常會發生關節脫位的問題,特別是對於愛跑愛玩的孩子來說,可能有的時候家長找看不到,不慎摔倒、跌傷,更是容易出現。那麼,當關節脫位後,我們應該如何及時處理呢?今天,我就以常會出現問題的一個關節—頸椎寰樞關節,來介紹一下關節脫位後的治療方法。
當因摔傷或者墜落傷導致寰樞關節半脫位後,此刻不能採用整骨手法強行使關節復位,否則以剛克剛,必然致傷。應該從頸項部深層肌肉的松解著手,逐步做到整復頸椎寰樞關節的目的 。治療中把握松解、整復、穩定三個環節,使肌肉得到充分修復,關節達到穩定狀態。
具體方案:
1、可自制中藥熱袋(熱水袋也可),施加以頸項部外敷,每日兩次,每次半小時,以達到解痙活血的目的。
2、佩戴頸託,臥位頸椎牽引,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以靜制動,松解關節,穩定頸椎。
3、手法松解頸部深層肌痙攣,整復寰樞關節,從第四、五頸椎小關節開始,逐一向上對每個節最頸椎關節進行松解整復,直至寰樞側方關節,每周治療 1 次,共 4 次治療後患者症狀即可明顯得到改善 。
4、為增加肌力、促進肌肉和神經修復,使用能量合劑和神經生長藥物。
5、治療後期,頸部肌肉做肌肉導熱療法,加強深層肌肉的松解,逐步增加關節活動度。這組療法不是簡單地做加法,而是有序的辨證施治,其綜合效應已經近似手術結果。
治療案例:胡某,男, 10 歲,從家中樓梯上不慎滾倒捧地致頭頸部損傷,當時意識清楚,頭頸即刻歪斜,四肢無力。經當地醫院處理後無效。隨後斜頸更趨嚴重,時而面部抽動,出現頭疼頭暈、眨眼 、注意力分散等徵象。患者父母擔心手術後患兒頭頸不會轉動,變成殘疾,寄希望於非手術療法,於是來到我康復科。經過以上方案治療一個月後,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患者的頭頸部變直了,活動範圍基本正常了 。又過了一個月的康復訓練 ,頭頸部活動功能完全恢復。X 線攝 片檢查:頸椎恢復正常曲度,寰樞關節面兩側又抨東,齒狀突居中,達臨床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