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國文化

2020-12-27 騰訊網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千裡傳,萬裡路途多遙遠,異國他鄉中國文化美名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細細品。

1

敬畏文字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2

敬畏先知

今天是2019年10月18日是我們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日。生日快樂!

陶行知,生於1891年10月18日,於1946年7月25日逝世,漢族,徽州歙縣人,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畢業於金陵大學(1952年併入南京大學)文學系,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先後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郭沫若曾贊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後陶行知」。為了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安徽、南京、上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經省委、省政府批准修建了陶行知紀念館。

03

敬畏藝術

相聲是一種中國民間說唱曲藝,起源於華北地區,早在明朝就已經盛行。相聲是一種文化遺產,但是它不是實實在在的,它是摸不到的一種東西,需要人們用心聆聽,需要傳承者口口相傳。有許多喜劇演員是說中國相聲的,也是十分受大家歡迎的,相聲也是口技的一種,詼諧幽默,德雲社是十分典型的說相聲的團隊,也是人才輩出。相聲,說學逗唱,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同時相聲也是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保護的價值.

4

敬畏工藝品

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精緻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中國結中,有:雙錢結、紐扣結、琵琶結、團錦結、十字結、吉祥結、萬字結、盤長結、藻井結、雙聯結、錦囊結等多種結式。中國結代表著團結幸福平安,特別是在民間,它精緻的做工深受大眾的喜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其傳承下去。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中華文化是我們的魂!

撰稿:院青年志願服務中心

圖源:網絡

青志

【關注】人說山西好風光

相關焦點

  • 傳承中華文化,打造中國學派
    出版了《關漢卿全集》《冼星海全集》《董每戡文集》《潘懋元文集》《廣東中華文化王季思學術基金◎黃天驥學術基金叢書》《高等教育大眾化研究叢書》《東南亞華僑史叢書》等在教育界、學術界影響很大的圖書,以及一大批高質量的教育學、心理學著作和大中專教材。
  • 周大福傳承系列新品發布 演繹中國文化傳承時尚藝術
    2018年12月24日,周大福新品 「傳承系列」珠寶發布會暨傳承文化展在大連友誼商城中山店華彩啟幕。來自周大福、大連友誼商城的高層領導、VIP客戶以及廣大媒體嘉賓共同開啟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之旅。周大福一直致力於黃金傳統工藝的研究與推進,從中敏銳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力量,同時積極探討了傳統黃金藝術與現代生活融合的可能性,並深刻論證了傳統工藝商業化的問題,將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符號、文字,用傳統工藝與時尚設計,在「傳承」系列產品上呈現出來,既達到首飾佩戴的時尚美感,又將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傳承下去。以「傳藝·承美」為核心理念打造出周大福「傳承系列」珠寶。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 ——讀《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
    □董興傑在當今世界相互激蕩的文化潮流中,對自身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建設與傳承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細讀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感覺獲益匪淺。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建設好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好中國精神,打造強大軟實力就變得尤為迫切。該書論述極富特色。
  • 中國傳承的扇子文化
    宮扇中國扇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據研究可能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用以障日擋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輻射開去的形狀寓意著發揚,把每個人的長處最大限度地開發,把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傳承下去。 根據以上三點,我們歸納出了「友善、博大、傳承」的扇文化精神。這也正是我們品牌文化的核心內容。一把把精巧別致的扇子、一句句陶冶情操的話語,一支支清新典雅的中國結,都是在對人們進行無聲的道德薰陶,做事求實,做人揚善......
  • 《中國有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的文化傳承
    傳統戲曲與現代傳媒有機結合    中國傳統戲曲一般以口傳心授的形式傳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既無樣本文字可考,也無聲音、影像可查,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傳承與發展。    如今,現代傳媒的出現打破了原本相對局限的戲曲舞臺空間,電視、網絡等成為傳播戲曲文化的新載體。
  • 傳承中國古建 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我國古代的建築藝術也是美術鑑賞的重要對象。為了讓同學們更多地鑑賞建築藝術,2020年8月20日、8月22日,寧縣博物館聯合藝苑美術培訓學校開展「傳承中國古建 弘揚傳統文化」社會教育活動。本次活動雙方精心策劃,組織安排。
  • 【中華文化】重大信號:中國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指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意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納入國家戰略高度,從整體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具有深遠的現實指導意義。從爭鳴到共識的文化回歸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 打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應用研究的文化實力
    12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安徽省莊子研究會等聯合組織的中國《莊學研究》應用讀書會舉行。重視莊學應用研究成果轉化落地,深化莊子思想與社會發展、市場運行、企業產業化發展融合,繼續賦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實現文化強國目標,探索傳承可持續的開展應用研究中國優秀歷史文化。6名莊學研究專家,就莊子思想應用實踐體會作了專題發言。
  • 傳承客家文化,共築中國夢
    原標題:客家文化中國夢  「隔山隔水難隔情!」當來自臺灣的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用客家話深情唱起客家山歌時,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9月22日,2013世界客商大會在廣東梅州正式開幕,來自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南非等14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內14個省區市的900多名嘉賓出席本次大會。  客家人傳承著對故土的眷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星光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林光如,是世界客商大會發起人之一,對推動世界客商大會十分熱心。
  • 《傳承中國》聚焦正能量,中移「和留言」跨界助力民族文化傳承
    截止目前,《傳承中國》已播出八期節目,常駐嘉賓餘少群、白凱南,以及劉曉慶、徐帆等對京劇文化鍾愛的明星都在不斷地加入到傳承的隊伍中來,在眾京劇名家的嚴厲指導下學習、演出,深入淺出的解讀,讓觀眾更加接近京劇,同時也吸引了眾多重視中華民族文化的品牌關注,共同加入傳承隊伍,中國移動旗下的和留言便是其中一員
  • 中國的御守,傳承非遺文化
    御守,來自於日本神社,是日本一種文化,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提到御守就會想到日本,也有人不遠千裡去求取。其實如果中國有御守,大家也就不用跑那麼遠,在自己的地盤上也能戴漂漂亮亮、可可愛愛的御守。中國有沒有御守呢?有的。
  • 大美中國千年文化 華碩攜手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內涵是人類的「活態靈魂」也是中華民族所擁有的「活化石」華碩為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時代的留存將目光聚焦在中國傳統工藝及其傳人探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畲族銀器製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此後畲銀的發展與傳承開啟了新篇章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在紅色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關於愛國、敬業、誠實、友愛等事例不勝枚舉,它們彰顯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和平,兢兢業業,辛勤勞動等品質,承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屬性。重視紅色文化,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溯源,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弘揚。文化發展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弘揚正能量,為大眾不斷提供精神支撐和信念來源。
  • 金典·經典巨獻 攜手《中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三湘都市報12月16日訊(記者 和婷婷)現在,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正在芒果 TV、湖南衛視熱播,收視獨佔鰲頭。而與之一同上線的冠名商依然是伊利集團的金典有機奶,二者共同打造了一場傳承文化之美的饕餮盛宴。
  • 南洋的「娘惹文化」,傳承於中國又繼承當地文化
    但是,從長遠的歷史線看,鄭和七下西洋在世界留下了眾多的足跡,播下了華夏文化的火種。從鄭和下西洋開始,不少華人移民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南洋地帶,這些華人保留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又吸收了當地的文化傳統,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群體。當地人把這樣的華人群體叫做「峇峇娘惹」,其中,「峇峇」指男性,「娘惹」指女性。
  • 中國文聯到臺江縣調研民間工藝傳承文化
    11月30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率隊到臺江縣調研民間工藝傳承文化。縣委常委曾武松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潘魯生一行先後到臺江姊妹街石傳英刺繡、銀飾工坊、臺江苗繡刺繡博物館(文昌宮),通過實地調研,聽取介紹,現場交流的方式,詳細了解臺江縣工藝傳承文化、傳承脈絡、藝人生活現狀以及市場銷路等情況。
  • 富順縣: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弘揚優良家風家訓
    近日(7月19日),富順縣舉行四川富順·中國家風傳承館開館暨家風文化節活動啟動儀式,旨在宣傳好家訓、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促使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優秀家風家教文化。市政協副主席王孝謙,縣委常委、副縣長關義彬,縣政協副主席劉家臻,市、縣相關部門、鎮鄉負責人,各民間協學會團體負責人參加活動。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中國文化專題: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
    本期的分享人是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吳成年副教授,他和課程團隊在十多年的《中國文化專題》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多年來我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奔赴世界各地孔子學院和大中小學傳播漢語和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地贏得良好的口碑和讚譽。
  • 獨領東方「味道」,傳承中國匠心文化
    精選中國味蕾,探尋美味餐廳 蘇州太湖萬麗酒店·萬麗軒中餐廳 入圍2020黑珍珠餐廳指南 一鑽餐廳
  • 《中國成語大會》精彩收官 君樂寶傳承文化營銷再升級
    《中國成語大會》精彩收官 君樂寶傳承文化營銷再升級